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合成生物學的一次預警:當心計算機黑客的「惡意DNA入侵」

2021-01-09 騰訊網

華盛頓大學蛋白質設計研究所的科學家正在使用該軟體來建模和創建新疫苗。

圖片出處:INSTITUTE FOR PROTEIN DESIG

每一年,商業 DNA 合成產業每年都會向訂購者交付數十億核苷酸(nucleotides),成交額高達數億美元,而隨著 DNA 合成在相關領域內變得越來越普遍,有沒有什麼重要的事情是被忽略的?

在 Nature Biotechnology 最近接收的一封 「致主編信」 中,一組以色列研究人員提出了一個聽起來蠻瘋狂的想法:計算機黑客是否會誘騙合成生物領域的科學家,去創造一段有害或潛在風險的惡意基因片段?

仔細想想,這個擔憂並非空虛來風。

在各個領域,網絡信息安全都越來越被重視,但大多數學術用途的生物實驗室,普遍缺乏有效的防火牆和網絡信息安全基礎架構來保證其所存信息的安全和完整。一旦有不法黑客藉機惡意篡改 DNA 數據,並設法將負面影響擴散,後果很可能會不堪設想。比如將惡意程序安插在疫苗或藥劑的生產過程中,經篡改的 DNA 合成訂單信息或能在 「掩人耳目」 的情況下,被用於生產病原生物或有害蛋白質和毒素的核酸。

僅僅是對生產過程的很簡單的攻擊,都有可能會釀成災難性後果。

危險 「陷阱」

假設 A 是某學術機構的生物研究員,並出於研究目的,向 B 所在的 DNA 合成公司下了一筆序列的訂單,在這一過程中,DNA 序列的編輯軟體和常用的 DNA 序列文件的保存格式都不能起到對文件加密的作用,而和當前大多數生物及醫學領域的科研人員一樣,A 希望能擁有更高的產量,對於會影響自身 「生產力」 的繁瑣網絡安全考量,他並不上心。

此時,出現了一名針對 A 的網絡犯罪分子 C,由於當前 DNA 合成序列的生產過程對網絡攻擊抵抗能力並不強,C 輕易就能用惡意軟體感染並控制 A 的計算機,將訂單中的序列替換為惡意序列,並用網絡攻擊領域常見的惡意代碼混淆,將惡意序列偽裝成正常序列。如混淆成功,則匹配過程中所抽取的 200 個連續鹼基對的子序列,在結果上都將顯示正常,使得 B 在對序列進行比對時並不能看出異樣,而這種混淆能在後來通過基於 CRISPR–Cas9(基因編輯工具)的序列刪除和同源性修復被 「逆處理」,使 「正常」 序列變回 「惡意序列」。

B 在比對後認為序列 「正常」 並進行生產,交付時會附帶測序報告,該報告會認為序列沒有問題。

此時即使 A 出于謹慎考量尋求第三方測序服務,C 也能通過惡意軟體篡改 A 提交給測序公司的數據。而如果 A 在錯誤地認定序列無誤後,對這些合成的 DNA 用 CRISPR–Cas9 技術進行修改,就會觸發 「惡意序列」 混淆過程的逆過程,使看似正常的序列變回 「惡意序列」。

整個黑客攻擊場景假設的核心,便是生物學家用來從頭開始 "列印"DNA 鏈、然後將它們組裝在一起的軟體,這個過程一般被稱為 "DNA 合成"。

近年來,我們已經看到這種合成軟體支撐了大量突破性的生物醫學研究。例如,在開發新冠疫苗的浪潮之中,一些大型製藥公司就在使用人造 DNA 鏈作為其實驗性疫苗的組成部分之一。

不法分子通過網絡攻擊將正常 DNA 序列調包為 「惡意序列」 的過程示意圖,

圖源:Nature bio

此前,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曾於 2017 年最早提出過關於 DNA 合成領域所面臨的信息安全隱患,其過程便與上面所提及的例子類似。

當時人們還認為這種提法有些超前,可能仍需一段時間才會變成一個需要在本世紀解決的問題。

而在 2020 年下半年,以色列複雜網絡分析實驗室的研究人員通過實驗,證實了這種威脅的 「可實現性」,進而寫下這篇闡述當前 DNA 合成領域所面臨的信息安全隱患的 「致編輯信」。

