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式譯名,只有看懂了才會感嘆漢語的神奇

2021-01-15 上遊新聞

翻譯是個奇妙活。一個翻譯,如果出現任何差池都可能造成誤會,帶 來不理想的結果。

例如,當初可口可樂進入中國市場時,一些本地零售商就為其起了一個有毒的名字——「蝌蝌啃蠟」或是「口啃蚪蠟」

在那個年代,廣大民眾要鼓起多大的勇氣,才敢喝下這種冒著氣泡的棕色液體。更何況,這古怪的名字光聽著都有種要中毒的感覺,試問這銷量怎麼可能上得去。

幸好,後來官方通過350英鎊的獎金懸賞廣徵譯名,才獲得「可口可樂」這一絕世好名。

01

而翻譯的奇妙之處也就在於此,它並非只是兩種語言之間的直接轉換。另外,在特定的社會歷史環境中,譯者的翻譯意識和表達會受到環境的影響和制約。

在我國,大陸、香港、臺灣三個地區文化同種同源,一脈相承。但由於歷史原因,兩岸三地在語言表達和習慣又存在明顯差異。這就導致了一些翻譯上的不同,出現「一國三譯」的情況。

《肖申克的救贖》臺譯名為《刺激1995》

無論是外國人名、電影名稱還是其他別的專有名詞的翻譯差異,都會讓人進入雞同鴨講的窘境。有時候,這些差異還會引起網友的瘋狂吐槽。

我們先來猜個謎——【sydney rock sugar】,打一種食物名詞。很多人第一感覺會認為,這是雪梨的一種當地食物。但事實上,它想表達的是一種中國的傳統名點——冰糖雪梨。

儘管sydney rock sugar本身就是個典型的「神翻譯」,類似於將冬瓜茶譯為「winter melon tea」,存在錯譯但至少能讓人看懂說的是什麼。

不過,sydney rock sugar這一錯譯,就只有香港和臺灣人看得懂,對大陸人並不友好。

因為雪梨,其實是早期廣東移民對雪梨約定俗稱的稱呼。後來不說粵語的臺灣,也照樣用了雪梨這一譯名,如雪梨大學、雪梨機場、雪梨歌劇院等。只是受內地的影響,近年來港澳地區才與大陸譯法趨同,逐漸改用了雪梨。

「雪梨」歌劇院

一個詞的翻譯,經常與歷史、文化等的發展糾纏在一起,可謂錯綜複雜。但這其中,也有一些規律可循。 其實對於地名和人名的翻譯,一般都會採用音譯法,也就是根據外來詞的發音,用讀音適合的漢字組成漢詞。

中國幅員遼闊,儘管書寫得到統一,但方言卻依然盛行。於是,一些外來詞的最早期翻譯就經常被方言帶歪。

例如最早將Holmes譯成「福爾摩斯」的,便是一位「胡」建人。而其更早翻譯版是在1896年,那時Holmes還曾被吳語譯者譯為 「呵爾唔斯」 ,其中Watson則被稱為 「滑震」 ,讓人覺得一頭霧水。

《 時務報》刊發的「記傴者復仇事」,我們現在通常翻譯為「駝背人」

而說起方言,最受歡迎的莫過於粵語了。

所以, 在粵語使用習慣更強勢的香港地區,一些人名地名的翻譯就會受到粵語發音的嚴重影響 。而這些譯名,也往往讓內地人覺得古怪和難以理解。

除了sydney變成了一種水果以外,拿破崙敗北之地「滑鐵盧」Waterloo Road,則被港譯為「窩打老」。美國「好萊塢」 Hollywood大在香港的譯名則為荷李活。

香港的窩打老道和荷李活道

另外,港譯人名也同樣讓內地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例如,帥氣的球星內馬爾(Neymar)、貝克漢姆(Beckham)和梅西(Messi),分別就被譯成了怪怪的「尼瑪」「貝克漢」「美斯」

當然,最讓人崩潰的還是那幾個「拿度」,拿度——納達爾(Nadal)、朗拿度——羅納爾多(Ronaldo),朗拿甸奴——羅納爾迪尼奧(Ronaldinho),C朗拿度——Cristiano Ronaldo。

