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界的熊——沙螽

2021-02-25 蟲蟲小鎮

直翅目大體分為三類,蝗、螽、蟋三大家族,稍微細分一點就是蝗蟲;螽斯、沙螽;蟋蟀、裂指蟋、螻蛄。可以看出,螽、蟋2個家族都是有「盟軍」的,最孤立無援的就是蝗蟲了,別的都不止一個總科,然而蝗蟲就是「光杆一個」(我們通常說的蚱蜢是指劍角蝗、負蝗和佛蝗這類頭頂尖銳體態側扁的蝗蟲),也屬於蝗總科的,好像學術上確實有【蚱科】,然而那裡面的物種並沒有我們熟悉的「蚱蜢」的面孔,所以……好像扯得遠了,蟋家族的蟋蟀和其盟軍螻蛄算是咱們耳熟能詳的蟲了,而另一個盟軍裂指蟋在現在來說在大眾面前知名度過低,在蟲圈裡也偏冷門,所以我們這回來講一下螽家族的一個盟軍——沙螽。

好吧,開篇廢話略多,那個……為什麼說沙螽是螽斯家族的盟軍呢?因為沙螽和草螽、蟈螽、獵螽、擬葉螽之流不一樣,它們不屬於螽斯,但如果你認為它們與螽斯的關係猶如海獅和獅子的關係,那也是不正確的,沙螽和螽斯都隸屬於同一個亞目,只不過是不同總科的昆蟲,它們的外形以及行為都有頗多的相似之處,所以,它倆的關係,應該差不多是獵狗和鬣狗的關係。

沙螽中的一些種類非常龐大,而且擁有比同體長螽斯更大的蠻力,加之多為雜食的性格,所以可以將其比作「昆蟲界的熊」。

堡礁巨沙螽是一個分布較窄的珍稀物種,是現存體積以及體重第一的直翅目昆蟲,據說極限個體可達150毫米,保守型上限135毫米,巨型雌性個體的重量居然可以持平3隻小老鼠,這已經可以說體型超過了所有陸生捕食性昆蟲的捕捉上限。不過這種龐然大物是像熊貓那樣基本吃素的角色,所以也可以將其理解為一隻巨型蝗蟲。

上圖是一種主產於印尼的大型沙螽,由於暫且沒有正式的中文學名,所以經常用SIA FEROX表示,強行說個名字或許可以叫【印尼掘地沙螽】,這是一種知名度很高的大型種,長相也比較正宗,這裡我用它來介紹一下沙螽的鐵證好了。

其實沙螽的種類數量遠不如螽斯,基本都是雜食性昆蟲,中型到巨型,如堡礁巨沙螽基本植食,不過偶爾會發掘幾個小蜘蛛開開葷;而上面這種「印尼掘地沙螽」則基本肉食,而且甚為兇猛,每次打架都猶如3天沒吃飯一樣瘋狂,但偶爾也會吃些南瓜、香蕉等素食開開齋。沙螽的體色一般都是灰黃色至橙黃色的都有,多少能與黃色挨點邊,似乎沒有聽說綠色或紅色這樣的種類。多數種類無翅,有翅者也不擅長飛行,所以,它們的翅膀有些向皮革質發展了,厚實,能提供少量防禦力。部分種類雌性產卵器退化,若有,則呈長刀狀,有一點的彎曲弧度,末端尖銳。它們只有一對短小的尾須,在末齡若蟲期容易察覺,那對尾須整體柔軟,與蛐蛐那樣寶劍狀的尾須截然不同。六足缺乏吸盤或鉤爪,所以攀爬能力低下,而且大型種類幾乎不會跳躍,所以機動性不夠高。

獠牙沙螽屬的若干種類的雄性長有一對「長牙」,其實,那並不是它真正的牙,它的口器還是像絕大多數直翅目昆蟲那樣在下方的,那一對東西其實就像鍬甲的顎角,作為它們的輔助武器,它們會像牛或鹿那樣互相頂撞。本屬中最大的種類體長約65至100毫米左右,極限個體包含角的長度可達130毫米。

