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IPO審核4過4!汙水資源化再利用服務商倍傑特順利闖關

2021-01-08 金融界

來源:電鰻快報

《電鰻快報》 劉雲峰/文

1月6日,深交所創業板上市委舉行了2021年第1次上市委員會審議會議,此次會議上審核了珠海安聯銳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聯銳視)、上海霍普建築設計事務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霍普股份)、倍傑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倍傑特)、浙江本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立科技)的創業板首發上市申請。

上述4家公司均順利過會,創業板2021年首次審核會議實現開門紅。

安聯銳視

安聯銳視自成立以來專注於安防視頻監控產品軟硬體的研發、生產與銷售。該公司經營以ODM模式為主,以北美、歐洲、亞洲市場為主。據悉,安聯銳視主要產品為前端攝像機和後端硬碟錄像機,在面向消費類市場如家庭、社區、企業、商鋪、車輛等用戶時,主要以套裝形式銷售;在面向工程類市場如政府機關、公共安全、金融、電力、教育、公用事業、大型商業綜合體等用戶時,主要以單品形式銷售。

招股書顯示,2017年-2019年及2020年1-6月,安聯銳視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9.33億元、9.57億元、8.38億元、3.70億元,同期淨利潤分別為7469.13萬元、6638.32萬元、9186.42萬元、3431.17萬元。報告期內,該公司的營收與淨利潤存在一定波動性。

2020年上半年,安聯銳視業績受新冠疫情的影響,收入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經預測,2020年全年,安聯銳視營業收入預計為9億元至9.3億元,較去年同期變動7.41%至11%;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預計為7600萬元-8400萬元之間,較上年同期變動-17.27%至-8.56%;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預計為7200萬元-8000萬元之間,較上年同期變動-17.92%至-8.80%。

此次,安聯銳視擬募集資金約5.16億元,其中1.05億元用於補充營運資金,剩餘資金投向「安防數字監控產品產業化擴建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營銷運營平臺建設項目」。

霍普股份

霍普股份主要從事建築設計業務,以建築方案設計為核心,為客戶提供建築專業領域內的概念規劃設計、方案設計、初步設計等諮詢顧問服務。該公司的盈利模式為:承接建築設計項目後,為客戶提供建築設計諮詢服務,收取相應的設計費用,經營模式具體包括業務承接模式、項目設計模式、採購模式等。

招股書顯示,2017年-2019年及2020年1-6月,霍普股份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1.61億元、2.41億元、2.67億元、1.32億元;同期淨利潤分別為2923.46萬元、5727.74萬元、6366.53萬元、3341.05萬元。2020年,霍普股份預計全年營業收入為2.80億元至3.30億元,同比增幅5.01%至23.76%;淨利潤為6800萬元至8000萬元,同比增幅6.81%至25.66%。該公司總體經營情況良好,經營業績穩步提升。

但《電鰻快報》也注意到,2017年-2019年及2020年1-6月,霍普股份經營性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為7515.24萬元、3912.53萬元、-6106.92萬元和-991.35萬元,該公司的經營活動現金流狀況相對不佳。此外,霍普股份前五名客戶銷售佔比分別為58.75%、61.06%、65.58%、69.58%,其中,對保利的收入佔比分別為44.97%、42.20%、46.01%和56.03%,佔比較高。報告期各期,該公司的業務收入呈現出前五名客戶集中度高、特別是第一大客戶佔比高的情形,存在一定的客戶集中風險。

此次,霍普股份擬募集資金約4.15億元,所募資金將投向「總部運營管理中心擴建項目」、「設計服務網絡新建與升級建設項目」、「公建設計中心建設項目」等。

倍傑特

倍傑特專注於水處理領域,是國內專業化程度較高的環保高新技術企業之一。該公司主營業務聚焦於汙水資源化再利用和水深度處理,依託自主研發的高含鹽廢水零排放分鹽技術、中水高效回用工藝技術、高鹽複雜廢水減量化工藝技術等一系列核心技術,為客戶提供水處理解決方案、運營管理及技術服務、商品製造與銷售服務。

招股書顯示,2017年-2019年及2020年1-6月,倍傑特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3.92億元、4.00億元、4.76億元、1.68億元。同期淨利潤分別為8228.85萬元、1.01億元、1.20億元、3989.93萬元。此外,2020年1-9月,倍傑特營業收入為2.93億元,同比增長54.30%;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6708.88萬元,同比增長68.20%;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5720.31萬元,同比增長71.82%。該公司營業收入持續增長,盈利能力不斷加強。

《電鰻快報》關注到,2017年-2019年及2020年1-6月,倍傑特應收帳款淨額分別為1.80億元、2.61億元、2.26億萬元和1.90億元,佔各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5.98%、65.28%、47.45%和112.99%,該公司的應收款回收風險較高。

