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翻譯公司分音塔科技獲3000萬元Pre-A輪融資
12月20日,機器翻譯公司分音塔科技正式宣布已獲得3000萬元Pre-A輪融資,資方為東方國獅,本輪融資主要用於技術研發和市場擴大。此前,它還曾獲得來自東方國獅領投的近千萬元天使輪融資。
分音塔科技(以下簡稱:分音塔)給自己的產品起名叫做「準兒翻譯機」(以下簡稱:準兒),意思就是想實現跨語言溝通中的「準」。它定位於出國版的echo,基於機器學習做旅遊場景下的口語翻譯。
目前,準兒已迭代至4.0版,支持30多種語言的互譯(主推中英、中日、中韓、中泰、中法、中西、中俄、中印尼),主要面向出入境人群。除了單機實時翻譯外;另外,翻譯機之間連接、翻譯機與APP配套使用,還可實現多人跨語言實時群聊(支持遠程)。
應對漢語的同音字、環境噪音等,為了避免錯誤識別、出現「雞同鴨講」,準兒還配備了LED手觸屏,能同步顯示翻譯的中外文字,方便自我校對。
舉個例子來描述一下應用場景,比如在日本購物,用戶要詢問價格或產品細節時,可將翻譯機交給對方,自己對手機App說話,實現雙方的無縫對話,若發現翻譯有誤可手動撤回。相比於傳統的翻譯產品,準兒更能適應冗長、複雜的對話。
當然,翻譯效果要滿足真實場景的應用需求,還有賴於精確的語音識別、機器翻譯、語音合成技術,其中最核心的要屬機器翻譯技術。據悉,分音塔採用了最前沿的神經網絡翻譯技術。
需要指出的是,準兒所面向的是口語,而口語中往往夾雜著表達不連貫,語法順序顛倒,用詞不精準等現象,對口語現象的處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此,準兒會不斷補充口語化語料,包括常見口語化詞彙、表達與生活用語。
關磊告訴36氪,其產品的一部分初始語料來自於網際網路,準兒在經過訓練和優化達到70%的準確率後,再不斷補充真實場景語料。
有了技術和產品,渠道才是獲利的落腳點。目前,準兒主要通過京東和天貓商城進行售賣,零售價為1288元,自今年5月份京東眾籌以來,截至目前已賣出3萬多臺。據關磊透露,接下來準兒也會開放API功能;到明年也會與旅行社或OTA合作,以租賃的形式向市場投放。
在我看來,出入境旅遊相對低頻,應用場景的受限也會影響它的商業化變現。但關磊表示,出入境旅遊群體規模不斷擴大,跨語言溝通是剛需,做低頻場景的高頻使用,市場也足夠大。數據顯示,在2016年,中國公民出境旅遊人數達1.22億人次,同比增長4.3%;入境旅遊人數1.38億人次,同比增長3.8%。
這對分塔音來說是機會也是挑戰。
機會就是,它能通過高準確率的產品幫助遊客克服語言障礙,佔領用戶心智,從而在這個龐大的市場中分得一杯羹。
那挑戰呢?近年來,隨著大型語料庫、記憶庫的出現,深度學習算法成熟,機器翻譯技術出現了長足進步,像Google、Facebook、微軟、有道、科大訊飛、百度、騰訊等都在推進深度學習在機器翻譯領域的研發和應用,並陸續有產品落地。相對來說,準兒會缺乏品牌優勢,影響獲客。
關磊表示,上述產品應用場景寬泛、普遍採用通用型語料,制約了垂直場景下的準確率;而準兒聚焦於旅遊領域,能避免不必要的數據幹擾,準確率也會更高。據他介紹,準兒目前在中英互譯上的準確率為96%,高於市面上產品的平均水平。
團隊方面,創始人兼CEO關磊為清華大學MBA,是一名連續創業者,上一個項目已掛牌新三板;CTO張明畢業於清華大學,曾任職於某國際人工智慧公司,專攻自然語言處理;供應鏈總監李磊此前為富士康資深項目經理,有10年的硬體開發和項目管理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