這支團隊將這種圍繞基因研究供應鏈的攻擊類型稱為 「端到端的網絡生化攻擊」。儘管目前他們還未監測到現實中已經發生的案例,但這類事件的發生恐怕只是遲早問題,尤其是隨著越來越多的基因研究走向更高程度的數位化和信息化。

略顯過時的規範

當然,此前已經有人考慮過這種情況。

就權威行業指南來看,2010 年版的美國健康與人類服務指南已經要求,DNA 合成產品的製造者需要在實際生產前,先將訂單序列與 「問題序列(危險及有害序列)」 資料庫中所存有的序列進行比對,在比對完成無重疊後才能開始生產,雖然美國大多數合成 DNA 的供應商確實也都是這麼做的,但不幸的是,目前病原菌序列的資料庫尚不健全,而 「2010 年版的美國健康與人類服務指南要求」 也可謂是 「早已過時」。

在國際上,類似的規範還有國際合成生物學協會(IASB)的 2009 版規範。要求供應商比對訂單序列,並對可疑訂單的信息及下單方信息進行記錄,但同樣,該規範的時效性並不 「可靠」。

距今最近的文件,屬國際基因合成協會(IGSC)的 2017 版規範。

它要求合成系統掃描 200 個連續鹼基對(bp)中的每個子序列,在比對過程中使用 「吻合率」 的比對方法,並在篩選出可疑序列後交由人工檢驗,但人工檢驗昂貴且耗時,而如果不對篩選框架進行全面的滲透測試,一些致病序列或能成為 「漏網之魚」 逃過審查。

這次研究中,以色列的研究人員成功地使偽裝後的 「惡意序列」 逃過審查並進入生產過程,並在序列即將進入生產過程時將實情告知了國際基因合成協會,進而以生物安全原因取消了這筆訂單。

除了闡述了當前 DNA 合成領域確實存在網絡安全信息隱患,這支團隊還提出了一些可能的解決方法,比如合成系統可以實施網絡安全協議,比如在一筆訂單上添加電子籤名,並對籤名進行變化(如啟發式籤名,人工智慧行為分析)以識別任何可能的後植入的惡意代碼;將當前的 200 個連續鹼基對的子序列的比對標準縮減至 「逆混淆過程」 所需的最短的同源性導向修復模板長度。在有新情況時重新審查已完成的訂單;增強數據共享,以使被惡意安插在多個合成器上的惡意指令能被發現;以及按以上為指導加強立法和監管。

只有提高警覺,當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之間的界限變得愈發模糊,人類社會才不會對這些新形態的安全事件防不勝防。

參考資料:

[2]https://www.zdnet.com/article/this-new-cyberattack-can-dupe-scientists-into-creating-dangerous-viruses-toxins/

