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艇發射魚雷,海水倒灌魚雷管怎麼處理?別著急,海軍自有妙招

2021-01-08 科羅廖夫

魚雷是水下潛艇的一種重要武器,一個整體實力不怎麼行的海軍有幾艘可以發射魚雷的潛艇,也能夠威懾敵人。如果在魚雷發射時候出現大量海水灌入潛艇的情況,那肯定是嚴重的水下事故,搞不好整個潛艇都要一塊完蛋。處在深水中的潛艇最大的敵人就是壓強超級大的海水,一旦海水不受控制的湧入或者潛艇外殼抵抗不住水壓,都將會造成近乎毀滅的後果。

魚雷是從潛艇中發射出去的,所以潛艇就會不可避免地接觸到海水,不過以當前技術來看,還不至於發生因為魚雷發射而導致大量海水進入潛艇的情況。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各國潛艇水下發射魚雷的方式主要是不平衡式。這種發射方式首先是將高壓空氣充到魚雷發射管中,然後利用壓力將魚雷推出發射管,等到魚雷快要離開時候再將高壓空氣抽出來,從而防止出現海水倒灌的情況。這種看似良好的發射方式也並不完美,由於推動在水中航行需要壓力,而潛艇深度越大所受到的壓強就越大,也就越不容易把魚雷推出來。因此如果要在深水區成功發射魚雷就必須有足夠大的壓力,顯然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

平衡式是現代國家普遍採用的一種魚雷發射方式,總結下來這種發射方式共有三種具體操作。一種是用高壓空氣先推動發射管中的頂杆,然後頂杆再將魚雷頂出,在從發射口出來之前魚雷是不需要接觸水的。第二種是利用魚雷的自身動力,先將魚雷管打開,等到內外部壓強平衡的時候,魚雷點火螺旋槳旋轉自己射出去。第三種,也是當前應用最廣泛的一種發射方式,即先行注入海水,也是要等到內外水壓平衡。然後通過高壓空氣推動魚雷管底部活塞,最後用活塞壓縮海水推動魚雷發射。

不管如何,魚雷管中始終會進入一部分海水,而魚雷管連接著潛艇內部艙室,也就是說肯定會有海水進入,只是多少的問題。事實上,為了解決魚雷發射時海水灌入的問題,魚雷管有一個自動保險裝置,為的就是防止海水進入。一般情況下,魚雷管有兩個口,一個是裝填魚雷的裝藥口,另一個是魚雷發射時的出口。這種設計始終只能保證兩個口子只有一個處在打開狀態,再裝魚雷時候,發射管是關著的,而魚雷發射時則裝填口又是關著的。因此,最後進入潛艇內部的水只是一丟丟,並不會造成多大影響。

為了保持潛艇在發射完魚雷後的整體平衡,這些進入的水會流入到魚雷補重水艙中去,以保持潛艇的穩定。等到最後上浮後,再用相關設備排水即可。實際上不管通過哪種發射方式,潛艇設計建造者都能夠保證不讓大量海水湧入。未來潛艇發射魚雷的方式應該還會更加多,也更加科技化,比如通過電磁發射魚雷等,對於潛艇的安全性也更好一些。

