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欄山觀止客廳首次向公眾開放 上演絕美「狐」文化沉浸式藝術體驗

2021-01-14 紅網

文化沙龍現場。

鹿溟山分享創作心得。

紅網時刻1月11日訊(記者 蔡娟 通訊員 陸離 謝一帆)狐說、狐女、狐戲、狐妝、狐面……月湖之畔,狐仙盛宴。1月10日,長沙馬欄山月湖文創小鎮,格局創界文化「觀止客廳」首次向公眾開放,一場以「『狐』思『鹿』想」為主題的沙龍派對活動在此舉行,為觀眾帶來美輪美奐的沉浸式藝術體驗。

此次活動由馬欄山(長沙)視頻文創園管理委員會指導,格局創界文化、嶽麓書社主辦。「狐」思「鹿」想的主題靈感來自嶽麓書社剛剛出版的新書《狐說》。活動當天,該書責任編輯李鄭龍、插畫作者鹿溟山及裝幀設計戴宇齊聚月湖畔,分享《狐說》出版歷程及藝術構思,探討中國傳統志怪「狐」文化。特邀嘉賓海蒂擔綱主持。

《狐說》為作者呼延蘇研究狐狸精文化集大成之作,輯錄並研究《山海經》《搜神記》《聊齋志異》《子不語》《閱微草堂筆記》《太平廣記》等數十種經典古籍中的數百則「狐狸精」故事,從歷史、心理、宗教等多個角度認真細緻地探討了狐狸精如何變人、如何修煉、如何渡劫、如何魅惑人類等「專業」問題。書中還探討了諸多新奇領域,如:狐狸精如何變化成人?狐狸精如何修仙?狐狸精如何避雷劫?狐狸精如何魅惑人……揭秘狐狸精從獸到妖,從妖到仙的全部歷程,講述狐狸精與人類千百年的愛恨情仇。

「《狐說》是一部闡述狐狸精文化的百科全書式的學術著作。它不僅僅是一本嚴肅的社科讀物,還具有可讀性和趣味性。」文化沙龍現場,李鄭龍講述了《狐說》成書緣起與過程。他表示,嶽麓書社歷來以古籍出版為主,但是傳統文化的外延是很寬泛的,傳統志怪文化則是中華傳統文化星河中的一顆璀璨明珠,而「狐」又是其中最具典型的形象。在他看來,有關狐文化的研究雖層出不窮,但大多囿於「文學」範疇,而能結合歷史、文化、心理等諸多要素,對「狐狸精」文化做全盤梳理,並給出合理解釋者,《狐說》堪稱經典。

狐狸精真的存在嗎?李鄭龍與《狐說》作者呼延蘇持有相同觀點,認為「狐狸精」不是客觀存在,而是一種文學形象,「狐狸精文化是中國特有的文化現象,從文學的角度看,它是人心的映射、欲望的表達。」李鄭龍表示,明清以來的一些志怪小說將「狐狸精」形象汙名化,但狐狸精中也不乏可愛、善良的形象,而《狐說》則可以幫助人們消除對於狐狸精形象的偏見和誤解。

「當初責編給我的畫面是一條狐狸尾巴,然後我們一番合計,對畫面進行了豐富和拓展,最後就畫出了一個完整的狐仙,一稿就過了。」作為《狐說》的插畫師,人氣顏彩畫家、曾為電影《風語咒》繪製海報的鹿溟山分享了圖書封面的創作心得。她說,狐仙的形象是妖豔的,對作品的第一要求就是「美」,要有張力和吸引力。為此,在描繪狐女臉部時,她刻意讓她介於狐與人臉之間,狐女的襦裙用了鮮豔欲滴的紅,帶著野性、攻擊性的美。鹿溟山也表示,此次來到觀止客廳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放大懸掛,唯美震撼的沉浸感讓她對自己的作品有了新的認知。

