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20珠寶圈都發生了哪些大事?!從中又能看到哪些機遇和挑戰呢?

2021-01-10 騰訊網

2020年對於各行各業來說都是非常艱難的一年,珠寶行業也不例外,下面咱們就來回顧下2020年都發生了哪些大事?咱們從中又能看到哪些機遇和挑戰?

礦場停產,翡翠原料緊缺

受新冠疫情影響,自3月份起,緬甸各大翡翠礦場陸續停工停產,至年中,玉石(礦石)出口通道關閉,緬甸國內翡翠公盤取消,口岸關停並嚴查走私活動。國內翡翠原石經受一整年0進口,原石稀缺導致翡翠原料、成品銷售市場價格上漲;而同樣受疫情影響,翡翠市場消費力整體普遍下降。成品價格上漲、消費力下降,如此反差讓翡翠行業迎來巨大困難,許多翡翠商家深處水深火熱之中,經營店鋪難以維持甚至倒閉。

△緬甸當地打擊翡翠原石走私

此外,2020年7月2號,緬甸帕敢還發生了史上最嚴重的一次礦難,事故造成174人遇難、55人受傷、20人失蹤。這一事件導致緬甸政府進一步管制約束翡翠的開採,原料的供應越發緊缺。

△這是緬甸發生的無數次翡翠礦區事故中傷亡最慘重的一次

同樣寶石市場同樣受到嚴重影響,以色列與比利時的鑽石交易市場相繼宣布暫時關閉。許多大型鑽石招標項目也相繼取消。南亞彩寶市場幾乎全線停擺。大部分礦山、工廠停產停工,許多國家地區封關鎖國,貿易渠道受阻。

(粉鑽)阿爾蓋礦區關閉

11月3號,力拓集團在其官網宣布經營了37年的阿爾蓋礦區迎來了開採的最後一天,阿爾蓋礦區坐落在澳大利亞的金伯利地區,是世界上最大的彩鑽礦。礦場下一步將進行報廢拆除,預計將會耗時5年之久。

阿蓋爾礦的產量佔全球鑽石毛胚生產量的約三分之一,但僅有5%的鑽石毛胚可作為寶石級出售;而在這5%的寶石級鑽石毛坯當中,粉鑽僅佔不到1%。每開採出1百萬克拉鑽石原石,才會得到1克拉的達到寶石級別的粉鑽成品。而且據媒體稱,全球90%以上的粉鑽都出自該礦區!!啊再見吧朋友~

swat祖母綠海藍寶摩根石走紅

今年真是綠柱石家族風光無限的一年,低調多年終於開始備受矚目了!

Swat祖母綠

Swat祖母綠產自巴基斯坦斯瓦特(Swat)河谷,一躍成為優質祖母綠的知名產區。它的顏色多為綠色-藍綠色,可見飽和度極高的翠綠色。被譽為「實地寶石之父」的Andrew Lucas先生這樣評價Swat祖母綠:「她有著最好的顏色,產量稀少,最大的特點是:即使是很小的顆粒也有濃鬱的顏色。」

它顏色等級跨度大,內部富含鐵,因此無螢光。它色彩豔麗,品質較高,最優質的祖母綠內部可以全然無瑕。但可惜的是,Swat祖母綠的粒度一般比較小,成品很少能大於1克拉。

海藍寶

看到海藍寶石,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梅根王妃,這位現代社會中的王室名人,將海藍寶這個寶石從珠寶收藏圈拉到了大眾的視野面前。

海藍寶石英文名Aquamarine,其中「Aqua」是水的意思,「Marine」是海洋的意思。傳說中它產於海底,是海水精華;所以航海家用它祈禱海神保佑航海安全。它又被作為三月生辰石,象徵沉著與勇敢、幸福和長壽。

摩根石

1911年,時任蒂芙尼副總裁的喬治·弗雷德裡克·昆茲博士在摩根的資助下,於馬達加斯加群島發現了一種美豔的粉紅色寶石,為了表達對摩根的敬意,昆茲博士將其命名為「摩根石」。