相關焦點

  • 潛艇在水下進行飛彈發射時,會不會導致海水倒灌?有這兩種辦法
    相較於早期潛艇只能通過發射魚雷這一種單調的攻擊方式不同,現代潛艇不僅攻擊手段變得多樣化,擁有巡航飛彈、潛射飛彈等方式,其動力結構和性能指標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潛艇發射飛彈示意圖目前世界現役的主流潛艇為了保證其隱匿性,經常採用潛射的方式來發射飛彈對敵方艦艇或目標發起攻擊。
  • 幫助人民海軍補足反潛短板,反潛聲吶和反潛魚雷居然來自這個國家
    如果這些型號的戰艦加服役,那麼中國海軍的區域防空能力將再度獲得提升。甚至可以說,曾經困擾中國海軍多年的防空問題就此將徹底根治!其實,在解決防空問題之前,作為海軍「三大難題」之一的反潛問題,似乎解決的更早。如今,中國海軍早已建立起了反潛直升機、反潛飛彈(火箭助推魚雷)、反潛魚雷和反潛火箭等反潛武器,組成的遠、中、近三層反潛火力網。
  • 戰艦世界閃擊戰魚雷怎麼選擇 魚雷全介紹
    魚雷介紹 驅逐艦的雷:「正宗」夠威猛! 魚雷發射管基本上是每一艘驅逐艦的標配了,而且威力相對比較大,射程也比其他類型戰艦的魚雷更遠,魚雷在戰場上的使用空間更大,可以說驅逐艦的魚雷是最「正宗」的了! 驅逐艦根據等級、系別的不同,通常裝配有數座二到五聯裝的魚雷發射管,在戰艦的左右側均可發射,可以配合上驅逐艦優秀的機動性能
  • 超越時代的設計:德國XXI型常規潛艇卻被美軍當靶子
    這艘外觀非常漂亮的潛艇是德國二戰中最先進的XXI型常規潛艇,1944年在漢堡Blohm + Voss造船廠建造。同年10月,加入德國海軍服役,編號為U-2513。但直到戰爭結束,這艘先進的潛艇也沒有獨立作戰。
  • 德國研發「海蜘蛛」魚雷 可大幅削減潛艇威脅
    報導稱,如果奏效,敵方潛艇對水面艦艇構成的威脅可能被大大削弱,從而改變海軍能力中一個令防務分析人士日益擔憂的趨勢。以德國海軍為例,此前並未重視蒂森-克虜伯海洋系統公司子公司阿特拉斯電子公司製造的「海蜘蛛」反魚雷魚雷。
  • 核動力魚雷有多強?俄制波塞冬射程1萬公裡,爆炸當量可掀起海嘯
    當然,除過潛射彈道飛彈之外,核潛艇所攜載的魚雷一直是水面軍艦最為忌憚的武器,近日,俄羅斯海軍北方艦隊下水了一艘K329別爾哥羅德號核動力潛水艇的消息引起大家關注,儘管這艘潛艇看起來和一般潛艇並無區別。但實際上,該艇擁有一項獨特優勢,便是能夠發射波塞冬魚雷!這種以海神波塞冬命名的魚雷到底有什麼不尋常之處呢?
  • 英國海軍重金升級「旗魚」魚雷:安全性提高
    參考消息網12月18日報導 美國《防務新聞》12月15日報導稱,英國國防部和英國航空航天系統公司海軍服務公司15日宣布達成價值2.7億英鎊的訂單,該公司將為英國皇家海軍的潛水艇配備升級版的「旗魚」重型魚雷。
  • 我兔又有新玩具了——電磁魚雷或者電磁發射魚雷就要出來了
    我兔又有新玩具了——電磁魚雷或者電磁發射魚雷要出來了。看看我軍武器裝備採購信息網上都寫了些啥——一大堆電力管理系統,氣閥系統,柴油發電機系統,減震浮筏,隔音止震墊,還有複合材料圍殼、上層建築……看來這是又要造新潛艇啦。電磁魚雷,難道是電磁推進的?要麼是電磁式雷彈發射裝置,要麼是電磁式雷彈?自己選一個,或者兩者都是。
  • 沒有聲吶也能命中目標,反潛魚雷打擊潛艇的原理到底是什麼
    魚雷這種水下攻擊武器,很多人對其並不陌生。事實上魚雷早在一戰以前就已經出現,只不過在二戰時期被發揚光大。即便是在21世紀的今天,魚雷依舊是潛艇的重要武器之一。在魚雷家族中,反潛魚雷也被成為潛艇殺手,成為反潛飛彈出現前,反潛作戰的主要武器裝備之一。
  • 現代重型魚雷為何要比飛彈還要貴很多?
    圖片上是魚雷的螺旋槳,為11+9雙螺旋槳推進,中間那個孔洞就線導穿過孔,魚雷其實就是一艘微型潛艇,也需要螺旋槳推進,也得使用舵進行方向控制,而螺旋槳的製造則是一項非常困難的事情,它可不是用一塊鐵片子再拿一把鉗子掰成的,它的製造完全是一套銅金屬加工工藝
  • 瑞典潛艇發展史
    卡爾·瑞奇森在設計「鯊魚」號時,參考了許多「霍蘭」型潛艇的技術數據,其水下排水量127噸,艇首裝備有一具457毫米魚雷發射管,艇員11人。 「河鱸」級「河鱸」級潛艇並不是新設計建造的潛艇,而是將瑞典海軍中的老式U-1級潛艇改進而成。受50年代美國海軍常規潛艇「加皮」計劃的影響,瑞典海軍對9艘U-1級潛艇中的6艘進行了現代化改裝,改進後的潛艇被稱為「河鱸」級。「河鱸」級被改裝成一型反潛潛艇,艇首裝備3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備有12枚TP40型線導反潛魚雷。
  • 珍貴老照片,「點水蜻蜓款款飛」,東德海軍蜻蜓級輕型魚雷快艇的一生
    131型蜻蜓級小型魚雷快艇Projekt 131 Klein-Torpedoschnellboot "Libelle"原創不易,隨手關注哦,謝謝蜻蜓級小型魚雷快艇是60年代末, 東德海軍方面授權沃爾加斯特船廠發展一種小尺寸, 高速度, 重武裝的新型魚雷快艇
