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60天 安徽史上最長梅雨終於結束

2021-01-10 中安在線網站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8月2日,安徽省氣象臺召開新聞通氣會,宣布我省已於8月1日出梅,今年曆經了整整60天的梅雨季終於結束,超越之前56天的記錄,為有完整氣象記錄以來歷史最長,同時還創下了降水總量,梅雨範圍和降水強度這三個歷史「第一」。

  據氣象部門預報,今明兩天我省將以晴熱高溫天氣為主,但今年第四號颱風「黑格比」將從閩浙沿海登陸,直奔我省而來,將給江南地區帶來大雨,同時伴有7——8級陣風,對我省巢湖等水域的防洪可能會產生影響。

  今年梅雨季創下四個「第一」

  據氣象部門介紹,今年6月2日,我省皖南山區和沿江西部入梅,這比平均6月16日的入梅時間,提早了10多天。入梅當天,省氣象臺就啟動了重大氣象災害(暴雨)四級應急響應。此後應急響應調整到3級,隨後又調整為2級。6月10日,我省江淮地區又進入梅雨期。

  梅雨期間,我省遭遇多輪的強降雨,雨帶南北往復多次,全省普遍出現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甚至出現了大暴雨。合肥等地日降雨量突破極值。雨水導致長江、淮河流域出現嚴重災害,多個城市鄉村出現內澇。

  據省氣象臺觀測數據,6月1日20時至7月31日20時,全省平均降水量為856毫米,是常年同期的2.1倍,為有完整氣象記錄以來同期最多。

  6月2日以來,全國超過1000毫米以上的強降水中心主要位於我省大別山區、沿江西部及皖南山區;全國超過1200毫米的16個國家氣象站中我省佔12個,最大是黃山光明頂,達到1720毫米,是常年雨量的2.3倍。我省大別山區、沿江西部及皖南山區成為6月以來的全國強降水中心。

  梅雨期雨帶在我省南北擺動,出現10次強降水過程。累計雨量超過600毫米佔全省面積的65.3%;淮河以南大部超過800毫米,佔全省面積的42.0%;超過1000毫米的佔全省面積的18.5%;超過1200毫米的佔全省面積的6.5%。

  颱風「黑格比」攜狂風暴雨而來

  據省氣象臺消息,臺灣東南洋面熱帶低壓已於8月1日晚上加強為今年第4號颱風「黑格比」(熱帶風暴級)。預計「黑格比」將以每小時15公裡左右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動,強度繼續增強,將於3日夜間在浙江中部到福建北部一帶沿海登陸。登陸後,「黑格比」強度迅速減弱,預計4日夜裡開始影響我省,對我省造成風雨影響,偏東風風力增大到4~5級,陣風7~8級,水面陣風8級左右;大別山區和沿江江南有陣雨或雷雨,部分地區中到大雨,局部暴雨。

  氣象部門提醒,今明天我省持續高溫天氣,要注意防暑降溫;關注大別山區、皖南山區和淮北地區的局地對流性天氣。關注颱風「黑格比」的最新動向,防範4日夜裡開始的偏東大風對巢湖流域、長江流域及高水位河庫堤壩防汛的不利影響。

  目前我省已轉為晴熱高溫天氣,局地易發短時強降水、雷電、大風等強對流天氣;同時,熱帶系統趨於活躍,後期氣象部門會持續跟蹤監測,密切關注高溫、強對流及颱風可能帶來的風雨影響,及時發布相關監測預報預警信息。(王兵 記者 蘇藝 實習生 林葉子)