為了區分更好地區分兩個朗拿度,Cristiano Ronaldo則更多被簡稱為C朗,也即我們長的C羅。

尼瑪,美斯,C朗拿度

如果你是一個初到香港球迷,看著這些陌生的名字可能就要懷疑自己看的是另一個世界的足球。

而這兩地譯名差別也鬧出了不少笑話。

例如,譚詠麟曾發過一條微博:「尼瑪上半場光芒四射,完場後更有大將之風主動和敗方球員握手!」。結果這條微博一出,內地網友一頭問好,尼瑪不是粗話和網絡用語嗎,譚校長怎麼能罵內馬爾呢?

02

不過,內地人覺得這些譯名怪,主要還是因為不清楚粵語發音。如果你用粵語將上面這些譯名讀出來,就會發現其中的妙處了。例如梅西那有點女性化的港譯名「美斯」,其粵語讀音就與普通話梅西一模一樣。

而一般而言,港譯都會比中譯更加簡潔些。

粵語含有完整的九聲六調,較完美地保留了古漢語特徵。而源於北京官話的普通話,則只有四個聲調。而在韻尾發達的粵語中,收尾的輔音就有-p、 –t 、–k、 –m、 –n 、–ng共6個。但普通話的韻尾則只有-n和–ng兩個,比粵語少了整整4個。

因此在普通話翻譯的過程中,就經常需要多出一到兩個字,用來翻譯外語輔音。於是,在習慣一個音節一個音去翻譯的內地翻譯中,外語中的一些清輔音會加重濁化。特別是在翻譯發音音節超多的俄國名字,普通話也顯得格外吃力。

但在粵語翻譯中,韻尾發達的優勢就顯現出來了。 就拿Beckham的翻譯來看,普通話譯為「貝克漢姆」明顯加重ck和m。而「貝克漢」二字的粵語讀音,就已經是「bik haam」了,既簡潔又符合發音。

所以說,當你用普通話念貝克漢姆時,貝克漢姆本人大概率不會知道有人在喊自己的名字。但如果你用粵語讀「貝克漢」二字時,他可能就聽懂了。

此外,香港用的是繁體字,鹹字並不是那個帶點汙的鹹,而是解作「全、都」的意思,例如中國的鹹豐年號就有普遍豐衣足食之意,再如粵語中「鹹家鏟」則是詛咒他人全家的粗口。

送給貝克漢的中文對聯

和貝克漢一樣妙的翻譯還有其他,例如倫敦的Gatwick Airport普通話會譯為蓋特威克機場,但粵語翻譯則「吉域機場」,其粵語發音與英語發音就幾乎是一樣的。再如粵語中直接吸收的一些外來詞,如lift(升降機)就寫作粵語字「𨋢」,讀音為「lip」。

03

普通話與粵語發音不同只是其中一點。而事實上,在翻譯規則上內地和香港也有些許不同。

建國以後,大陸就開始對人名地名的翻譯進行規範了。除了以前留下的一些約定成俗的譯名,內地開始使用統一的漢字進行更加標準化的翻譯,走向規範化。當時具體到人名的翻譯,則由新華社譯名室制定, 遵從較為嚴格的一個音節一個音的音譯法,慎用意譯原則。

在90年代前,新華社譯名室陸續出版了英文、西班牙文、義大利文、葡萄牙文、法文、德文等姓名譯名手冊,1993年出版了近4000頁的《世界人名翻譯大辭典》。

但港臺翻譯,就比較狂放自由了,官方未特意規範或指引譯者。而翻譯者一向以約定俗成的譯法翻譯,也更容易出現一人或一物多名的情況。

此外,對於那些音譯出來特別長的人名,他們也不會過於拘泥於一個音節一個音的音譯法,而是適當地簡化。

例如,1953就任美國總統的Dwight Eisenhower,內地的翻譯是「艾森豪」,臺灣則譯為「艾森豪」,香港則兩可之間。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這一超長名字則被簡化為「斯坦尼」。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是蘇俄時期著名的戲劇理論家,著作《演員的自我修養》

