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雷是水下潛艇的一種重要武器,一個整體實力不怎麼行的海軍有幾艘可以發射魚雷的潛艇,也能夠威懾敵人。如果在魚雷發射時候出現大量海水灌入潛艇的情況,那肯定是嚴重的水下事故,搞不好整個潛艇都要一塊完蛋。處在深水中的潛艇最大的敵人就是壓強超級大的海水,一旦海水不受控制的湧入或者潛艇外殼抵抗不住水壓,都將會造成近乎毀滅的後果。
魚雷是從潛艇中發射出去的,所以潛艇就會不可避免地接觸到海水,不過以當前技術來看,還不至於發生因為魚雷發射而導致大量海水進入潛艇的情況。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各國潛艇水下發射魚雷的方式主要是不平衡式。這種發射方式首先是將高壓空氣充到魚雷發射管中,然後利用壓力將魚雷推出發射管,等到魚雷快要離開時候再將高壓空氣抽出來,從而防止出現海水倒灌的情況。這種看似良好的發射方式也並不完美,由於推動在水中航行需要壓力,而潛艇深度越大所受到的壓強就越大,也就越不容易把魚雷推出來。因此如果要在深水區成功發射魚雷就必須有足夠大的壓力,顯然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
平衡式是現代國家普遍採用的一種魚雷發射方式,總結下來這種發射方式共有三種具體操作。一種是用高壓空氣先推動發射管中的頂杆,然後頂杆再將魚雷頂出,在從發射口出來之前魚雷是不需要接觸水的。第二種是利用魚雷的自身動力,先將魚雷管打開,等到內外部壓強平衡的時候,魚雷點火螺旋槳旋轉自己射出去。第三種,也是當前應用最廣泛的一種發射方式,即先行注入海水,也是要等到內外水壓平衡。然後通過高壓空氣推動魚雷管底部活塞,最後用活塞壓縮海水推動魚雷發射。
不管如何,魚雷管中始終會進入一部分海水,而魚雷管連接著潛艇內部艙室,也就是說肯定會有海水進入,只是多少的問題。事實上,為了解決魚雷發射時海水灌入的問題,魚雷管有一個自動保險裝置,為的就是防止海水進入。一般情況下,魚雷管有兩個口,一個是裝填魚雷的裝藥口,另一個是魚雷發射時的出口。這種設計始終只能保證兩個口子只有一個處在打開狀態,再裝魚雷時候,發射管是關著的,而魚雷發射時則裝填口又是關著的。因此,最後進入潛艇內部的水只是一丟丟,並不會造成多大影響。
為了保持潛艇在發射完魚雷後的整體平衡,這些進入的水會流入到魚雷補重水艙中去,以保持潛艇的穩定。等到最後上浮後,再用相關設備排水即可。實際上不管通過哪種發射方式,潛艇設計建造者都能夠保證不讓大量海水湧入。未來潛艇發射魚雷的方式應該還會更加多,也更加科技化,比如通過電磁發射魚雷等,對於潛艇的安全性也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