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撞擊地球之後,為何恐龍滅絕鳥類卻存活下來了?

2020-12-05 萬象經驗

科學家說鳥類是僅存的恐龍,這可能聽起來很奇怪,但這種聯繫確實存在。大約1億5千萬年前的侏羅紀時期,最早的鳥類從體型嬌小、長著羽毛的恐龍進化而來,成為恐龍族譜上的另一個分支。在超過8000萬年的時間裡,各種各樣的鳥類繁衍生息。

事後看來,鳥類可以被歸類為鳥類恐龍,而所有其他種類都是非鳥類恐龍。古生物學家之所以做出這樣的劃分,是因為6600萬年前的一場大災難。一顆直徑超過6英裡的小行星撞擊了現在的尤卡坦半島,引發了世界歷史上第五次大滅絕。隕石碎片散落世界各地,並引發了森林大火。然後,天空被菸灰和灰燼遮住,溫度下降。總的來說,在66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超過75%的已知物種沒有存活下來,而喙鳥是唯一在災難中倖存下來的恐龍。

所有現存的鳥類都有無齒喙,但並非一直如此。最早的鳥類,一億五千萬年前的始祖鳥,是有牙齒的。在始祖鳥出現後的數千萬年裡,有齒鳥類繼續蓬勃發展,並與它們的恐龍親戚一起進化。其中一些有齒的鳥類最終失去了牙齒,轉而用無齒的喙啄食。

那麼問題來了,是什麼進化壓力迫使鳥類失去牙齒?考慮到大多數鳥類都會飛,適應空氣似乎是有可能的。但是一個更有說服力的觀點是:食物可能促使鳥類進化為無齒喙。古生物學家已經注意到,一些恐龍群體進化出喙,因為他們變得更具草食性。鳥類進化出喙來啄食,而不是用牙齒捕食。

當大滅絕來襲時,那些已經進化了數百萬年的特徵決定了鳥類的生死。到白堊紀末期,喙形鳥的食物已經比有牙齒的鳥類豐富得多了。這些鳥並不以昆蟲或其他動物為食,所以它們能夠啄出堅硬的食物,比如種子和堅果。在物種滅絕的後果中,當動物數量銳減時,那些堅硬的小碎屑讓喙鳥度過了艱難的時期。

僅僅有一隻鳥嘴是不夠的。更確切地說,是那些擁有喙能夠碾碎堅硬種子的鳥類有了意想不到的優勢,增加了它們的生存機會。並且通過進化上的縮小,鳥類的大腦比它們的身體更大,這為鳥類的智力創造了條件,超出了非鳥類恐龍的進化能力。

但這些因素只是其中一部分,為了更多地了解鳥類是如何在大滅絕中生存下來的,目前的任務就是找到更多的化石。古生物學家有一些大災難後1000萬年左右的始新世鳥類化石,但是白堊紀和始新世之間的鳥類化石是很難找到的,這些化石可能會揭示新的秘密。

