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粒長度與性別、種族和慢性病相關,且因人體組織類型而異!

2020-12-06 科技與生活視野

端粒是在染色體末端發現的重複的非編碼DNA序列,就像保護帽一樣,可以保護染色體末端免於降解和融合,使重要的遺傳信息不致丟失。隨著細胞的不斷分裂,端粒長度(TL)會隨時間逐漸縮短,最終觸發細胞衰老,因此TL長期以來也一直被認為是人類衰老和疾病的重要生物標誌物。

正常衰老與端粒縮短有關,而端粒縮短與死亡率和與年齡有關的疾病相關。但端粒縮短,衰老與疾病之間的關係目前仍不完全清楚,且由於有關端粒長度與健康之間關係的大多數研究僅在血液中進行,因此也存在一個問題,血細胞中的端粒是否可以替代其他組織中的?

近日,來自美國芝加哥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對952個個體的共6000多種不同組織的端粒長度進行檢測,發現遺傳變異影響多種組織類型中的TL,全血中的TL具有足夠的代表性,且TL與年齡、種族、性別等,以及慢性疾病的發生風險相關。相關研究結果於9月11日發表在《Science》上。

研究人員測量並使用Luminex分析了952名基因型組織表達(GTEx)項目捐贈者(已故,年齡20至70歲)的25種組織類型中的相對TL(RTL,相對於標準樣品的端粒重複豐度)。之後使用線性混合模型分析了RTL和年齡、性別、民族等協變量之間的關係,對TL變異的來源,年齡、組織類型與TL之間的關係以及TL的生物學決定因素和相關性進行了研究,並對全血TL能否作為其他組織類型TL的替代物進行了評估。

人體組織中的TL

對各種人類組織類型中的TL分析表明,RTL在全血中最短,在睪丸中最長,組織RTL可分為三個聚類:中胚層和外胚層(如肌肉和皮膚)、內胚層起源的組織(如胃和肺)以及甲狀腺和腦小腦。而這種組織類型中TL的差異可能是由於整個組織的內在因素(細胞分裂率和病史等)外在因素(對環境暴露的響應)變化而導致的。

TLs在不同的人體組織類型之間存在差異,但在不同的組織類型之間存在相關性

研究還發現,全血的RTL與23種組織類型中的15種組織特異性RTL呈正相關性,這也表明全血中的TL可以代表許多組織類型中TL。此外,TL在個體間也各不相同,相比男性,女性的端粒更長;種族方面,非洲血統的個體在許多組織類型中具有更長的TLBMI和吸菸狀態也與較短的RTL相關;24個組織中,RTL與21種組織類型的年齡呈負相關性

多數組織中年齡與TL呈負相關,在端粒較短的組織中相關性最強

研究人員檢查了常見的與年齡相關的慢性疾病與組織內和跨組織的RTL之間的關聯,發現2型糖尿病與所有組織的RTL較短以及胰腺RTL和冠狀動脈RTL較短有關;多數慢性疾病與所有組織以及睪丸,冠狀動脈,腎皮質和小腦的RTL縮短相關。但其未觀察到RTL與癌症病史之間的任何關聯。

文章的通訊作者Brandon L. Pierce說:「這些結果將有助於研究人員了解端粒長度的哪些方面是由於遺傳所導致的,哪些方面可能會受到人們生活方式、環境暴露等的影響。反過來,這也將讓科學家更容易研究和了解特定生物標記物在衰老和疾病中的作用 。」