此外,在內地人名的譯法會更注重「中外之外」「名從主人」。也就是說,這種譯名一出來,我們基本就能猜到名字所屬之人為外國人,甚至具體到哪國人。

但在港臺地區,情況也有所不同。除了翻譯得比較狂放以外,其另外的一個特點的就是傾向於用中國的姓和名來翻譯洋名。而這些漢化譯名,就具有非常強的迷惑性。

我們在看港譯名「戴卓爾」或臺譯名「佘契爾」,就根本沒法聯想到英國前首相鐵娘子柴契爾夫人;而「夏萍」這麼個富有瓊瑤氣息的人名,其實指的卻是港譯的奧黛麗·赫本。

特別是在香港的英國官員(大臣Secretary of State級別以上),就每人都有一個中式譯名。

如果你不認識侯俊偉、盧綺婷、司徒拔、德蕾莎·梅伊、彭定康、麥理浩、衛奕信等人物,必然會以為這些全都是中國人。

不過,香港政客們如此優雅的中文名,也並非香港人所譯。香港仍是英國殖民地時,這些漢化譯名多數是由港英政府「中文公事管理局」(1996年改組為法定語文事務署)與英國駐港商務專員公署等官方機構共同制定。而英國人給自己取中國名,也便於讓中國人記憶,增加親切感和權威感。

香港回歸前歷任總督名單

另外,漢化譯名的做法也並非港臺首創,這反而是從「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內地翻譯界沿襲下來的。當時很多的外國人,就都有一個中式的譯名。而其中一些漢化譯名也按約定俗稱,不宜修改的原因留了下來,如白求恩、羅斯福、高爾基、蕭伯納等。

但如果不是為了某些特殊原因,這些漢化譯名帶來的誤會也是最麻煩的。除了難以分辨所指何人以外,這種譯名還讓人難以推測原本發音。而魯迅本人還曾多次批評這種將漢字文化圈外的人名譯為漢人名的做法。