活動現場展示《狐說》裝幀設計。

《狐說》由嶽麓書社出版。

《狐說》的封面裝幀設計來自格局創界文化,同樣極具創意。中南出版傳媒集團藝術委員會專業主任、湖南美術出版社藝術總監戴宇分享了設計思路。「俗話說,『狐狸尾巴是遮不住的』,這是我們的設計理念。古人寫狐狸精,終究寫的是人的故事,狐狸精形象只是承載物,是人性和欲望的物化。」戴宇介紹,《狐說》外封設計採用展開式的處理方式,封面只露出狐尾的姿態,體現出狐狸的狡黠與神秘,內封則用明亮的洋紅色與外封的深邃厚重形成對比,從而展現「狐」外冷內熱的情感層次。戴宇表示,作為封面裝幀設計師,他不僅希望把讀者帶入到中華傳統文化的文本和情節中,更希望啟發讀者在腦海中延伸出新的內容。

為更好地展現中華傳統志怪文化的深刻文化內涵和獨特藝術魅力,此次活動融合講座、戲劇、繪畫等多元化的表達方式,用更具趣味性、互動性感的環節,打造出沉浸式的「狐」時空,以饗讀者與觀眾。派對環節,由小百花戲劇藝術團帶來的《畫皮》經典片段在雲煙繚繞中上演,演員們身著傳統漢服,佩戴奇獸頭飾,演繹了狐與人之間的千年愛恨情仇,現場讀者和觀眾紛紛圍觀打卡。狐面繪製區,鹿溟山與讀者們手執畫筆,用不同花樣與色彩勾勒出自己心中的狐面。此外,三食而粒的新中式糕點與格物局出品的文創好禮令大家愛不釋手。

鹿溟山帶領讀者繪製狐狸面具。

鹿溟山插畫作品展。

狐戲上演。

觀止客廳負責人唐穎介紹,本次活動是觀止客廳首次將中國傳統文化多元化再創作的一場新嘗試,將經典志怪形象多樣性再表達的一次新體驗。她表示,將以此次「狐說」活動為起點,觀止空間將在新生代與新層次的語境中,繼續探索文學與藝術的廣闊世界。