相關焦點

  • 上海入梅已20天,未來9天仍「雨」字常伴……「史上最長梅雨」記錄...
    到了下午三點多後,所有預警陸續解除,天氣終於恢復了平靜。不過這還沒完,今晚又有一波雨過來了!根據上海中心氣象臺17點鐘發布的上海市天氣預報,今晚下半夜到明天陰有雷陣雨,西部和北部地區有大雨到暴雨;東南風4-5級,明天南到西南風4-5級陣風6級,沿江沿海地區和江河湖面5級陣風6-7級,雷雨時陣風7-9級,風向偏北。
  • 最強暖冬+最長梅雨 安徽 2020年屬於「差」的氣候年景
    去年我省經歷史上最強暖冬和最長梅雨。綜合全年氣候要素、極端氣候事件及其災害影響,2020年屬於「差」的氣候年景。據省氣候中心觀測,2020年全省年平均氣溫16.6℃,較常年偏高0.8℃,僅次於2007、2006年 ,與2017、2018、2019年持平,為1961年以來第三高。靈璧、明光、霍山、舒城、肥東、蕪湖及宣城7個市縣創新高。冬、春、秋三季氣溫均偏高,夏季與常年持平。
  • 本世紀最長梅雨!33天還沒完!颱風啥時來?
    眼看今年上海梅雨已有33天 成為本世紀以來最長梅雨 而申城的溫度又來「搞事情」 今天最高氣溫直衝35℃! ■60-90%的相對溼度, 妥妥悶熱桑拿天。
  • 地球上最長的一場雨,持續下了100萬年之久,後來是怎麼停下來的
    由於這段時期,正好是江南梅子成熟的時刻,故而稱之為梅雨。 通常來說,梅雨一般是6月中旬開始,7月上旬結束,持續20多天。但不排除有個別持續一個月的「倒黃梅」現象。 而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有記錄的最長梅雨季節是1954年。
  • 梅雨形成原因科普 武漢、杭州、上海、南京梅雨季節時間
    2、梅雨的逐年變化特點——每年情況不同,差異較大  按照老標準(考察武漢、九江、蕪湖、南京、上海五個氣象站的降水情況),典型梅雨的平均日期為6月20日~7月8日,大約20天左右(但有的年份,在5月長江中下遊地區出現持續陰雨天氣,達到梅雨標準的條件,稱為早梅雨)。每年梅雨的情況差距有多大呢?
  • 颱風「瑪莉亞」或與安徽擦身而過 梅雨會就此終結嗎?
    與此同時,今年首個超級颱風「瑪莉亞」正在積聚能量,從目前預報路徑來看,它或許會和安徽擦身而過。在它的作用下,梅雨會就此終結嗎?  颱風「瑪莉亞」或與安徽擦身而過  自7月4日晚8時生成後,颱風「瑪莉亞」爭分奪秒地迅猛增強。「中國氣象愛好者」說,它在36個小時內連跳5級,從熱帶低壓直升超強颱風。
  • 2020年安徽氣候年景為「差」 官方詳解數據來了!
    我們先後經歷了歷史上最暖的冬季、最長的梅雨季節。年初,1月雨雪量和日數雙雙破紀錄,而年中7月,則是史上最涼,也是雨水最多、陽光最少的7月。超長梅雨還造成了歷史罕見的嚴重洪澇災害。今天上午,省氣候中心公布了2020年安徽省氣候特徵回顧,綜合全年氣候要素、極端氣候事件及其災害影響,認定2020年屬於「差」的氣候年景。
  • 生活地理:江淮梅雨的地理成因、分布與詩意
    宋代詩人範成大《梅雨五絕》中說,「梅雨暫收斜照明,去年無此一日晴。」反映出梅雨時節陰雨天氣較多的特徵。我國受梅雨影響區域主要分布在江淮流域,即西到湖北宜昌,東至華東沿海,南到以南嶺以北,北抵淮河沿線一線。涉及行政區有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6省1市。
  • 這場雨下了100萬年之久,最後是怎麼結束的
    「梅雨」是雨季中的一部分,每年的6、7月份時,長江中下遊地區就會持續出現天陰有雨的天氣,由於這時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因此叫「梅雨」,又因為下雨天使得各處潮溼,易發黴等,所以也被大家稱為「黴雨」。但你可能不清楚,地球上曾下過一場最長時間的雨,持續了100萬年之久。首先發生在地球上的「最長下雨天」的現象是怎麼被發現?
