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最大最重的恆星與黑洞相遇,誰吞了誰?這場戰爭沒有懸念

2020-10-18 星辰大海種花家

這確實是一個令人非常困惑的話題,人類發現最早的黑洞之一天鵝座的X-1,質量只有太陽的8.7倍,而觀測到質量最高的恆星是大麥哲倫星系蜘蛛星雲中的R136a1,其質量高達太陽的256倍,但X-1已經在持續吞噬它伴星的物質(伴星為 HDE 226868,質量為20-40M☉),並且發出強烈的X射線,因此而得以觀測到X-1的存在,而R136a1卻在大量丟失物質,這實在是一種莫名的諷刺!

天體引力大小是什麼決定的?

在克卜勒行星三大定律的基礎上,牛頓根據前人的成就總結出了萬有引力定律,而100年後的卡文迪許通過巧妙的實驗測量出了萬有引力常數G的準確數值,得以讓我們可以方便的計算出兩個天體之間的引力!

天體之間的引力,與兩個天體質量之積成正比,與它們之間距離的平方成反比,當然G就是那個卡文迪許用扭稱測得的萬有引力常數!既然距離距離r那麼重要,那麼將兩個天體肩並肩靠在一起,其距離不就是0了麼,那麼他們之間的引力是不是會變成無窮大呢?

比如像上圖那樣,兩個天體已經靠在一起了,但事實上兩者的距離是從天體的質心開始計算的,因此即使靠近為零,那麼r=m1的半徑+m2的半徑,仍然是一個有限值!這個時您會發現天體質量一定的條件下,半徑r是引力大小提高的唯一障礙!

但黑洞滿足你一切的想像條件,它的真實半徑為0,我們所形容的黑洞半徑只是它史瓦希半徑範圍,而史瓦希半徑是黑洞光速都無法逃逸的區域範圍!從這個原理中我們可以明白一個道理,箇中的關鍵是天體的密度!因為當它足夠小時,計算它的表面逃逸速度就會等於甚至大於光速!

那麼此時,這天體的密度將會壓垮夸克的簡併力無可救藥的坍縮成黑洞!

我們簡單的總結一下,決定天體引力的關鍵,表面上看起來是兩者之間的距離,但能決定兩者距離的本質是天體的密度,因為只有密度足夠高,才能使他的直徑足夠小!

如上圖所示,恆星所引起的空間變化猶如一個凹坑,即使再大,它的深度是有限的!但黑洞引起的時空變化,有可能範圍不大,卻是一個無底洞!

恆星與黑洞相遇哪個將成為贏家?

前文我們說到了R136a1正在大量丟失自身的物質,但它的質量是太陽的256倍,這是不是有些匪夷所思?其實我們簡單了解下恆星發光原理就可以知道為什麼會這樣!

大質量恆星沒有坍縮成黑洞(超過奧本海默極限的天體)的唯一原因就是恆星內部聚變時產生的輻射壓,這是恆星後期成為紅巨星的原因,也是超大質量物質丟失的原因!因為超過150倍太陽質量的天體已經超過了愛丁頓極限!

愛丁頓極限即是形容輻射壓與引力坍縮之間的關係,恆星質量過大,內部溫度過高,其核聚變產生的輻射壓越強,而150倍太陽質量就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在這個質量以上,恆星引力坍縮已經無法控制內心那一萬頭草泥馬的奔騰......

越是大質量的恆星與黑洞相遇,越是沒有可比性,因為沒有黑洞時恆星都已經在丟失物質,而黑洞的引力將可以輕而易舉的吞噬掉那些超大質量的恆星外圍物質,當然只要足夠近,整顆恆星都將蕩然無存!

上圖公式中,r1為天體的洛希瓣半徑,M1和M2分別為天體的質量,A為兩者之間的距離,當一顆恆星和一個緻密天體靠攏時,緻密天體的實體始終都在其自身的洛希瓣範圍內,而恆星外圍物質則可能會落在洛希瓣之外,此時恆星和緻密天體將通過兩個天體的拉格朗日點交換物質,當然這是緻密天體吞噬恆星物質的過程,而非相反!

因此黑洞將毫無懸念的在這場戰爭中保持常勝將軍,而未來也將是,除非它碰到另一個黑洞,當然它們不會兩敗俱傷,而是會通過複雜的過程合併成一個,並且將爆發宇宙中最為強烈的伽瑪射線暴和引力波事件!