相關焦點

  • 沉浸式藝術體驗|COLMO發布會--對空氣未來的思考
    發布會以「設計空氣未來」為主題,攜手「推進中國設計進程」的《卷宗Wallpaper》雜誌,為觀眾帶來一場沉浸式體驗的藝術展。美的集團旗下定位高端AI科技家電品牌COLMO,通過這場沉浸式體驗藝術展,探討空氣與人親密而辯證的關係
  • 會展新說|沉浸式展覽體驗別樣「國潮」感受
    近年來,全球沉浸式產業呈現井噴式發展。據不完全統計顯示,僅僅7年時間,國內沉浸體驗項目就高達100多項,覆蓋了12大細分產業和34類業態。不管是在大型商場還是在線下主題巡展,角色扮演的沉浸式戲劇、VR主題樂園、還是沉浸式數字藝術展覽,這些實景與VR、AR、光雕等技術結合的「沉浸式體驗」正不斷出現在人們的視野裡。
  • 上海國際電影節帶你去宇宙中打桌球——VR沉浸式觀影是什麼體驗?
    圖說:《星球迷音》海報 官方圖你知道站在宇宙中,拿著手柄,把地球、水星、金星、木星、火星、天王星……當作桌球一樣擊打的體驗嘛?你可以到今年的上海國際電影電視節首次推出VR惠民展映單元上來體驗一下。虛擬實境(VR)技術應用可謂風頭正盛,一次又一次點燃人們的好奇心,帶來一個又一個激發靈感的體驗。VR已被公認為是一種新的創作媒介,充滿想像力的好作品層出不窮。今年上海國際電影電視節首次推出VR惠民展映單元,昨天,記者來到梅賽德斯奔馳文化中心的東方明珠CINEX體驗了一次本屆影視節上優秀的VR作品。
  • 引領國潮新趣,振金行打造沉浸式購物體驗
    9月12日,振金行全新形象店於東莞民盈國貿城盛大揭幕,新中式風格與沉浸式場景,帶來黃金時尚新體驗。始創於1997年的振金行,始終堅持以「振興中國傳統金飾文化」為使命,不斷推陳出新,將銳意求新的國潮時尚注入傳統文化底蘊中。
  • 首家沉浸式未來體驗空間登陸深圳,感受科學震撼之美
    原標題:首家沉浸式未來體驗空間登陸深圳,感受科學震撼之美  宇宙離我們有多遠?地球上有外星人嗎?汽車越輕就跑得越快嗎?……愛因斯坦曾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知識是有限的,想像力可囊括世界。」孩子的想像力和好奇心如浩瀚星空,無窮的宇宙,沒有盡頭卻充滿無限的可能。他們所有的好奇與疑惑將在Skyland未來科技館中得到答案。
  • 世界地球村 /沉浸式體驗跨國文化&夏令營
    想體驗馬拉威寧靜質樸的自然風光嗎?想領略摩洛哥拉巴特王宮的宏偉嗎?想提升口語?想沉浸式體驗跨國文化?尤其喜歡聽音樂,熱愛登山、烹飪、渴望學習中國的文化與傳統。以為這就結束了?活動邀請來自不同國家的志願者一起,開展文化類課程,分享文化體驗,加深對世界的理解,感受來自地球村的魅力,為學子們增強國際化的視野提供一個平臺。
  • 全國首個視頻國家級重點實驗室落戶咱馬欄山了!
    新湖南客戶端記者王為薇【核心提示】3月31日上午,全國首個視頻國家級重點實驗室——5G高新視頻多場景應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重點實驗室在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舉行掛牌儀式。2019年11月23日,全球首個700MHz+4.9GHz 5G基站、中國廣電首個5G基站在馬欄山開通了。對於科學家來說,實驗室是研究機構,但對於經世致用的湖南人來說,實驗室更是一個產業平臺,是湖南推進廣電5G建設的關鍵抓手。說到湖南的強勢產業,馬欄山的視頻文創實為翹楚。
  • 九洞天:旅遊與文化深度融合 打造溶洞沉浸式互動體驗新模式
    九洞天:旅遊與文化深度融合 打造溶洞沉浸式互動體驗新模式 發布時間:2019-05-28 10:11:28      來源:多彩貴州網   多彩貴州網訊
  • 《國家地理·深藍Exploring Blue》海洋沉浸式互動體驗展再度重磅...
    中新網上海新聞7月10日電  大型海洋沉浸式體驗互動展
  • 非接觸式互動,全沉浸式體驗!廣東科學中心推出抗擊新冠病毒專題展
    今日(8月13日), 廣東科學中心精心策劃的「戰疫——抗擊新冠病毒專題展」正式開放。這是廣東科學中心配合科技活動周宣傳推出的全國首個互動體驗型新冠專題展覽。等,讓公眾通過互動展項的體驗,從認識病毒、病毒傳播、疫情肆虐三個方面系統的學習新冠病毒的基本知識、傳播途徑以及了解到歷史上大瘟疫的情況。