相關焦點

  • 為何導致恐龍滅絕的小行星撞擊陸地,而海洋裡的恐龍也滅絕了呢?
    恐龍在地球上生活了1.2億年,無疑是十分成功的物種,如果沒有極端的環境變化,它們將繼續統治地球。但是,只是在陸地。許多人有一個誤解,認為那個時代的許多巨型動物都是恐龍,其實諸如滄龍、蛇頸龍、魚龍和其他一些水生動物都是屬於海洋爬行動物,是蜥蜴的近親,它們雖然名字裡都有一個「龍」字,但是它們並不屬於恐龍。
  • 為何導致恐龍滅絕的小行星撞擊陸地,而海洋裡的恐龍也滅絕了呢?
    雖然恐龍統治的時間很長,但是它們只在陸地生存,天上飛的,水裡遊的都不是它們。回到主題,既然小行星在陸地撞擊,為什麼海洋裡的這些巨型動物也滅絕了呢?1951年,墨西哥石油公司開鑿研究鑽井時,發現了希克蘇魯伯隕石坑,這個平均直徑180公裡的隕石坑很有可能就是導致恐龍滅絕的小行星撞擊留下的
  • 巨型小行星撞擊地球或是導致恐龍滅絕的唯一合理解釋
    恐龍恐龍是生活在距今大約2.4億年至6500萬年前、部分能以後肢支撐身體直立行走的一類動物,支配全球陸地生態系統超過1.6億年之久。大部分恐龍已經滅絕,但是恐龍的後代——鳥類存活下來,並繁衍至今。恐龍最早出現在約2.4億年前的三疊紀。
  • 小行星撞擊是恐龍滅絕主因?恐龍身上還有哪些謎團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地球科學學院副教授方琳浩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也就白堊紀末期的「非鳥類恐龍」滅絕事件給出了自己的看法。劉忠俊 攝 小行星撞擊破壞恐龍棲息地? 恐龍為何會滅絕,這是許多人心頭的疑問。日前,有媒體報導,6月29日發表的一篇新研究發現,恐龍滅絕是因為小行星撞擊地球,而非火山噴發。 該研究認為,在66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時代末期,一顆小行星在現今墨西哥海岸的位置撞擊了地球。
  • 恐龍大滅絕中,為什麼有些生物可以存活下來?
    接下來我們來討論的是,大滅絕中為什麼有些生物可以存活下來。我們都知道6500萬年前那次小行星撞擊事件導致當時地球上最為繁盛的恐龍族群遭受滅頂之災,恐龍族群的遺孤鳥類雖然與我們共存但是恐龍的偉大身影早已消失。
  • 探秘故事:揭秘史前恐龍滅絕之謎,為何鱷魚卻存活了下來?
    一萬年前生活在地球上的恐龍,曾經是地球的霸主,支配全球陸地生態系統超過1.6億年之久。但不知為何,卻在6500萬年前出現了恐龍滅絕的情況,唯有部分和恐龍同時代的生物有倖存活了下來,並且一直繁衍至今。在6500萬年前究竟發生了什麼?居然使恐龍發生了大規模的滅絕。關於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的原因,在科學界一直都存在著較大的爭議。
  • 從出現到滅絕,恐龍時代的底層生物為什麼能存活下來?
    接下來我們來討論的是,大滅絕中為什麼有些生物可以存活下來。我們都知道6500萬年前那次小行星撞擊事件導致當時地球上最為繁盛的恐龍族群遭受滅頂之災,恐龍族群的遺孤鳥類雖然與我們共存但是恐龍的偉大身影早已消失。
  • 造成恐龍消失的原因,真是小行星撞擊地球嗎?為何找不到證據?
    造成恐龍消失的原因,真是小行星撞擊地球嗎?為何找不到證據?在人類的眼中,宇宙是一個神秘且未知的存在。從進入太空之後,我們能夠了解到,宇宙幾乎是一片漆黑的景象。時至今日,人類都無法看到宇宙的「素顏」。就連恐龍也從食物鏈的頂端墜落下來,甚至慘遭滅絕。科學家表示恐龍滅絕,其實就意味著一個時代的結束。關於恐龍滅絕的真相,一直以來都爭論不休,其中被隕石滅絕的說法被廣為流傳,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
  • 恐龍是如何滅絕的?恐龍滅絕的原因,時間,小行星撞擊,隕石,恐龍滅絕的真相​
    目前,大多數人認為,恐龍滅絕是由於小行星或隕石的撞擊等滅絕事件導致的。少數人認為,恐龍滅絕是由於病毒,或傳染病導致的,但這種可能性不大。《海奧華預言》一書並沒有特別提到恐龍的滅絕。不過,Tom Chalko在其網站上寫道,"在大約500萬年前的時候,地球2顆小衛星中的一顆(2個月亮中的一個)撞向地球,造成全球大災難、洪水等,恐龍就滅絕了。
  • 為什麼恐龍會滅絕?小行星以致命角度「暴擊」地球
    小行星撞擊地球,是一個純概率的「運氣類」問題,全地球的生物都在用自己的「運氣」對抗小行星的直接撞擊,然而地球目前為止依舊受到了無數小行星的撞擊。通古斯、車里雅賓斯克,都是給人類帶來巨大災難的撞擊事件,但是這些撞擊想要帶來滅絕事件還不夠火候,那麼為什麼恐龍會被一顆小行星毀滅呢?