[3]https://www.wired.com/story/malware-dna-hack/

相關焦點

  • 黑客通過惡意軟體繞過DNS檢測,或引發倫理災難
    在學術期刊《自然生物技術》上發表的一篇題為《網絡生物安全:合成生物學中的遠程DNA注入威脅》的研究論文記錄了如何使用惡意軟體破壞生物學家的計算機,以替換DNA測序中的子字符串。 攻擊者可以利用《合成雙鏈DNA和統一的篩選協議v2.0系統供應商的篩選框架指南》的漏洞繞過協議,從而開展攻擊。
  • 攻擊者利用惡意軟體繞過DNA檢測,或引發「生物戰」
    攻擊者利用惡意軟體繞過DNA檢測,或引發「生物戰」 用科技「黑」進人體,馬斯克宣布高效實現腦機接口的方法… 「生物黑客」對於人們來說,或許並不陌生。然而,基於此開展的網絡攻擊對於人類本身來說,或許是一場災難。
  • Pale Moon存檔伺服器遭黑客入侵 並用於傳播惡意軟體
    Pale Moon 瀏覽器開發團隊剛剛在官方論壇的一篇文章中透露,託管舊版軟體的存檔伺服器遭到了黑客入侵,導致其被用於傳播隱藏在安裝程序文件中的惡意軟體
  • 生物黑客可發動遠程DNA攻擊
    生物黑客的遠程DNA注入攻擊研究者在《自然》上發表的論文「網絡生物安全,合成生物工程面臨遠程DNA注入威脅」(下載連結在文末)指出,過去人們認為生物黑客需要與危險物質物理接觸才能生產有毒物質和病毒,但如今惡意軟體或生物黑客通過「遠程DNA注入攻擊」可以很容易地替換生物工程師計算機上的DNA片段,通過篡改DNA序列排序,創建一個能產生毒素的
  • 一次計算機「攻擊」,1500萬用戶「停跑」,到底什麼是「黑客」?
    1500萬用戶停跑如上所述,佳明公司是全球知名的IoT智能小設備公司,智能手錶相當有名,雖然跟蘋果公司的穿戴設備差距很大,但是在全球穿戴市場上,整體的用戶還是有7000萬,這一次佳明公司大約有1500萬名用戶受到影響。
  • 揭秘NSA秘密黑客組織方程式
    發布消息的黑客組織 The Shadow Broker (暗影經紀人),只是聲稱他們入侵了「Equation Group」(方程式組織),並將他們從該黑客組織的計算機系統中所獲取到的大部分黑客工具全部洩漏在了網際網路上,並告訴大家還有一些需要付費的「優質文件」。眾所周知,黑客組織方程式與NSA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
  • IMF資料庫遭「黑客」攻擊 內含「敏感數據」
    一些信息一旦洩露 可能「在許多國家掀起政治風波」  據新華社電 美國媒體11日報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計算機系統過去數月遭遇「黑客」攻擊。這家機構多名高級管理人員說,攻擊「複雜、嚴重」。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言人戴維·霍利拒絕公開黑客入侵更多細節,稱這一國際金融機構當前處於正常運行狀態。
  • 黑客是如何入侵的
    隨著黑客活動的日益猖獗,信息安全問題越來越多地被各級政府和網絡管理部門提到重要議事日程上來。黑客攻擊網絡的手段十分豐富,令人防不勝防。分析和研究黑客活動的手段和採用的技術,對我們加強網絡安全建設、防止網絡犯罪有很好的借鑑作用。本人了解研究了黑客攻擊網絡的一般過程以及常用的網絡攻擊工具。我們要防止黑客入侵,須知己知彼才行。
  • 揭秘俄羅斯黑客組織「能量熊」:最後時刻,幫川普一把?
    總部位於莫斯科的電腦安全公司卡巴斯基後來也發布文章暗示,其他行業的「更多企業」也受到了「能量熊」的影響,被入侵的公司多達2800家。根據卡巴斯基的調查,「能量熊」遵循的是經典的破壞路徑,攻擊者使用分發的網絡釣魚電子郵件以及藏有病毒的PDF文件來擴散病毒。此外,他們還將惡意軟體注入到各種網站(政府網站和私有網站)的伺服器上,由此,黑客們可以遠程訪問這些伺服器。
  • 比特幣黑客勒索上市公司 FBI凍結100萬阻止黑客攻擊特斯拉
    以色列媒體 Calcalis傳言說,黑客最近對勒索軟體進行了攻擊,攻擊者是在納斯達克上市的無線晶片和相機傳感器生產商Tower Semiconductor Ltd.(TSEM)。惡意分子要求贖金數十萬美元。今年早些時候,在夏天,另一家在以色列和納斯達克交易的公司,軟體製造商Sapience被迫向黑客支付了25萬美元的贖金,以防止其計算機被關閉。
  • 黑客入侵智慧型手機新手法:聲波攻擊加速度傳感器!
