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聯、聯華、世紀聯華……到底有什麼關係|大象公會

2021-01-08 追風遊世界

改革進程中誕生的 N 胞胎。

文|朱不換

如果不論規模大小,中國最常見的超市名字是?

北京人大概會回答「華聯」:把百度地圖縮放到剛好包括整個北京五環在內的範圍,能搜索到 5956 個「華聯」,而同樣範圍搜索「超市」的結果有 23068 個,也就是說每四個「超市」裡就有一個叫「華聯」。

上海人卻很可能回答「聯華」:上海有 2484 家「聯華」,而作為日式便利店最為普及的城市,同樣範圍只能搜索到 1431 個「全家」和 136 個「711」。此外,上海最常見的便利店是「快客」,它就隸屬聯華超市股份有限公司。

除了這兩個城市,其他地方的人應該也見過大量名為「華聯」「聯華」「世紀聯華」「世紀華聯」的超市,此外還有不少看起來與之相關但又不知道究竟有什麼關係的,如「青田聯華」「濟南華聯」等等。

這些名字高度相似的超市到底怎麼來的?它們之間究竟是什麼關係?誰是正宗,誰又是山寨?

國營百貨的寵兒

這一系列名字的肇始,是在改革開放初期。

當時,城鎮零售業仍為國營商場壟斷,主要有百貨大樓和友誼華僑商場兩大系列。其中,友誼商場和華僑商場起初只為外國人、華僑和高級幹部服務,能夠進出就是身份與地位的象徵。

▍80 年代的友誼商店

直到 80 年代後期,各地友誼商店才開始向普通市民開放,以售賣進口貨物和高檔商品為特色。但只能使用外匯兌換券購買,由於進口電器等商品的緊俏,外匯兌換券在黑市上曾被炒至 1 元外匯兌換券換 5 元人民幣。

真正屬於一般群眾的購物中心,當時只有國營百貨大樓,較大城市往往還可分為第一百貨,第二百貨,直至第 N 百貨。

▍上海第十二百貨商店

80 年代初期,這類百貨商店仍然受著計劃經濟下臃腫的三級批發體制制約,它們不得向廠商直接採購商品,只能從上級的地區、省級、國家級批發站進貨和中轉,環節多、流轉慢、效率低。

▍80 年代,瀋陽工業品貿易中心的展銷活動。各地的工業品貿易中心,大都由原先的三級國營批發站轉化而來。

80 年代中期,三級批發體制逐步取消,解開鎖鏈的百貨零售業開始繁榮。趁此時機,商務部撥款一億多元,1985 年,在 14 個沿海開放城市開辦現代化商廈,並採取統一的名稱和標識,而他們啟用的名稱就是華聯。

像華潤、華能、華電等「華」字頭企業一樣,華聯商廈的「華」字凸顯了中央部委的影響,向人們宣示它們的「國家隊」身份,而「聯」字大概是為了響應當時中央政府推動「橫向經濟聯合」的號召。

此後,華聯商廈陸續進駐內地城市,成為「百貨大樓」「友誼商場」之外的第三大國有百貨商廈陣營。

▍福州第一家麥當勞在福州華聯商廈開業

新崛起的華聯商場豪華氣派,動輒擁有萬米以上的營業面積,所在地第一條手扶電梯、第一臺中央空調、乃至第一套自動消防系統。1986 年,福州華聯商廈由於乘坐電梯玩耍的市民太多,甚至需要對乘電梯者收費一角以限制人流。

到 1994 年,全國各地的華聯商廈已達 30 多家。不過,這些華聯商廈企業之間互不隸屬,只是鬆散的聯誼關係,共有名稱和標識,同屬於一個名叫「全國華聯商廈集團」的協會組織。

▍那個年代也是各地百貨商廈激烈競爭的時期,各家百貨商場採取獎券、價格戰等各種方式招徠顧客。圖為與鄭州華聯商廈對擂的鄭州亞細亞商廈,曾拋出每日女子儀仗隊升國旗的營銷手段。

百貨公司名字倒過來就是超市

然而,百貨商廈一出現就落伍了,開放貨架、採用整合供應鏈和標準化流程的現代超市在西方已盛行數十年,才是中國最應該引進的零售模式。

1990 年,中國大陸第一家現代連鎖超市——美佳超市在廣東東莞創立。跟隨潮流,1991 年,上海成立了國營聯華超市有限公司。此後,它又向浙江,江蘇、廣西等地擴張,建立了大量直營店和加盟店。