  • 都說恐龍滅絕於小行星撞擊,那顆小行星在哪裡?就在這個大坑中
    小行星撞擊造成恐龍滅絕,這一說法基本上已經成為各門類科學家的廣泛共識,之所以大家都認可這一說法,不只是因為它是一種,假說或者理論,而是有著生物和地質考古的實物證據的,比如造成恐龍滅絕的最直接原因——隕石和隕石坑,基本上都已被科學家們發現。
  • 那顆6500萬年前撞擊地球,讓恐龍滅絕的小行星,後來去了哪?
    作為中生代最具代表性的動物,恐龍在地球上生存的時間長達2.4億年,現代鳥類生物也是恐龍進化的後代。不過恐龍有如此長的發展歷史,人們對恐龍化石的發現和認識卻是從19世紀才開始,第一位發現其化石的人是一個叫做曼特爾的醫生。自此人們開始了對於恐龍長達一個多世紀的研究,也包括它們是如何滅絕的。
  • 恐龍滅絕是因為火山爆發還是小行星撞擊?海洋生物化石給出了答案
    部分鳥類倖存下來,而恐龍則無一例外地遭受了滅頂之災。儘管尼斯湖水怪的傳說仍在繼續,但蛇頸龍類也在那一刻滅絕了。但是,由於小行星撞擊的時機和火山爆發的時間過於接近,地質學家們一直以來都在爭論,這場大屠殺的罪魁禍首到底是誰。這場辯論愈發激烈,以至於有人稱這場辯論為「科學中最持久的爭論」。
  • 恐龍滅絕的真實原因?科學家給出答案,「小行星撞擊說」遭駁斥
    恐龍,一個在人類出現之前統治了地球長達2億年的物種,為何會在最鼎盛時期突然滅絕?這個謎團,科學家們經過多年的研究也沒能給出一個令人信服的完美答案。關於恐龍的未解之謎,相信網友們更加關注的是「恐龍的滅絕」。
  • 恐龍沒有全部滅絕?這些常見動物,極有可能是恐龍進化來的!
    受到人類生活的影響,在自然界當中,每年都會有很多的物種瀕臨滅絕,甚至有些人根本就不知道這些物種曾經在地球上存在過。在科學界最受關注的海應該是6500萬年前恐龍的滅絕了,迄今為止科學界的說法不一,一直備受爭議,最主流的觀點是認為,是小行星撞擊地球所導致的。
  • 小行星正面撞擊地球,使恐龍滅絕,最後去了哪裡?
    ,想佔領地球,為了保護地球,青貓們在恐龍時代來尋找恐龍的基因但是恐龍已經在6500萬年前滅絕了,青貓們知道不能改變歷史雖然在太空梭上看到小行星進入大氣層,但是小行星墜落導致恐龍全部死亡這個場景不是導演們創造的,「隕石坑撞擊說」是目前恐龍已滅絕的最廣為人知的假說恐龍是從中生代(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到現在生存的龍形類動物,
  • 6500萬年前恐龍因為小行星撞擊瞬間滅亡,這個瞬間是多長?
    大約在2.4億年前,恐龍開始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主宰了地球整整1.75億年之後,地球的平靜被打破了,一顆隕石砸向地球,宣告著恐龍時代的結束。根據時間推算, 在這顆小行星撞擊地球的時間前後,地球上有超過75%的物種都滅絕了,它是罪魁禍首嗎?
  • 小行星撞地球後到底發生了什麼?專家:它們倖存了下來!
    6600萬年前的一天,一顆巨大的小行星撞向墨西哥海岸,這就是著名的小行星撞地球事件。小行星撞擊地球造成了我們所說的白堊紀-古第三紀(K-Pg)大滅絕,這場空前的災難殺死了世界各地的物種。海洋中四分之三的動物以及除了鳥類以外的所有恐龍都在這次大滅絕中死亡。那麼小行星撞地球後到底發生了什麼?實際上,在地球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物種滅絕中,植物和樹木倖存了下來。
  • 小行星60度撞擊地球,是恐龍滅絕的原因?人類也面臨滅絕風險?
    在科學之中,恐龍滅絕的原因可以說有很多「假說」,然而對於恐龍來說,「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恐龍滅絕是研究最多的。根據《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科學研究人員最新模擬數據指出,建立在小行星撞擊地球的基礎上,研究人員們發現這顆小行星是以「最致命的,最大的」角度撞擊了地球,所以導致了恐龍的滅絕。
  • 最新研究顯示,恐龍殺手小行星以「最致命的角度」撞擊地球
    根據計算機對6600萬年前的那場災難最新進行的模擬結果顯示,那顆把恐龍滅絕的小行星以一個釋放最大破壞力的角度撞擊了地球。發表在《自然通訊》雜誌的一項研究表明,這顆恐龍殺手小行星從東北方向以45~60度方向撞向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