The North Face
█當下,全球時尚產業幾乎陷入停滯狀態,各大品牌紛紛取消訂單、裁員,店鋪暫停營業,各國實行的居家令也讓品牌開始絞盡腦汁思考如何調整營銷策略。
全球性危機下,之前稍有起色的時尚可持續發展承諾很可能化為一紙空談,許多品牌在生意都自顧不暇的時候開始對可持續願景保持緘默。但是,仍有一些品牌把這段銷售空窗期當做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最佳時期。它們的重點是循環時尚,讓衣服裡所有的面料都可以被重複利用,不會造成廢物汙染。
生活方式品牌 Outerknown 在 4 月 9 日就宣布了全新的循環戰略;而在上周,家居紡織品牌 Coyuchi 也表示將開始生產可循環利用的毯子。雖然時尚產業裡循環材料的使用量呈現上升趨勢,但目前材料基本從塑料瓶和廢物垃圾中循環再造,這更像是一個從一端到另一端的線性模型,而非真正的循環。目前已有一批初創企業著手開發將廢舊織物變成全新織物的技術,但這些技術還未被投入商用。
眾所周知,循環時尚的實現需要整個產業鏈進行大規模的改造。有分析師指出,長達數月的生產停滯,員工在家辦公,消費者購買慾的下降或許為產業革新提供了一個絕佳的契機。
Outerknown 的設計師在越南的 Saitex 工廠開發牛仔褲
為了實現循環戰略,時尚產業需要在產品設計、基礎設施及商業模式這三個方面完成重大變革。在全新戰略的指引下,Outerknown 預計 2030 年前完成品牌所有產品的可循環改造,要做到這點也意味著時尚產業生態體系需要有大的變動。品牌也考慮到了這點,未來將通過加強合作、促進基礎設施變革等形式來實現這一目標。
循環經濟解決方案提供者 The Renewal Workshop 表示它陸續開始與各大品牌進行合作,為它們提供衣物翻新服務和循環戰略可操作方案的建議。創始人 Nicole Bassett 表示,「對於品牌來說,要從線性的商業模式中跳脫出來,轉變為循環發展其實需要很大的勇氣。」 相比線性商業模式中只需關注生產、銷售兩個環節,「循環發展需要企業負責人時常捫心自問,『這些產品使用壽命到頭之後它們會去向何處?』」
Bassett 進一步表示,「整個產業癱瘓了,也許能讓大家能夠好好思考,一味強調經濟效益的商業模式會造成怎樣的災難?循環戰略能否為危機下脆弱的供應鏈體系提供韌勁?」
要實現循環時尚,產業變革的規模將是空前的。循環時尚需要面料被重複利用,但當下時尚產業的發展模式是用一次性面料來生產產品,在店裡售賣供一代消費者使用,使用壽命結束後消費者丟棄或者捐贈這些產品。古著業的發展也在延續很多衣物的使用壽命,也有品牌提供修繕服務,但在產業轉向循環時尚的發展軌跡中,這些都能算是有多了不起的成就。
紡織品的循環利用對於品牌的後勤供應方面也是極大的考驗,品牌需要新技術的創新、完成廢舊衣物的收集,這兩點在時間和金錢上的投入都不小。時尚產業要想攻堅這些挑戰目前來看還是困難重重。
而已經有一批品牌正在嘗試向循環時尚進行轉型。開雲集團宣布公司部分面料已經實現循環利用,同時與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聯合開發了 「循環指數」。公司也與普華永道合作研發全球消費者調研報告,來提升環境損益表(EP&L)的準確性,從而更好地評估產品的可循環程度。H&M 也提出改進供應鏈中棉紡、包裝、水資源利用等環節,但公司並未提出完全實現循環發展的時間表。
Outerknown 的品牌戰略包含一系列內部革新,例如 2025 年前 75% 的織物、50% 產品實現可循環、可再生等改造,2030 年所有產品實現可循環利用。與此同時,品牌也列舉了未來實現整個產業鏈條變革所面臨的諸多挑戰和應對措施。品牌宣布與 Fashion Positive 達成合作關係,這家公司研發了業界第一個評估循環面料標準的框架體系。
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循環時尚促進會的負責人 Francois Souchet 表示,「各個品牌都可以在商業模式上進行創新,但要實現大規模的循環經濟,我們希望看到產業巨頭間的合作。品牌有這樣的大局意識顯得難能可貴,我相信他們內部已經和出資人達成一致推動產業進步。」
Outerknown 可持續發展及採購部門負責人 Megan Stoneburner 表示公司正在嘗試建立循環時尚的評估標準,實現供應商環節的循環認證。時尚產業的其他領域中第三方認證通常更加嚴格也更有執行力,但在可循環利用這方面評估標準還是一片空白。雖然勞工權益保障、環保的支持者並不支持由品牌來設立評估標準並形容這是 「黃鼠狼給雞拜年」,但在業界空白階段,品牌設立評估標準的舉措聊勝於無。
Outerknown 循環利用廢棄漁網製作的 Econyl 面料
雖然目前對於可循環沒有標準清晰的定義,但一個清晰的定義對於各家能否齊心協力至關重要。Stoneburner 表示,「我們正在填補這方面的空白,希望能在定義、設計循環面料等方面達成一個行業共識。」
