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柔科學城北京光源完成主體鋼結構施工 全球「最亮光源」正式連接...

2021-01-09 新浪財經

來源:中國證券網

原標題:懷柔科學城北京光源完成主體鋼結構施工 全球「最亮光源」正式連接成環 來源:北京日報

為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十三五」規劃優先布局的大科學裝置之一

將為基礎科學和工程科學等領域原創性、突破性創新研究提供重要支撐平臺

計劃於2025年建成運行

要想破解微米級別的「蛋白質之謎」,科學家首先需要的是什麼?一座大科學裝置,一道能穿透微觀物質的先進光源。昨天,位於懷柔科學城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北京高能同步輻射光源(HEPS,俗稱北京光源)項目完成主體鋼結構施工,周長近1.4公裡的裝置區正式連接成環。寓意「希望之光」的北京高能同步輻射光源,就像一扇通往微觀世界的「窗口」,建成後將成為世界上亮度最高的第四代同步輻射裝置。

人類生存和發展從來就離不開對光的利用和開發。就像手電筒越亮看物體越清楚一樣,要看到微觀物質的細節,很重要的一點是要有足夠的亮度。為製造能量更高、亮度更強的小光斑,人類發明了可產生更小光斑的大工具,即同步輻射光源。

同步輻射光源研發於上世紀60年代末,被譽為「神奇的光」。這種裝置的理論基礎來自經典電動力學中的同步輻射定律,利用這一定律,基礎科學研究者得以建構起電子在磁場中偏轉時產生同步輻射的高性能新型強光源。

地處懷柔科學城核心區的北京高能同步輻射光源項目,由中科院高能所承擔建設重任,是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十三五」規劃優先布局的大科學裝置之一。項目總建築面積約12.5萬平方米,主要包括加速器、光束線和實驗站等。從高空俯瞰看,整體建築外形似一個放大鏡,寓意「探測微觀世界的利器」。而這其中,周長近1.4公裡的裝置區,猶如放大鏡的鏡框,是造型的「點睛之筆」,也是將來放置大型科學儀器的地方。

「過去說一項工程建設難,常用的詞是體量大、精度高,可對於北京光源這座大科學裝置來說,每一步都是未知數,仿佛一次科學探索。」施工方北京建工集團北京光源項目經理任錦龍提起,自項目建設伊始,就邀請了一支由「最強大腦」組成的超級智囊團,提供嚴謹的科學論證與幫助。結構工程專家、工程振動控制與結構抗震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每一位智囊都是業界的執牛耳者。

可即便如此,進入施工階段,第一道關卡就難倒了所有人。由於肉眼很難察覺的極輕微振動也會對電子束流的穩定性帶來極大影響,在地基施工階段,科學家提出了一項苛刻要求——防微振動的位移控制目標要小於25納米。

「我們平時說精度控制在釐米級、毫米級,而納米級,建築規範中就沒有這個詞。」副總工程師榮慕寧舉了一個生活中的例子,我們常用細如髮絲來形容纖細的東西,但人的髮絲直徑一般在20到50微米之間,而1納米只有1微米的千分之一。25納米就意味著結構需要無限趨近於「零沉降」。

「零沉降的地基怎麼做?整整4個月的時間,我們不是在做試驗,就是在去做試驗的路上。」榮慕寧介紹,反覆試錯後,項目團隊才選定對未來光源裝置區的儲存環隧道及實驗大廳地基採用厚達3米的素混凝土進行基礎換填。

隨著最後一根鋼梁昨天吊裝到位,北京光源完成主體鋼結構施工,下一步將投入金屬屋面及機電安裝施工。同時,裝置區結構內,重晶石混凝土隧道澆築也在熱火朝天地推進中。

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相關負責人介紹,按照目前規劃,北京光源將於2025年建成運行。屆時,它不僅是我國第一臺高能同步輻射光源,也將是世界上最亮的第四代同步輻射光源,能夠為基礎科學和工程科學等領域原創性、突破性創新研究提供重要支撐平臺。

