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教授孫茂松當選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

2020-08-05 北京日報客戶端

近日,歐洲科學院公布2020年院士增選結果,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教授孫茂松當選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孫茂松的研究方向為自然語言理解、中文信息處理、Web智能和社會計算,他率領團隊研製出一個集自動分詞、詞性標註、專名識別和新詞識別於一體的漢語分析軟體,應用於清華與歐盟近10個國家合作的研究項目「超對等語義搜尋引擎」中。

清華大學教授孫茂松當選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

歐洲科學院,全稱歐洲人文和自然科學院,成立於1988年,其總部位於英國倫敦,是由歐洲各國科學部長倡導創立、並由英國皇家學會等代表歐洲國家最高學術水平的國家科學院共同發起成立的國際科學組織;科學院分20個學部,其學科領域涵蓋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和科學技術等,是國際上跨地域和學術領域最廣泛、學術地位最高、影響最大的科學組織之一 。

歐洲科學院院士主要從歐洲各國科學院院士中選出,代表歐洲人文和自然科學界最優秀的科學精英和學術權威,其中包括74位諾貝爾獎獲得者、7位圖靈獎獲得者、15位菲爾茲獎獲得者等;院士候選人選拔過程嚴格,首先由來自不同國家的院士推薦到科學部,經學部初審後推薦到提名委員會進行通訊評審,最後由歐洲科學院的專門委員會審核通過。

孫茂松現任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教授,清華大學學位委員會委員兼計算機學位評定分委員會主席,清華大學人工智慧研究院常務副院長。

他長期以來從事自然語言處理、人工智慧以及社會人文計算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同團隊青年教師一起,指導學生在頂級國際學術會議和一流期刊上發表了一系列高水平論文,Google Scholar引用超過13000次;2012年領導完成並正式發布了文本信息處理領域兩個國際標準。

孫茂松的研究重點之一是中文信息處理最為基礎性的課題:漢語自動分詞。他提出了若干重要概念,如「最大交集型歧義切分欄位」、「真切分歧義與偽切分歧義」、「全局統計量與局部統計量」,並在大規模漢語語料庫上對「最大交集型歧義切分欄位」進行了窮盡式考察,給出了有效的處理策略,並以此為基礎,研製出一個集自動分詞、詞性標註、專名識別和新詞識別於一體的漢語分析軟體CSegTag,應用於清華與歐盟近10個國家合作的歐盟第六框架計劃(FP6)項目「超對等語義搜尋引擎」中。

2013年根據學校部署,孫茂松率領團隊設計並實現了我國第一個中文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平臺「學堂在線」,目前已發展成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慕課平臺,註冊學習者約6000萬人,註冊人次約1.83億;2015年領銜研製了人工智慧中國古典詩詞寫作系統「九歌」,已為廣大網民寫作逾1000萬首詩詞。基於上述研究成果的軟體工具包在GitHub上被組織成三個系列開源,共獲約3.8萬星標,受到了學界和業界的關注。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任敏