相關焦點

  • Science:端粒長度與性別、種族和慢性病相關
    正常衰老與端粒縮短有關,而端粒縮短與死亡率和與年齡有關的疾病相關。但端粒縮短,衰老與疾病之間的關係目前仍不完全清楚,且由於有關端粒長度與健康之間關係的大多數研究僅在血液中進行,因此也存在一個問題,血細胞中的端粒是否可以替代其他組織中的?
  • Science:不同人體組織中端粒長度存在差異
    這一局限引發了下列問題:當研究人員研究衰老、疾病和生活方式因素對端粒長度的影響時,血細胞能否可靠地代表人體其他組織的情況呢?9 月 11 日,一項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新研究對此做出了回答。該研究分析了超過 20 種不同人體組織類型中的端粒長度,這些組織來自近 1000 名人類遺體捐贈者。
  • 《科學》:與衰老和疾病相關的人體組織端粒長度研究獲重大突破!
    端粒是存在於真核細胞線狀染色體末端的一小段DNA-蛋白質複合體,關於其長度的問題已備受矚目。因為它已被認為是人類衰老和疾病的重要生物標誌物。然而,大多數關於端粒長度和健康之間關係的研究都只限於單一的組織類型,即血液。
  • Science:與衰老和疾病相關的「端粒長度」研究獲重大突破!
    端粒是存在於真核細胞線狀染色體末端的一小段DNA-蛋白質複合體,關於其長度的問題已備受矚目。因為它已被認為是人類衰老和疾病的重要生物標誌物。然而,大多數關於端粒長度和健康之間關係的研究都只限於單一的組織類型,即血液。對於研究衰老、疾病和生活方式對端粒長度影響的研究人員來說,血細胞是否可以作為其他組織的可靠替代物呢?
  • Science:決定壽命的「端粒長度」研究獲重要突破
    這一局限引發了下列問題:當研究人員研究衰老、疾病和生活方式因素對端粒長度的影響時,血細胞能否可靠地代表人體其他組織的情況呢?9 月 11 日,一項發表在 Science 雜誌上的新研究對此做出了回答。該研究分析了 23 種不同人體組織類型中的端粒長度,這些組織來自近 1000 名人類遺體捐贈者。
  • 科學家報導不同人類組織中端粒長度的決定因素
    科學家報導不同人類組織中端粒長度的決定因素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9/12 15:26:51 2020年9月11日,美國芝加哥大學Brandon L.
  • Science:是什麼決定了人類的端粒長度?
    Science:是什麼決定了人類的端粒長度?已有的研究顯示,端粒的DNA成分隨著細胞的每次分裂而縮短,最終會引發細胞衰老。血液細胞中的端粒長度(TL)作為人類衰老的生物標誌物和年齡相關疾病的危險因素已被廣泛研究。然而,至今為止,全血中的TL能夠在多大程度上反映疾病相關組織類型中的TL是未知的,而且關於不同人類組織中TL的變異性還沒有得到很好的描述。
  • 赫曼因NMN突破海夫利克極限,端粒長度和消耗速度成關鍵
    無數的研究都歸結於端粒,人體壽命受限於端粒長度和端粒縮短的速度。但是,在正常人體細胞中,端粒酶的活性受到相當嚴密的調控,只有在造血細胞、幹細胞和生殖細胞,這些必須不斷分裂的細胞之中,端粒酶才正常工作,其它器官的端粒酶活性是很低的。當細胞分化成熟後,必須負責身體中各種不同組織的需求,各司其職,於是,端粒酶的活性就會漸漸的消失。
  • 穩定端粒長度有望治療癌症等年齡相關疾病
    研究人員發現,利用小分子化合物恢復sirtuins的活性就能穩定端粒並降低DNA的損傷,從而就能改善小鼠模型的肝臟疾病,相關研究結果表明,維持端粒的長度或能幫助促進細胞和組織的再生能力,並改善患者疾病預後。
  • 中生檢驗強勢推出端粒長度測定服務
    也就是說,端粒的長度對於人體健康水平有絕對影響力,包括生命質量、生理年齡、患病風險等方面。「端粒較短的人比較容易得慢性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肺部疾病、免疫功能受損、以及某些癌症,或是在上了年紀之後,逐漸出現這些疾病。
  • Cell Metabol:穩定端粒長度或有望治療癌症等年齡相關疾病