相關焦點

  • 全球「最亮光源」:懷柔科學城高能同步輻射光源 正式連接成環!
    是一座大科學裝置一道能穿透微觀物質的先進光源▽HEPS1月6日,位於懷柔科學城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北京高能同步輻射光源(HEPS,俗稱北京光源)完成主體鋼結構施工,周長近1.4公裡的裝置區正式連接成環。寓意「希望之光」的北京高能同步輻射光源,就像一扇通往微觀世界的「窗口」,建成後將成為世界上亮度最高的第四代同步輻射裝置。
  • 北京這裡將打造全球「最亮光源」!
    一座大科學裝置,一道能穿透微觀物質的先進光源。6日,位於懷柔科學城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北京高能同步輻射光源(HEPS,俗稱北京光源)完成主體鋼結構施工,周長近1.4公裡的裝置區正式連接成環。寓意「希望之光」的北京高能同步輻射光源,就像一扇通往微觀世界的「窗口」,建成後將成為世界上亮度最高的第四代同步輻射裝置。人類生存和發展從來就離不開對光的利用和開發。
  • 世界上「最亮的光源」正式連成一個環
    昨日,位於懷柔科學城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北京高能同步輻射源(HEPS)完成主體鋼結構施工,周長1.4公裡的安裝區域正式連成環。一種科學儀器,一種可以穿透微觀物質的先進光源。昨日,位於懷柔科學城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北京高能同步輻射源(HEPS,俗稱北京光源)完成主體鋼結構施工,周長近1.4公裡的安裝區域正式連成環。象徵「希望之光」的北京高能同步輻射源,就像一扇通向微觀世界的「窗戶」,建成後將成為世界上亮度最高的第四代同步輻射裝置。 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從來都離不開光的利用和發展。就像手電筒越亮,物體越清晰。
  • 北京這裡將打造全球「最亮光源」:一扇通往微觀世界的「窗口」!
    一座大科學裝置,一道能穿透微觀物質的先進光源。6日,位於懷柔科學城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北京高能同步輻射光源(HEPS,俗稱北京光源)完成主體鋼結構施工,周長近1.4公裡的裝置區正式連接成環。寓意「希望之光」的北京高能同步輻射光源,就像一扇通往微觀世界的「窗口」,建成後將成為世界上亮度最高的第四代同步輻射裝置。人類生存和發展從來就離不開對光的利用和開發。
  • 懷柔科學城高能同步輻射光源首根橫跨梁吊裝成功
    7月1日,位於懷柔科學城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高能同步輻射光源(HEPS)開始鋼結構施工,首根橫跨梁吊裝成功。施工施工現場,配重達350噸的巨型吊裝車將一根長達40餘米、重30多噸的大跨度鋼梁吊起,一頭落在儲存環隧道屋面上,一頭落在實驗大廳屋面上。
  • 全球最亮!「北京光源」年內開建
    懷柔科學城再添重器全球最亮!「北京光源」年內開建本報訊(記者 孫杰)懷柔科學城將再添重器。記者昨天從市發改委獲悉,高能同步輻射光源(俗稱「北京光源」)可研報告近日已獲國家發改委正式批覆,擬於年內在懷柔科學城開建。北京光源將具有世界最高光譜亮度,高於目前世界上現有和正在或即將建設的光源,並且還有進一步提高的空間,項目建成後將為基礎科學和工程科學等領域的原創性、突破性創新研究提供重要支撐平臺。高能同步輻射光源由中科院高能所承擔建設。
  • 科學網—高能同步輻射光源開始鋼結構施工
    張文超攝 本報訊(記者崔雪芹) 7月1日,位於懷柔科學城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高能同步輻射光源(HEPS)首根橫跨梁吊裝成功這也標誌著工程正式進入鋼結構主體施工階段。 據悉,整個項目共需完成143根大跨度鋼梁的吊裝,單根鋼梁的最大重量為37.5噸,鋼梁端部通過錨栓與混凝土柱頂連接。HEPS是「十三五」期間優先建設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是懷柔科學城大裝置集群中的核心裝置,於2019年6月啟動建設。項目由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承擔建設,主要建設內容包括加速器、光束線站及配套設施等。
  • 全球最大光源將落戶懷柔科學城 將成北京新地標
    全球最大高能同步輻射光源將落戶懷柔科學城。建成後,這座直徑達700米的圓環建築將成為雁棲湖畔北京「新地標」。「最大光源」沙盤。李博 攝  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方案近日獲批,這座規劃建設中的科學城規劃面積為41.2平方公裡,將成為世界級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
  • 懷柔科學城:高能同步輻射光源增強器高頻廳主體結構封頂
    日前,北京青年報記者從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獲悉,懷柔科學城高能同步輻射光源(HEPS)項目建築規模約3500平方米的增強器高頻廳完成主體結構封頂。這是HEPS項目第一個率先完成的主體結構封頂。增強器高頻廳從5月份開始進行二次結構施工,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各參建單位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復工。下一步,各參建單位將繼續努力,爭取按計劃交付各單體,為設備安裝提供保障,為高質量建設好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HEPS項目做出努力。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武文娟 通訊員/劉玉崢編輯/崔毅飛
  • 「同步輻射光源」落地懷柔科學城 助推原始創新能力提升