這種溫柔的寶石非常迷人,連凱特王妃也是它的粉絲,曾在多次出席活動的時候佩戴摩根石。

14.8ct最大紫粉紅鑽石拍出

這顆鴿子蛋粉鑽成交價:2.1億港元「玫瑰花韻」粉鑽,顏色級別是豔彩紫粉紅色,14.83 克拉 淨度IF 。它呈橢圓形,採用經改良的明亮式切割,是美國寶石學院(GIA)評為世上已知最大豔彩紫粉紅色、淨度IF鑽石之一,不僅獲評為最高彩鑽成色等級,更是一枚淨度IF的 IIa型鑽石。

102.39克拉D色橢圓形巨鑽億元天價拍出

10月,以1億2,160萬港幣(含佣金,約合1,570萬美元)在香港成交。這顆102.39ct鑽石採用橢圓形切割,經 GIA 鑑定為 Type IIa 型鑽石,這顆鑽石淨度為完美無瑕(Flawless),意即內、外皆無瑕疵;顏色是最高級的D色;拋光和對稱性均為 Excellent 極優。這種鑽石最為純淨,透明度最高,在所有寶石級鑽石中佔比不到2%。切割前的鑽石原石重達271ct,2018年開採自加拿大 Victor 礦區,亦是該礦區迄今發現最大的鑽石。Diacore 鑽石集團最終將其切割為一顆橢圓形鑽石,耗時長達1年。

蘇富比香港拍出8070萬翡翠項鍊

7月,這條帝王綠天然翡翠珠鏈,以8,070萬港幣在香港成交。這條帝王綠項鍊共31顆珠子,平均下來每顆價值260萬+,誰還敢說珠子不值錢。

5636萬帝王綠翡翠無事牌拍出

10月15日,華藝國際(北京)首季拍賣會開拍,其中珠寶翡翠專場成交了一件「天價」拍品——滿綠玻璃種翡翠配鑽石「平安無事」牌。這件無事牌以5635萬成交,引起了翡翠圈的極大轟動。這也是國內拍賣行年內首次拍出千萬級單件翡翠成品。

國標頒布和田玉新規

2020年6月2日,由國家和田玉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新疆)牽頭起草的國家標準《和田玉鑑定與分類》(GB/T 38821—2020)正式發布。

我們的和田玉命名再也不用英文啦,作為傳統的中國產的玉石,新標實施後對應的英文名字就是我們的拼音Hetian Yu了。

在這裡要插播一條,新國標裡增加了新的命名標準:

新分類如下:

對於糖色也有了新的命名標準:

翠青玉終於有了名字:

翠青玉主要產於青海,新疆和俄羅斯兩地相對產出較少。青海產的翠青玉因質地好、顏色翠嫩集中最受歡迎。按照新國標定名標準:和田玉(翠青玉)。

小結:總而言之,疫情當下,國內外貿易大大受阻,寶玉石原料大都處於緊缺狀態,水漲船高,價格可謂猛升,但是市場消費力整體下降,商家們也是苦不堪言,誰能守得雲開見月明誰就是強者了。另外頂級的寶玉石,比如翡翠、鑽石這些,自始至終都是高淨值人群規避貨幣通貨膨脹的理財投資的選擇之一。而珠寶商家層面上,建議多種珠寶品類銷售為上策,可以大大分散風險。