不過,現在這種完全漢化的譯名已經基本半邊身體入土了,兩岸三地翻譯的天平也都傾向於音譯了。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福娃國際譯名正式更名 由英文改成漢語拼音
    「Friendlies」已於上周正式更改,新的英文譯名漢語拼音「Fuwa」正式啟用。  近日,細心的網民在奧運官方網站上發現,福娃宣傳圖片上的英文譯名變成了「Fuwa」。記者從北京奧組委了解到,此次譯名更改是綜合考慮各方面原因作出的決定。記者在部分奧運特許商品店及城市公益廣告欄處看到,由於譯名剛剛更改不久,部分特許商品的外包裝及奧運宣傳廣告畫上的福娃英文譯名仍為「Friendlies」。
  • 章子怡全程說漢語,科洛弗悖論燒腦上線!你們看懂了嗎?
    但是這次章子怡全程漢語,和外國人無縫交流,實屬好萊塢電影首次!《科洛弗悖論》的故事梗概很多網友透露看不懂,我來為大家簡單講解一下。由多國科學家組成的太空人,為了試驗新的能源而不破壞地球,決定在太空進行這項實驗。
  • 這些景色仿佛有著,感嘆大自然的神奇,這裡的美別具一格
    你有沒有跟朋友來欣賞一下我們祖國的大好河山呢,到這些地方遊玩是再好不過的了,我們怎麼能夠不喜歡呢,美到讓人忘記呼吸,只有當我們的心中有景之後,這樣的景色,面對著這樣的景色,我暗自驚嘆,感受著自然的魅力,都見過太多的人了美到讓人忘記呼吸,我們無法從一個景致中,真實的貼近自然才會理解啥是另一個世界
  • 遠處的高山看著很陡峭,綠草就像刺蝟一樣,不禁感嘆大自然的神奇
    茂密的樹林,讓我們不禁感嘆,多姿多彩的大自然,蘊藏著勃勃生機,我喜歡這激情的景色,它給人以生機,以活力,在作家的眼中,這裡的每一處景色,都好比這世上最動人的故事,風景是大千世界,茫茫人海的瞬間博愛。遠處的高山看著就有一種特別陡峭的感覺。
  • 「無殼蝸牛」與「港式婚姻」
    對此,阿文只有苦笑。由於「無殼」,阿文的婚姻就只能是「港式婚姻」——阿文和妻子都住在各自父母家裡。香港城市大學的一項調查表明,香港18歲到35歲之間的青年人當中,仍與父母住在一起的佔76%。另據一家網站調查,32%的新婚夫妻婚後仍與父母同住。房價暴漲加劇了子女與父母同住的趨勢。
  • 中國社會科學報:「logic」之中譯名考:意譯到音譯的回歸
    其中,80%的著作名為「論理學」,其餘的20%則多冠以「理則學」「名理學」名稱,只有極少數幾部書名帶有「邏輯」字樣。新中國成立後,學界開始形成普遍共識,只採用「邏輯」作為「logic」的約定譯名。  「logic」譯名流變  「logic」在歷史上有諸多譯法,如名理、名理探、辯學、名學等。這裡,我們介紹其中影響力較大的幾種譯名。  一曰名學。
  • 福娃英文名改為漢語拼音(圖)
    細心的網民近日在奧運官方網站上發現,福娃宣傳圖片上的英文譯名變成了漢語拼音記者隨後從北京奧組委證實,去年11月發布以來曾一度受到爭議的2008年奧運會吉祥物「福娃」的國際譯名「Friendlies」已於上周正式更改,新的英文譯名漢語拼音「Fuwa」正式啟用。  目前,在奧運官方網站形象景觀一欄中,所有五福娃合影上左上角的國際譯名由原來的英語譯法「Friendlies」已經改為了漢語拼音「Fuwa」。
  • 瞧一瞧這些鳥類飛行軌跡合成圖,精細動作感嘆自然造物神奇!
    瞧一瞧,這些鳥類飛行軌跡合成圖,精細動作感嘆自然造物神奇!瞧一瞧,這些鳥類飛行軌跡合成圖,精細動作感嘆自然造物神奇!瞧一瞧,這些鳥類飛行軌跡合成圖,精細動作感嘆自然造物神奇!瞧一瞧,這些鳥類飛行軌跡合成圖,精細動作感嘆自然造物神奇!瞧一瞧,這些鳥類飛行軌跡合成圖,精細動作感嘆自然造物神奇!
  • FriGames | 揭秘pokemon的英文譯名
    Pokemon(pocket monster),官譯精靈寶可夢,又名口袋妖怪、神奇寶貝、寵物小精靈等。主體是任天堂公司發售的一款掌機遊戲,其改編的動畫也一直頗具人氣,是中國90後一代童年集體的回憶。曾經年少的你,或許也曾幻想有朝一日像主人公小智一樣,帶著自己的皮卡丘去遠方旅行。
  • 港式小戶型必備神器之旋轉臺篇
    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帶來港式小戶型必備神器——旋轉臺旋轉臺的興起,可以說是時代的發展需求所致,空間利用率高,簡單實用,可變可轉換性強,空間隨意調配,這都是它備受港式小戶型業主的不二原因。特別是戶型空間小,放不下餐檯,業主卻又不喜歡強制性實用開放式廚房或吧檯設計作為就餐區的,實用起來,功效就更加明顯了。
