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
前言:中國綠髮會主辦的第二屆「艾雅康世界愛鳥節」圓滿舉辦,中國綠髮會副秘書長肖青為活動致閉幕詞。綠會小編將現場的演講稿分享如下。
生物多樣性,應該成為我們的一項重要「行為準則」
首先,我謹代表中國綠髮會,感謝各位領導和嘉賓在中國綠髮會鳥類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院艾雅康院長的精心組織和熱情邀請下,蒞臨現場,對本屆愛鳥節給與大力支持,也感謝前面幾位專家代表的精彩發言,收穫很多。
在今年的愛鳥節上,專門設立一個鳥類保護和生物多樣性主流化的論壇,我認為是非常好,也非常有必要的。我想從以下兩個方面來談一下我的想法。
1、鳥類多樣性保護,迫在眉睫。鳥類在眾多物種中,可以說是被人為消費最多的,也是亟待加強保護的。這些消費包括作為賞玩寵物、被食用和藥用、被用作裝飾品、用來鬥鳥,甚至被用在服裝上,另外還有很多其他的用途,這也使得鳥類在網絡平臺、農貿市場、花鳥市場、餐館等場所的出現頻率居高不下。而這也就導致鳥類生物多樣性遭到了很大威脅。其中最有名的可以說是禾花雀。
2017年,禾花雀突然成為動物保護領域和朋友圈熱議的焦點,但這個熱點的由來,卻凝聚了無以計數的禾花雀的生命。在這一年,人們忽然發現,禾花雀似乎從野外常見,變成了難覓蹤跡。因為「食野」陋習的影響,以及「寧食飛禽一兩,莫食地下一斤」等錯誤觀念的傳播,還有被強行套上的「天上人參」噱頭,使得禾花雀成為人類大量捕殺食用的對象。據報導,僅2001年就有大概一百萬隻禾花雀在廣東省成為餐桌上的佳餚。
近十幾年間,因為大量捕殺食用,致使禾花雀的種群數量下降了99%,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紅色物種名錄中,其等級從「無危」到「近危」、「易危」,再到「瀕危」,現在變成了「極危」,以罕見的速度完成了奪命「四連跳」,震驚世界,而這一種情況如果繼續惡化下去,下一步等待它們的就是野外滅絕和最終的全面滅絕,到時候,人類將再也不會在自然中見到這個物種。
隨著新冠疫情的發生,我國已經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但除食用以外的其他用途,仍然在威脅著鳥類和很多物種的安全。今年4月份,黑龍江哈爾濱疫情程出現反彈,在黑龍江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當時公布的當地新增的11例無症狀感染者軌跡情況中,我們獲悉其中一名無症狀感染者,曾經於4月5日去道外花鳥魚市場等地。
哈爾濱的道外區鳥市,是全國有名的非法鳥類交易中心,長期聚集售賣各種鳥類。新冠疫情爆發後,今年3月份,綠會志願者發現,黑龍江哈爾濱道外區流動鳥市竟然「復工」了。志願者撥打市長熱線反映問題,得到的反饋意見則是當地政府對署地內長期存在的非法售賣流動鳥市似乎毫不知情!
花鳥市場進行非法鳥類交易的情況其實並不是個例,而是在全國範圍內普遍存在的一個情況。只不過因為疫情讓哈爾濱的這個情況更加的凸顯了出來。這可以說是我國鳥類保護面臨的一個現狀,一方面,現行的野保法只對瀕危珍稀的野生動物保護提供法律支撐,另外還有一部國家三有動物名錄,但在這些名錄之外的陸生的野生動物,對其的保護還處於法律空白,這種空白不僅僅局限於鳥類,還包括其他很多野生動物。這也是我們從2016年野保法修訂的時候,截止到目前一直在堅持推動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法》,並就此召開多次立法研討會,連續多年在全國兩會召開期間,提出生物多樣性立法建議,通過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提交的重要原因。當然今年我們也已經收到了一個非常好的反饋,在此也向在坐的各位領導和嘉賓做一個匯報。
2、生物多樣性主流化,是大勢所趨。早在2016年的「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其主題就被定為:「生物多樣性主流化,維持人類的生存與生計」。生物多樣性是地球上生命經過幾十億年發展進化的結果,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為了保護全球的生物多樣性,1993年,聯合國194個成員國籤署生效了《生物多樣性保護公約》。2000年,聯合國各國政府首腦又籤署了千年計劃,計劃中列了八項全世界認為最重要的任務,那麼其中有一項——7B項,就是減少生物多樣性消失的速度。我們沒有妄想停止或者減少生物多樣性消失,我們只是希望全世界聯合起來降低生物多樣性消失的速度。中國政府也在千年計劃中簽約。但很遺憾的是,這項目標在2015年提交答案的時候,中國沒有完成,其他籤約的國家也沒有完成。現在聯合國又制定了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在千年發展目標到期之後繼續指導2015-2030年的全球發展工作,陸地生物和水下生物,佔據了其中兩項目標,愈發凸顯了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但顯然,現在人們對生物多樣性的認識還不充分,這兩年隨著社會各界的聯合呼籲有了很大改觀,但還不夠。我們的很多工程在立項和環評階段,沒有充分地進行生物多樣性評估,我們很多建設項目更多的還是在秉承傳統的思想,比如在今年4月份河北元氏縣的河道整治過程中,涉及到崖山燕的巢穴,如果沒有中國綠髮會和志願者、專家的聯合呼籲與推動,這些巢穴肯定會在河道整治過程中一推了之,這樣也就沒有了今年上千隻崖沙燕再次來到這裡繁育後代的熱鬧,但是我們通過和當地政府致函溝通、發文呼籲,以及冒著被隔離的風險現場調研,最終我們把這塊棲息地保護了下來,在6月9日,我們還聯合抖音在這裡共同開展了一項崖沙燕直播的活動。志願者還給我們拍回來視頻,告訴我們今年最新孵化的小燕子很快就能出巢了,非常棒。
在推動生物多樣性立法的基礎上,最近我們也著手制定了生物多樣性調查、評估等一系列工作標準,其中有些標準已經完成並正式上線,也希望通過這些標準的發布,讓更多的機構和項目,能夠認識到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性。
我們無法想像一個沒有鳥類的世界是什麼樣的,沒有它們,很多森林蟲害將無法控制,很多植物的種子也將再也無法通過鳥類啄食和糞便進行傳播,以鳥類為食的上層食物鏈捕食者將失去食物來源也無法哺育後代……鳥類多樣性喪失必將導致大量生物坍塌式消失。只有廣大民眾都對生物多樣性有了認知與了解,我們才能真正實現生物多樣性主流化,也才能為我國綠水青山、生態文明建設打好堅實基礎,真正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生物多樣性,應成為我們在各方面的建設和發展規劃,包括我們的日常生產生活中,應時刻謹記的一項行為準則。
我的發言到此結束,再次感謝大家。
整理/夏明美 審/Tammy 編/Ang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