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丁格的貓"是由奧地利物理學家薛丁格於1935年提出的有關貓生死疊加 的著名理想實驗,是把微觀領域的量子行為擴展到宏觀世界的推演。這裡必須要認識量子行為的一個現象:觀測。微觀物質有不同的存在形式,即粒子和波。通常,微觀物質以波的疊加混沌態存在;一旦觀測後,它們立刻選擇成為粒子。實驗是這樣的:在一個盒子裡有一隻貓,以及少量放射性物質。之後,有50%的概率放射性物質將會衰變並釋放出毒氣殺死這隻貓,同時有50%的概率放射性物質不會衰變而貓將活下來。
根據經典物理學,在盒子裡必將發生這兩個結果之一,而外部觀測者只有打開盒子才能知道裡面的結果 。在量子的世界裡,當盒子處於關閉狀態,整個系統則一直保持不確定性的波態,即貓生死疊加。貓到底是死是活必須在盒子打開後,外部觀測者觀測時,物質以粒子形式表現後才能確定。這項實驗旨在論證量子力學對微觀粒子世界超乎常理的認識和理解,可這使微觀不確定原理變成了宏觀不確定原理,客觀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貓既活又死違背了邏輯思維。
老子道德經第36章
將欲歙之,必故張之。
將欲弱之,必故強之。
將欲廢之,必故舉之。
將欲奪之,必故與之。
是謂微明。
由於人們的望文生義,不求甚解,經常會在有意或無意間錯誤的解讀經典,導致了現代人不僅對老子甚至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誤讀。那麼老子的這段話,其真實的含義究竟是什麼呢?
老子這幾句話,不是叫我們去耍心機,去愚弄別人,或者虛張聲勢,故弄虛弦都不是,他只是很平實的告訴我們,千萬千萬記住柔弱甚剛強。凡是弱的它會變強,強的會變弱,就是說宇宙它是動的,它不是靜的,它一切都是變動的。你現在看他強,一轉眼他變弱了。你現在看他是小孩子,他不久就長大了。你現在看到他很有權勢,很快就被剝奪掉。這個叫什麼呢?這個叫做風水輪流轉。沒有固定的。哦,你們家好就三代五代一直好下去?大概很難!所以為什麼富不過三代?為什麼英雄不怕出身低?為什麼好漢不提當年勇?就你提那個沒有用嘛。
事過境遷,遷就是環境一改變,整個的姿態就完全不一樣。老子只是在講這個道理,他說這是自然而然的一種變化,那看你怎麼用它吧。你把它用來做陰謀詭計,那是你的事。所以我們還重複講一句話,動機是怎麼樣?跟行為要對著看,同樣一個行為,你看他是耍陰謀,他就耍陰謀,你看他告訴你這是自然現象,他就是自然現象。那是看的人的問題,而不是老子的話有問題。
我們現在老是那一句話,不停的在轉,30年河東30年河西,那是誰在搞呢,沒有的,哪有人花那麼大勁把一條河流,一會改道這邊,一會改道那邊。就算你想做也做不到,可是你看黃河就是這樣,一會兒往這邊走,一會兒往那邊走,擋也擋不住,為什麼?
大勢所趨,莫之人擋啊!所以老子用些什麼呢?歙張,弱強,廢舉,奪與的變化來提醒大家,要怎麼樣呢?四個字,見微知著!看到很微細的症狀。你馬上知道他必然的結果是什麼,你就能夠順勢而為,那就叫自然。
現在我們把這門學問發展出來,叫做未來學,叫做趨勢學,叫做預測學,其實都是根據這幾句話而已,可是這幾句話也可能被人家拿去耍陰謀搞奸詐,那個我們沒有辦法。因為道是自然存在,他不幹涉任何人的行為,這就叫什麼,就是我們常常講的自作自受。你要拿去搞陰謀,最後結果你自己承受。你要把它當作自然的趨勢,你順勢而為,那也是你自己,得到一些後果,這個道不管。道是讓你自然去走你自己的路。
大家可以對比下薛丁格的貓和老子的道德經,是個很類似的點,但是老子的道德經顯然更加智慧。
本頭條號發文目的:希望能幫到一些人,感謝大家支持。覺得有用點讚,轉發關注一下,一起幫助更多人,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