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曼因NMN突破海夫利克極限,端粒長度和消耗速度成關鍵

2020-12-01 大眾生活報網

從全球聞名的蘇美爾王表的記錄中可以看到,歷代的統治君主的壽命是遞減的,最早的8個帝王每人在位的時間都是上萬年,第一位帝王阿盧利姆,在位28800年,前八個合起來總共合起來就統治了24萬年,而進入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帝王的統治年齡就縮短到幾年或者幾十年,與現代人壽命接近。在蘇美爾文明的記錄中,現代人的壽命是比較短的,現代人為什麼無法獲得更長的壽命呢?

無數的研究都歸結於端粒,人體壽命受限於端粒長度和端粒縮短的速度。

根據科學家最新的研究報告指出,影響生命壽命的因素並不只是看這個端粒的長短,還要看看它縮短的速度,縮短的速度越慢,生物的壽命越長,反而壽命越短。有的動物比如烏龜,它的壽命非常漫長,那麼它染色體末端的這個端粒的縮短速度非常慢。

正常人的端粒長度約在8000-10000bp範圍內,在大多數已經分化的體細胞中每分裂一次大約會丟失50-100bp。正常體細胞平均可以分裂50次左右,而每次分裂的周期大約為2.4年。按照這個算法人的壽命就是120歲,也就是「海夫利克極限」。

但是,在正常人體細胞中,端粒酶的活性受到相當嚴密的調控,只有在造血細胞、幹細胞和生殖細胞,這些必須不斷分裂的細胞之中,端粒酶才正常工作,其它器官的端粒酶活性是很低的。當細胞分化成熟後,必須負責身體中各種不同組織的需求,各司其職,於是,端粒酶的活性就會漸漸的消失。端粒酶是一種由催化蛋白和RNA模板組成的酶,可合成染色體末端的DNA,賦予細胞複製的永生性。這種情況下,服用NMN可補充端粒酶長度的20%,理論上身體獲得50*20%=10次的分裂次數,細胞每2.4年更新一次,那麼人體獲得2.4*10=24年的理論壽命。

人均提升24歲的壽命,這是NMN號稱活到120歲的理論依據。那麼赫曼因NMN是如何提升端粒酶長度的呢?

端粒和Sirtuins長壽蛋白都與疾病和衰老有關,但兩者的關係不甚清楚,最近美國貝勒醫學院Hisayuki Amano的研究團隊在端粒研究上取得突破,他們發現了端粒和sirtuins的關係,並發現NMN可以維持端粒長度。這項成果發表在了2019年3月28日的Cell Metabolism上。

制約長壽的因素很多,無論是內因還是外因,無論是新陳代謝問題還是器官細胞功能文圖,從根源上說都與端粒長度和消耗的速度有關,赫曼因NMN是最終能減少端粒消耗,增加細胞分裂次數的有效補充劑,是人類走向長壽時代的必備佳品。

