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靠什麼打動人?「毒舌」影評人譚飛為何先道歉

2021-01-11 北晚新視覺網

「先道個歉,原來一直覺得中國拍不出特別牛的硬科幻,看完《流浪地球》之後,00後的孩子坐在座位上不願意走,這是我看到最成功的一點。」在昨天的《流浪地球》專家研討會上,一向「毒舌」的影評人譚飛坦誠地為這部影片點讚。

和譚飛一樣,很多觀眾在春節檔前並不看好甚至完全沒聽說過《流浪地球》,但隨著口碑的發酵,該片上映十天票房已突破29億,成為繼《戰狼2》《紅海行動》後又一部現象級影片。

《流浪地球》的爆紅,首先在於它填補了國產硬科幻電影的空白。中國電影製片人協會理事長明振江認為,正如某些評論所說,「中國電影習慣向後看,而美國電影是向前看」,中國電影歷史題材多、現實題材正在崛起,但未來題材一直微乎其微。就在人們已經習慣了看美國英雄拯救人類之時,《流浪地球》橫空出世,極大地滿足了中國觀眾的觀影需求。在他看來,「中國太需要這樣仰望星空的電影作品」。編劇汪海林也激動地表示,自己在觀影過程中始終升起一種驕傲之情,「我們能夠與好萊塢抗衡的歷史時刻到來了!」在他看來,影視行業不能只有偶像劇、宮鬥劇,要真正敢於面對世界甚至宇宙舞臺。

不僅是題材與類型的開拓,《流浪地球》也為中國電影工業化樹立了新標高。與會專家認為,科幻電影最能代表一個國家電影工業的製作水平,避免盲目使用「流量明星」,而是將資金投入到場景、道具、特效等製作層面,是《流浪地球》為電影業界提供的成功啟示。中宣部電影頻道節目中心副主任陸紅實指出,《流浪地球》是中國電影產業轉型升級的標誌之作,更是中國電影從大國走向強國的過程中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作品。「它無論是書寫方式、製作方式,都做了顛覆性、創新性的表達,體現了大格局、大思維、大手筆、大主題,標誌著國產電影在創作上達到一個新高度。」

不少專家都提到,《流浪地球》是在中國電影業的一個關鍵節點上出現的關鍵性作品,提振了整個行業的信心和士氣。劇作家趙葆華說:「上個月前,中國電影業還籠罩著一片愁雲慘霧,業界遭遇寒冬,這是一些人的判斷。可是《流浪地球》卻給我們帶來了充滿了希望的春天,說明電影業的可持續發展依然動力十足。」另一方面,它的成功也見證了新一代導演的崛起和觀念提升。

雖然《流浪地球》在創作上借鑑了好萊塢大片的模式,但真正打動觀眾的,是它所蘊含的中國精神、中國風格與中國力量。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院長黃會林認為,該片的可貴之處就是其文化內核,「體現了中國人獨有的、對土地的情誼」。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傳播學部學部長高曉虹從中看到了中華文化的底氣,「地球從開始流浪到安全要多久呢?是2500年。這深刻和充分的體現了中華民族堅韌的性格和中華文化的氣魄。」 陸紅實提到,影片中的英雄也完全不同於美國超級英雄,「超級英雄是不死的,而我們的英雄是以自己的犧牲去換取更多人的生存,這一點是非常中國的。」

《流浪地球》的火爆還引發了大批科幻迷及科技工作者的關注。昨天的研討會特別邀請了中國科技館館長殷皓,他透露,科技館已經收藏了這部電影,並將組織幾場科普講座,為感興趣的觀眾從科學角度解讀這部電影。「《流浪地球》預示著中國科幻作品從雜誌、圖書走向了影視的新時代。青少年對科學夢是需要啟迪的,中國科技館希望進一步點燃觀眾的科學探究熱情,為更多的青少年埋下科學的種子,在這一點上,科幻電影創作者和科技工作者所承擔的責任緊緊的聯繫在了一起。」

不僅僅是電影界和科技界,這段時間,關於《流浪地球》的討論已經演變成一種社會文化現象。科幻作家劉慈欣變身公共人物,「交通委提示語」等熱門話題更頻頻登上熱搜榜。北京大學教授張頤武認為,這充分證明了電影對文化發展的引領作用以及社會功能,「它的價值不僅僅是一部電影,對整個文化界、藝術界包括科技界等各行各業都有輻射,對於整個經濟社會都有很大的啟示。」 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文化研究室副主任左衡談到,電影作為藝術媒介,其自身規律應該得到充分尊重,「無論多麼宏大的主題,必須成為無意識才能夠成為社會效果,大眾文化恰恰是這樣一個集體無意識運作的場域。」

事實上,《流浪地球》的影響力已經輻射到了海外。春節期間,該片在北美、澳大利亞、紐西蘭等海外市場上映後,引來外媒和當地觀眾的廣泛好評。紐約時報、金融時報、News18等媒體都紛紛發文,認為中國電影業終於加入太空競賽,而且在影片中看到了異於西方大片的價值觀。