相關焦點

  • 2020年會發生哪些大事?
    時間過得貌似越來越快了,回首2010年,當時還在初中的我,寫過一篇日記,主題就是對十年後也就是2020年的幻想。當時都對我如此陌生的2020年,一眨眼的時間馬上就要到來,哪怕此時此刻,我還是覺得2020年是那麼的陌生。2008奧運會2010世博會2012謠傳的世界末日等等,這些事情仿佛剛發生於昨天,實際上已經離我們越來越遠了,2020年的鐘聲即將敲響。
  • 年度回顧:2020年PC行業發生了哪些大事件?
    2020年PC行業大事件回顧 轉眼間2020年度已經畫上句號,這一年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各個行業的運作方式、每個人的生活方式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對於PC行業來說,同樣是挑戰和機遇並存,在2021年開年之際,我們不妨來為2020年度的PC行業做一個回顧
  • 30年來發生了哪些大事兒? 跟《北京晚報》一起回顧吧!
    2017年,您家發生了哪些高興的事、難忘的事呢?您一邊想著,一邊先看看咱北京人身邊,30年前、30年前、10年前,發生了哪些大事呢?曾於1457年7月和1644年6月兩次被火焚毀。1651年10月,也就是清順治八年第二次修復改建,順治帝福臨特命改稱天安門。天安門城樓明天(1988年1月1日)就要對國內外賓客開放,它將成為我國人民與各國人民加深友好交往的橋梁。
  • 【盤點】2019年,中日兩國之間發生了哪些大事?
    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而日本則進入令和新時代,同時2019年還是中日青少年交流促進年,這一年中日兩國在政治經濟社會等各方面的交流都非常頻繁。讓我們通過以下熱點新聞盤點,一同回顧2019年中日兩國之間發生了哪些大事。
  • 【盤點】2018年,中日兩國之間發生了哪些大事?
    2018年即將接近尾聲,今年是中日《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在這一年,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時隔7年正式訪華,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也於任內首次訪日,中國叫車軟體進軍日本市場,旅日遊客增加推動手機支付在日本鋪開……讓我們通過以下熱點新聞盤點,一同回顧今年中日兩國之間發生了哪些大事。
  • 2018年發生了哪些科學大事
    「火星快車」在火星南極1.5千米的冰蓋下,首次發現了大面積的液態湖泊,人們為之歡呼;而地球的另一邊,巴西國家博物館九成藏品付之一炬,令人扼腕嘆息……在剛剛過去的2018年裡,科學領域發生了哪些大事?歲末年初,各大科研機構紛紛盤點,我們也綜合梳理出這些值得被記住的科學事件。
  • 2020汽車大事紀丨「I」背後的挑戰/變革
    此外,智能化、電動化的進程也在逐步加速,每一次改變對我們的影響都頗為深刻,這其中也隱藏了不少機遇與挑戰。  本期的「I」系列文章,我們將從IPO、Intelligence(智能化)等角度一起回顧,看看2020年都發生了怎樣的大事。
  • 2020發生這麼多「大事和怪事」,還覺得「科學」很科學嗎?
    去年年底有兩件大事,一是澳洲野火從九月開始,到12月底時幾乎蔓延了整個澳洲,還有則是從阿拉伯半島向非洲和亞洲蔓延地蝗災,開始我們並沒有覺得什麼,因為離我們還遠得很!但是始料未及的是,不僅這兩個大事件持續發酵,而後續發生的故事則讓歷史銘記2020!
  • 一起來看看2020年,巫家壩發生了哪些大事?
    2020年在疫情的影響下,大家的生活方式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巫家壩始終緊隨國家腳步,積極配合政府相關動作,在嚴格把控和層層檢測後,陸續實現復工復產。巫家壩以最快的速度讓各個項目步入正軌,堅定不移地向目標前進,全力以赴實現美好巫家壩的願景。
  • 【開魯觀察】最近一周,開魯內外發生了哪些大事?戳一下就知道!
    【開魯觀察】最近一周,開魯內外發生了哪些大事?戳一下就知道!步入新時代,迎來新機遇,作為新時代的主人,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對於幸福,有著更高的定義;對於夢想,仍在孜孜不倦地追求。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回望歷史,滄桑巨變中,離不開革命先輩的英勇犧牲,離不開科技工作者的無私奉獻,也離不開各行各業勞動人民的奮鬥堅守。
  • 一起回顧2020年世界都發生了哪些大事件