目前京東全球和淘寶均有銷售NMN之父赫曼因產品,618期間優惠更多。

編輯:賀賀

相關焦點

  • 美國科羅拉多大學醫學院證實:赫曼因NMN激活劑對抗耐受性顯著
    長生不老似乎是人類認知領域的禁忌,但通過服用赫曼因NMN的老者,不少人都會有這種錯覺,衰老並非不可戰勝。長生不老,自古以來就是人類永恆不變的追求。道家的仙丹就是衝著長生不老的目標來的,秦始皇甚至派遣數百童男童女進入蓬萊島尋找長生不老的法門。
  • 赫曼因NMN顛覆認知,長壽科技駛入人類未知區域
    所以很多時候,雖然化學分子式有區別,但NMN在實際效能上等於NAD,所以才有赫曼因公司NMN之父或者NAD之父的說法。弄不清NMN與NAD關係的時候記住:NMN是手段,NAD是目的。1、NMN+與晝夜節律NAD+依賴的脫乙醯酶SIRT1通過連接調節NAD+補救途徑的酶反饋迴路和晝夜節律轉錄-翻譯反饋迴路,成為晝夜節律與代謝之間的橋梁。
  • 赫曼因NMN7誕生,長壽元年的科技獻禮,時代老者的華麗轉身
    近期,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華盛頓大學和日本慶應大學聯合研究小組披露:β-煙醯胺單核苷酸(NMN,風靡富人圈的哈佛長壽「神藥」赫曼因的關鍵成分)的人體二期臨床反饋積極,目前正在進行第三期試驗。日本各界均在積極推進,以圖通過這一技術幫助老人延長健康壽命時間,減輕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子女、家庭贍養老人及社會養老和醫療負擔。
  • 淺談NMN細胞抗衰,nmn在人體內停留時間刷新認知!
    人體之所以會慢慢衰老,在科學的不斷深入後,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DNA的損傷和NAD+的慢慢缺失使細苞基 因受損和線粒體能 量生成減少,導致細苞提前凋亡或者活.力下降而導致人體衰老,而NAD+的流失是讓DNA損傷加速的重要因素,所以NAD+與人體衰老有著密切的聯繫,抗 衰老的關鍵也就在NAD+上了。
  • NMN7500和NMN9000有什麼區別,nmn修復DNA只看含量大錯特錯!
    儘管衰老細苞大部分處於休眠狀態,但它可能會通過分泌被認為有助於動脈粥樣硬化和其它衰老相關病的炎性細苞因子來加速衰老過程。端粒可能特別容易受到DNA破壞,失去保護人體免受炎症侵襲和保護染色體彼此融 合的能力。
  • NMN是方法,激活長壽因子才是目標
    這些動態的細胞和系統過程可能會導致與年齡相關的功能衰退和衰老疾病的發病機理的發展。為了緩解這些與年齡相關的問題,補充關鍵NAD +中間體(NMN)目前正引起極大關注。這裡面赫曼因NMN7無疑是所有品牌中最具前瞻性的產品。根據赫曼因實驗室透露。NAD +沉默調節蛋白介導的病毒-宿主關係是NAMPT和哺乳動物沉默調節蛋白SIRT1介導的更為複雜的組織間通信的原型。
  • 日本nmn6000的功效與作用,都告訴你了!
    在他的科研支持和認可下,以W+NMN12000為主的高濃度(端粒塔)W+NMN12000上市,面向廣大消費者。注意:W+NMN選擇請遵照《W+NMN國際質量管理十大核心標準》及《OULF》歐聯法檢測合格;為了避免nmn長期吃怕會產生副 作用,所以建議選擇有法美雙國認證的nmn;nmn吃多久有真效果,建議w+nmn含量12000,純度百分之99,配有nmn喚醒因子,效果方可快體現!
  • 身體衰老程度和端粒長度息息相關,NMN能有效補充修復端粒
    經常運動的人腹部脂肪相對更少一些,大腿和臀部的肌肉更發達。相田順子教授經過研究發現,這可能跟端粒的磨損情況有關。腰腿線條比較粗的話,受磨損較小。  什麼是端粒?  端粒是染色體末端類似於鞋帽的結構,它的作用是保護人體基因組的穩定性防止病變,它的長度直接反應人類壽命。  隨著年齡增長,細胞在進行自我複製的時候,這些端粒就會被磨損。
  • 身體衰老程度和端粒長度息息相關,NMN能有效補充修復端粒?
    經常運動的人腹部脂肪相對更少一些,大腿和臀部的肌肉更發達。相田順子教授經過研究發現,這可能跟端粒的磨損情況有關。腰腿線條比較粗的話,受磨損較小。  什麼是端粒?  端粒是染色體末端類似於鞋帽的結構,它的作用是保護人體基因組的穩定性防止病變,它的長度直接反應人類壽命。  隨著年齡增長,細胞在進行自我複製的時候,這些端粒就會被磨損。
  • 中生醫學——從端粒長度解密抗衰
