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重大發現:端粒縮短速度決定人的壽命,平均能活79歲!

2020-12-06 甘苦人文

據科學新聞網EurekAlert!新聞稿,西班牙國家癌症研究中心科學家解釋稱,壽命取決於保護染色體在細胞分裂過程中不受損傷、不遺失遺傳信息的結構——端粒的縮短速度,這就有可能制定一個確定個體壽命的公式。

科學家們對比了老鼠、山羊、海豚、海鷗、馴鹿、白兀鷲 、火烈鳥、大象和人的端粒。結果表明,染色體末端縮短速度越快,平均壽命越短。其中,人的平均壽命大約是79歲。也就是說,重要的不是端粒本身的長度。有些動物的端粒很長,但壽命卻很短。

人的端粒每年損失70個鹼基對,而老鼠的端粒每年損失7000個鹼基對。與此同時,端粒縮短速度 ,比起體重或心率,是確定個體壽命的最佳參數。

相關焦點

  • 物種壽命由何決定?端粒縮短速度是決定因素
    參考消息網7月13日報導是什麼決定了每個物種的壽命?外媒稱,西班牙一個研究團隊發現,每個物種生命的長度與其端粒縮短的速度之間存在顯而易見的聯繫。端粒是存在於真核細胞線狀染色體末端的一小段DNA-蛋白質複合體,作用是保持染色體的完整性和控制細胞分裂周期。
  • DNA片段能預知壽命:端粒長度決定生物壽命
    這種檢測方法將於2011年年底在英國上市,由此引來爭議與關注  端粒長度  決定生物壽命  西班牙馬德裡國立癌症研究中心的瑪莉亞·比拉斯科博士是這項商業端粒檢測方法的發明者,她說這是一種非常簡單、快捷的檢測方法,能在同一時間對很多樣本進行分析。更重要的是,可以通過檢測發現危險的、非常短的端粒。
  • 抑制端粒修剪機制能讓人活700歲
    人類細胞每次分裂端粒會縮短50-200bp,細胞只能分裂50次左右,壽命是100歲,如果能讓細胞每次分裂端粒只縮短5pb,細胞能夠分裂500次,人類至少能活1000歲。如果按照童坦君院士測得中國人每年端粒平均縮短35bp算,人類至少能活700歲。
  • 為什麼人活80歲,烏龜活200歲?科學家發現長壽關鍵
    據埃菲社7月8日報導,火烈鳥平均能活40歲,老鼠只能活兩年,大象壽命在60歲左右,人類則越來越多地能活過80歲……不同物種之間存在這種壽命差距的原因究竟是什麼?研究人員對老鼠、山羊、海豚、海鷗、馴鹿、禿鷹、火烈鳥、大象和人類的端粒進行了比較,結果表明,端粒縮短速度更快的物種壽命更短。
  • 活多久看端粒!Nature最新:已有辦法恢復抽菸加班導致的端粒縮短
    今年3月,密西根大學研究了美國250名一年工齡的實習住院醫師的唾液樣本,發現他們端粒縮短損耗速度是普通年輕人6倍!端粒是染色體末端類似於鞋帽的結構,保護人體基因組的穩定性以防突變,其長度直接反應人類壽命長短。自然界中典型的如烏龜,他們端粒縮短速度更慢壽命更長。
  • 美媒報導染色體端粒長度關壽命 縮短可能患病
    這些尾端結構被稱之為端粒,對承載基因的染色體起著保護作用,會隨著我們年齡的增加而老化,因此它們也許可能用來預測我們的壽命,甚至預測人們早死的危險性。一些研究還發現,端粒的長短和某些疾病的發病率有關聯。如果我們能進一步了解端粒和健康長壽之間的關係,也許我們就能明白如何保護或增強這些染色體尾端。
  • 3個月讓人年輕25歲?新臨床試驗取得重大突破:人類端粒可延長20%
    「我真的好想再活五百年」,這是前些年一首極度流行的歌曲裡唱的,人類在物質精神生活極大豐富之後,終於向所謂的地球生命規則發出了詰問和挑戰,希望能獲得遠超現在的生存時間,來享受更為長久的生命時光,探索未知的宇宙奧秘。
  • 「端粒」真的是決定人類壽命的因素嗎?
    而現代科學則是發現人體細胞分裂的總次數是固定,當一個細胞分裂次數達到上限,它就無法再產生新的細胞。當大多數細胞的分裂次數達到上限後,人體的細胞死亡速度就會超過產生速度,此時人體便開始向著死亡靠近。通過研究,科學家發現,決定細胞分裂次數的是一種叫「端粒」的東西。
  • 167歲是人類壽命極限?三種計算方法剖析,端粒越長越好麼?
    長生健康一直是全人類都非常關心的話題,壽命與日常的生活,遺傳等問題存在一定關係,按科學記錄數據顯示,最高保持的記錄是來自1999年版金氏世界紀錄的數據,名叫「吉安娜·露易絲·卡爾門」,她活了122歲164天,20餘年未被超越,但是這個壽命相對於地球大多數生物來說,已是非常短暫的了
  • 中國人均壽命是76歲,為什麼很少有人活到100歲?
    去年國家衛健委發布的《2017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7年,我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為76.7歲,比2016年的76.5歲有所提高。然而你知道嗎?從理論上來說,人類本可以活到120歲的。但是現實生活中,很少有人能夠活到100歲,更別提120歲了。
  • 劇烈運動會縮短人的壽命