  • 這樣的景色太自然了,萬千世界無奇不有,感嘆大自然的神奇
    好像是被畫家仔仔細細雕刻出來的一樣,人們可以在這裡盡情地笑著,每個景色都如畫般美麗,有時在看到美麗的景色時,抓住遊客的內心與眼球,世上的景色太多了,這裡大眾的喜愛率可以說是非常的高了,再看那連綿不絕的景色,我們才會發現這裡的景色是如此的美,我踏出了旅途的第一步
  • 《永恆的記憶》專欄 · 下篇·第二章 X線詞源及中文譯名的演變
    其中的「勞忒根光」是漢語中第一個出現的X線詞族詞語。是目前我們能夠查到的最早涉及X線命名的漢語報導。此後,報刊和書籍有17次介紹X線及其功能。由於當時沒有統一命名,所以這一階段沿用的命名較為雜亂,有音譯的如勞忒根光(上海《時務報》18冊,1897)、曷格司射光(上海《時務報》38冊。
  • 地球上六大景色奇觀,每一個都讓人們大開眼界,感嘆大自然的神奇
    事實上,地球上的美麗景觀有很多,今天我們選擇其中八個來,它們每一個都讓人們大開眼界,感嘆大自然的神奇。一、彩虹山,可能很多人聽說過喜馬拉雅山,阿爾卑斯山脈,崑崙山脈,富士山等,這些山都非常宏偉壯觀,是地球表面非常壯觀的景象,它們都是地球10大山脈。除了這些宏偉壯觀的山脈,地球還有一個山也非常有名,它就彩虹山。
  • 8張「一絲不掛」的人性圖,最後一張只有智商180的才能看懂!
    8張「一絲不掛」的人性圖,最後一張只有智商180的才能看懂!第一張:每個人都有千百種模樣,想真正看透一個人,很難第二張:有手有腳卻在要飯!第五張:學會放手,你才會發現,其實成功不只一條路。第六張:懶惰會生根,會讓你起不來第七張:你礙著我了。(據說還有其他含義)第八張:據說只有智商180的才能看懂,你看懂了嗎?
  • 原因竟是漢語拼音?
    (圖源:上海戲曲藝術中心)所以,看來這次西九戲曲中心的譯名應該是「Chinese Opera Center」沒跑了?錯!萬萬沒想到,政府公布的譯名是「Xiqu Center」!(圖源:東網)相信大家都懂的,很多香港人都對這種漢語拼音表示反感。這個名字一出,不少香港學者和業內人士齊齊反對,再加上某些媒體和組織的煽風點火,西九管理局瞬間炸開了鍋,一下子收到300多個投訴!
  • 北京20餘家老字號海外落戶 店名以拼音譯名為主
    主辦方傳神聯合翻譯公司的宋老師說,這種譯名方式既保持了老字號原有的品牌,又起到了推介產品、鋪面的作用,同時還可以用公元紀年的標誌襯託出老字號的悠久。不過,不少網友卻對這種譯名方式不認同,他們認為,這種譯名有點長,對比國外大牌的中文名,如「奔馳」、「寶馬」等顯得累贅,他們甚至擅作主張給全聚德起了「Chum Joy Duck(春喜鴨)」的英文名。
  • 沒學尼泊爾語都能看懂我們的文字
    不過要我說,中國的崛起是一件必然的事情,因為中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保存著古老傳承的國家,一個國家只有擁有傳承才能走到更遠沒學尼泊爾語都能看懂我們的文字。其實事情的真相是,尼泊爾的「中文」是當地人專門為中國遊客寫的一些中文標籤。
  • 1500萬年前的棗被發現 看看它的復原圖真是感嘆於大自然的神奇
    1500萬年前的棗被發現 看看它的復原圖真是感嘆於大自然的神奇時間:2020-11-22 14:2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1500萬年前的棗被發現 看看它的復原圖真是感嘆於大自然的神奇 最近,中、美古生物學者最近在福建漳浦發現一種1500萬年前的南酸棗化石,不同於傳統的化石形成方式
  • 港式鹹檸檬的醃製方法 鹹檸檬的功效與作用
    港式鹹檸檬起源於香港,現在在中國,廣東廣西等地也比較常見,是人們經常會吃的一種常見美食,但對港式鹹檸檬的醃製方法,人們了解的並不多,更不知道鹹檸檬有哪些功效與作用,今天我就專門為大家介紹與港式鹹檸檬相關的知識,能讓大家對它有更全面的了解。
  • 海底「大嘴怪」瞬間變小成鰻魚,嘴巴比身子大,科學家都感嘆神奇
    海底「大嘴怪」瞬間變小成鰻魚,嘴巴比身子大,科學家都感嘆神奇。有科學家在夏威夷的一個海域中發現了一個很神奇的魚這個魚就是「吞鰻」,這種魚一般就是生活在非常深的海域中,這次能夠在這裡看見還是十分神奇的。這種魚最顯著的特徵就是它的嘴巴非常的大,這種魚不像是別的魚一樣,沒有可以活動的下巴,只有一個比較鬆軟的下巴和嘴巴是連接在一起的,所以它每次張嘴巴的時候就會變得非常的大,這個嘴巴比整個身子都要大上很多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