    Muller創造,來源是希臘文中表示「末尾」的telos和表示「部分」的meros。端粒的主要功能是保持染色體結構和功能的完整性,它保護著染色體末端不被降解,防止染色體之間的相互融合及重組。端粒與抗衰老的關係端粒長度隨著細胞的每一次分裂而縮短,細胞每分裂一次,端粒就縮短一些,人體細胞平均可以分裂50-70次,每隔1.5-2年分裂一次。
  • 端粒長度與克隆動物的壽命關係
    ,多莉早衰原因可能與端粒較短有關,而檢測結果也證明了這一推測,多莉的端粒比正常生育的綿羊短20%。 多莉出生時體型也比正常胚兒大,克隆鼠和克隆牛胚兒都有比正常大的現象,可能也是端粒長度不足造成的,因為近日
  • 美科學家新發現:「端粒長度」可替換,人類壽命將再迎突破
    9月11日,美國芝加哥大學Kathryn Demanelis研究團隊在頂尖學術期刊《Science》上發表研究:有著「生命時鐘」之稱的DNA端粒(Telomere)再迎新發現,通過檢測1000名遺體捐獻者的20多種人體組織端粒長度發現,全血細胞的端粒長度可替代其他組織中的端粒長度,這為釐清端粒長度和人體衰老之間的關係提供了新證據。
  • 端粒長度與性別、種族和慢性病相關,且因人體組織類型而異!
    隨著細胞的不斷分裂,端粒長度(TL)會隨時間逐漸縮短,最終觸發細胞衰老,因此TL長期以來也一直被認為是人類衰老和疾病的重要生物標誌物。正常衰老與端粒縮短有關,而端粒縮短與死亡率和與年齡有關的疾病相關。但端粒縮短,衰老與疾病之間的關係目前仍不完全清楚,且由於有關端粒長度與健康之間關係的大多數研究僅在血液中進行,因此也存在一個問題,血細胞中的端粒是否可以替代其他組織中的?
  • Science:與衰老和疾病相關的「端粒長度」研究獲重大突破!
    端粒是存在於真核細胞線狀染色體末端的一小段DNA-蛋白質複合體,關於其長度的問題已備受矚目。因為它已被認為是人類衰老和疾病的重要生物標誌物。然而,大多數關於端粒長度和健康之間關係的研究都只限於單一的組織類型,即血液。對於研究衰老、疾病和生活方式對端粒長度影響的研究人員來說,血細胞是否可以作為其他組織的可靠替代物呢?
  • DNA片段能預知壽命:端粒長度決定生物壽命
    端粒酶的活性是調控衰老的關鍵因素。人年輕時,端粒酶的活性較大,容易維持和延長端粒。但在年老時,端粒酶活性低,難以維持端粒的長度,端粒就會縮短,因此衰老會慢慢顯露。而且,也有研究發現,男性端粒長度縮短略快於女性,這也是男性平均年齡低於女性的原因。
  • 認識端粒、端粒酶
    在新細胞中,細胞每分裂一次,染色體頂端的端粒就縮短一次,當端粒不能再縮短時,細胞就無法繼續分裂了。這時候細胞也就到了普遍認為的分裂100次的極限並開始死亡。因此,端粒被科學家們視為「生命時鐘」。端粒酶可以把DNA複製損失的端粒填補起來,藉由把端粒修復延長,可以讓端粒不會因細胞分裂而有所損耗,使細胞分裂的次數增加。惡性腫瘤細胞具有高活性的端粒酶。
  • Science:端粒長度與性別、種族和慢性病相關
    端粒是在染色體末端發現的重複的非編碼DNA序列,就像保護帽一樣,可以保護染色體末端免於降解和融合,使重要的遺傳信息不致丟失。隨著細胞的不斷分裂,端粒長度(TL)會隨時間逐漸縮短,最終觸發細胞衰老,因此TL長期以來也一直被認為是人類衰老和疾病的重要生物標誌物。
  • 新型數字PCR技術可在3小時內測定「端粒」單分子絕對長度
    研究數據表明,這種新穎的高通量數字PCR方法準確、靈敏,並且可以進一步幫助測量在癌細胞中發現的染色體外端粒重複序列(ECTR)。「我們的創新可以極大地提高診斷速度,同時為年齡相關疾病和癌症提供關鍵的端粒信息。這樣一項可靠的臨床工具能夠提供準確的端粒分析,進而為患者提供精準治療和針對性的療法。」
  • 赫曼因NMN對不孕不育有作用嗎,《細胞報告》有答案
    儘管我們無法阻止歲月的流逝,但赫曼因實驗室(hve)對小鼠的新研究發現,隨著我們接近40歲及以後的歲月,也許有一種方法可以減輕女性生殖衰老的某些影響並提高生育能力。有了這樣的統計數據,難怪婦女和夫妻正在尋找解決方案以幫助增加生育能力。但是,提高產婦年齡並不是生育率上升的唯一原因。假設女性生殖系統由卵巢,輸卵管和子宮組成,則其中任何一個的功能障礙或失調都可能導致生育能力下降。
  • Science:決定壽命的「端粒長度」研究獲重要突破
    來源 芝加哥大學醫學院翻譯 阿金審校 戚譯引長期以來,端粒長度一直被視作人類衰老和疾病的重要生物標誌物,但大部分關於端粒長度和健康之間關係的研究只調查了一種類型的組織: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