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網】;
中國網1月7日訊 中國旅遊研究院最新發布的《中國冰雪旅遊發展報告(2021)》(以下簡稱《報告》)顯示: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隨著我國旅遊消費能力和經驗的增加,冰雪旅遊消費方式和組織形式都在發生顯著變化,散客、定製、周邊遊、家庭遊、自駕遊、無接觸智慧旅遊成為新的需求特徵。
《報告》認為,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冰雪旅遊需求結構更傾向於周邊遊、家庭遊、自駕遊和定製旅遊,我國冰雪旅遊規模有望繼續超過2億人次。在遊客需求驅動和高品質冰雪旅遊供給刺激下,預計2020-2021冰雪季我國冰雪休閒旅遊人次將達到2.3億人次 ,冰雪休閒旅遊收入超過3900億元,冰雪旅遊紅利將惠及更多中老年人、青少年、低收入群體等。
《報告》分析認為,從客源構成來看,本地區遊客佔到將近60%,冰雪旅遊本地化特徵顯著;從旅行時間來看,冰雪旅遊通常是中短期旅遊,選擇2-3天出遊時長的遊客最多,佔比為49.4%,其次是選擇4-5天出遊時長的遊客,佔比為36.1%。
從冰雪旅遊花費的構成來看,住宿的花費最大,其次為交通、遊覽門票、購物,飲食、娛樂和其他消費;從住宿的選擇上,冰雪旅遊的遊客主要選擇經濟型品牌酒店,佔比為32.2%,其次是精品民宿,佔比為27%;從參加冰雪旅遊的方式上來看,主要是結伴同行,結伴同行能夠降低出遊的風險性,在同伴的選擇上,與親友同遊的遊客人數佔比最多,佔比為34%。
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透露,旅遊經濟重點實驗室的研究團隊告訴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數據,參與答題和填寫問卷最多的省份是廣東。這再次驗證了之前的猜想,冰雪旅遊的自然資源集中在東北、華北和西北,而冰雪旅遊的客源市場則在華南、華中和華東。
數據顯示,2019-2020冰雪季我國冰雪旅遊人數同比減少約1.3億人次,冰雪旅遊收入同比損失約2400億元。
(伍策 一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