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5年的侏羅紀世界之後,到了2018年,讓無數大小恐龍迷都分外期待的《侏羅紀世界2》來了。
先看這個電影logo,跟之前的「侏羅紀公園」一樣,恐龍世界的標牌再一次碎了……
正如1997年的《侏羅紀公園2》與1993年《侏羅紀公園》的差別,表明公園再次成為一片廢墟,真是心疼反反覆覆建造公園的人們,每次都因為小疏忽,說壞就壞。
《侏羅紀公園2》的副標題是《失落的世界——The Lost World》,那麼這回《侏羅紀世界2》的副標題——Fallen Kingdom倒也是一種呼應。
這次的劇情是啥呢?
《侏羅紀世界2》的故事發生在第一部結束的3年後,倖存下來的恐龍卻要面對最大的自然挑戰,因為邊上的一座火山復活了,這些恐龍面臨著最大的自然危機,在千鈞一髮之際,兩位男女主角被召集起來前往海島參加救援,對於男主角來說,最念念不忘的就是從小撫養長大的迅猛龍「布魯」了,於是,他們踏上了救援恐龍之路,但最後發現,原來所謂的救援背後依然隱藏了一個很大的秘密。
在主角們登上岸,那個在《侏羅紀世界》中致敬過《侏羅紀公園》的大門,又出現了!
不過這次是真的有點破了啊......
上一部中穿著高跟鞋飛奔過的女主角用「Blue is alive, you raised her」 成功說服了男主角一同前往。可愛的「迅猛龍」Blue的幼年形象真是萌倒一片啊~
於是,就像《侏羅紀公園2》裡的精兵強將們一樣,他們開著暗色系的各種捕捉用車,又上路了。
在這裡,我們看到了第一隻出鏡的恐龍,倒在地上的甲龍Ankylosaurus。對,在上一部裡與人工培育的暴虐霸王龍Indominus rex有過正面交鋒,被完爆的,就是它。
這一部中它躺在草叢裡,似乎另有死因?嚴肅一點的話,也許是餓死的。
畢竟恐龍真實生活的時代,地球上可沒有草,要在現在的野生恐龍公園裡養素食恐龍,那麼大把的蕨類植物飼餵可不能少啊。沒了工作人員,吃富含纖維素的禾本科植物,也就是草,恐龍可是要不消化的哦。
接下來,在廢棄的商店櫃檯上,跟恐龍玩具一起擺Pose的美頜龍Compsognathus,看起來十分可愛。
還記得它麼,就是《侏羅紀公園2》中出場時一起恐嚇小女孩,中段集體出動攻擊特種兵的那一小群傢伙。
這麼小的體型,科學家們還是傾向認為它們以昆蟲為食。
美頜龍和誰搭配在一起都是很萌的啦。
接下來,我們看到在上一部的購物大街上,一隻巨大的腕龍緩緩踱來。
繼續著24年前的出場方式,從畫面左側走向右側,相信這也是一幕致敬咯。
《侏羅紀公園3》中也有腕龍出鏡的畫面,周圍還散布著劍龍Stegosaurus。不過似乎三次出鏡,腕龍的顏色都不一樣誒。
在隨後的畫面裡,我們可以清晰地辨認出前作中的明星物種劍龍。
在《侏羅紀公園2》種,萌萌的小劍龍就是在大嚼特嚼植食性恐龍的正確食物——蕨類。
接著,我們看到包括劍龍在內的很多恐龍,再一次被捕捉裝箱了,畢竟是為了趕在火山爆發前,將恐龍解救出去。當然,就靠這種規模的「解救」也只能是杯水車薪啊。
而且在解救過程中,一隻霸王龍Tyrannosaurus rex被抓起來,在車裡睡得正香,這應該還是上一部中出現過的經典霸王龍,影片的後段當然是跑出來了……
在島上,女主和小跟班被所在控制中心,火山爆發,巖漿落下,一隻張牙舞爪的食肉恐龍從一個孔洞深處出現,對著他們耀武揚威起來。
從它的長臉和略笨重的身姿上,你有沒有回憶起誰?《侏羅紀公園3》中帶著主角光環,將霸王龍扭脖致死的棘龍Spinosaurus,是它嗎?
