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金星、海衛一、木衛一!NASA擬派探測器揭示太陽系秘密

2020-12-03 科技日報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近日宣布,將給四支團隊各提供300萬美元資金,進一步揭示太陽系的秘密。其中兩支科學團隊將目標對準了金星;另外兩支團隊則分別瞄準了木星的衛星木衛一和海王星的衛星海衛一。

NASA科學任務局局副局長託馬斯·祖布臣說:「這些選定的任務有可能改變我們對太陽系最活躍和最複雜世界的理解。探索其中任何一個天體,都將有助於揭開它以及類似天體如何形成的奧秘。」

金星成「香餑餑」

金星的大小與地球相近,但對生命來說,一個可謂天堂,另一個則恍如地獄。目前,金星大氣層中二氧化碳濃度是地球的90倍,表面溫度達到462攝氏度,因此不可能存在生命。

但NASA科學家去年發布研究報告稱,他們的計算模型顯示,直到大約7億年前,金星的氣溫都在20攝氏度至50攝氏度之間,涼爽到足以存在液態水,金星上的海洋可能存在了二三十億年,在這段時間內,金星可能是宜居的,生命或許曾在其上繁衍生息。

為釐清金星上是否曾存在生命,以及金星為何變成現在這般「模樣」,選定的四項任務中,有兩項跟金星有關。

「金星深層大氣惰性氣體、化學和成像調查+」(DAVINCI+)任務將分析金星大氣,了解其如何形成、演化並確定金星是否曾有過海洋。

DAVINCI +將穿透金星惡劣的環境,精確測量其大氣成分。儀器將被封裝於定製的下降球內,保護它們免受金星惡劣環境的影響。DAVINCI +中的「+」指該任務的成像組件,包括下降球體上的攝像頭和用於繪製金星表面巖石類型的軌道器。

DAVINCI +項目首席研究員是NASA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的詹姆斯·加文,該中心負責管理這一項目。研究人員表示,DAVINCI+提供的結果有可能重塑我們對太陽系及太陽系外類地行星如何形成的理解。

而「金星輻射率、射電科學、幹涉雷達、地形和光譜學任務」(VERITAS)則旨在繪製金星表面的地圖,以確定金星的地質歷史,並了解為什麼金星的演化歷程與地球如此不同。

VERITAS將利用合成孔徑雷達繞金星運行,繪製幾乎整個行星的海平面高度圖,以創建出金星的三維地形圖,並確認金星上的板塊構造和火山作用等是否仍處於活躍狀態。

此外,VERITAS還將繪製金星表面發出的紅外輻射的圖譜,以繪製金星的地質圖。目前,科學家對這一方面知之甚少。VERITAS任務首席研究員是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的蘇薩尼·斯穆瑞卡,該實驗室負責管理這一項目。

兩顆小衛星受青睞

除金星外,還有木衛一「伊娥」(Io)和海衛一「特裡同」(Triton)「雀屏中選」,這兩項目任務旨在加深我們對太陽系遙遠天體的理解。

在古羅馬神話故事中,柔弱美麗的伊娥(IO)深得天神朱庇特的歡心,因此,當科學家在給木星(朱庇特)各衛星取名字時,將「伊娥」賜給了木衛一。「伊娥」不僅是「朱庇特」心中的「白月光」,也是不少科學家眼中的心頭好。

儘管如此,迄今還沒有任何太空機構向「伊娥」派遣過專門的使者,目前科學家對這顆衛星的了解大多來自 「旅行者」號探測器、前往木星的「伽利略」號探測器及地面觀測。

「伊娥火山觀測器」(IVO)將是人類派往木衛一的首個探測器。它將飛越這顆天體,了解潮汐力如何塑造這顆星體——木星引力不斷擠壓將「伊娥」加熱,使其成為太陽系內火山活動最活躍的天體。目前,科學家對「伊娥」的特殊特徵,比如其內部是否存在巖漿海洋知之甚少,IVO將評估「伊娥」上巖漿的產生和噴發方式。

這項任務首席研究員是亞利桑那大學的阿爾弗雷德·麥克尤恩,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負責管理這一項目。研究人員表示,IVO提供的結果可能會徹底改變我們對巖石天體及太陽系中冰冷海洋世界乃至整個宇宙間系外行星形成和演化的理解。

「三叉戟」(TRIDENT,三叉戟是海神的武器)任務將探索「特裡同」(Triton),以了解距離太陽很遠的宜居世界。

「特裡同」是海王星獨特而極為活躍的冰凍衛星,「旅行者2號」(Voyager 2)傳回的圖片顯示,「特裡同」的地表經歷了一次「整容」,其表面是太陽系目前第二年輕的表面,並有可能噴出羽流和一個大氣層。此外,「特裡頓」擁有可產生有機降雪的電離層,且內部可能潛藏著海洋,這些鮮明的特徵使使它在眾衛星中脫穎而出,研究它可以幫助科學家了解宜居世界如何在太陽系及其他星系的發展演化歷程。 「三叉戟」將在飛越「特裡同」的過程中繪製出該天體的地圖,描述其活動過程並確定是否存在地下海洋。該任務首席調查員是月球與行星學院/大學空間研究協會的路易斯·普羅克,噴氣推進實驗室負責管理這一項目。

