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光表示,「海鮮市場裡存在違法販賣野生動物,但是一封閉市場,這些人把這些動物都拿跑了,沒有得到進一步的證據,到底是哪種動物?」但他透露,目前的判斷,「應該是哺乳動物,不是禽類。」
封面新聞記者 柳青
1月22日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在接受封面新聞記者專訪時表示,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新型冠狀病毒的來源「應該是哺乳動物,不是禽類」。而針對目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已經出現的「社區傳播」,他認為,「出現第三代、第四代傳播者,都有可能。」
國家衛健委1月22日通報,截至1月21日24時,收到國內13省(區、市)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440例,其中湖北省375例。死亡9例,均來自湖北。目前追蹤到密切接觸者2197人,已解除醫學觀察765人,尚有1394人正在接受醫學觀察。
1月22日晚,湖北省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截至當日20點,湖北省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病例444例,17人死亡。其中,22日0點到20點,湖北新增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感染病例69例,武漢新增62例,死亡8例。
公開信息顯示,1946年出生的曾光,從上世紀80年代起,長期從事流行病學和公共衛生對策研究。在2003年「非典」防控中,曾作為衛生部流行病學專家組組長赴廣東一線醫院調研,並以國務院「非典」督導組成員的身份參與北京聯合指揮部的防治工作,提出了關閉北京人民醫院等多項重要建議,被政府採納。
2003年4月28日,「非典」尚在十分嚴重的階段,曾光走進中南海,為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做「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的科學防治「的講座。這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由公共衛生專家給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做講座。
2020年1月19日,作為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曾光與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中國工程院院士、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李蘭娟等一行人赴武漢實地考察疫情。
1月22日晚,曾光在工作間隙接受封面新聞記者的專訪,他用沙啞的嗓音對記者表示「非常忙」,但仍然耐心回應了諸多關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問題。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 圖片來源:中國疾控中心
2019年12月31日,武漢市衛健委發布「關於當前我市肺炎疫情的情況通報」。通報表示,「近期部分醫療機構發現接診的多例肺炎病例與華南海鮮城有關聯,市衛健委接到報告後,立即在全市醫療衛生機構開展與華南海鮮城有關聯的病例搜索和回顧性調查。目前已發現27例病例,其中7例病情嚴重,其餘病例病情穩定可控。」
1月12日,武漢市衛健委在通報中首次使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1月20日,武漢市衛健委通報,1月18日至19日,兩天內新增病例77例。在此之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人數上升速度明顯加快,除武漢外,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陸續出現確診病例。
曾光對封面新聞記者表示,近期確認人數的上升速度明顯加快,是因為「人和病毒鬥爭過程中,確實發生了一些變化。」他介紹說,一開始,新型冠狀病毒是環境傳播人的,人與人的傳播不是主要的方式。人類被傳播之後,再傳播的能力不太強,「現在是逐漸在增強。」
曾光強調,增強的一個原因是春運。「對它(病毒傳播)的影響很大。因為(防控)不單純是一個獨立的問題,在這種環境下比較容易實現傳播。」
1月20日,在國家衛健委組織的高級別專家組媒體會上,曾光曾給出建議,「我們希望人群現在能不到武漢去就不去,武漢人能不出來就不出來。」他還表示,「我自己覺得對武漢市來講,這個傳播進入了一種社區傳播的早期。別看100多例,相對於武漢1000多萬人是一個很小的數字,但需要高度警惕。」
在1月22日國新辦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健委副主任李斌也表示,「專家研判認為,病例主要與武漢相關,已出現人傳人和醫務人員感染,存在一定範圍的社區傳播。」
曾光解釋說,比如「在家庭內傳播、在機關單位傳播、在工廠傳播等,合起來叫社區傳播」,可以理解為「可持續傳播」。而在這個過程中,出現「第三代甚至第四代(傳播者)都有可能。」 他同時強調,上述情況,「只限於武漢」。
曾光回憶,1月19日武漢之行中,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高福曾「親自帶隊去溯源」。在1月22日國新辦發布會上,高福表示,「從現在來看,它(新型冠狀病毒)的來源就是海鮮市場銷售的野生動物。 」
曾光對封面新聞記者表示,這一結論是通過流行病學調查得出的。他透露,「海鮮市場裡存在違法販賣野生動物,但是一封閉市場,這些人把這些動物都拿跑了,沒有得到進一步的證據,到底是哪種動物?」但曾光透露,目前的判斷,「應該是哺乳動物,不是禽類。」
在1月20日的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媒體會上,鍾南山院士表示,「證實了有人傳人的傳染,也證實了有醫務人員的感染。 」
關於醫務人員感染,1月22日,武漢市市長周先旺接受央視採訪時透露,發生在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為交叉感染。「是在腦神經外科的一個病人,而不是在傳染科。因為腦神經外科忽視了這位病人入院前有這種新型冠狀病毒的感染。做完手術後,病人出現發燒,1個醫生、13個護士被感染了。」
曾光表示,僅從對醫護人員的防護來看,現在與2003年「非典」時期相比,「進步很大」。
談到醫務人員被感染,他還進一步指出,「這是一起偶然事件」,因為「過去都是在搶救過程中發生對醫務人員的感染。」而此次情況不同,「一個病人被感染之後,沒有發現被感染。換句話說,在潛伏期沒有表現出這些肺炎的症狀,手術之後才表現出來。醫務人員可能對他缺乏警惕,因為手術後病人也可能發熱,是在這麼一個特殊的情況下(發生的)。」
曾光還特別指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潛伏期為4至10天,平均潛伏期為7天。這起醫務人員感染表明,「在病人就診時,一定要高度注意,不論哪科就診,都要儘量問清楚他的接觸史。比如在我們這裡,就會問有沒有武漢的停留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