    2020年即將接近尾聲,2021正在來臨的路上,2020年我們經歷了太多事情,從小小的個體,到浩瀚的宇宙,這一年給我們內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就來一起回顧一下,盤點2020年世界發生的大事件。它們能讓農民的糧食,一夜之間,化為灰燼,從而引發嚴重的饑荒,造成的經濟損失無法估量。小行星撞擊地球事件雖然擦肩而過但是也讓我們後背發涼,NASA國家航天局發布消息稱,一個被命名為JF1的小行星將在2022年5月6日靠近地球,直徑大約有130米,撞擊地球的威力相當於23萬噸TNT炸藥,與15顆美國1945扔向日本的原子彈威力差不多。
  • 實錄| 中科大陳小平教授 : 2020到2035年智能機器的機遇和挑戰
    2020年11月20日,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辦,中國國際科技交流中心、中國人工智慧學會、新加坡通商中國承辦的「中新數字經濟與人工智慧高峰論壇」雲端召開。主題報告環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機器人實驗室主任陳小平教授為我們帶來了《從封閉性到非封閉性:2020到2035年智能機器的機遇和挑戰》的精彩演講。
  • 遙感中多模態和數據融合的挑戰和機遇
    此外,在不同時間重複採集一個場景,可以讓人們監測自然資源和環境變量(植被表象、積雪覆蓋)、人類學效應(城市擴張、森林砍伐)、氣候變化(荒漠化、海岸侵蝕)等等。在本文中,我們概述了當前利用多模式數據進行地面觀測有關的機遇和挑戰。這是通過利用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地球科學和遙感學會自 2006 年以來組織的數據融合競賽的成果來完成的。
  • 如何能站在未來,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機遇
    疫情之下,站在未來,抓住機遇,打個翻身仗!站在未來,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機遇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話,我幾年前要是一狠心買了那裡的房子就好了,現在價格都翻了幾倍了,真是吃了迷魂藥了。怎麼就早幾天把這股票賣了,要是不賣的話,現在車房都不愁了。
  • 維氏佔星2020年星象大事及十二星座運程合集
    維氏佔星2020年星象大事及12星座運程2019年是徘徊、摸索、等待、堅持的一年,接下來的2020不會這麼閒,時間軸的轉速明顯加快,變化和轉折是全年的主題,還想留在原地不動,會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2020年的變化和轉折,不是一個短期概念,當未來的人類回顧這段歷史,會明確看到2020年所在的新起點所包含的重大意義,此處,我們可以聽到歷史車輪咕嚕嚕的轉動聲。
  • 2020年發生了這麼多「大事」,科學真的還科學嗎?
    2020年發生了那麼多大事,科學真的還科學嗎?有網友提出了這個問題,其實2020年發生了哪些大事呢?我想最嚴重的就是這席捲全球的新冠疫情了。除此之外,還有「南極氣溫超20攝氏度」、「2020一月份最熱」、「澳大利亞山火」、「蝗災」這些事件。
  • 2020年江蘇十大科技事件揭曉,看看有哪些上榜?
    現代快報訊(記者 阿里亞/文 顧煒/攝)2020年已經步入尾聲,回顧這一年,江蘇人眼中的重大科學事件是什麼?哪些人默默地在為科學傳播付出努力?……12月25日,「典贊·2020科技江蘇」年度項目評選揭曉典禮在南京舉行。現場發布了2020科技江蘇年度科技事件、年度創新創業人物、年度科學傳播事件、年度科普作品、年度科普人物。
  • 新一輪技術革命對中國挑戰大於機遇
    第二,新興經濟體積極參與到新技術革命中。在金融危機之後,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新興產業的發展。2009年年底,美國出臺了「重塑美國製造業框架」的政府文件,其中涉及6大產業,絕大多數都跟我國的「七大產業」有相似性;歐洲出臺了「2020年可持續與包容性的智能發展戰略」;日本也出臺了「日本2020新增長戰略」。
  • 2020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有哪些機遇
    2020開年之際,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按下了經濟發展的暫停鍵。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發揮了巨大作用。隨著國內疫情逐步得以控制,加上以5G、物聯網、人工智慧為主的「新基建」概念引起了全民關注,可以預見,2020年是將會是我國大力投資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建設的關鍵一年。
  • 2020年大事日曆來啦!趕快收藏!一年的重點都在這裡了
    2020年大事日曆來啦!趕快收藏!一年的重點都在這裡了 今天是2019年的最後一天 明天就是2020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