    研究人員發現,利用小分子化合物恢復sirtuins的活性就能穩定端粒並降低DNA的損傷,從而就能改善小鼠模型的肝臟疾病,相關研究結果表明,維持端粒的長度或能幫助促進細胞和組織的再生能力,並改善患者疾病預後。
  • 抑鬱小鼠外周血和大腦之間端粒長度的反向變化
    Mol Psychiatry. 2019;10.1038/s41380-019-0506-1. doi:10.1038/s41380-019-0506-1 2,抑鬱樣小鼠外周血和大腦之間端粒長度的反向變化 譯者:He 關鍵詞 :端粒長度 ;前額葉皮層 ;杏仁核
  • Science特刊從轉錄組角度專注於人體遺傳變異
    1.Science:性別會影響體脂、癌症發生風險以及出生體重等性狀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西北大學、芝加哥大學和西班牙巴塞隆納基因組調控中心的研究人員發現,性別對幾乎每種類型的人體組織中的基因表達都具有很小但普遍存在的影響。
  • 兩諾獎得主就端粒長度能否預測衰老陷入爭論
    一旦端粒消耗殆盡,染色體則易於突變而導致某些疾病如癌症。因此,端粒和細胞老化有明顯的關係。 那麼,端粒的長度是否能夠預測我們的機體是否衰老以及我們對一些慢性病的易感性呢?在最新一期的《科學》雜誌上,兩派人表達了不同的觀點。  Blackburn創立了一家名為Telome Health的公司。
  • 美科學家新發現:「端粒長度」可替換,人類壽命將再迎突破
    9月11日,美國芝加哥大學Kathryn Demanelis研究團隊在頂尖學術期刊《Science》上發表研究:有著「生命時鐘」之稱的DNA端粒(Telomere)再迎新發現,通過檢測1000名遺體捐獻者的20多種人體組織端粒長度發現,全血細胞的端粒長度可替代其他組織中的端粒長度,這為釐清端粒長度和人體衰老之間的關係提供了新證據。
  • 中生醫學——從端粒長度解密抗衰
    不過,在生命科學與時俱進的今天,我們已經能夠在細胞分子水平上對人體的衰老狀態給出科學精準的評估。這把評估的標尺,就是端粒。美國科學家伊莉莎白·布萊克本、卡羅爾·格雷德、傑克·紹斯塔克也因為這一重大的科學突破,在2009年獲得了諾貝爾醫學獎,他們已經證實,細胞分裂時染色體正是通過末端的端粒實現自我複製。端粒是什麼?
  • 美媒報導染色體端粒長度關壽命 縮短可能患病
    白細胞是成年人體內一種細胞類型,它能生成端粒末端轉移所需的酶。這種酶可以補充細胞分裂時端粒丟失的DNA片段。  端粒和端粒末端轉移酶的發現者之一、加利福尼亞大學舊金山分校生物學家伊莉莎白·布萊克本博士說: 「免疫細胞需要端粒末端轉移酶,這樣它們才可以不斷地分裂、更新而不會丟失端粒部分。」但是隨著年齡增長,這種酶逐漸消失,最終導致免疫細胞的端粒縮短。
  • 壽命時鐘-端粒與睡眠的那些事
    人體健康的好壞和壽命的長短都與睡眠質量息息相關。中國睡眠研究會在早兩年公布的睡眠調查結果顯示:中國成年人失眠發生率高達38.2%,超過3億中國人有睡眠障礙,且這個數據仍在逐年攀升中。年輕人比老年人的睡眠問題更嚴重,84%的90後存在睡眠困擾。而睡眠不足會引發多種問題,如注意力不集中、反應遲鈍、記憶力降低、精神恍惚、身體機能下降、易患痴呆症等症狀。
  • 從基因層面看衰老本質,被誤會的端粒差異
    於是,基因的衰老,最後體現在細胞的衰老上,細胞的衰老才構成了宏觀的人體的衰老,而顯然,這與端粒長度息息相關。 然而,目前大部分關於端粒長度和健康之間關係的研究只調查了一種類型的組織:血液。這一局限引發了與之相關的問題:即當研究人員研究衰老、疾病和生活方式因素對端粒長度的影響時,血細胞能否可靠地代表人體其他組織的情況?9 月 11 日,一項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新研究對此做出了回答。在所研究的 23 種組織中,15 種組織的端粒長度與全血細胞中的端粒長度呈明顯的正相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