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這裡將打造全球「最亮光源」:一扇通往微觀世界的「窗口」!

2021-01-15 讀創

要想破解微米級別的「蛋白質之謎」,科學家首先需要的是什麼?一座大科學裝置,一道能穿透微觀物質的先進光源。6日,位於懷柔科學城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北京高能同步輻射光源(HEPS,俗稱北京光源)完成主體鋼結構施工,周長近1.4公裡的裝置區正式連接成環。寓意「希望之光」的北京高能同步輻射光源,就像一扇通往微觀世界的「窗口」,建成後將成為世界上亮度最高的第四代同步輻射裝置。

人類生存和發展從來就離不開對光的利用和開發。就像手電筒越亮看物體越清楚一樣,要看到微觀物質的細節,很重要一點是要有足夠的亮度。為製造能量更高、亮度更強的小光斑,人類就發明了可產生更小光斑的大工具,即同步輻射光源。

同步輻射光源研發於上世紀60年代末,被譽為「神奇的光」。這種裝置的理論基礎來自經典電動力學中的同步輻射定律,利用這一定律,基礎科學研究者們得以建構起一種相對論性電子(或正電子)在磁場中偏轉時產生同步輻射的高性能新型強光源。

地處懷柔科學城核心區的北京高能同步輻射光源項目,由中科院高能所承擔建設,是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十三五」規劃優先布局的大科學裝置之一,總建築面積約12.5萬平方米,主要包括加速器、光束線和實驗站等。從高空俯瞰看,整體建築外形似一個放大鏡,寓意「探測微觀世界的利器」。而這其中,周長近1.4公裡的裝置區,猶如放大鏡的鏡框,是造型的「點睛之筆」,也是將來放置大型科學儀器的地方。

「過去說一項工程建設難,常用的詞是體量大、精度高,可對於北京光源這座大科學裝置來說,每一步都是未知數,仿佛一次科學探索。」施工方北京建工集團北京光源項目經理任錦龍提起,自項目建設伊始,就邀請了一支由「最強大腦」組成的超級智囊團,提供嚴謹的科學論證與幫助。結構工程專家、工程振動控制與結構抗震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每一位智囊都是業界的執牛耳者。

可即便如此,進入施工階段,第一道關卡就難倒了所有人。由於肉眼很難察覺的極輕微振動也會對電子束流的穩定性帶來極大影響,在地基施工階段,科學家就提出了一項要求——防微振動控制目標要小於25納米。

「我們平時說精度控制在釐米級、毫米級,可納米級,建築規範中就沒有這個詞。」副總工程師榮慕寧舉了一個生活中的例子,我們常用細如髮絲來形容纖細的東西,但其實人的頭髮的直徑一般在20到50微米,而1納米只有1微米的千分之一。25納米,就意味著結構需要無限趨近於「零沉降」。

「零沉降的地基怎麼做?整整4個月的時間,我們不是在做試驗,就是在去做試驗的路上。」榮慕寧介紹,反覆試錯後,項目團隊才選定對未來光源裝置區的儲存環隧道及實驗大廳地基採用厚達3米的素混凝土進行基礎換填。

隨著今天最後一根鋼梁吊裝到位,北京光源完成主體鋼結構施工,下一步將投入金屬屋面及機電安裝施工。同時,裝置區結構內,重晶石混凝土隧道澆築也在熱火朝天地推進中。

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相關負責人介紹,按照目前規劃,北京光源將於2025年建成運行。屆時,它不僅是我國第一臺高能同步輻射光源,也將是世界上最亮的第四代同步輻射光源,能夠為基礎科學和工程科學等領域原創性、突破性創新研究提供重要支撐平臺。