    圖為北京科技周展出的「高能同步輻射光源」裝置模型新華網 穀雨 攝  更令人興奮的是,如此重要的大科學裝置將於今年在懷柔科學城正式開工建設。「高能同步輻射光源」這個「大科學裝置」將於2025年左右正式投入使用,這是北京市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取得的突破性成績。作為北京建設科技創新中心的主力軍和核心支撐,懷柔科學城的各項建設正在穩步推行中。
  • 高能同步輻射光源5月全面進入主體施工
    北京青年報記者從懷柔科學城獲悉,「十三五」期間優先建設的大科學裝置高能同步輻射光源項目工人全部復工,正加速推進。在高能同步輻射光源施工現場可以看到,近千人和80餘臺機械正在作業。從高處俯瞰,「放大鏡」的外形輪廓已經清晰可見,火熱的建設場面讓人看得心潮澎湃。
  • 懷柔科學城"城市客廳"項目開工,打造科學城配套項目
    12月2日,懷柔科學城城市客廳A地塊項目舉行開工儀式,標誌著懷柔科學城首個綜合性、國際化公共服務配套項目正式啟動建設。當天,高能同步輻射光源綜合實驗樓和用戶服務樓項目同步開工,腦認知功能圖譜與類腦智能交叉研究平臺主體結構封頂。
  • 中科院高能同步輻射光源配套樓項目在懷柔啟動建設
    中科院高能所承擔建設的高能同步輻射光源配套綜合實驗樓和用戶服務樓項目在懷柔奠基,啟動建設。中科院高能所 供圖中新網北京12月2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2日從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科院高能所)獲悉,由該所承擔建設的高能同步輻射光源配套綜合實驗樓和用戶服務樓(配套樓)項目當天在懷柔啟動建設,項目建築與高能同步輻射光源主體建築相輔相成,將共同構成「顯微世界」主題方案。
  • 全球最大光源將落戶北京 亮度比瑞士最先進光源高10倍
    李博 攝   全球最大高能同步輻射光源將落戶懷柔科學城。建成後,這座直徑達700米的圓環建築將成為雁棲湖畔北京「新地標」。  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方案近日獲批,這座規劃建設中的科學城規劃面積為41.2平方公裡,將成為世界級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國內外頂尖科學家、世界一流大學和科研機構也將聚集於此,形成原始創新的高地。
  • 【北京日報】北京市與中科院領導檢查懷柔科學城建設進展
    6月29日上午,懷柔科學城傳來捷報——高能同步輻射光源、多模態跨尺度生物醫學成像兩大科學裝置開工,標誌著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取得重要進展。北京市與國家發改委、中科院、北京大學領導察看兩大科學裝置開工,並進一步檢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進展情況,研究推進相關工作。市委書記蔡奇強調,懷柔科學城肩負著提升我國基礎前沿領域源頭創新能力的重要使命。
  • 中國首臺高能同步輻射光源在北京懷柔啟動建設
    原標題:中國首臺高能同步輻射光源在北京懷柔啟動建設   中國首臺高能同步輻射光源在北京懷柔啟動建設,圖為其建成後的效果圖。 中科院高能所 供圖 攝   記者29日從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科院高能所)獲悉,建成後將成為中國第一臺、也是世界上亮度最高的第四代同步輻射光源之一的高能同步輻射光源(HEPS),當天在北京懷柔科學城正式開工啟動建設,其整體建築外形似一個放大鏡,寓意為探測微觀世界的利器。
  • 【科技日報】北京懷柔科學城五個大科學裝置開工建設
    近日,北京懷柔科學城又傳來好消息,「十三五」時期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空間環境地基監測網(子午工程二期)正式開工建設。這意味著國家在北京懷柔科學城布局的五個大科學裝置全部實現開工建設,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基本框架正在形成。  那麼,為何眾多大科學裝置集中落戶懷柔?其中最新「子午工程」二期、地球系統數值模擬裝置進展如何,會為人類解決什麼難題?
  • 北京懷柔加快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  2021年,懷柔區將深入落實「懷柔就是科學城、科學城就是懷柔」的工作理念,加速構建「科學+城」的城市框架,加快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為北京推進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提供有力支撐。其中,5個大科學裝置中,綜合極端條件實驗裝置已經率先進入了科研狀態,5個研究組、150餘名科研人員入駐;高能同步輻射光源項目1月份完成了主體鋼結構施工,周長近1.4公裡的裝置區正式連接成環;地球系統數值模擬裝置正在進行設備安裝,預計今年6月可具備試運行條件;子午工程二期預計今年6月土建完工;多模態跨尺度生物醫學成像設施年底預計土建工程可完成90%。
  • 中國將耗資48億在北京打造全球最亮「慧眼」:同步輻射光源
    據央視新聞1月22日援引中國科學院消息,在「十三五」期間,我國將在北京建設一臺高性能的高能同步輻射光源,也稱為「北京光源」,其設計亮度及相干度均高於世界現有、在建或計劃中的光源。未來這一新光源系統裝置建成後,將滿足我國重大戰略需求,並對眾多基礎科學的研究發揮關鍵支撐作用。 同步輻射光源是什麼?
  • 中國將花48億在北京打造全球最亮慧眼:高能同步輻射光源
    據微信公眾號「央視新聞」1月22日消息,中國科學院透露,在「十三五」期間,我國將在北京建設一臺高性能的高能同步輻射光源,也稱為「北京光源」,其設計亮度及相干度均高於世界現有、在建或計劃中的光源。未來這一新光源系統裝置建成後,將滿足我國重大戰略需求,並對眾多基礎科學的研究發揮關鍵支撐作用。 同步輻射光源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