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給貓絕育?
在很多愛貓人士看來,絕育是對貓負責。然而,也有不在少數的人認為,絕育是對「貓權」的剝奪。
■BBC的紀錄片《貓咪的秘密生活》
那麼到底怎麼辦呢?周到君覺得,與其討論貓的權益應該有哪些,人是否太自私,不如把問題想得簡單,再簡單一點——絕育對貓咪來說意味著什麼?人為什麼需要給貓絕育?如何給貓絕育更好?本期的「養寵必修課」,來咯!
本期主講寵醫
太長不看版
給貓絕育,其實是一件優缺點並存的事。
接下來,我們就主要從生理的角度出發,辯證看待絕育這個問題吧!
絕育的優點
第一條,免除發情期的煩惱。
對大多數養寵家庭來說,絕育與其說是為了寵物的健康,不如說是讓自己能夠順利地養寵物。
畢竟,一個會亂尿、亂叫,甚至想方設法離家出走的小動物,對人類來說是非常困擾的。以前貓狗都是散養的,但現在大家都是長期共處一室的。
第二條,減輕家庭和社會的負擔。
如果是多貓家庭,貓貓不絕育,會出現自家的貓交配的情況。照顧母貓和小貓,養越來越多的貓咪,會成為不可承擔之重。
如果是小區、學校、工作單位,流浪貓不絕育就會越來越多。一對未絕育的貓任其交配繁殖,如果每年產仔2胎,每胎2-8隻,理論上第10年就會到達8千多萬隻。雖然流浪貓並沒有這麼長的壽命,但後代也可以達到相當可觀的數目。
■流浪貓 圖片:海洛創意
這裡可以提一下美國提倡絕育的由頭。上世紀70年代,美國的流浪貓狗越來越多,若無人收養就要被安樂死。在收養所工作的獸醫由此這麼想:「要是每隻貓狗都被絕育,那就不會有這麼多不必要的悲劇了」。
在他們的努力下,越來越多人信服「不絕育不人道」的理念。國內現在也有很多流浪貓的救助團體,主要工作是TNR(即誘捕、絕育、放歸),減緩流浪貓的增長數量,讓大眾能儘可能地接受流浪貓。根據保護團體的數據,上海理論上每個月至少兩三百隻流浪貓被送去絕育。
■圖片:海洛創意
話說回來,絕育不是解決流浪貓狗問題最好的方法。首先不要棄養,其次可以用領養代替購買。
第三條,降低生殖系統器官發病的機率。
如果是公貓,絕育可以降低睪丸、前列腺疾病的發病率。如果是母貓,則可以降低乳腺腫瘤、卵巢囊腫、子宮蓄膿等疾病的機率。
最後再提一句,有絕育使寵物長壽的說法,這個其實是不準確的。實際上是帶寵物去絕育、並且精心地照顧寵物的主人,使得寵物長壽。
絕育的缺點
有一些絕育的反對者認為,總說絕育是好的,可哪有事是盡善盡美的呢?這一定是騙人的!
確實,絕育對寵物也有潛在的風險。不恰當的絕育,或者說過早絕育,也是可以避免的。我們沒有必要把絕育說得盡善盡美。
第一條,絕育手術存在一些風險。
絕育手術是最簡單的手術之一,但不同的寵物有不同的身體狀況,凡是手術都有風險。
■圖片:海洛創意
絕育手術最主要的風險是麻醉風險和術後風險。麻醉風險有可能是對麻醉藥物過敏,有先天性心臟疾病,以及其他身體狀況。所以,一定要去正規的醫院,一定要做檢查,檢查的內容可能有血常規、生活檢查等,找專業的獸醫師進行手術。
術後風險則是因為術後護理不到位、寵物舔舐傷口、環境不衛生等原因造成感染。這就是為什麼,貓咪在術後需要佩戴伊莉莎白圈,以防止舔舐傷口,一般在一個禮拜左右。
■戴著伊莉莎白圈的貓 圖片:海洛創意第二條,過早絕育影響骨骼發育。
生殖系統是貓咪身體的一部分,絕育因此也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如果過早絕育,貓咪的骨骼發育會受到影響,導致關節發育不良。
不過,還有人擔心過早絕育會影響貓咪的發腮和泌尿系統,這一般是沒有關係的。你的貓有沒有大臉盤子,基本上是基因決定的。
第三條,絕育後的貓咪容易發胖。
相比手術的風險,骨骼發育的問題,貓咪在絕育後遇到最大的問題是變成一隻愛吃不愛動的肥宅,日益發胖。肥胖引起的糖尿病等疾病,則會使得貓咪折壽。
而且,狗是可以遛的,貓怎麼遛呢?節食也不能過度,貓會餓出脂肪肝的……
所以,絕育後貓咪的能量攝入限制,活動量提升,是一門很需要學習的學問。
■圖片:海洛創意
如何理性看待絕育?用一句話說,對大多數居住在城市的養寵家庭來說,絕育是必要的。
畢竟,當貓咪和人類一起來到城市,在這個狹小的空間裡,貓也要遵守「不打擾他人的自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