而黑洞吞噬個恆星,不過是家常便飯而已,比如天鵝座X-1,每天沒事幹就是吞噬它伴星的物質,是一直哦,幸虧它伴星質量夠大,否則還真不夠它吞噬。

相關焦點

  • 最大的恆星是誰,最重的恆星又是誰?宇宙中還有比它們更大的天體
    作為太陽系唯一的恆星,太陽佔據了太陽系物質總量的99.86%,如果拿它和地球相比,太陽的質量約為地球質量的33萬倍,而體積更是達到了地球的130萬倍。太陽的大可以說已經超越了人類的現象能力,但放在宇宙之中,太陽同樣也不值一提,因為它在太陽系中是唯一,可放在宇宙之中就再普通不過了。僅銀河系之中的恆星數量就在1000億顆以上,這還是最保守的估計。
  • 宇宙中最大的恆星R136a1,它能吞了最小的黑洞嗎?
    大於吃小魚,小魚吃蝦米這是弱肉強食的自然規律!那麼普適到宇宙中可以嗎?比如標題中描述的黑洞,因為最小的恆星型黑洞生成時質量並不大,大約只有太陽質量的3.8倍,而宇宙中比這個質量大的恆星比比皆是!這幅圖的描述並不準確,最大的恆星不一定是質量最大的,比如新晉的最大恆星是盾牌座的UY,直徑大約到達了土星軌道附近,但它的質量大約只有太陽的7-10倍,而質量最大的恆星是大麥哲倫星系蜘蛛星雲中的R136a1,質量達到了史無前例的256倍,其實蜘蛛星雲中的R136a2、R136a3的質量都在愛丁頓極限的上限,大約200 倍左右!
  • 誰是宇宙中最大的天體?盤點最大的黑洞、恆星、行星、空洞、氣泡
    宇宙中有無數天體,它們的質量和特質各不相同,就像世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人們很難找到兩顆一模一樣的天體。天體的種類很多,除了我們比較熟悉的星系、黑洞、恆星、行星之外,還有空洞、氣泡等,它們瑰麗無比,充滿了神秘感。
  • 宇宙最大的恆星是誰?最重的又是誰?來看看它們到底多可怕
    那麼在宇宙中,誰又是第一呢?與往常不同的是,我們這次先公布答案。在人類目前已知的宇宙範圍內,天文學家宣布質量最大的星球是R136a1,體積最大的星球是盾牌座UY。根據天文學家對我們的描述,宇宙中所有的星球都像一根蠟燭一樣,在不停地燃燒自己,給予周圍的星球光照和溫暖。它們都不是永恆的,它們最終有一天會將自己的燃料燃燒殆盡,走向滅亡。
  • 磁性與黑洞相遇後會發生什麼?是誰吞噬誰呢?還是發生劇烈爆炸?
    磁性與黑洞相遇後會發生什麼?是誰吞噬誰呢?還是發生劇烈的爆炸?黑洞在宇宙中是霸主一樣的存在,在我們銀河系的中心就存在一個超級黑洞人馬座A*,黑洞會慢慢蠶食周圍的恆星,如果一個巨大的引力怪物慢慢蠶食銀河系不夠可怕,那麼在它的周圍還潛伏著另一個性質不一樣的宇宙怪物呢?這個在銀河系中潛伏的怪物是一顆超級恆星爆照坍縮剩餘的殘骸,它雖然僅剩殘骸,但它卻是一個密度極高,磁場極強的坍縮恆星的核心。
  • 宇宙中最恐怖的兩種天體,誰都惹不起,黑洞在它們面前就是個弟弟
    宇宙中最恐怖的兩種天體,誰都惹不起,黑洞在它們面前就是個弟弟 黑洞可以吞滅宇宙中的一切物質,而因此它也被稱為最殘暴的一顆天體,黑洞在開始形成的時候,就開始不斷的吸積,同時也在不斷的蒸發,但是今天和大家介紹的卻是比黑洞都要恐怖的兩種天體,誰都惹不起,黑洞在它面前就是個弟弟。
  • 誰是宇宙中最大的恆星?科學家給出答案,在地球夜空清晰可見
    如果說哪種天體在宇宙中充當著非常特殊的角色,按照目前天文學家對於宇宙的了解來說,答案一定是恆星。在宇宙誕生初期,因為恆星的出現,通過內部不斷地核聚變燃燒,才讓宇宙中充滿了各類元素。此後,恆星的周圍誕生了行星,也就開始有了生命的可能。
  • 銀河與仙女終會相遇,這場邂逅中什麼最有趣?就是兩個黑洞的相逢
    在我們看來,太陽系中的八大行星、矮行星以及小行星等天體都圍繞太陽有序運行,而作為太陽系中唯一的一顆恆星,太陽是巋然不動的,這就是靜。宇宙中很多龐大的星系最初都只是一些獨立的個體,後來不斷兼併融合才組成了更為壯觀的星系系統。
  • 恆星能夠發光,但宇宙中最亮的光卻不是恆星發出的,而是黑洞
    在宇宙中,恆星是一種非常常見的天體,僅銀河系之中就有數千億顆恆星,而每一顆恆星都會給一定的區域帶來光與熱,太陽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因為太陽的光和熱,地球才能夠如此生機盎然。宇宙中大部分的光亮都來自於恆星,但宇宙中已知的最亮的光卻並不是由恆星所發出的,而是來自一個黑洞,也就是已知宇宙中最大的黑洞TON618。黑洞是什麼?黑洞會發光嗎?它是怎麼來的?
