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網訊 據海峽導報報導(記者林少蓉焦修博通訊員王一軍)一萬多枚冷凍胚胎,在零下196℃的冰封中沉睡超過10年。這些胚胎或被「遺忘」,或被「遺棄」,因為佔用了大量的醫療資源,醫院近日喊話「父母們」速來認領,不然要被清理了!
昨日,導報刊登《爸爸媽媽,什麼時候來接我呀?》引發很多讀者的關注。為了進一步了解這些胚胎的「故事」,導報記者再次走訪陸軍第73集團軍醫院(原174醫院),揭開這些胚胎的現狀和面臨的窘境。
困窘
醫院自掏腰包為「失聯」胚胎主人留存希望
在該院的生殖中心實驗室內,只見50多個乳白色裝有液氮的儲存罐依次排放,每一個上面都寫有編號。工作人員打開液氮罐,裡面立馬湧出大團的「冷氣」,這些胚胎就裝在液氮罐裡。每天,工作人員都要往裡面加一次液氮,以維持罐裡的溫度達到零下196℃。因為只有在這種環境下,胚胎的代謝才能幾乎處於靜止狀態,保持當時取出時的質量。
提到冷凍胚胎,其實它是伴隨試管嬰兒技術的出現而出現的。「『不孕症』的發病率大約為10%-20%,所以不少人為了懷上孩子,只能通過人工幹預。」該院生殖中心主治醫師陳海嘯告訴導報記者,通過試管嬰兒輔助生殖技術,一次可以培育數個胚胎,移植手術成功後,剩下的就要被冷凍起來備用。目前,醫院試管嬰兒的成功率在60%左右,而一個成功出生的試管嬰兒背後,意味著備用的胚胎將被冷凍。
據了解,陸軍第73集團軍醫院作為閩西南地區最老牌的生殖中心,從2000年起,醫院生殖中心就開始使用輔助生殖技術,中心成立20年來,保存的冷凍胚胎達10萬枚。為了保管這些「生命」,醫院專門闢出場地,安放液氮罐。然而尷尬的是,這當中,有1萬多枚的冷凍胚胎是2010年之前的,年限最長的已經長達20年,基本已無人問津,更別提繳納保管費了。
醫院生殖中心的任建枝主任說,在冷凍胚胎時,院方都會與做冷凍胚胎的夫妻籤訂《胚胎冷凍和解凍知情同意書》。根據合同的約定,選擇凍存胚胎的夫婦倆需先繳納一年的冷凍費用,目前每管保管費為每月100元,之後逐年續繳。可是很多人繳費到期後,根本就聯絡不上。醫院出於人性化的考慮,只能自己掏錢,每月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給這些「失聯」的胚胎主人留存著希望。
展開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