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on Mask的Neuralink已經引發了人們對人工智慧共生和大腦晶片刺激神經元的極大興趣。
然而,在馬斯克於2019年啟動他的大腦晶片項目之前,麻省理工學院(MIT)媒體實驗室的一組研究人員就已經設計出了一種設備,可以讓用戶無需說一個字就能與他們的電腦對話。
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在2018年3月於東京舉行的智能用戶界面國際會議上展示了他們的研究。
研發該設備的麻省理工學院流體界面小組首席研究員阿納夫·卡普爾告訴Digital Trends,他預計該設備將幫助有神經疾病的人在世界上有更好的旅程。
他補充說,他希望有語言障礙的人可以使用AlterEgo進行實時交流。
(視頻截圖)
研究人員稱這種設備為AlterEgo,一種可穿戴的耳機,可以探測到大腦發送到口腔肌肉的微妙電信號。
起初其外形有些奇怪,看起來有點像被魷魚抱臉。現在,AlterEgo的外觀要好得多,看起來像個免提耳機。
這款設備背後的理念來自於「默讀」的概念。當我們在腦袋裡對自己說一些話時,大腦會做出一些微小的、幾乎無法察覺的神經和肌肉運動。
在原型的AlterEgo耳機上的16個電極感知這些變化,並將信號與一個特殊的神經網絡中的數據相匹配,最終激活所要求的任何任務。
這款耳機還有一個導骨揚聲器,可以用你的頭骨將聲音傳輸到你的內耳,而不是把耳塞塞進耳道,這樣你戴著耳機的同時也能感知外面的世界。
在發布AlterEgo之前,研究團隊進行了各種各樣的實驗:包括一邊下棋,一邊向可穿戴電腦「告知」對手的走法,然後得到可能的回應走法。
這實際上是作弊,但同時也清楚地展示了AlterEgo的能力。該設備還可以進行簡單的數學運算。
該項目的首席開發者Arnav Kapur說,AlterEgo背後的想法是建立一個內部的計算平臺,「感覺就像我們自身認知的內部擴展。」
論文導師Pattie Maes補充說,這款耳機可以幫助我們從智慧型手機和網際網路中受益,同時又不會因為低頭看屏幕或戴上耳塞而與外界隔絕。
喬治亞理工學院教授Thad Starner指出,在聽不到聲音的情況下,「無聲講話」有多有用——比如在嘈雜的環境中工作的人,比如無法出聲而依賴手勢交流的人。
編譯/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參考資料:
https://www.techtimes.com/articles/252050/20200826/before-neuralink-there-is-alterego-that-puts-siri-in-your-head.htm
https://www.digitaltrends.com/mobile/mit-alterego-headset-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