  • 最大恆星相當於太陽的45億倍,而最重恆星更是超越了恆星極限
    宇宙間的天體多種多樣,像地球一樣的行星,像月球一樣的衛星以及如太陽一般耀眼的恆星。更有如中子星和黑洞之類帶有神秘色彩的天體。而在我們的太陽系之內,太陽就是唯一的一顆恆星,而且太陽這類恆星對於地球來說意義重大,因為有太陽,所以才有生命。古人更是將太陽奉為天神的象徵。
  • 除了最大的恆星,宇宙中最大的行星、黑洞、星系分別是哪個?
    最大的行星木星在太陽系稱王稱霸,在整個宇宙就沒有什麼脾氣了。
  • 黑洞裡面是什麼?宇宙中最大的黑洞超大質量形成之謎
    宇宙黑洞的形成  黑洞源自恆星,黑洞最常見的出生地位於大質量恆星的核心(黑洞是什麼誰發現的 黑洞照片怎麼拍的原理科普)。它在耗盡氫燃料之後就會坍縮,坍縮會釋放出激波,將恆星的外部包層炸飛,變成一顆超新星。因此,當恆星的外部在向外爆發的時候,它的核心卻在向內坍縮。  當核心坍縮時,引力就會增大。
  • 如果黑洞和白洞戰鬥,誰會勝利?
    黑洞可以吸引併吞噬一切靠近它的物體,連宇宙間速度最快的光都無法逃脫黑洞的吞噬,而白洞,則可以排斥並反射一切靠近它的物質,沒有任何物體可以逃脫黑洞,但同時也沒有任何物體可以進入白洞,白洞可以把物質以光速發射排斥出去。如果它們兩個相遇,那麼誰會更勝一籌呢?
  • 宇宙中最大的黑洞TON618是否有可能吞了整個宇宙?
    黑洞曾經是史瓦西用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引力場方程中推導出來的一種天體,從理論上出現的那一天起就引人矚目,不僅僅是因為它是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衝突的焦點,還有是它的各種特殊屬性實在是太讓天文學家們好奇了!
  • 黑洞吞噬光、恆星、中子星,黑洞中心是什麼?
    黑洞是一種特殊的天體,"黑"意味著它不會向外界發射或反射任何光,"洞"意味著它可以吞噬任何物質,包括光,一旦墜落進去,就會成為它的一部分。黑洞吞噬天體,被認為是目前宇宙中最神秘和最令人震驚的場景。最近,科學家第一次觀察到黑洞吞噬中子星的引力波。黑洞還吞下了些什麼?
  • 超大黑洞突然消失於星系,很可能在宇宙中遊蕩,這是吃飽了撐的?
    銀河系由於中心黑洞的質量通常與星系本身的質量密切相關,因此天文學家估計,距我們的星球約27億光年遠的Abell 2261星系的中心,一定含有一個超大質量的黑洞,其質量應與宇宙中某些最大的已知黑洞的質量相媲美。利用在1999年和2004年Chandra X射線天文臺的數據,天文學家已經在Abell 2261大型中央星系的中心搜索到了超大質量黑洞的跡象。
  • 宇宙中最大的恆星是誰?它能夠裝下45億個太陽,是超級巨無霸
    如果沒有反射恆星光的天體,天文望遠鏡就很難發現,除非它本身能夠發出非常強烈的電磁波,才能夠被射電望遠鏡探測到。所以,在宇宙中,我們經常能夠觀測發現的基本都是恆星,它們是宇宙中最亮麗的存在,如果沒有這些發光發熱的恆星存在,天文望遠鏡基本就是一個瞎子。
  • 宇宙這麼大,即使現在爆發成千上萬場戰爭也有可能
    一切皆有可能,星際戰爭也不例外。銀河系包括1500-4000億顆恆星和大量的星團、星雲,還有各種類型的星際氣體、星際塵埃和黑洞。銀河系的可見總質量是太陽質量的2100億倍,直徑介於10萬光年~18萬光年之間。
  • 宇宙大爆炸後,最初期形成的黑洞還是恆星?
    大爆炸後3億年,宇宙在「黑暗時代」裡形成了第一代恆星、星系、黑洞。計算機模擬可以向我們展示宇宙在這一時期中充滿疑問和遐想的波瀾壯闊的過程。我們的宇宙始於130多億年前的「大爆炸」。大爆炸之後的數億年裡,恆星、星系等發光的天體尚不存在,這個時期被稱為宇宙的「黑暗時代」。
  • 黑洞與白洞誰更厲害,當兩強相遇,會發生什麼?
    黑洞:暗黑之界,吞噬萬物黑洞雖然肉看無法看見,但是它在宇宙中是神秘地存在的,它就是一個無底洞,理論上密度無限大、熱量無限高、體積無限小。只要進入黑洞,任何物體都會被撕裂分解,就連光線都無法逃離。黑洞就如同宇宙大爆炸的奇點一樣,不過黑洞的出現,仿佛任何物理定理都失效了,它是超大恆星「死亡」後發生了引力坍塌而形成的一個無底深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