就在2月13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例行發布會上還向外媒記者推薦了電影《流浪地球》,這又給中國電影人帶來了極大的鼓舞。業界預測,隨著後春節檔的開啟,《流浪地球》最終票房有望衝擊50億元,而不管最終票房如何,它的價值已經載入影史。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李俐

編輯:tf008

相關焦點

  • 為何《流浪地球》遲遲沒在香港上映?
    (圖源:IMDb官網截圖)《流浪地球》的火爆也引發香港網友的好奇與關注。在論壇「香港討論區」上,有港人就發帖詢問,「為何香港看不了《流浪地球》?」(圖源:香港討論區截圖)那麼,現象級爆款《流浪地球》為何一直無緣香港螢屏呢?
  • 《流浪地球》告訴你什麼叫「戰狼式蠻不講理」,呵呵!
    別誤會,毒舌君其實蠻喜歡《戰狼2》的,標題裡之所以帶上了「戰狼」,只是借用網絡上將「戰狼」這個詞汙名化之後的貶義,也就是「強橫自大、蠻不講理」的意思吧,來表達毒舌君對《流浪地球》裡一個關鍵情節設計的嚴重不滿!具體就是吳京出演的下面這個情節——地球救援隊「點燃木星」的計劃遭遇挫折,地球毀滅似乎不可避免。
  • 關於《流浪地球》的喧譁聲:讓人類保持理智真的很難
    一篇《流浪地球,不及格。》的文章在微信公眾號發布後,迅速成為10萬+,成為批評《流浪地球》的主流聲音。《流浪地球,不及格。》文章截圖。作者從科學設定、劇本創作等四個方面闡述了為何認為這部電影不及格,部分措辭比較激動。
  • 海外媒體點讚《流浪地球》
    中國日報網2月15日電 據歐洲時報網2月11日報導,口碑爆棚的電影《流浪地球》這兩天火遍了全世界,總票房已突破20億元,領跑今年中國電影春節檔。這部在上映初期不被看好的電影,靠硬核逆襲成功,還收穫了海內外媒體和網民的好評。
  • 《流浪地球》為何19年後才搬上銀幕?劉慈欣:比我預計的早多了!
    今年春節的電影市場,因為《流浪地球》的橫空出世,觀眾觀影熱情被全面點燃。這部當初並不被人看好的科幻電影,近日獲得了空前一致的高度評價,連遠在大洋彼岸的《紐約時報》也對此發表評論,認為這部影片開啟了中國科幻電影的新時代。《流浪地球》這部電影,取材於19年前劉慈欣發表的一篇同名小說。
  • 一度遭遇撤資,《流浪地球》為何又在影院外霸屏了各種手機APP
    《流浪地球》,這部讓劉慈欣熱淚盈眶的中國硬核科幻電影,在2月7日即新春大年初三凌晨零點時分,首次拿下單日票房冠軍,多家機構紛紛調高預期,預測《流浪地球》最終有望斬獲45億以上票房。 在這些數據背後,誰能想到今年春節檔的「爆款」竟一度遭遇資方撤資的問題。而如今,不管是打開淘寶、支付寶還是外賣APP,你都很容易看到和《流浪地球》相關的內容,這又是為何呢?
  • 《流浪地球》遭惡意一星評分?豆瓣:修改評分後點讚將清零
    在春節檔中,《流浪地球》獲得了不少人的好評。但在近日,有網友反映稱,有人在豆瓣上私信影評博主表示,將《流浪地球》的好評改成一星,可以給1000元的差評費。有網友因此質疑豆瓣的評分機制,修改評分此前的點讚並不會取消,並在手機應用商城中給豆瓣app打一星。
  • 《流浪地球》香港首映 內地電影入港臺總慢半拍?
    原標題:《流浪地球》香港首映,內地電影入港臺總是「慢半拍」?[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崔明軒]票房已取得超40億元人民幣的《流浪地球》,2月28日終於迎來香港首映。雖然香港媒體此前預測稱「因有港星吳孟達出演,該片票房應不會太差」,但《流浪地球》在港上映首日上座率並不盡如人意:香港有40多家影院排片,票價從60到120港元不等。
  • 在《流浪地球》裡面的地球逃離過程當中,為何沒有出現月球?
    現如今非常火爆的電影,也就是《流浪地球》了,畢竟這部電影是我國一部非常強大的科幻電影,但很多人看完這部電影以後,也是產生了一個問題,在《流浪地球》裡面的地球逃離過程當中,為何沒有出現月球?其實在億萬年來,月球是一直當作是地球的衛星圍繞著地球在旋轉,然而圍著地球旋轉的能量,靠的就是地球和月亮之間的萬有引力作用,其實就算是像電影當中描述的那樣,我們人類在地球上安裝了非常強大的發動機和非常強大的推動器,並且我們人類也是讓地球上的公轉和自轉徹底消失,隨後想要帶著地球去進行流浪,就算是我們捨棄了所有月亮,依舊會因為存在著萬有引力的作用,對著地球進行「不離不棄」的跟蹤。
  • 《流浪地球》拿金雞獎,影評人紛紛反對,這背後究竟說明了什麼?
