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期的英國醫學雜誌上刊登了一篇關於近期醫學最新發現集錦的文章,下面一同來看看最近醫學界發生的那些事兒吧!
1. 多此一舉的 PCI
隨著英國皇家醫師公會的選舉活動的開展,所有的專科,包括心內科,都開始關注實際上可減少或中止的手術。經皮冠脈介入治療(PCI)可用於拯救急性冠脈症候群患者的生命,但有證據顯示,許多醫生在 PCI 術間僅是看到狹窄,就開始放置支架,甚至在穩定期的患者也是如此。
近期,歐洲心臟病學雜誌上發表了一個大型的調查研究,發現2007 年和 2012 年期間在英格蘭和威爾斯共有 426046 例行 PCI 治療的患者。其中, 436 例患者持續並發缺血性卒中或短暫性腦缺血發作,107 例患者持續並發出血性卒中。每 1000 例手術中就有 13 名患者發生卒中,但為了換取更好的心臟臨床預後,這個代價或許值得付出。
2. 你樂意吃藥嗎?
儘管 Osler 醫生曾經說過,服藥需求或許才是人類區別於動物的最大特徵,但實際上,藥物對於大部分人來講的話並不具備吸引力。這種現象倒是吸引了一些學者進行學術研究,演變出其獨特的術語「utility」與「disutility」(即效用與無效用)。
2014 年,一個在北倫敦西區開展的調查研究顯示,大部分居民都樂意服用預防性藥物,但也有一些居民認為,即使可延長 10 年的壽命也不願意吃藥。另外一個在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的針對健康工人的調查研究也顯示,其中 87 % 的工人覺得只要對預防心臟病有一點點作用,就願意吃藥。這樣的調查結果使得研究人員得出結論:每天吃藥來預防不良心血管疾病的效用值竟然接近 0.997 。
3. 巨細胞動脈炎復發真的那麼可怕嗎?
以往認為,巨細胞動脈炎需用類固醇類藥物進行治療,一旦復發可導致威脅生命的併發症。但近期美國一項研究結果卻讓人大跌眼鏡。研究的標準檢查包括紅細胞沉降率和 C 反應蛋白,其中 21 % 的復發患者檢查結果都顯示正常, 3 例患者在服用類固醇類藥物期間新發眼部症狀。
4. 缺氧與眼病
非動脈性前部缺血性視神經病(NAION)可導致視神經乳頭損傷,類似於巨細胞動脈炎病變,但沒有動脈炎症。患者一般在醒來時發現一隻眼睛視力下降,具體的缺血原因尚未明確。然而,近期發現,一項研究中的 89 例 NAION 患者裡有 67 例患者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而且較難堅持每晚行正壓通氣治療,這無疑增加了第二隻眼睛受損的風險。
5. 住院多了,真的是因為生病多了嗎?
當一種疾病的發病率莫名其妙地顯著增加而死亡率卻保持不變時,就不得不懷疑有過度診斷或者「標籤行為」發生改變。自從 1999 年以來,在美國以「癲癇持續狀態」的標籤收入院治療的情況增加了 56 %,然而死亡率幾乎沒有改變。調查人員將這種現象歸結於診斷的敏感性增加,以及收費和診療準則發生改變。
6. 姑息性化療也會有出事兒的時候
姑息性化療的目的是使無法治癒的癌症患者得到更多的臨床獲益。然而,近期在麻薩諸塞州癌症中心的研究顯示,1579 例患者中約有 9 % 的姑息化療患者需要住院治療,只因一種與姑息性化療相關的臨床事件。根據較易獲取的臨床變量數據,想構建一種協助臨床決策的支持手段來預測處於高危風險的患者是可行的。
7. 新型志賀菌!
近期,柳葉刀雜誌上發表了一個關於志賀桿菌痢疾病例的大型橫向的基因流行病學研究報告,其中收集了 1995 年 12 月至 2014 年 6 月 8 日期間 29 個國家的病例。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新型的福氏志賀菌,其已經在洲際傳播了將近 20 年,遍布此前一般志賀桿菌痢疾發病率較低的地區。早在上個世紀 70 年代,已證實痢疾可在男性同性戀間性接觸傳播。而這種新品系志賀菌還對大部分常見抗生素具有耐藥性,包括阿奇黴素。
8. 宗教信仰與康復
許多傳統宗教都崇尚宿命論,包括佛教和伊斯蘭教。近期,英國社區醫學雜誌發表了一項納入 67 例英裔南亞糖尿病患者的研究,觀察影響其自我疾病管理的影響因素。「情感性工作」可顯著預測與糖尿病相關的感知焦慮和精神刺激,對宿命論的認可程度也是常見的應對機制。
9. 燒烤引發的心肌病
隨著戶外飲食季的開始,一則關於一氧化碳中毒的病例報告吸引住了 Minerva(古羅馬神話中的智慧女神)的眼睛,這名 47 歲患者是南韓某燒烤店的工作人員,不幸一氧化碳中毒,還因此誘發了心肌病。他在發生暈厥後被送入醫院治療,卻發現肌鈣蛋白水平升高,碳氧血紅蛋白的濃度達到 35%。因此,如果進行燒烤大餐,我們無論如何也不要把點燃的木炭帶進室內!
點擊關注「心血管時間」微信公眾號,即可獲得 5 個丁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