那一部裡把這種喜歡在水邊捕食的恐龍「誇張」成了全能戰士。其實一直以來學術界對於棘龍的形象和習性都爭議不一。
不過棘龍科的恐龍前肢力量的確足,而且手部有三指,拇指上有大型鐮刀狀指爪。
不過這裡出現的傢伙沒有棘龍那個明顯的「帆」?所以,它當然不會是棘龍,從身形來看,有可能是棘龍的近親,同屬於棘龍科的似鱷龍Suchomimus或者重爪龍Baryonyx。
這二位堪稱苗條版的棘背龍,都有著與鱷魚相似的修長顎骨,但背部沒有帆狀物,重爪龍比似鱷龍還要更小一些。如果要更仔細分辨,還得看看它們的牙齒等很多細節,這就要等電影正式上映才能得知了
總體而言,棘龍科的恐龍因為牙齒呈現錐形,而並非鋸齒狀,所以應該更適合吃魚。電影中一再把它們拿出來嚇人,可能也是因為片中幾個島都沒有合適的捕大魚的場所吧……
接下來的重頭戲是上一部《侏羅紀世界》中的重要角色——電影系列中所認為的「迅猛龍」Velociraptor Blue出現了。也就是我們的小藍了
至於「迅猛龍」這個梗我們這次就不詳細說了,大家只要記住真正的Velociraptor發現於蒙古及中國內蒙古等地,標準中文名是伶盜龍,體型遠不及電影中那麼大,而且身披多種羽毛。
2007年權威的學術雜誌《Science》專門有一篇《Feather quill knobs in the dinosaurVelociraptor》講了這個。
不過也有人說《侏羅紀公園》系列的作者,已故作家麥可克萊頓(Michael Crichton)最早撰寫這個系列時,採納了科學顧問Jack Horner和Gregory Paul的觀點,就是將中文翻譯為恐爪龍屬(Deinonychus)的幾種恐龍放在了伶盜龍屬(Velociraptor)中,其中就包括《侏羅紀公園》影片開始時在美國蒙大拿州發掘的那種。所以,這個名字就這樣沿用下來了。
當然那都是1993年的事了,而且在當時也不是學術界的主流觀點,之後的恐龍研究更是日新月異,同屬馳龍科的許多恐龍被認為身上都應該帶有羽毛。所以,整個電影系列中長著恐爪龍體型和模樣的「迅猛龍」其實也該有不少羽毛才是。不過這樣這個系列電影一開始的復原形象不就尷尬了麼,所以這個歷史遺留問題只好在這個平行宇宙中將形象和名字一併錯下去了。
再下來的畫面就是火山大爆發,一群恐龍伴著主角共同狂奔。
在這裡,我們找得到前幾部中出現的劍龍Stegosaurus、三角龍Triceratops、迷惑龍Apatosaurus、似雞龍Gallimimus、甲龍Ankylosaurus。倒也可以把它們看作一個在島上平原區域共同生活的恐龍群落。
一個群落裡當然也會有捕食者,這不,馬上來了個狠角色,就是這頭上長著兩個小短角的食肉牛龍Carnotaurus。
注意看,作為阿貝力龍科(Abelisauridae)的代表,食肉牛龍萌萌的小短手可是比著名的暴龍科(Tyrannosauridae)還要迷你哦。
然而衝著男主角過分耍威風是要付出代價的,這不,我們三十年不變的正牌主角——霸王龍Tyrannosaurus rex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出現,以一個必殺技結束了食肉牛龍,威風不減當年。
和上一部的暴虐霸王龍相比,食肉牛龍的體型和霸王龍完全不是一個檔次,沒得比啊。然而,這不是火山爆發的千鈞一髮之際嗎,它怎麼還有時間又出來「解救」男主角……好吧,導演說什麼就是什麼。
基本動作做完,經典Pose不能忘,我們的老霸王龍繼續對著空氣怒吼一番,從1993年到現在,居然一絲沙啞都沒有,歲月不留痕啊。
經典形象拍完,大家還得接著跑不是。這時又有狠角色出場,又是一隻食肉恐龍,從眼睛上部前方的突出部分,大致可以分辨出可能是侏羅紀真正的頂級掠食者——異特龍Allosaurus。
其實大家也都知道,無論是侏羅紀公園還是侏羅紀世界,裡面出鏡的很多恐龍基本都是白堊紀的(據說是Jurassic在英文中看起來比Cretaceous更高端,畢竟一個是源於瑞士法國交界處聽起來很高端的山名,一個是低調地作為粉筆原料的礦物白堊)。
這下同時出現了侏羅紀和白堊紀的「盟主」,不知道異特龍是否會和我們的老霸王龍擦出點什麼火花。
異特龍剛對女主角張牙舞爪,就立馬被一顆火山爆發噴出物砸中了,還有比它更慘的麼……話說回來,怎麼食肉恐龍在危在旦夕之際都不顧著逃命,總要想著吃呢?
接下來,大家繼續賽跑逃命,包括天上飛的恐龍遠親——翼龍。具體種類還有待辨識,肯定不是上一部中出現的拖著長尾巴的真雙齒翼龍Eudimorphodon,但也不像之前出現的經典角色無齒翼龍Pteranodon。
在奔跑鏡頭中,除了直衝鏡頭的三角龍和周圍的甲龍外,似乎還有一隻腫頭龍Pachycephalosaurus。
隨著大家一起奔到懸崖,無路可走啦
於是乎,恐龍們紛紛因為牛頓第一運動定律剎不住車,墜入水中。
忘了一點,整個電影中還有一個驚喜——我們喜愛的Ian Malcolm博士又出鏡了!!!不禁讓人潸然淚……奔。
二十多年,真是青絲變白髮啊。不過眼鏡似乎還是一樣的款式。
而那句經典的臺詞——「Life finds a way」也隨著旁白再現,聯想到電影留給我們一個女生面對眾多博物館中恐龍骨骼化石的背影。
其實吧,我覺得整部電影裡有著迅猛龍和霸王龍基因的暴掠迅猛龍不可怕
但是這麼嚇小女孩就真的不對了吧
其實小編最怕的還是滄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