    那麼《流浪地球》這部重工業科幻電影,擊敗上述優秀國產電影,拿下最具分量的最佳影片獎,確實是一大驚喜!還記得今年年初《流浪地球》上映短短一周時間,就受到了怎樣鋪天蓋地的抹黑攻擊麼?還記得這幾個月來,這部影片受遭到了多少抹黑和貶低麼?
  • 差評《流浪地球》,豆瓣火了!
    其實,這些給豆瓣 App 打一星的大部分都是怨憤滿滿的《 流浪地球 》粉絲。。因為他們覺得,有人在豆瓣僱水軍給這部電影故意打一星,豆瓣卻不管!要知道一開始《 流浪地球 》一開始有 8.5 分,結果一路下滑到 7.9 分,而且差評的比例非常高。。
  • 《流浪地球》穩了 看看外國觀眾和原著作者怎麼說
    先說好聽的吧,這些外國人普遍認為電影的視覺特效還是不錯的。一家國外的科幻電影網站撰寫的影評就認為《流浪地球》的視覺效果很震撼,已經可以和好萊塢的大片媲美了。 而除了特效,從劇情到人物,外國影迷和影評人的觀看則都是以批評為主。
  • 《流浪地球》突遭大量差評?豆瓣回應來了
    豆瓣電影工程師統計了目前《流浪地球》的前500個熱評(高贊評論),僅有4位用戶有過跨分數(非相鄰分數)修改評分的行為:2人由三星修改為一星;1人由一星修改為三星;1人由二星修改為五星;另外,昨天有一位用戶將《流浪地球》的四星打分改成一星,後來該用戶刪除了評分。豆瓣稱評分大幅修改屬於非正常評分,不會計入總分。
  • 黑《流浪地球》的人,你的良心不會痛嗎?
    守住希望的人,會向著光明的未來,奮發前行,而沒有希望的人,自甘墮落之餘,還非要拉著旁人一道墜入黑暗。在我看來,忽然之間,冒出來的無數想要黑《流浪地球》的人,便是如此!便問父親這些人說的對不對,父親反問兒子怎麼看,兒子說:「比變形金剛,無限能量塊什麼的要合理多了。」
  • 《流浪地球》中地球真的「流浪」得起來嗎?
    最近《流浪地球:飛躍2020特別版》就為一個新增11分鐘的內容就來一個再度上映,然而觀眾卻並不買單,畢竟這一做法讓人感覺是想錢想瘋了。去年大年初一的片子今年拿來重新放映,就算是免費估計也沒多人願意去看了。即便是打著收益全捐的旗號也沒多少人願意買票觀看。
  • 《流浪地球》:流浪的人,流浪的心
    在《流浪地球》中,地球象徵著人類自身,即將爆炸的太陽是人類被毀壞的家園以及正面臨的危機。小說以第一人稱的視角,為我們講述了地球的流浪之旅,展現了千千萬萬個像「我」一樣的人的命運。地球變成了一架巨大的機器,以保證在危險降臨之前,能夠帶著人類逃出生天。此時,大氣層已經失去了它的保護作用,人類無法再在地面上生活。他們只能依靠深厚的土壤和巖層的庇護,龜縮在地底下。2地球流浪分為「剎車時代」、「逃逸時代」以及「流浪時代」。「你在平原上走著走著,突然迎面遇到一堵牆,這牆向上無限高,向下無限深,向左無限遠,向右無限遠,這牆是什麼?」
  • 電影《流浪地球》靠什麼在科學技術界圈粉無數?
    因為由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將在大年初一公映。影片還沒上映,原作粉早就按捺不住激動,科幻迷們也紛紛聲援支持……網上掀起了一陣陣熱潮。國內喜歡科幻的人這麼多,《流浪地球》可是中國科幻史上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大片,大家能不沸騰嗎?
  • 《流浪地球》金句引人發笑,靈感來源卻引人深思
    電影《流浪地球》宣傳海報《流浪地球電影《流浪地球》 影片截圖這句臺詞在影片中出現多次,每次也能引發觀眾的笑聲,給沉重緊張的影片注入了一股放鬆劑等待過程中,保安要求吳京能夠先把車挪動到指定地方等待。車輛移動了不到五米,就被朝陽的警察叔叔逮個正著,隨後將其帶回呼家樓執法站進行處理。
  • 因為《流浪地球》,豆瓣App在應用商店變成了垃圾
    要知道一開始《 流浪地球 》一開始有 8.5 分,結果一路下滑到 7.9 分,而且差評的比例非常高。。同樣都是 7.9 的《 湄公河救援 》差評的比例加起來只有 3.4%,而《 流浪地球 》有 6.6%。。而且豆瓣影評裡的一星根本就不用自己親自看過電影就能打!導致很多人知道了主演就迫不及待的一星。。
  • 地球還在的人沒了?別讓流浪地球的算術漏洞成真
    所以流浪地球不可能施行這樣的生育政策。流浪地球其實需要鼓勵生育那麼流浪地球應該採取什麼樣的生育政策呢?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來看看原著中另一段有意思的情節:人們在悲劇心理的籠罩下,及時行樂,對待婚姻的觀念變得淡薄,甚至婚外戀也司空見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