聯華超市旗下名號分為兩種,均為我們所熟悉,一是規模較小的標準超市,命名為「聯華」;一是大賣場,稱為「世紀聯華」。

在今天看來,這意味著「聯華」在山寨「華聯」,以高度相似的名號借用了後者的品牌效應。

但在當年,上海華聯商廈沒有提出什麼法律異議。它和聯華超市同是商業局主管的兄弟國營企業,又不太有商標維權的意識。再加上「華聯」是全國幾十家華聯商廈的共有商標,上海華聯商廈對它沒有獨佔權利,就更不會有多少維權的熱情了。

不過,上海華聯商廈並非沒有回擊,它採取的方式,是在兩年後建立了自己的超市業務——上海華聯超市。

▍上海華聯超市標識

跟在上海之後,其他省市的國有華聯公司也開始建立各自的超市業務。不過,像各地華聯商廈一樣,各地的華聯超市也都是各自為陣,相互間不存在隸屬關係。

▍90 年代,北京華聯超市的雙飛雁標識

所以,我們今天看到的聯華和華聯就是它們經營 20 多年的成果嗎?

好名字大家用

並不是。

跟百貨商廈一樣,聯華、華聯超市的逍遙日子沒有持續太久。2004 年,是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的第四年,根據約定,中國必須取消外資零售企業在地域、數量、持股比例方面的任何限制,允許沃爾瑪、家樂福等外資巨頭大規模入華。

為抵禦外商的競爭壓力,2005 年,商務部與國家開發銀行確定了 20 家重點培育的大型流通零售企業,為其提供 500 億元政策性貸款,用於基建和重組。北京華聯、上海百聯(上海華聯的母公司)等大型國企都在此列。

但給錢的助力遠遠不夠挽回局勢,與工業生產企業相比,流通零售行業的國有企業改制晚了十多年,仍延續著債務複雜、職工臃腫、管理混亂等舊病。一旦開放競爭,便日見虧損。

而就在華聯、聯華等昔日貴族沒落的同時,民營福州永輝超市在重慶開設分店,開始了外地擴張之旅。阿里、京東等電商經營的網上賣場更是來勢洶洶。2016 年,Kantar Retail 發布的中國零售商綜合排名,前十裡已找不到華聯和聯華的名字。

▍Kantar Retail 的 2016 年中國零售商綜合排名

不過,記憶的價值仍值得繼續開發。

2004 年,上海華聯超市杭州公司原員工張曉雨發現,市面上有「華聯」「聯華」「世紀聯華」的超市品牌,獨獨沒有「世紀華聯」。他很快辭職,註冊了一家新的江蘇金湖世紀華聯公司,並開始在上海等地開設直營店和加盟店,為加盟者提供標識、指導和供貨等服務。

此後,採用「世紀華聯」「盛世華聯」「青田聯華」等近似名稱的企業越來越多。

▍三家不同企業的「世紀華聯」標識

這次,正宗華聯倒是沒有完全放任山寨。2005 年,上海華聯超市起訴金湖世紀華聯盜用其企業名稱。經過 3 年的漫長訴訟,獲賠 50 萬元。

然而,各地山寨華聯的潮流不減反增。因為,中國的《企業名稱登記管理規定》和《商業特許經營管理條例》都實行分區域的註冊、備案制度。山寨名稱的企業只要在自己的註冊地轄區內沒有與其他企業名稱重複,就很難被制裁。

如今,在「天眼查」企業查詢網站上,有 6485 家名字具有「世紀華聯超市」字樣的企業。當你去路過街邊某家叫「世紀華聯」的雜貨便利店時,它可能就是其中某家這樣企業的加盟店。