這是國內少有的一種沙螽——卡氏翼靡螽,分布於西南一帶,中大型的長翅種類,實力約等於或略強於蟈蟈,可以看出它們前足和口器的「硬體」也是相當不錯了。

沙螽類算是直翅目的頂尖戰力,猶如螳螂中的菱背螳屬,不但有直翅目昆蟲中的「絕世高手」,而且還沒有太小的東西拖後腿。

相關焦點

  • 世界上最大的昆蟲——巨沙螽
    巨沙螽給大家科普一下,這個字念zhōng,估計很多人都不認識],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昆蟲之一,巨沙螽成年期可七八十克,與同種類的昆蟲對比來說
  • 現生最大的昆蟲——紐西蘭沙螽
    紐西蘭的無脊椎動物種類數量目前還不完全清楚,估計有約5萬種,已經描述的有2萬多種,其中近一半為昆蟲。而紐西蘭沙螽(音:zhōng)正是紐西蘭特有無脊椎動物的典型代表。紐西蘭沙螽屬於直翅目,是蟋蟀和蝗蟲的近親,共有70多種。它們的起源尚不清楚,但它們在地球上的出現時間非常早。
  • 外國奇葩昆蟲鑑賞:奧克蘭樹沙螽
    奧克蘭樹沙螽Auckland tree weta (Hemideina thoracica)屬於醜螽科Anosttomatidae,樹沙螽屬Hemideina。晝伏夜出,白天隱蔽在樹洞或石頭下,夜晚活動和取食。雜食性,取食樹葉、水果以及其他小昆蟲。
  • 外國奇葩昆蟲鑑賞:奧克蘭樹沙螽
    奧克蘭樹沙螽Auckland tree weta (Hemideina thoracica)屬於醜螽科Anosttomatidae,樹沙螽屬Hemideina。晝伏夜出,白天隱蔽在樹洞或石頭下,夜晚活動和取食。雜食性,取食樹葉、水果以及其他小昆蟲。
  • 沙螽的愛情
    昨天,《飛向天空的先驅——古昆蟲》特展在南京古生物博物館展出,來自遠古的昆蟲化石呈現在眾人面前,有蜻蜓的遠祖、蟑螂的祖先、鳴螽的祖先……觀眾被帶進了遠古時期的昆蟲世界。自然界最大的昆蟲沙螽,幾乎沒有進化1.6億年前的內蒙古寧城道虎溝,被森林覆蓋。天蒙蒙亮,草叢裡的鳴螽就發出高亢的聲響,動物們聽見,就知道天快亮了。「現在,四川還有鳴螽的後代。」
  • 海豚獨有聽覺系統意外地在沙螽等昆蟲身上發現
    海豚(資料圖)一種被認為是海豚身上獨有的聽覺系統意外地在沙螽等昆蟲身上發現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12月14日報導,蘇格蘭斯特拉斯克萊德大學的研究人員和紐西蘭奧克蘭大學生物科學學院的科學家近日意外地發現,一種被認為是海豚身上獨有的聽覺系統在沙螽等昆蟲身上也存在。  研究人員發現,紐西蘭的標誌性昆蟲—沙螽依靠獨特的脂質(一種包含油脂的化合物)傾聽它們周圍的世界。
  • 2億年不進化也不退化的昆蟲,體重超過麻雀,古老神秘的巨型沙螽
    直到21世紀初,雖然人類已知的昆蟲有100餘萬種,但是大多數人對昆蟲的印象可能還停留在只是一種小害蟲,或者只是一種鳥兒的美食基礎上。它們雖然分布廣泛,生活在隨處可見,卻很少引起人們的注意,因為它們對於人類來說實在太渺小了。