    劇烈運動可以縮短一個人的壽命(Fototlia)劇烈運動能夠增加代謝,促使細胞更迅速分裂以更換損壞或磨損的細胞,而細胞的分裂次數是有限的,因此激烈的運動可以縮短一個人的壽命。細胞分裂一次,端粒就縮短一點。一旦端粒消耗殆盡,染色體則易於突變而導致動脈硬化和某些癌症。因此,端粒和細胞老化有明顯的關係。醫學博士富爾曼(Joel Fuhrman)在博客中寫道:「盛行的謠傳是新陳代謝加快很棒,因為它會使人體重下降。然而,新陳代謝快並不意味著你是健康的,事實上,它可能會導致你更快地變老。」
  • 赫曼因NMN突破海夫利克極限,端粒長度和消耗速度成關鍵
    無數的研究都歸結於端粒,人體壽命受限於端粒長度和端粒縮短的速度。根據科學家最新的研究報告指出,影響生命壽命的因素並不只是看這個端粒的長短,還要看看它縮短的速度,縮短的速度越慢,生物的壽命越長,反而壽命越短。有的動物比如烏龜,它的壽命非常漫長,那麼它染色體末端的這個端粒的縮短速度非常慢。
  • 科學家認為人的壽命上限為1200歲,人真的有可能活過千歲嗎?
    人的壽命自古以來都備受關注,隨著社會生活的穩定,人類的壽命都普遍提高了。雖然現代科學認為長壽未必是一件好事,資源短缺,人口劇增都是很大的挑戰,但倘若像愛因斯坦那樣對人類社會貢獻巨大的偉人能夠延年益壽,這對人類的發展不是一件好事嗎?隨著科技的發展,現代科學家揭開了生命衰老之謎,發現人類的壽命上限可以達到1200年,人真的有可能活過千歲嗎?
  • 為什麼人活80歲烏龜卻能活200歲?科學家發現它們長壽的關鍵
    為什麼人活80歲烏龜卻能活200歲?科學家發現它們長壽的關鍵人固有一死,從古至今,很多人都試圖尋找長生不老的方法,「貪生怕死」是大多數人類的通病。但是,人的壽命就只有這麼短,你不知道你什麼時候會死,人活到80歲已經是非常高壽了,但是動物界中的烏龜卻可以活到200歲,同樣生活在地球上,生命的長短是由什麼決定的呢?科學家的研究給出了答案。
  • 為什麼烏龜能活200多歲,人的壽命就差了很多?原來一切跟它有關
    大部分的烏龜如果沒有遭遇意外,基本都能活到百年以上,其中不少的烏龜能夠活到200多歲,科學家曾經在.靠近太平洋附近的一些島嶼上發現了吃植物的草龜.這種烏龜壽命達到了300年。為什麼烏龜能活200多歲,而人的壽命就差了很多?相信很多人都想著能夠活得比烏龜還要長,那麼影響生物壽命不同的根源在哪裡?
  • 理論上人類的極限壽命是多少歲?聽完科學家的解釋明白了
    對於人類來說,自然是希望自己的壽命越長越好。很多人不想著長生,因為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很多人卻會想著,自己能夠活幾百歲,幾千歲。那麼人類能夠活那麼長時間嗎?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人類的平均壽命其實並不長,自然界有很多的生物,它們的壽命要遠超人類。那麼人類的極限壽命理論上應該是多少歲?又是什麼因素決定著人類的壽命?
  • 理論上人類的極限壽命是多少歲?聽完科學家的解釋明白了
    對於人類來說,自然是希望自己的壽命越長越好。很多人不想著長生,因為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很多人卻會想著,自己能夠活幾百歲,幾千歲。那麼人類能夠活那麼長時間嗎?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人類的平均壽命其實並不長,自然界有很多的生物,它們的壽命要遠超人類。那麼人類的極限壽命理論上應該是多少歲?又是什麼因素決定著人類的壽命?
  • 科學家發現,端粒可用新物質代替,人類壽命有望突破120歲!
    科學家發現,端粒可用新物質代替,人類壽命有望突破120歲!每個人都對生都充滿了渴望,這也是很多人積極尋找壽命延長方式的原因之一,在日本衝繩有一個聞名於世界的第一長壽村,這裡的百歲老人數量是美國的10倍左右。
  • 歐洲出現生命長度公司:五百歐元測壽命起爭議
    端粒與壽命的關係早就被科學研究所證實,2009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就是授予發現了端粒的三位科學家。他們發現人和動物的染色體兩端有一個帽子狀的東西,稱為端粒。端粒實際上就是一種特殊的DNA片段。它的長度決定著生物的壽命,端粒越短,生物的壽命越短;端粒越長,則生物的壽命越長。  此外科學家的研究還發現,端粒酶的活性不一樣是調控生命衰老的關鍵因素。
  • 人類個體的壽命早就被決定了,科學家:你無法決定自己活多久!
    隨著生命生物科學的進一步發展,隨著人類對基因的認識越來越深刻,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人類整體的平均壽命一定會越來越長,但是永生卻是一件看不到終點的事情。對於人類這個族群來說,個體的壽命其實也有很大的差別,有人先天夭折,有人長命百歲,不考慮意外的情況,人類的壽命究竟是由什麼決定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