來源:北京日報

審讀:譚錄崗

相關焦點

  • 北京這裡將打造全球「最亮光源」!
    一座大科學裝置,一道能穿透微觀物質的先進光源。6日,位於懷柔科學城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北京高能同步輻射光源(HEPS,俗稱北京光源)完成主體鋼結構施工,周長近1.4公裡的裝置區正式連接成環。寓意「希望之光」的北京高能同步輻射光源,就像一扇通往微觀世界的「窗口」,建成後將成為世界上亮度最高的第四代同步輻射裝置。人類生存和發展從來就離不開對光的利用和開發。
  • 懷柔科學城北京光源完成主體鋼結構施工 全球「最亮光源」正式連接...
    來源:中國證券網原標題:懷柔科學城北京光源完成主體鋼結構施工 全球「最亮光源」正式連接成環 來源:北京日報為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十三五」規劃優先布局的大科學裝置之一將為基礎科學和工程科學等領域原創性、突破性創新研究提供重要支撐平臺
  • 全球「最亮光源」:懷柔科學城高能同步輻射光源 正式連接成環!
    是一座大科學裝置一道能穿透微觀物質的先進光源▽HEPS1月6日,位於懷柔科學城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北京高能同步輻射光源(HEPS,俗稱北京光源)完成主體鋼結構施工,周長近1.4公裡的裝置區正式連接成環。寓意「希望之光」的北京高能同步輻射光源,就像一扇通往微觀世界的「窗口」,建成後將成為世界上亮度最高的第四代同步輻射裝置。
  • 全球最亮!「北京光源」年內開建
    懷柔科學城再添重器全球最亮!「北京光源」年內開建本報訊(記者 孫杰)懷柔科學城將再添重器。記者昨天從市發改委獲悉,高能同步輻射光源(俗稱「北京光源」)可研報告近日已獲國家發改委正式批覆,擬於年內在懷柔科學城開建。北京光源將具有世界最高光譜亮度,高於目前世界上現有和正在或即將建設的光源,並且還有進一步提高的空間,項目建成後將為基礎科學和工程科學等領域的原創性、突破性創新研究提供重要支撐平臺。高能同步輻射光源由中科院高能所承擔建設。
  • 合肥先進光源:探索微觀世界的最亮「慧眼」
    依託先進光源,將擴展建設先進的低能區自由電子雷射裝置以及世界唯一的太赫茲儲存環光源,從而共同構成「合肥先進光源」集群,成為國際上在低能區最領先的光源中心,面向國內外科學家開放,為量子信息、能源與環境、生命科學等領域前沿研究提供公共平臺。
  • 世界上「最亮的光源」正式連成一個環
    本報記者潘照片 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十三五」規劃重點建設的科學儀器之一 它將為基礎科學和工程科學領域的原創性和突破性創新研究提供重要的支撐平臺 計劃2025年竣工投產 科學家首先需要什麼來解決微米級的「蛋白質之謎」?一種科學儀器,一種可以穿透微觀物質的先進光源。
  • 全球最大光源將落戶北京 亮度比瑞士最先進光源高10倍
    李博 攝   全球最大高能同步輻射光源將落戶懷柔科學城。建成後,這座直徑達700米的圓環建築將成為雁棲湖畔北京「新地標」。  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方案近日獲批,這座規劃建設中的科學城規劃面積為41.2平方公裡,將成為世界級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國內外頂尖科學家、世界一流大學和科研機構也將聚集於此,形成原始創新的高地。
  • 中國將耗資48億在北京打造全球最亮「慧眼」:同步輻射光源
    據央視新聞1月22日援引中國科學院消息,在「十三五」期間,我國將在北京建設一臺高性能的高能同步輻射光源,也稱為「北京光源」,其設計亮度及相干度均高於世界現有、在建或計劃中的光源。未來這一新光源系統裝置建成後,將滿足我國重大戰略需求,並對眾多基礎科學的研究發揮關鍵支撐作用。 同步輻射光源是什麼?
  • 全球最大光源將落戶懷柔科學城 將成北京新地標
    全球最大高能同步輻射光源將落戶懷柔科學城。建成後,這座直徑達700米的圓環建築將成為雁棲湖畔北京「新地標」。「最大光源」沙盤。李博 攝  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方案近日獲批,這座規劃建設中的科學城規劃面積為41.2平方公裡,將成為世界級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
  • 中國將花48億在北京打造全球最亮慧眼:高能同步輻射光源