一個清晰的定義也能幫助消費者更加了解循環經濟這種商業模式,並不僅僅是面料重複利用這麼簡單,還有更多諸如溫室氣體排放、水汙染等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外部環境影響。「我們要廢物利用,我們也應該在產品設計之初開始考慮怎樣降低汙染。」
Outerknown 目前也在規劃品牌產品線,力爭改進產品的設計流程,設計團隊的工作方式將會有較大幅度的變化。品牌也需要建立新形態的供應鏈關係,組建新的供應鏈網絡,「重新思考品牌如何設計、如何生產產品。」
實現循環時尚需要從產品設計之初就開始規劃考量,經濟衰退的局勢也為產品設計大變提供了契機。Coyuchi 的 CEO Eileen Mockus 目前正與 The Renewal Workshop 合作收集生產過程中殘次品的原因和數據,這也能幫助品牌更好改進產品設計流程。她表示,「產品退回來如果有紐扣掉落或者某處撕裂了,我們就能了解到它的數據,我們也能根據這些信息知道消費者是怎麼使用我們的產品。」
Coyushi 與 The Renewal Workshop 的合作已經有三年的時間,通過 Coyushi 的退貨政策收回的商品會經過修繕並循環利用。品牌深化循環理念,宣布將會開發一款運用 Coyuchi 可循環面料生產的毯子,預計秋季會正式發售。「循環概念意味著我們能將那些無法修復的產品變廢為寶,將其中的棉布變成棉紗,這款商品的問世證明了概念的可行性。」
The Renewal Workshop 的 Bassett 則表示每次新合作方的加入都能給產業帶來一定程度的改變。「可持續發展理念應該從設計之初就開始,如果設計師能從別的視角來檢視他們的產品的話,我想從此設計師的思路就會有很大的轉變。」
今年 2 月,戶外品牌 The North Face 宣布與 The Renewal Workshop 合作設計師入駐計劃。設計師將會在 The Renewal Workshop 花上一周時間學習怎樣修復產品,更重要的是學會將循環理念融入到未來的產品設計中去。
參與這個項目落實的 The North Face 資深設計師 Kellen Hennessy 就表示,「在這種線性結構嚴重的大品牌要做到這些其實很困難,項目層層推進的模式讓設計師很難開展拳腳。設計師應該是生產過程的源頭,但設計師並不能控制之後流程的進展。但這個入駐計劃能讓設計師開始思考,我們能從源頭上做哪些不同的選擇?」
有一個設計團隊已經完成了入駐計劃,品牌也計劃將公司所有設計師都派駐參與這個計劃,雖然現在疫情爆發讓入駐計劃暫時停止。入駐計劃沉浸式的體驗也給設計師最直觀的感受,讓他們了解到究竟是衣物上哪些部分限制了耐用度,哪些部分讓它們無法被循環利用。
Hennessy 表示設計師將會通過產品拆解來學習,產品拆解這一步驟對於實現循環利用也極為重要,衣服被拆解才能知道哪些部分可以循環利用。但現在很多衣物的設計只是讓它們保持完好無損罷了。她說,「設計師如果能夠更好地了解一件衣物在消費者手裡會產生怎樣的變化,他們就能提前思考準備。」這也會影響面料的選擇,比如使用更多單一成分的面料更有利於循環利用。
The North Face 宣布與 The Renewal Workshop 合作設計師入駐計劃,指導設計師如何將循環理念融入到未來的產品設計中去
與此同時,Outerknown 正致力於開發一款由消費者廢棄物、工業廢棄物生產的纖維,這種纖維可以和有機棉進行混紡,這樣就能實現無限的循環利用。Stoneburner 表示公司計劃在 2021 年啟動將所有編織產品實現可循環利用的項目,這裡的編織產品包括織物以及線、紐扣等小物件。她表示每年或每季都會著重解決某一個面料的可循環利用問題,預計這個計劃將持續到 2025 年,每年都會有更新的進展。
Stoneburner 表示品牌本季的重點是循環時尚的研發,「現在正是技術研發的好時機,雖然新產品的開發和上線時間會經歷一些挫折,但現在投入研發也能確保我們未來儘快地推出這些極富創新的產品。」
作為一家相對較小的品牌,Outknown 能否引領推動時尚產業深化可循環理念目前還不得而知。但他們的嘗試也為其他品牌提供了可行性參考,為重新思考組織結構、合作模式提供了契機。如果品牌只去思考在經濟衰退的局勢下如何存活的話,時尚產業的大變革也變成一紙空談,目前還沒辦法預測品牌要如何應對這場危機或在這場危機下逆勢前行。但對於那些已經深刻認識到氣候危機緊迫性的品牌來說,這些變革則至關重要。
Bassett 補充道,「現在品牌高管們或許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想法,一種是疫情過後如何重啟商業活動,另一種則是思索產業的未來並付諸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