相關焦點

  • 華聯、世紀華聯、世紀聯華…到底有什麼關係
    除了這兩個城市,其他地方的人應該也見過大量名為「華聯」「聯華」「世紀聯華」「世紀華聯」的超市,此外還有不少看起來與之相關但又不知道究竟有什麼關係的,如「青田聯華」「濟南華聯」等等。這些名字高度相似的超市到底怎麼來的?它們之間究竟是什麼關係?
  • 瀋陽世紀聯華羊肉片裡吃出塑料碎片
    昨日,家住鐵西新區重工街的趙女士給本報打來熱線電話,反映她在重工街世紀聯華超市購買了18.5元錢的散裝羊肉片,可在食用時卻發現羊肉片中夾雜著許多透明散碎塑料,是世紀聯華工作人員的偶爾失誤?還是這種肉中夾塑料的現象一直存在?昨日,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 杭州世紀聯華超市支付寶半價 險致系統「癱瘓」
    在淘寶總部所在地的杭州,爭相湧入的市民將世紀聯華等超市擠的水洩不通,網友紛紛PO圖以展示現場盛況。  另據現場血拼回來的《都市快報》記者說,早上杭州世紀聯華超市的支付寶掃碼系統掛了。。。依然還有N多人在排隊,有些人排了半個多小時的隊,實在忍不住,直接扔下購物車走人了。也還有些人則直接付了全款,離開了超市……  不止杭州市民有這樣的遭遇,全國各地也有這樣的消息,都市快報為我們整理了一下網友的經歷。
  • 這兩天大伯大媽又把超市擠爆了,世紀聯華5折這波羊毛到底值不值得薅?
    昨天杭州的世紀聯華又被擠爆了!在我們19樓樓友圈裡有網友爆料,昨天杭州世紀聯華超市全場5折,早上距離開門還有半小時,大伯大媽們就已經在超市門口排長隊了,眼看著是要搬空的節奏啊!看到這個消息,昨天19樓斑斑和豹妹立馬調轉方向,分頭奔到杭州的幾個世紀聯華看看是什麼情況。
  • 世紀聯華、華潤萬家等成杭州首批品質食品示範超市
    聯商網消息:近日,經考核驗收,杭州市認定華潤萬家生活超市(浙江)有限公司洑家新村購物中心、杭州聯華華商集團有限公司和平購物城、錦江麥德龍現購自運有限公司杭州江幹商場、杭州聯華華商集團有限公司新塘路店和華潤萬家生活超市(浙江)
  • 阿里和百聯的新零售生意經:從聯華OK卡接入支付寶開始
    但不論是哪家和阿里合作,在實體零售業不景氣的背景下,一有風吹草動,二級市場就無比興奮。「我們看到了這個情況。」2月20日,阿里巴巴CEO張勇接受包括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在內的媒體採訪時表示,阿里從來不做財務投資,只做戰略投資,而新零售選擇合作對象的標準有三點:是否能帶來增量用戶,能否改進用戶體驗,以及是否存在技術變革與創新的可能。
  • 線下超市大促銷吸引客流 世紀聯華折扣日5折基本靠搶
    前天,世紀聯華官方微信推送了一條標題充滿誘惑力的微信——無刪減版5折清單。原來,昨天是聯華3·16折扣日,百餘個類別的商品5折-7折!比如方便麵、刀具、洗衣皂、醬油/醋、枕頭等,統統5折;內褲、葡萄酒、洗護髮用品、蜜餞、進口食品等,都是7折。
  • 河南多地食用農產品抽檢不合格 3永輝2華聯1華潤萬家1世紀聯華上黑榜
    北京華聯綜合超市股份有限公司鄭州第四分公司銷售的1批次韭菜,腐黴利檢出值為2.65mg/kg,標準規定為不大於0.2mg/kg。河南華潤萬家生活超市有限公司銷售的1批次韭菜,多菌靈檢出值為2.85mg/kg,標準規定為不大於2mg/kg;腐黴利檢出值為11.1mg/kg,標準規定為不大於0.2mg/kg。
  • 百聯集團曲線增持聯華超市1.32億股
    上實商務主要資產為聯華超市13168.3萬股內資股股份。此前,百聯集團控制的友誼股份已經持有聯華超市34.03%的股權。   上實醫藥、友誼股份以及聯華超市(00980.HK)今日分別發布了公告。  據悉,上實商務主要資產為聯華超市13168.3萬股內資股股份,截至2009年1月16日,聯華超市H股前30日收盤均價為9.27港元/股。本次交易價格的協商確定充分考慮了上實商務所持聯華超市股權的內資股性質(尚未獲得流通權)和聯華超市H股的市場價值,以8港元/股的價格進行作價。