2個以上項目將「夢想照進現實」

上述四項任務都屬於NASA的「發現計劃」(Discovery Program)。該計劃旨在解決行星科學領域的緊迫問題,並加深我們對太陽系的了解。這四項任務都將進行為期九個月的概念研究,以發展和完善相關概念,任務團隊最後將提交一份《概念研究報告》,NASA在報告的基礎上,選出兩個以上項目讓其「夢想照進現實」。

按照任務規模,NASA規劃了三類深空探索計劃,分別是小型「發現計劃」(Discovery Program)、中型「新疆界計劃」(New Frontiers program),及大型「旗艦計劃」(Flagship Program)。

「發現計劃」創立於1992年,已支持並資助了20多項任務和儀器的開發和實施,這些項目耗資不超過4.5億美元。此前進行的「發現計劃」項目包括克卜勒行星望遠鏡、「洞察」號火星著陸器以及前往小行星帶的「黎明」號任務。

相關焦點

  • NASA下一輪探索級任務將前往金星、木衛一和海衛一
    其中兩個科學團隊將目標對準了金星,其他兩個團隊則分別專注於木衛一伊奧(Io)和海王星衛星——海衛一Triton。探索這些天體中的任何一個,將有助於揭開它以及其他類似天體如何進入宇宙的秘密。」這四支隊伍是NASA下一輪探索級任務的決賽團隊。探索級任務被視為NASA的「小型」行星科學任務。這些項目耗資不超過4.5億美元,旨在補充NASA較大的太陽系探索任務,包括中型「 新邊疆」(New Frontiers)任務和旗艦「太陽系探索」(Solar System Exploration)任務。
  • 金星、木衛一,還是海衛一?-虎嗅網
    海衛一:猶抱琵琶半遮面1846年10月10日,僅僅在德國天文學家約翰·伽勒發現海王星的17天後,英國天文學家威廉·拉塞爾發現了海王星最大的衛星——直徑2700公裡的海衛一。在太陽系的所有大衛星裡,海衛一其實挺特別的。
  • NASA「三叉戟」任務將訪問海衛一
    月球和行星研究所(Lunar and Planetary Institute)/大學空間研究協會(Universities Space Research Association)主任路易絲·普羅克特(Louise Prockter)表示:「海衛一一直是太陽系中最令人興奮且耐人尋味的天體之一。」
  • 太陽系中有可能孕育生命的天體:海衛一、木衛二、土衛二,穀神星
    存在地下海洋的木衛二、穀神星、土衛二,海衛一比火星更有可能存在生命。一,海衛一。海衛一是海王星的衛星,是海王星衛星中最大的一顆,佔了海王星所有衛星總質量的99.67%,但只有海王星質量的近5000分之一。
  • NASA四個新入圍任務將探索太陽系的險惡區域
    相應地,這四個還在等待最終批准的新任務也包含先前被忽視但極具科學價值的目標。在這種情況下,目的地將包括金星,木衛一和海衛一。這四個任務的計劃者現在將從事為期九個月的研究,以將這些概念具體化,他們獲得了300萬美元的額外資金來達成目標。所有候選人都必須進一步發展和完善其概念,並向發現計劃提交正式的概念研究報告。讓我們更詳細地看看這四個待選任務。
  • 美國NASA計劃發射探測器訪問海王星衛星海衛一
    大約30年前,美國宇航局的 "旅行者2號 "飛船飛過海王星的衛星海衛一Triton。宇宙飛船發回的圖像令人難以置信,從此讓研究人員想獲得更多的信息。 海衛一被發現其表面噴出黑色的冰狀物質。Triton也有一個看起來非常年輕的表面,已經用不斷噴出的材料重新鋪設了一次又一次。
  • NASA宣布新的探索計劃,探索這三顆星球,三顆都比較「冷門」
    加上金星的公轉速度極其緩慢,導致朝向太陽的一面溫度最高可以達到500℃。而由於表面的大氣循環極快,即使是背向太陽的一面,溫度也不會下降很多。在冷戰時期,蘇聯和美國就相繼發射探測器去金星探索。剛開始的時候,幾乎所有探測器在金星表面都待不長,很快就損毀了。即使後來有幾個探測器實現了探索,但是提供的資料也很有限。
  • NASA正在進行最後的思想鬥爭,他們在猶豫什麼?
    實際上,海王星之所以如此迷人,很大程度上來自於它的衛星——海衛一。海衛一直徑2706公裡,是太陽系第七大衛星。與此同時,它一度被稱為是太陽系最詭異的天體。普羅克特表示:「我一直非常喜歡旅行者2號的圖片,以及它對這顆詭異、瘋狂、無人能猜透的衛星投去的匆匆一瞥。」
  • 發現、新疆界、旗艦……盤點NASA深空探測三大梯隊