編輯:蔡文清

流程編輯:郭丹

相關焦點

  • 清華大學孫茂松教授當選歐洲科學院院士
    361位學者當選。AI科技評論獲悉,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教授孫茂松也位列其中。歐洲科學院主席Sierd Cloetingh院士特向孫茂松教授致函通知並表示祝賀。據介紹,歐洲科學院院士主要從歐洲各國科學院院士中選出
  • 清華大學教授孫茂松當選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新智元對話孫茂松
    2020年新晉院士名單,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教授孫茂松當選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新智元此前就「2049年人工智慧未來展望」這一主題採訪了孫茂松教授,下面分享了他對這些問題的看法。 近日,歐洲人文和自然科學院(Academia Europaea)正式公布新晉院士名單,共有來自世界範圍內的361位學者當選。 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教授孫茂松當選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
  • 清華大學施一公教授當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清華大學施一公教授當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清華新聞網5月1日電 4月30日,美國科學院公布了增選院士名單,其中包括84位美國本土院士和21位外籍院士,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施一公教授入選該院外籍院士,也是21位入選者中最年輕的一位。
  • 蘇州大學時玉舫教授當選為歐洲科學院院士 遲力峰教授當選為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
    沈崢嶸 2020/08/30 20:17來源:交匯點交匯點訊 近日,歐洲科學院(Acadamia Europaea)陸續公布了2020年新增院士名單。8月26日,蘇州大學轉化醫學研究院院長、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時玉舫教授收到歐洲科學院院長Sierd Cloetingh教授發來的賀信,祝賀他當選為歐洲科學院院士。8月29日,蘇州大學功能納米與軟物質研究院教授遲力峰教授也收到了當選為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的好消息。
  • 電子科大教授當選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 日前,歐洲科學院公布2019年新增院士名單,電子科技大學通信抗幹擾技術國家級重點實驗室教授梁應敞當選外籍院士。
  • 呂永龍當選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新聞—科學網
    (TWAS)院士、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呂永龍研究員,當選2019年度歐洲科學院(Academia Europaea)外籍院士。 歐洲科學院(Academia Europaea)是歐盟的「國家科學院」和法定科學顧問,由英國皇家學會等多個代表歐洲國家最高學術水平的國家科學院於1988年共同發起成立,總部位於英國倫敦。作為國際上學術領域最廣泛、學術地位最高、影響最大的科學組織之一,歐洲科學院的院士包括自然科學、生命科學、社會科學、人文科學等領域的國際著名學者,主要在歐洲各國的院士中遴選,是一項崇高的國際學術榮譽。
  • 清華大學特聘教授曲久輝當選外籍院士,網友:我怕他走
    近日,清華大學又傳來一個好消息,清華大學環境學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曲久輝教授當選美國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在美國國家工程院本次公布的新晉院士名單中,當選者共包括86名院士以及18名外籍院士,其中曲久輝院士是新晉外籍院士中唯一的中國學者。
  • 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又當選歐洲科學院院士,北京這位教授厲害了!
    7月27日,歐洲科學院 (Academia Europaea, the Academy of Europe) 正式公布,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成秋明教授當選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歐洲科學院年會暨新當選院士入會儀式將推遲至2021年10月在西班牙巴塞隆納市舉行。
  • 為什麼顏寧會在美國科學院當選外籍院士?
    在美國國家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不久前公布的新增院士名單中,我國科學家顏寧當選為外籍院士,這是學術界的最高榮譽之一。那麼,為什麼中國籍的顏寧會在美國選上院士呢?
  • 顏寧當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做獨一無二的自己!
    近日,美國國家科學院公布了2019年新選出的院士和外籍院士名單,其中包括了兩位中國學者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當中最受人關注的是作為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結構生物學家的顏寧,還曾一度上了熱搜。如果你還不知道顏寧是誰,那說明你可能是生活在沒有網絡的時代。
  • 施一公簡歷:當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圖)
    光明網教育5月1日消息美國當地時間4月30日,美國科學院發布消息,清華大學教授施一公當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此前的25日,他還當選美國人文與科學學院外籍院士。  同時,千人計劃學者、耶魯大學終身冠名教授鄧興旺和陳雪梅、Yang Wei等三名華裔美籍科學家,當選為美國科學院新科院士。
  • 近日,這位武漢教授當選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立法修訂建議曾被國家採納!
    近日,歐洲科學院(Academia Europaea)公布了2020年新當選院士名單,全國僅有4位教授位於名單中,其中華中科技大學管理學院中德智慧財產權研究所所長、華中科技大學中歐智慧財產權研究院院長餘翔教授當選。
  • 清華外文系教授王寧出席歐洲科學院院士大會
    清華外文系教授王寧出席歐洲科學院院士大會  清華新聞網7月22日電 歐洲科學院2014年年會暨院士大會於7月16-18日在西班牙巴塞隆納市舉行。按照該院慣例,前一年當選的院士應邀出席下一年的年會,並在會上和大家見面。
  • 同濟大學張弛教授當選歐洲科學院院士
    8月27日,歐洲科學院(又稱歐洲人文和自然科學院,Academia Europaea)正式發布2020年度化學學部院士增選結果,同濟大學化學學院張弛教授當選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圖說:張弛教授張弛教授還聯合德國、法國、比利時、愛爾蘭、西班牙、波蘭等歐洲國家及澳大利亞、美國、日本等國相關領域的知名學者,主持創建了科技部「光響應功能材料」國家級國際聯合研究中心、「功能分子、聚集體與器件創製」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基地,共同推進重要國際科合作平臺建設。
  • 兩位中國學者當選美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新華社華盛頓5月1日電(記者周舟)美國國家科學院近日公布今年新選出的院士和外籍院士名單。中國疾控中心主任、國家自然基金委副主任高福和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結構生物學家顏寧當選為外籍院士。  高福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主要研究方向為病原微生物跨種間傳播機制與結構免疫學,如禽流感等動物源性病原跨種間傳遞的機制以及愛滋病病毒等囊膜病毒侵入的分子機制等。顏寧2017年受聘為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雪莉·蒂爾曼講席教授,此前在清華大學任教十年,致力於研究與重要疾病相關的跨膜運輸蛋白的結構與機理。
  • 華南理工教授當選波蘭科學院外籍院士—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 日前,華南理工大學教授孫大文以最高票數當選波蘭科學院外籍院士。
  • 華東理工大學教授張金龍當選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
    作為歐盟的「國家科學院」,擁有70多位諾獎得主的歐洲科學院(Academia Europaea)日前公布2019年院士增選結果,7位中國科學家當選為歐科院外籍院士。其中,3人來自中科院系統,其餘來自高校,有1人來自上海——他就是華東理工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張金龍。
  • 白春禮當選白俄羅斯科學院外籍院士
    近日,白俄羅斯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Belarus)致信中國科學院,祝賀中科院院長白春禮當選白俄羅斯科學院外籍院士。
  • 清華大學聶建國教授當選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
    11月13日,日本工程院第35次理事會通過,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土木系教授聶建國當選為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聶建國是此次增選中唯一一位外籍院士,並收到日本工程院小林喜光院長的祝賀。聶建國院士成立於1987年的日本工程院(The Engineering Academy of Japan),由大學、產業界以及國家機關中在工程及科學技術相關領域作出卓越貢獻並具有重要領導和指導地位的人士組成。在此之前,共有16位國際知名專家教授入選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
  • 東南大學曹進德教授當選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東南大學曹進德教授當選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2020-11-29 22: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