    據微信公眾號「央視新聞」1月22日消息,中國科學院透露,在「十三五」期間,我國將在北京建設一臺高性能的高能同步輻射光源,也稱為「北京光源」,其設計亮度及相干度均高於世界現有、在建或計劃中的光源。未來這一新光源系統裝置建成後,將滿足我國重大戰略需求,並對眾多基礎科學的研究發揮關鍵支撐作用。 同步輻射光源是什麼?
  • 第四代光源:探測微觀世界的利器
    但就在這裡,一項新的世界紀錄剛剛誕生。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01/343286.htm  1月15日,我國最新一代光源「極紫外自由電子雷射裝置」,即「大連光源」,發出了世界最強的極紫外自由電子雷射脈衝,單個皮秒雷射脈衝產生140萬億個光子,成為世界上最亮且波長完全可調的極紫外自由電子雷射光源。
  • 科學網—大連光源:探秘微觀世界
    首個超億元重大科學儀器研製項目結題
  • 我國即將打造世界最亮的同步輻射光源,為多領域研究提供重要支撐
    高能同步輻射光源HEPS,擬於2019年年中在懷柔科學城北部核心區開工建設,建設周期6.5年。建成以後將是我國的第一臺高能同步輻射光源。同時,它還具有世界最高光譜亮度,高於目前世界上現有和正在或即將建設的光源,並且還有進一步提高的空間。來源:懷柔科學城HSC 微信公眾號相傳,在世界各地,坐落著這樣一個一個的「UFO」。
  • 世界最亮光源 大連光源資料背景簡介(圖)
    【世界最亮光源】由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大連化物所」)和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上海應物所」)聯合研製的極紫外自由電子雷射裝置  大連光源是我國第一臺大型自由電子雷射科學研究用戶裝置,也是當今世界上唯一運行在極紫外波段的自由電子雷射裝置。單個皮秒雷射可產生140萬億個光子以及具有完全的相干性,使大連光源成為世界上最亮且波長完全可調的極紫外自由電子雷射光源。  自由電子雷射是國際上最先進的新一代光源,也是當今世界科技強國競相發展的重要方向,在科學研究、先進技術、國防科技發展中有著重要的應用前景。
  • 中國第一臺高能同步輻射光源,世界最亮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負責,高能同步輻射光源HEPS是中國「十三五」期間優先建設的大科學裝置。裝置預將於2025年底驗收並投入運行,將是中國第一臺高能同步輻射光源,也將是世界上最亮的第四代同步輻射光源。
  • 中國成功研製世界最亮極紫外光源 可研究霧霾形成過程
    ­  我國成功研製世界最亮極紫外光源 可研究霧霾形成過程­  央廣網北京1月17日消息(記者潘毅 張四清)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近些年,霧霾一直是困擾我國大部分地區的難題。很多人都在追問霧霾到底是怎麼形成的。如今,這個問題就可以通過我國又一重大科技突破——「大連光源」解決。
  • 上海光源 照亮微觀世界科學大門
    上海同步輻射光源(以下簡稱上海光源)產生寬波段的同步輻射光,每天供給全世界的前沿科學研究團隊使用。2004年12月開工建設,2009年5月6日對用戶開放,這一科學地標的崛起,使得中國以同類裝置最少的投資和最快的建設速度,加入到世界第三代同步輻射光源裝置的第一方陣。
  • 【中國科學報】大連光源:探秘微觀世界
    對大氣化學中性團簇、地下水和冰川樣品測年、發動機燃燒過程中複雜機理等能源化學相關領域重大科學問題的研究,即將在這裡展開。  這是自然科學基金委國家重大儀器專項資助的第一個經費過億項目。  最近,「大連光源」迎來了首個國際用戶,英國皇家學會院士、英國布裡斯託大學教授Mike Ashfold帶領團隊前來開展星際化學相關實驗數據採集。
  • 中國研製成功世界最亮極紫外光源
    中國研製成功世界最亮極紫外光源3/6) "← →"翻頁 「大連光源
  • 探索新型冠狀病毒的「花冠」,上海光源在行動--中國數字科技館
    ,「上海光源」特別開通的「新型冠狀病毒研究專項課題」綠色通道,於近期在關機維護期臨時開機,助力科學家深入了解新型冠狀病毒的微觀結構、打開病毒感染人體的「黑匣子」。  上海光源是具有高性能價格比的第三代中能同步輻射光源,也是我國目前已建成的最先進光源。由於同步輻射在各門學科中的應用日新月異,世界各國都在競相建造同步輻射裝置。目前,全世界大約有68臺同步輻射裝置,分布於23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已建和在建的第三代同步輻射光源有25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