此次,倍傑特擬募集資金約6億元,其中1.50億元用於補充營運資金,剩餘資金投向「環保新材料項目(一期)」。

本立科技

本立科技主營業務為醫藥中間體、農藥中間體、新材料中間體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該公司致力於通過自主研發創新,為喹諾酮原料藥等行業的產業升級提供安全、環保、高效的中間體產品、技術與服務。本立科技專注於化工中間體領域十餘年,積累了大量專利與非專利技術,並構建了成熟高效的研發和成果轉化體系。

招股書顯示,2017年-2019年及2020年1-6月,本立科技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3.37億元、4.38億元、5.59億元、3.01億元;同期淨利潤為2517.98萬元、4485.54萬元、7312.36萬元、3981.03萬元。經初步測算,本立科技預計2020年營業收入區間為6.10億元至6.40元,同比上升9.07%至14.43%,淨利潤區間為8710萬元至9300萬元,同比上升19.11%至27.18%,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區間為8510萬元至9100萬元,同比上升28.8%至37.73%。該公司2020年預計經營情況良好,各項指標穩定增長。

此次,本立科技擬募集資金約4.76億元,其中5000萬元用於補充營運資金,剩餘資金投向「基於一氧化碳羰基化反應技術平臺的N,N-二甲氨基丙烯酸乙酯擴產及DDTA、EETA建設項目」、「基於四氯化碳傅克反應技術平臺的2,4-二氯-5-氟苯甲醯氯擴產及TBBC、TMBC建設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