  • 紐西蘭的樹沙螽
    在昆蟲們分類學裡,醜螽亞科屬於直翅目(Orthoptera)>螽亞目(Ensifera)>沙螽科(Stenopelmatidae)。沙螽家族並沒有發聲器,不像螽斯那樣可以當做鳴蟲來飼養,螽斯其種類數量遠勝沙螽種類的數量,而且品種在食性方面,分植、肉、雜三類食性,但沙螽種類均為雜食性,相比之下沙螽其實是一類比較原始的類群。
  • 巨沙螽引發關注:全球10大巨型昆蟲醜陋驚人
    巨沙螽引發關注(資料圖)  在地球物種進化的漫漫長河中,不同時期的地質、氣候、及環境特徵造就了不同特點的動物類型。現今生活在地球上的哺乳類、爬行類、鳥類、魚類、及昆蟲類動物都有體型龐大的祖先。巨脈蜻蜓翼展約有2.5英尺(合0.75米),主要靠捕捉其他小型昆蟲及早期由水生轉為水陸兩棲的小型動物為生。而遠古蜈蚣蟲的橫寬(從左腳到同排右腳)就有8.5英尺(約合2.6米),主要依靠吞噬植物及小型動物為生。  4.駱駝蜘蛛
  • 紐西蘭發起巨型沙螽回歸戰—新聞—科學網
    但該保護區的一種生物卻常常會逃跑:當地一種瀕危昆蟲馬霍埃努伊巨型沙螽。 在其他國家,昆蟲保護可能會成為可悲的馬後炮。但紐西蘭沙螽,尤其是馬霍埃努伊巨型沙螽卻很難被忽視。從體型和生活方式看,這種巨型沙螽可謂是「披著蟋蟀外衣的老鼠」。可以肯定,它們缺少類似幾維鳥等其他本土物種的受歡迎度,不止一次,Warrenheip街區的鄰居曾要求施以援手把那些逃到他們家中的昆蟲清理出去。
  • 1.65億歲的沙螽夫妻 在化石上「拉家常」
    □金陵晚報記者 王君1.65億年前,沙螽夫妻突然遭遇火山爆發的吞噬。如今,這對沙螽「夫妻」被科學家們發現時,依舊保持著「咬耳朵」拉家常的姿勢。昨天,《飛向天空的先驅——古昆蟲》特展在南京古生物博物館展出,來自遠古的昆蟲化石一個個呈現在眾人面前,它們有的是蜻蜓的遠祖,有的是蟑螂的祖先,有的是鳴螽的祖先……這些昆蟲,也把觀眾帶進了遠古時期的昆蟲世界。南京地質古生物所張海春教授就向記者推薦了一塊奇特的化石:上面清晰地保留了兩隻昆蟲。「這是沙螽,化石上面的是一雌一雄兩隻。」
  • 「夫妻沙螽」見證1.65億年前愛情
    1.65億年前,一對沙螽(讀zhōng)「夫婦」正在頭碰頭說著「悄悄話」。突然周圍的火山噴發了,漫天的火山灰將它們「掩埋」起來。它們形成的化石被古生物專家在內蒙古寧城發現。昆蟲是自然界種類最豐富的類群,從出現至今已有4億年的歷史,人類自然無法觀察它們漫長的演化歷程,然而化石卻是記錄地球生命演化歷史的最直接的「物證」。
  • 神秘古老的巨型昆蟲,比麻雀還要重,老鼠見到它也要繞道
    大自然有著一套食物鏈,而作為初級消費者的食草昆蟲似乎只能任由比它們高級的消費者宰割,比如鳥兒、青蛙等都是昆蟲的天敵,但偏偏有個別昆蟲要與命運搏一搏。前有前幾期介紹的身長7釐米的披甲樹螽,它身披帶有尖刺的盔甲,殘暴冷酷,甚至會跑到鳥巢裡去盜食紅嘴奎利亞雀的雛鳥,而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是比披甲樹螽還大的昆蟲——巨型沙螽。