  • 英老漢5萬英鎊制山寨潛艇 配潛望鏡魚雷(圖)
    與此同時,一位穿著德國潛艇司令官制服的胖船長站在他的潛艇塔樓上。「它不會衝我們開炮吧?」出來遛狗的老婦人說。不過當地居民倒是一點也不擔心。這艘船名為U-8047,當然它並不是希特勒時期納粹德國海軍潛艇的遺蹟,這只是一艘舊運河船改造的複製品。但別小看了這艘仿製品,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船的主人理察•威廉士甚至為它裝上了潛望鏡和魚雷。
  • 從頭說起——熱動力魚雷的前世今生
    而如果將空氣替換成氧氣,預計魚雷射程將能夠提高1.37倍!於是間戰期間,各國為了增加魚雷的射程和速度,相繼研究了各自的新型魚雷,最知名的莫過於日本二戰海軍的93式氧氣魚雷。但是,93式魚雷並不是使用完全的純氧,日本研究人員發現,純氧和燃料混合後很容易發射爆燃,損壞魚雷發動機,這一問題後來通過往發動機泵入氧氣與空氣的混合氣體後解決。因此,93式魚雷實際上有兩個氧化劑罐,一個儲存純氧,另一個儲存空氣。
  • 中國周邊已被潛艇包圍 日本已裝備18艘潛艇
    該艇裝有8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可發射各型魚雷和「魚叉」潛射反艦飛彈,最多一次可攜帶16枚重型魚雷或25枚水雷。韓國海軍還準備自行研製3艘排水量3500噸的KSS-Ⅲ新型潛艇,並開發能與朝鮮微型潛艇抗衡的新型迷你潛艇KSS-500A。KSS-Ⅲ型潛水艇是韓國海軍現代化建設的關鍵,該艇將裝備潛射對陸攻擊型巡航飛彈,以增強對朝鮮的威懾能力。
  • 中國「魚雷之王」,比將軍還要珍貴,對兒子說:我不是你老子
    王昌來,1958年出生,20歲參軍入伍,是北海艦隊某潛艇支隊的一級軍士長,他已經在潛艇上工作了近40年的時間,這位超期服役的老兵被人們尊敬地稱為「魚雷之王」。王昌來學歷不高,只有中專文化,但卻研製發明了諸多裝置,比如「雷尾固定器」、「扳機開關指示器」等,另外還編寫了許多書,比如《魚雷保養細則》、《魚雷發射器訓練大綱》、《發射器使用條例》等,這些書已經成為海軍潛艇部隊的培訓教材,王昌來為國家做出的貢獻可謂是功莫大焉,讓人肅然起敬!
  • 繼承前輩衣缽的Sting Ray Mod 1,號稱世界最先進輕型魚雷
    ,BEA system公司為英國海軍部隊研製Sting Ray Mod1魚雷,其直徑324毫米,長2597毫米,重265千克,戰鬥部為45千克定向聚能高爆炸藥。其動力裝置為電動機+鎂/氯化銀海水電池+泵噴射推進器,制導方式為主/被動聲自導,自導探測距離1500米。從上述參數來看,Mod1屬於輕型魚雷(按雷體直徑劃分),相應地,還有重型魚雷(如我國魚-10)、超大型魚雷(蘇聯65型)和微型魚雷(義大利A200)。
  • 一聲巨響,核潛艇突然爆炸,118人命喪海底,俄羅斯海軍悲痛無比
    K-141庫爾斯克號,是「奧斯卡」級核動力潛艇的最後一艘,以庫爾斯克的城市名稱來命名,從上世紀末被編入俄羅斯海軍北方艦隊,但在2000年8月12日在北冰洋發生事故,艦上118名船員全部罹難,無人生還。8月12日當天的計劃是,庫爾斯克號向一艘俄羅斯海軍的基洛夫級飛彈巡洋艦發射不帶彈頭的演習魚雷,但是各方卻怎麼都沒能等到庫爾斯克號按照流程執行任務。當地時間上午11點28分(UTC協調世界時7點28分),平靜的海面突然發出一聲巨響,庫爾斯克所在位置發生了第一次劇烈的爆炸。
  • 德國海軍沒有裝備一艘的潛艇 軍火外貿暢銷全球30餘年
    型,在潛艇研發和製造方面的水平日趨成熟,當時的聯邦德國海軍在北約作戰體系下主要任務是扼守波羅的海,打擊試圖通過波羅的海的華約艦隊。所以聯邦德國海軍認為206級這種450噸級的小型潛艇足以勝任這種近海作戰任務,對於更大型的潛艇需求並不是那麼強烈。然而德國潛艇的工業想要繼續向前發展顯然不能在450噸級的206型上裹足不前,所以他們開始從國際市場上謀求發展。而正好這時世界上許多國家對於組建潛艇部隊或者是更新現有的潛艇有著迫切的需求,於是乎德國潛艇工業就找到了繼續前進的道路。
  • 魚雷的動力系統有幾種?是如何發展的,有什麼優缺點?
    1866年,英國工程師羅伯特·懷特黑德發明了第一枚實用魚雷,在此後的一百多年裡,魚雷成了海戰中最重要的武器之一。二戰期間,死於魚雷之手的航空母艦就有17艘之多,還有戰列艦、驅逐艦、商船等無數冤魂。它專門攻擊艦艇薄弱的水下部分,一枚重型魚雷就能將3000噸大型軍艦攔腰折斷,成了各國海軍既避之不及,又趨之若鶩的殺手鐧。1、最早的魚雷使用壓縮空氣發動機,驅動螺旋槳前進,速度很慢,射程很短,只有640米。此後,魚雷動力系統經過了數代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