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衰老一直是全人類關心的話題,也是全球科學家不斷探索的領域。事實上,人的衰老是一個複雜綜合作用的生理過程,並非由某一個單一因素決定。不過,在生命科學與時俱進的今天,我們已經能夠在細胞分子水平上對人體的衰老狀態給出科學精準的評估。
這把評估的標尺,就是端粒。美國科學家伊莉莎白·布萊克本、卡羅爾·格雷德、傑克·紹斯塔克也因為這一重大的科學突破,在2009年獲得了諾貝爾醫學獎,他們已經證實,細胞分裂時染色體正是通過末端的端粒實現自我複製。
端粒是什麼?
端粒(telomere)是存在於細胞內染色體末端的一段具有特殊序列的DNA(及其結合於其上的蛋白質),這一術語由美國二十世紀早期的遺傳學家Hermann J. Muller創造,來源是希臘文中表示「末尾」的telos和表示「部分」的meros。
端粒的主要功能是保持染色體結構和功能的完整性,它保護著染色體末端不被降解,防止染色體之間的相互融合及重組。
端粒與抗衰老的關係
端粒長度隨著細胞的每一次分裂而縮短,細胞每分裂一次,端粒就縮短一些,人體細胞平均可以分裂50-70次,每隔1.5-2年分裂一次。分裂間隔越長,端粒相對較長,衰老的速度越慢;分裂間隔越短,端粒相對較短,衰老的速度就會更快。端粒的研究給了抗衰老一個科學而精準的答案。
端粒變短與疾病的聯繫現在有比較清楚的關係。例如,端粒變短與心臟病、糖尿病和某種特定的癌症是有聯繫的;而且一些慢性精神疾病,如抑鬱和創傷後應激障礙等也與端粒變短有關。隨著研究的深入,未來還會發現很多疾病與端粒變短有關。
端粒的長短受什麼因素影響?
對於正常體細胞,影響端粒長度(縮短)的因素既有必然的內因,也有環境造成的外因。
如何應對端粒快速變短?
針對端粒快速變短,中生醫學聯合中科院分子項目組、中科院動物所端粒與抗衰項目組共同成立「中國端粒與抗衰老研究中心」,推出「端粒檢測+幹預解決方案」的抗衰老服務。首先檢測您的端粒長度,在檢測報告中如發現端粒長度短於同齡平均值,應及時採取幹預措施,中生醫學為您提供一套精準科學的解決方案。
中國端粒與抗衰老研究中心相關專家表示,補充特殊食品可以穩定端粒並降低端粒縮短的速度,從而幫助機體延緩衰老,這一結論已經被科學實驗證實。同時,良好的生活習慣、健康的心理狀態、平衡的膳食結構都可以延緩外因引起的端粒縮短。端粒長度穩定了,人體衰老速度就會得到控制。
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人們對健康的需求越發迫切,抗衰老已經成為全民關注的熱點問題。中生醫學的「端粒檢測+幹預解決方案」已經被大量科學實驗所驗證,這是一個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
本文來源:大眾新聞 責任編輯: 付曉萌_NB7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