  • 湖北歷年梅雨回顧
    湖北梅雨期一般出現在每年的6月中下旬到7月中旬之間,不過,各年的入梅出梅時間相差較大,今年我省入梅日期比平均入梅日期(6月16日)肯定要晚了,屬於遲梅雨。湖北最早入梅日期是1991年的5月21日,最晚入梅日期是1974年6月28日,最早出梅日期是1963年6月9日,最晚出梅日期是1998年的8月4日。
  • 2016年安徽省梅雨監測與診斷
    江淮之間6月20日入梅,提前1天;7月21日出梅,偏晚9天;梅雨期31天,偏長10天;梅雨量421毫米,偏多70%,歷史排名第8,屬於偏強梅雨等級。梅雨期出現五次強降雨過程,降雨總量異常多,強降雨持續時間長、強度大、落區多次疊加,尤其7月1-4日多地日雨量、小時雨強突破歷史極值,造成嚴重洪澇災害。
  • 梅雨秋雨颱風雨,上海今年雨特多!權威數據:或成歷史第一
    今年上海的降雨主要是梅雨期發力了,根據上海市氣象局的監測數據,今年上海的梅雨期從6月9日入梅開始到7月21日,長達42天,是1999年以來最長的梅雨季,也可以說是本世紀以來最長的梅雨。
  • 2017梅雨季節是什麼時候 每年梅雨季節時間一般在幾月份
    還記得那句「梅雨知時節,當天乃發生」嗎?這句詩描寫的就是關於長江中下遊一帶的地區的雨季景象。那麼,2017梅雨的時間是幾月份?2017梅雨季節是什麼時候?梅雨  一、2017梅雨的時間 2017梅雨季節是什麼時候  2017年梅雨季節在6—7月份。
  • 60年數據顯示:這是太陽流浪最久的一次 安徽成「包雨」區
    原標題:南方陰雨大賽|60年的數據告訴你:這是太陽流浪最久的一次這個冬天,南方的太陽有點少。2018年12月以來,江南、江淮等地降水天數都超過了40日。
  • 2020年安徽氣候年景為「差」,官方詳解數據來了!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2020年安徽在氣候上同樣是不平凡的一年,1月雨雪量和日數雙雙破紀錄,7月份氣溫、降水、日照均破歷史記錄,超長梅雨季安徽省長江、淮河水位全線超警,巢湖流域超歷史最高等極端氣候事件和水災洪澇影響等讓人印象深刻。
  • 梅雨潮溼天|養貓注意這幾點……
    所以,在梅雨時期需要做好貓咪的防潮工作呀,順利的度過這段時期,以下幾種情況需要各位鏟屎官注意順便再來get一下貓咪梅雨「養護」新技能叭!貓咪易患皮膚病,梅雨季節防真菌梅雨季節天氣溫暖潮溼,正好為環境中的微生物尤其是各種真菌提供了很好的生長條件,如果環境髒亂差的話,特別是貓窩附近,貓爪稍微帶點水進去就很難幹,而且會滋生很多細菌,貓窩潮溼不通風,是細菌藏汙納垢的好地方,導致貓咪會亂生皮膚病。
  • 梅雨 高溫 颱風 夏季「三劍客」今年有啥不尋常
    出梅首日,浙江武義、永康、松陽等地的最高溫便已攀升到35℃,梅雨高溫「無縫交接」,第5號颱風「丹娜絲」也在趕來的路上。梅雨、高溫、颱風,是浙江人熟悉的夏季「三劍客」。隨著今年「性子狂躁」的梅雨季正式結束,接下來便是高溫和颱風唱主角。今年夏季,我省的天氣已經、正在、將要經歷哪些不尋常?背後隱藏著怎樣的氣候密碼?且和記者一起,跟隨省氣象部門的有關專家一探究竟。
  • 關注氣候變化:西班牙迎來史上七月熱浪最長的一年
    中國網9月24日訊 據西班牙媒體9月22日報導:今年夏季,西班牙的熱浪持續了整整26天,打破了往年熱浪持續時間最長記錄。根據西班牙國家氣象機構(AEMET)的記錄,上一次熱浪記錄還是2003年夏的16天。在AEMET的新聞發布會上,發言人安娜表示今年夏天的平均氣溫整體增長1.5度。這個數據帶來了大量高溫預警的發布。
  • 日本的梅雨季節
    相信大家都已經感覺到那種悶熱的感覺了,是的,梅雨的時間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