    導讀說起黑客攻擊,大部分人首先會想到軟體和網絡通信層面的入侵,很少有人會注意到硬體傳感器也會遭受攻擊,更令人想不到的是攻擊途徑竟然是無處不在的「聲波」。然而,最近美國密西根大學一項研究成功利用聲波攻擊了加速度傳感器,並且成功入侵智慧型手機和智能可穿戴設備Fitbit手環。
  • 【預警】鄂爾多斯部分單位的計算機已被蠕蟲病毒入侵!預防措施→
    【預警】鄂爾多斯部分單位的計算機已被蠕蟲病毒入侵!鄂爾多斯市部分單位的計算機已被病毒入侵,造成了嚴重後果,請各地各部門高度重視,及時防範。二、查殺工具下面是一些免費的病毒查殺工具,大家可以下載及時對計算機進行病毒的查殺。
  • 生物黑客大拿:勸告生物黑客不要再拿自己做實驗
    10月1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在上個月舉行的年度生物黑客大會Biohack the Planet上,曾研發出夜視眼藥水的生物黑客大拿加布裡埃爾·利希納(Gabriel Licina)勸告生物黑客不要再拿自己做實驗。
  • 俄羅斯富豪的「2045永生計劃」,未來的黑客或會入侵機器人
    世界上有一群人被稱為黑客,他們的厲害程度,可以瞬間黑進國家機構的電腦,如同一個刺客,在悄無聲息中展開斬首行動,而在網際網路風行的時代,這樣的力量無疑是可怕的。在現實中,有大量的木馬病毒會被黑客利用,來控制人們的手機,從而達到它們偷竊的手段。
  • 電腦常見被入侵方式有哪些 電腦被入侵解決方法【詳解】
    電腦常見的被入侵方式有哪些?   PC機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個人計算機,個人計算機不需要共享其他計算機的處理、磁碟和印表機等資源也可以獨立工作。  今天,個人計算機一詞則泛指所有的個人計算機、如桌上型計算機、筆記型計算機、或是兼容於IBM系統的個人計算機等。
  • 黑客組織推「Google hacking」掃描器
    【IT168 資訊】十年前曾以發布Back Orifice而臭名昭著的黑客組織Cult of the Dead Cow(以下簡稱CDC)在周五表示,該組織計劃發布一個新的工具,人們利用已知的伺服器漏洞作為搜索條件,可以通過谷歌對其它網站進行漏洞掃描。
  • 外媒:對俄羅斯黑客行為的了解加深後 美國各界的警惕性也在不斷提高
    黑客從美國境內的伺服器進行管理入侵,利用國家安全局從事國內監控的法律禁令,躲過了國土安全部部署的網絡防禦措施。美國網絡司令部和國家安全局在外國網絡深處放置的「預警 」傳感器,用於偵測醞釀的攻擊,顯然是失敗的。目前也還沒有跡象表明,有任何人類情報機構向美國發出了黑客攻擊的警報。
  • 維基解密公布最新文件 涉美國中情局秘密黑客計劃
    本次公布的文件展示了美國中情局秘密黑客計劃的規模和內容。 該網站的工作人員稱,這些被公布的、明顯是「黑暗事件」的資料包含有描述入侵和感染蘋果公司設備方法的文件。 據悉,維基解密於3月7日公布了中情局一攬子文件中的第一部分,它包含了將近9000份存於蘭利網絡情報中心的文件和文檔。維基解密網站稱,這還不到文件總數的百分之一。中情局拒絕證實這些被公布的信息的真實性。
  • 揭秘真實的腦機接口:已有抑鬱症診療應用,暫無黑客入侵風險
    從《黑客帝國》到《阿麗塔》,科幻作品中高頻出現的腦機接口,展現了人類對技術的瑰麗想像。而不久前「科技狂人」馬斯克舉行的腦機接口發布會,再次激發了公眾的無限好奇。與301醫院的實踐類似,上海交通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教授呂寶糧團隊,探索的是通過多模態情感腦機接口和腦深部電刺激方法治療難治性抑鬱症。呂寶糧說,在抑鬱症患者中,高達30%的人屬於難治性抑鬱症——傳統的藥物治療、物理治療以及認知行為治療方法,在這類患者身上的效果均難以讓人滿意。
  • 美國老牌黑客往事_讀書頻道_鳳凰網
    拘留期間,他還入侵FBI網絡查詢調查情況,試圖毀掉對他不利的證據。警方以間諜行為、入侵計算機網絡罪、入侵通訊系統罪、搞亂通信線路和電子通信、幫助黑社會洗錢、非法佔有公共財產等罪對他進行起訴。他被控有罪;判入獄51個月,並向電臺賠償5.6萬美元,直到1996年6月才恢復自由。他因此也成為了當時因為網絡犯罪而被判刑期最長的一個黑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