相關焦點

  • 2021年第1審:安聯銳視、霍普股份、倍傑特、本立科技過會
    挖貝網 1月7日,據深交所消息,創業板2021年第1次審議會議結果顯示,安聯銳視、霍普股份、倍傑特、本立科技4家首發企業通過審議會議。安聯銳視:產品遠銷境外安聯銳視主要業務為安防視頻監控產品軟硬體的研發、生產與銷售,是我國安防視頻監控產品的重要製造商之一。
  • 華電濰坊公司市政汙泥資源化綜合利用項目順利投產
    這是近日華電濰坊發電有限公司市政汙泥資源化綜合利用項目在「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動實踐。近日,華電濰坊發電有限公司市政汙泥資源化綜合利用項目在經過一個多月的調試後順利投產運行。該項目通過與山東達源環保工程有限公司進行合作,在借鑑國際領先的汙泥調理處置技術基礎上,結合國內汙泥特性,有針對性的開展科研攻關,解決了汙泥高分子保水劑斷鏈破壁的難題。
  • 汙水資源化利用新政深度解讀(中)
    推廣種養結合、以用促治方式,採用經濟適用的肥料化、能源化處理工藝技術促進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鼓勵漁業養殖尾水循環利用。解讀:第三處,農業農村汙水處理資源化,這個穩妥推進說白了就是悠著來,為啥?農業農村光完善汙水處理都不錯了,再進行資源化提標,錢從哪兒來?還是要講究經濟規則的嘛。
  • IPO周報:19過18!知名車企閃電過會,創業板註冊制以來最大IPO誕生了
    本周(12月7日-12月11日)關於IPO市場動態如下:  本周共計審核IPO公司19家,其中,科創板8家,主板3家,創業板8家,除華夏萬卷被創業板上市委認定暫緩審議,其餘企業全都順利過會。
  • 技術推送丨8項汙水資源化利用工藝匯總,汙水資源化利用,再生水...
    包括:   推動將汙水資源化關鍵技術攻關納入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十四五」生態環境科技創新專項規劃,部署相關重點專項開展汙水資源化科技創新。   引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汙水處理企業等組建汙水資源化利用創新戰略聯盟,重點突破汙水深度處理、汙泥資源化利用共性和關鍵技術裝備。
  • 關於推進汙水資源化利用的指導意見(發改環資〔2021〕13號)
    重點圍繞火電、石化、鋼鐵、有色、造紙、印染等高耗水行業,組織開展企業內部廢水利用,創建一批工業廢水循環利用示範企業、園區,通過典型示範帶動企業用水效率提升。(十)實施農業農村汙水以用促治工程。逐步建設完善農業汙水收集處理再利用設施,處理達標後實現就近灌溉回用。
  • 汙水資源化利用新政深度解讀 各省份再生水利用市場空間分析!
    一、前言2021年1月4日,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等十部門共同印發《關於推進汙水資源化利用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對全面推進汙水資源化利用進行了部署。目前,我國汙水資源化利用尚處於起步階段,發展不充分,利用水平不高,與建設美麗中國的需要還存在不小差距。為加快推進汙水資源化利用,促進解決水資源短缺、水環境汙染、水生態損害問題,推動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經國務院同意,現提出以下意見。解讀:《指導意見》首先對什麼是汙水資源化、汙水資源化的用途及意義進行了說明,然後描述了我國汙水資源化的發展程度,以及下發此文的目的。
  • 汙水資源化利用——解決水問題的重要途徑、水企發展的重要契機
    ;  汙水資源化利用政策體系和市場機制基本建立。  到2035年,形成系統、安全、環保、經濟的汙水資源化利用格局。  文件提出,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在推動城鎮生活汙水資源化利用、工業廢水資源化利用和農業農村汙水資源化利用三個方面開展重點工作。
  • 開普雲、金科環境成功闖關 科創板過會公司增至104家
    來源:上海證券報⊙林淙 ○編輯 邱江隨著開普雲、金科環境2家公司攜手過會,科創板新股「後備軍」加速擴容。至此,科創板IPO過會企業已達104家。12月4日晚間,上交所發布科創板上市委第50次審議會議結果公告,同意開普雲、金科環境的首發上市申請。
  • 光合細菌汙水資源化研究進展
    03經濟性分析光合細菌汙水資源化技術適用的營養型廢水在我國種類多、產量大,表4列出了中國典型高濃度營養型廢水的種類和年產量。這些廢水採用傳統方法處理的成本高達3~8元/t,同時還會產生大量的剩餘汙泥。根據光合細菌的市場價值和生物量產率(0.4~0.5),若表4中的廢水全部用光合細菌生物轉化技術,價值可達到150億元人民幣/a。
  • 10部門印發指導意見 部署全面推進汙水資源化利用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11日訊(記者顧陽)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等九部門共同印發了《關於推進汙水資源化利用的指導意見》,對全面推進汙水資源化利用進行了部署。
  • 城鎮汙水深度處理與資源化利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建設項目通過驗收
    城鎮汙水深度處理與資源化利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建設項目通過驗收北極星水處理網訊:2020年12月28日,城鎮汙水深度處理與資源化利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建設項目驗收會在北京工業大學水環境樓舉行。北京工業大學副校長聶祚仁院士出席驗收會,會議由北京市發改委高技術處趙英俊處長主持。
  • 汙水資源化變革加速-水質分析儀
    汙水處理汙水資源化政策千呼萬喚始出來,將提升再生水利用比例。汙水資源政策經歷多次修改最終發布,市場對於本次指導意見的出臺期待已久,本次文件為我國汙水資源化利用工作指明方向,將提升汙水資源化利用比例。①2020年5月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環資司副司長趙鵬高主持召開汙水資源化利用工作推進會,研究推進汙水資源化利用指導意見和相關實施方案起草工作,推動構建汙水資源化利用「1+N」政策框架體系。②2020年6月1日,趙鵬高主持召開汙水資源化利用專家座談會,聽取汙水資源化利用專家組成員和相關專家學者對推進汙水資源化利用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 資環學院周功克課題組在浮萍汙水處理及資源化利用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資環學院周功克課題組在浮萍汙水處理及資源化利用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青島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周功克教授團隊在浮萍汙水處理及資源化利用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 倍傑特逾期款高淨現比蹦極 ROE暴跌1家3董事倆遭警示
    擬募集資金6億元,其中4.5億元用於「環保新材料項目(一期)」、1.5億元用於「補充營運資金」。本次發行的保薦機構是中信建投證券。此次創業板衝關是倍傑特二度IPO衝關。倍傑特曾於2019年7月5日在證監會官網披露招股書,擬衝關深交所中小板。此後倍傑特於2019年12月10日申請撤回上市申請。
  • 汙泥生物瀝浸及資源化利用技術
    簡介:汙泥生物瀝浸及資源化利用技術是將城市汙水處理廠的濃縮汙泥(含水95-98%)泵入接種有專門複合微生物的生物瀝浸反應池中,並投加少量營養物質,經曝氣處理約48h,使汙泥pH降至2~4.5,完成除臭,殺滅病原菌,脫出重金屬及大幅改善汙泥脫水性的生物處理過程。
  • 劉衛兵:對創業板成長性的審核要求偏高
    和訊消息 6月26日,由中國證券市場研究設計中心與和訊網聯合主辦的「2010年第二屆中國創業板高峰論壇」在深圳舉行,國信證券投資銀行業務部總經理劉衛兵在接受和訊網訪談時認為,創業板相對中小板審核的理念偏嚴格一點,導致很多的企業去申報時非常慎重,而符合創業板要求的企業並不多。
  • 杭州福斯特光伏IPO申請過會 過會公司增至44家
    IPO過會公司再添新成員。根據證監會昨天晚間公布的信息顯示,昨天上會接受審核的杭州福斯特光伏IPO申請順利過會,至此,IPO過會企業增至44家。
  • 2020年最後一周2公司IPO被否創業板新受理公司「爆棚」
    繼本周16家公司過會之後,下周將安排17家公司上會,整體上會節奏保持。需要指出的是,本周也同時有兩家公司被否,分別是衝鋒創業板的浙江前進暖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前進科技),衝鋒中小板的馳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馳田汽車)。
  • 2019年IPO闖關失敗者解析:19家企業被否 毛利率、信披清晰度成關注...
    企業闖關時被監管關注焦點。  放眼整個A股,2019年,有29家企業因「未通過」「取消審核」「暫緩表決」止步發審會和上市委會議。其中,19家直接遭到否決。梳理公告來看,毛利率、持續盈利能力、關聯交易、核心競爭力、財務數據重大差異等成為監管關注焦點。  就科創板來看,在IPO通過率保持領先的同時,企業IPO闖關失敗之路則顯得更為「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