    近日,NASA公布了下一屆「發現」級項目(Discovery Program)的四個候選任務:海衛一飛掠任務TRIDENT、木衛一飛掠任務IVO和兩個金星探測任務DAVINCI+和VERITAS [1]。「發現」級項目(Discovery項目)是個啥?其實,可能大家並不陌生。許多我們熟知的太空探測任務,都出自這個項目。
  • 海衛一崔頓:太陽系第七大衛星,可能是一個被海王星俘獲的衛星
    海王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距離太陽最為遙遠的一顆行星,距離太陽大約30個天文單位(1個天文單位距離為1.5億千米),和木星、土星、天王星一樣,海王星也是一顆氣態巨行星,由於海王星距離地球十分遙遠,人類對它的研究還不十分深入,迄今為止只有旅行者2號探測器到訪過海王星。
  • 太陽系的活火山--山西頻道--人民網
    實際上,在太陽系大多數類地行星和衛星上,都找到了火山曾經活動過的痕跡。在我們的鄰居月球上,有一大片土地都覆蓋著古代的巖漿流。火星上高聳雄偉的奧林匹斯山和塔西斯高地,是太陽系最大的火山遺蹟。而金星的表面則覆蓋著火成巖和各種各樣的火山特徵。
  • 又一顆可能存在海洋的星球,美國執行新計劃,這次目標直指海衛一
    又一顆可能存在海洋的星球,美國執行新計劃,這次目標直指海衛一在太陽系內,存在許多天體,其中有我們熟知的太陽恆星,還有地球等行星,以及月球等衛星,當然,小行星和矮行星也在其中。而相比起月球,海衛一更受科學家的喜愛,從相關資料顯示,海衛一是海王星最大的衛星,同時,也是太陽系內最冷的衛星,比起月球還冷,但儘管如此,海衛一仍受到科學家的青睞。海衛一是一顆什麼樣的天體?
  • 海衛一竟是被俘獲的,竟還軌道逆行
    眾所周知,我們的太陽系它曾經擁有九大行星。但是在2006年國際天文大會上,人類把冥王星降級了。降為了矮行星之後。如今它只剩下了8大行星。在這八大行星中,有兩顆行星無疑是最孤獨的。那就是水星和金星。為什麼這麼說呢?
  • 一星一世界,細說太陽系衛星深處的大千世界
    的確,太陽系中形態各異的衛星,大小不一,森羅萬象。正所謂,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也許,佛陀在冥想中,曾瞥見洪荒宇宙眾多星辰上的不同景象,才創作出了諸如「大千世界」這般超凡脫俗的詞彙。讓我們一同前行,探訪太陽系中各大行星的衛星,了解地球之外,還存在著怎樣的奇特世界。
  • 波塞冬之子——你所不知道的海衛一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 系列徵文海衛一的直徑大致2700千米,是海王星最大的衛星,同時也是太陽系裡第七大的衛星。雖然海王星有不計其數的衛星,但海衛一的質量比剩下其他衛星質量總和的二十倍還要大。在自轉的同時,它每5.9個地球日繞海王星公轉一圈。
  • 又一顆可能存在海洋的星球,美國執行新計劃,這次目標直指海衛一
    相比起月球,海衛一更受科學家的喜愛,從相關資料顯示,海衛一是海王星最大的衛星,同時,也是太陽系內最冷的衛星一直以來,海衛一都被視為是太陽系最有可能出現生命的天體之一,但由於距離地球實在太遠,對於海衛一的探測才遲遲未能展開
  • 看看太陽系那些難得一見的天體照片,每一張都創造了人類的歷史!
    2、這顆飄著白雲的藍色星球不是地球而金星,是1974年「水手10號」探測器拍攝的紫外光視圖,由於濃密的雲層覆蓋了金星表面而無法看到內部的樣子。5、NASA的「旅行者1號」於1979年拍下了木衛一伊奧的首張照片,讓人們發現這個異常活躍的行星,木衛一由於被木星引力拉扯導致星球內部活動劇烈形成遍布全球的火山,以至於星球表面被一層黃色的硫磺覆蓋,照片中甚至還能看有火山正在噴發。
  • 這顆處於太陽系邊緣的衛星,陰冷無比,卻被懷疑存在海洋和生命
    在太陽系中,雖然目前已知的,只有地球才有生命,不過很多證據都表明,生命似乎在太陽系中並不是唯一的存在。比方說雖然如今金星和火星上的氣候環境都非常的惡劣,但是很多科學家都認為在遠古時期,金星和火星上是存在過生命的。除了行星之外,衛星近年來也成為了科學家們的重點探測對象。衛星就是圍繞著行星運行的天體,就好像是地球和月亮之間的關係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