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美洲茂密的熱帶雨林和蜿蜒的亞馬遜河裡,生活著許多危險的生物,尤其亞馬遜河有巨舌骨魚、食人魚、吸血鬼魚、刺鯰等可怕的殺手,但這些魚類多多少少都有天敵,下面這一位才是真正的:「我不是針對誰,我只想說亞馬遜河裡的,全是垃圾。」
電鰻,人稱行走的充電寶,充電五分鐘,放電兩小時,嚴格意義上說電鰻不屬於鰻魚,而是鯰魚的遠房親戚。原本電鰻生活在海裡,洄遊到內陸河之後發現不僅食物充足,也沒人打得過自己,就留了下來。
在現存的淡水魚類中,電鰻不是唯一會放電的魚,但它釋放的電力堪稱全球最強。一次放電800伏,連一個成年人類,或一隻鱷魚都會被擊暈,儘管它的電擊殺傷力會隨著放電的次數下滑,可一旦遇上電鰻,還是應該格外小心。
一般說來,電鰻的捕食過程就像電影電視裡的頂尖殺手,他會悄悄的接近獵物,突然釋放電流,等待獵物被擊暈之後直接吞食。這一招不僅小魚小蝦扛不住,連食人魚這樣的大咖也沒辦法,據悉電鰻一次放電能電死超過20隻食人魚,再鋒利的牙齒在高科技面前也難有抵擋之力。
電鰻靠什麼放電?是因為它肌肉裡面存在許多發電體。成年電鰻尾部兩側排列著10000枚肌肉薄片,直接受神經中樞控制,雖然每枚肌肉薄片只能產生150毫伏電壓,但近萬個電池一起發力,殺傷力可想而知。
那麼問題就來了,電鰻放電,為什麼電不到自己?首先,電鰻身體裡這些發電體之間都有結締組織隔開,其次它身體的重要器官被絕緣性非常高的構造包著,最後水的導電性要比電鰻的身體強很多很多很多倍,所以電鰻一次放電,自己是會受到一定程度的電擊,但和獵物受到的電擊強度比起來,實在是微乎其微。
想要讓電鰻電到自己,也不難。把它捉起來放到空氣中,它再放電就沒有水來倒流。但電鰻畢竟也不蠢,曾有科學家做過實驗,在水面上放一個有威脅的物體(人類的手,鱷魚的頭的模型),電鰻的攻擊方式就不是直接放電了,而是貼到這個物體上,憑藉自己不會被電的優勢發起攻擊。
因為它獨特的攻擊方式,亞馬遜河裡沒有魚類敢招惹它,被電到就是等死,再大的魚也扛不住。不過話說回來,電鰻的味道很好,是當地的一道美味。漁民們會先往水裡投放誘餌(電量為0的手機?)讓電鰻盡情放電,再等待它充電的時候捕捉。
而且因為亞馬遜河也會時有乾涸的水塘,電鰻經常會被困住,缺少食物無法補充電能,便只能淪為所有動物的最大天敵:人類的盤中美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