  • 文化+科技+教育的跨界融合 九號宇宙專注沉浸式太空互動教育體驗
    移動終端和網際網路的普及大大改變了孩子們的學習方式,航空科普教育的方式也開始逐步多樣化,沉浸式互動教育體驗成為越來越多的家長所關注點。 九號宇宙是一家以深空為主題的研學基地,沉浸式太空互動教育體驗館。緊扣愛國主義教育、航天文化教育、精神品質教育,融入STEAM教育理念與方法,也是文化+科技+教育的跨界融合。
  • 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博物館對公眾開放
    新華社杭州9月9日電(記者許舜達、朱涵)通過藝術品原作的收藏、教學、研究與展示,開展「實物教學」,讓學生親手接觸到文物、藝術品原作,同時,展覽和教育活動都向社會公眾開放,並展開一系列兼顧學術性、思想性和通識性的公共教育活動……8日下午,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博物館(以下簡稱「浙大藝博館
  • VR/AR體驗、智慧機器人、沉浸式球幕影院……24家頂尖文化裝備企業...
    記者從文博會組委會方面了解到,本次文博會,國博中心N6館作為融合創新文化藝術館,將帶來上海文化裝備展、絲路國家首屆國際學前教育文化產業展、中國烏木展等展覽,屆時,還將舉辦親子嘉年華、烏木雕塑比賽等體驗活動。
  • 原來你是這樣的馬欄山
    在馬欄山創智園1號演播廳,近20個展位匯集了華為、中興等多家重量級參展單位,5G、4K、VR等各種硬核科技在新媒體領域的運用,生動地詮釋了科技如何為文化賦能。位居C位的是華為,其準備的一排攝像頭可是大有講究,它和湖南衛視《舞蹈風暴》中的360度展示的「風暴時刻」系出同源,拍出的照片、視頻不是單一視角的,而是可以自由旋轉,讓用戶以自己滿意的視角觀看。
  • 咪狐文化的「進化之路「,通過豬八戒網找準自己的生態位
    為了公司有更好的發展,2019年初,王海平沒有絲毫猶豫,率領咪狐文化入駐了八戒工場重慶園區。八戒工場以重慶為中心布局全國,截至目前,已遍布全國百城,超過110個園區,將觸角伸向各個細分市場。在這裡,八戒工場通過「空間+社群+服務+生意」四重價值賦能,幫助咪狐文化快速成長。
  • 嘉善大雲「雲上文化客廳」落成 打造文旅品牌
    ——雲上文化客廳於當天正式對外亮相。雲上文化客廳,融藝術文化與豐富體驗於一體,將文化、藝術、旅遊、生活有關的內容相結合,未來將定期舉辦藝術展覽、文化講座、讀書會、籤售會等文化活動,為廣大文藝愛好者搭建一座舒適的、開放的、分享的公共文化平臺。
  • 與藝術親密接觸 「溫度」浸入體驗式藝術展覽在市圖開展
    觀展者體驗聲音藝術魅力。觀展者與作品互動。小朋友在志願者的幫助下觀賞作品。市民觀展。紅網時刻7月28日訊(記者 唐頻輝)不再採用傳統的架上繪畫和觀賞性的雕塑和裝置作品,而全部選用可觸碰、甚至觀眾可以參與其中的藝術作品,觀眾不僅可以親密靠近每一件作品,甚至可以改變作品的形狀與內容,對之進行再創作。這樣新穎的藝術展將帶給觀眾不一樣的藝術體驗。
  • 華奧傳媒首推沉浸式新媒體藝術劇《綠野仙蹤》
    沉浸式新媒體藝術劇《綠野仙蹤》由華奧傳媒利用多年在視覺創意領域的經驗,結合旅遊演藝運營痛點全力打造,是一種全新的體驗方式,以數位技術、裝置藝術、光學媒介和電子媒介等手段創造了一個立體互動、虛實結合的想像力空間,將體驗與互動的權力更大地交給了觀眾。「觀眾通過沉浸式場景,會產生完全進入劇中觀看的感覺還能與人物、事件等行互動。」
  • 超大2000平米電影級沉浸式劇情遊戲空間!感受刺激與夢幻!
    原文標題:大隱於南宋御街的穿越體驗!超大2000平米電影級沉浸式劇情遊戲空間!感受刺激與夢幻!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你好杭州,ID:hihihangzhou】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首先要恭喜你,和我一樣成為了第一波開啟這個仙法世界的人以中國四大經典愛情故事之一白蛇傳為主題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