  • 吉林聯華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介紹 - 長春房交會
    聯華地產位於北國春城長春。發展至今已歷十載,十年的時間,是聯華地產不斷發展自己,完善自己的追求過程。十年的歷程,雖在中國的企業界沒有赫赫的威名,但聯華人卻異常辛苦,也做的異常勤奮;雖在全行業沒有留下傳世的佳作,但敢為天下先者,確委實不少。
  • 聯華電子將擴大12英寸晶圓代工廠產能 主要是28nm工藝產能
    12月18日消息,據英文媒體報導,在第一大晶片代工商臺積電取消2021年12英寸晶圓代工折扣,晶片代工產能緊張狀況有從8英寸晶圓廠延伸到12英寸晶圓廠的趨勢的消息出現之後,也有代工商在謀劃擴大12英寸晶圓代工廠的產能。
  • 染色饅頭上架之謎 到底誰該為此負責任
    據初步調查,該企業註冊資金50萬元,有從業人員8人,建築面積650平方米,年產值180萬元,其中饅頭年產值120萬元。這個坐落在各種軸承器件、翻新座椅等小作坊之中的饅頭生產廠,雖然僅有8人規模,但產品卻銷往了上海各大超市。根據目前已掌握情況,其涉案產品銷往上海市的迪亞天天、聯華、華聯、樂天瑪特、惠儂、樂家購物中心松江店、雨潤發購物中心、吉買盛、物美、如海等超市。
  • 晶片廠商稱聯華電子已提高12英寸晶圓代工報價,因產能緊張!
    而英文媒體最新的報導顯示,另一家重要的晶片代工商聯華電子,已經提高了12英寸晶圓的代工報價。英文媒體是根據合約晶片製造商透露的消息,報導聯華電子已經提高了12英寸晶圓的代工報價的,但並未透露提高的幅度。
  • 晶片代工商聯華電子和世界先進2020年營收也創下新高
    【TechWeb】1月1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晶片代工商臺積電去年的月度營收同比均有大幅上漲,漲幅均在10%以上,最高更是達到了53.4%,他們2020年度的營收也創下了新高,全年營收13392.55億新臺幣,折合約478.5億美元,同比大增25.2%。
  • 晶片代工商聯華電子和世界先進2020年營收創下新高
    1月1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晶片代工商臺積電去年的月度營收同比均有大幅上漲,漲幅均在10%以上,最高更是達到了53.4%,他們2020年度的營收也創下了新高,全年營收13392.55億新臺幣,折合約478.5億美元,同比大增25.2%。
  • 繼聯電後聯華傳出消息,或把8 英寸晶圓市場「炸」了
    聯電的爆炸,聯華的停電昨天網上傳出外媒的一個消息,爆料稱上周六晶片代工商聯華電子的兩座晶圓廠曾突遇短暫停電,生產也受到了影響。評論區不少網友表示,8 英寸晶圓市場估計要鬧翻天了。後來英文媒體又報導稱,這將會影響聯華電子 8 英寸晶圓廠產能。這還用說?漲價都是肯定的了。而在此之前的1月9號,聯電科技的竹科市廠區也傳來爆炸聲,現場濃煙滾滾,不知道是損失了多少產能。後來其官方說是因為產能過大,在啟動發電機的時候因為承受不來這麼大的發力,所以就冒煙了。
  • 聯華OK卡餘額不翼而飛 嫌疑人用時間差轉移卡內金額
    近日,浦東警方成功破獲了一起「聯華OK積點卡」轉資詐騙案。犯罪嫌疑人將自製密碼封條的「OK卡」出售倒賣後,利用「時間差」轉移卡內金額。倪先生經營著一家「禮品回收店」,案發當日,一名女子來店要求將其手裡的「聯華OK積點卡」兌現,倪先生看了下對方的「OK卡」密碼封條都完好無損,便商定以1000元面值的「OK 卡」兌換930元現金,收下對方8張面值1000元「OK卡」,並交給對方7440元。但事後,倪先生發現8張「OK卡」內金額都是零。得知自己被騙後,倪先生遂即報了警。浦東公安分局刑偵支隊立即根據線索開展調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