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欣賞精彩視頻
這裡來說說,三氯化鐵在大型水廠的應用。
上次提到了底特律汙水處理廠,那它的排放口在哪兒呢?
原來是在北美洲五大湖之一的伊利湖。
那麼問題來了,要考慮避免湖體的富營養化,為什麼呢?
因為處理後的汙水,依然含有氮磷等導致藻類生長的物質。
另外每天300多萬方的排水量不是個小數目,還有伊利湖是一個相對封閉的受納水體。
因此為了不引起富營養化,底特律汙水廠就必須嚴控總磷的排放。歷史的鏡頭要拉回到以前,底特律曾經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城,有發達的鋼鐵業。
鋼鐵在生產過程中產生了大量的酸洗廢液,它溶解後有大量的鐵鹽。
於是,當時的工程師就把含鐵的廢液投加到汙水中去除總磷。
從1970年起,底特律汙水處理廠利用這種化學除磷法,實現出水TP小於1mg/L的目標。
這相當於我們現在的城鎮汙水處理廠一級B的標準,換言之,放在50年後的今天也是很好的處理效果。
另外從環保的角度來看,這其實實現了以廢治廢的目標,即用一個行業沒有的東西來治理另一個行業的汙染。
這可是環境工程師夢寐以求的解題思路。
俗話說,滷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許多汙水廠一再印證這種除磷方法有效。
此外,三氯化鐵還具有很強的混凝沉澱去除汙染物的效果。
到了本世紀初,在香港,處理規模每天176萬噸的昂船洲汙水處理廠開始運營。
它採用的就是投加三氯化鐵的化學強化的一級汙水處理工藝。
實際過程中,這道工藝可以直接一次性地去除汙水中約80%的懸浮物和70%的BOD。
因為運行成效顯著,該廠被譽為世界上一級汙水處理最具有效率的處理設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