  • 自然界最奇特的7種昆蟲:一種像長頸鹿,一種美麗又恐怖
    【黑帶二尾舟蛾毛蟲】這種昆蟲的幼蟲十分奇怪,胖嘟嘟的身體,大大的腦袋,還有兩條長長的尾巴。在受到攻擊的時候,它的尾巴會噴出蟻酸。【巨沙螽】巨沙螽(zhōng)生活在紐西蘭,體型很大,大點兒的重量甚至超過一枚雞蛋,十分不可思議。
  • 世界上體型巨大的昆蟲有哪些?
    世界上體型巨大的昆蟲有哪些?自然界中有很多的昆蟲,有一些小型的也有一些大型的,它們有的體型甚至超過了人的手掌,它們到底是怎樣的昆蟲呢?烏桕大蠶蛾烏桕大蠶蛾烏桕大蠶蛾是鱗翅目大蠶蛾科的一種大型蛾類,也是世界最大的蛾類,翅展可達180-210毫米。
  • 盤點昆蟲世界的十大「巨人昆蟲」
    昆蟲是這個地球上最常見的生物之一,它們種類繁多,形態各式各樣,它們在所有的生物種群中佔比超過了50%,蹤跡幾乎遍布世界任何一個角落。直到現在,人類發現的昆蟲種類有100多萬種,但是地球上仍然有很多昆蟲未被人類發現,有的昆蟲非常小,甚至肉眼都難以察覺,有的昆蟲體型卻非常巨大,這些體型巨大的昆蟲,甚至可以和小型齧齒動物老鼠媲美,可以想像昆蟲世界有多奇特,下面來盤點世界上10種,體型最大的昆蟲。巨型甲蟲巨型甲蟲是甲蟲家族的一員。
  • 世界最大的昆蟲竟是蝗蟲,是一般蝗蟲的50倍,能吃嗎?
    在世界上有許多非常大的生物,比如抹香鯨、大象等動物,今天要說也是一種世界上最大的昆蟲,對於蝗災相信小夥伴們都知道,可以說,蝗蟲所到之處民不聊生,不過現如今卻被人們端上了餐桌,如果蝗蟲有思想的話,現在的蝗蟲見了人一定是害怕的。
  • 世界上最奇怪的10種昆蟲,花螳螂被認為是最美麗的昆蟲
    如果你想在地球上遇到另外一種生命體系,那麼動物王國的昆蟲類別就是你觀察的最好選擇。科幻文學和電影中的許多外星人都有類似昆蟲的外表,現在已知的昆蟲種類已超過90萬種,科學家估計還有數百萬種未發現。昆蟲約佔生活在地球上的物種的80%。在某個非常真實的意義上,這個星球屬於他們。
  • 星球生物演化奇觀——昆蟲界十二生肖
    ,從公眾號「人呆手戶」精心搜集整理的下面這套「昆蟲十二生肖」圖譜,就能夠窺見昆蟲界奇異面貌的一角,如此紛繁多樣、超乎想像的形態,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造物主的偉大想像力和這些生命體的真正來源。作為小昆蟲,混口飯吃也是很不容易的醜 牛昆蟲界生肖之二——美洲斑頭角蟬 圖/水印生活在北美洲的美洲斑頭角蟬(Stictocephala bisonia),6~8 mm的個頭、亮綠色彩、扁平大臉、呆萌的複眼,奶兇奶兇的氣勢,絕對令人印象深刻。
  • 滅絕的昆蟲:沒有觀眾的落幕
    圖片:Hans Henderickx聖赫倫那蠼(qú)螋(sǒu)曾經是革翅目(Dermaptera)昆蟲的最大型種類,島嶼昆蟲巨大化的範例之一。然而人類造成的棲息地破壞和老鼠的引入,讓這種昆蟲在1965年之後就再也沒有被採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