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人叫它馬皮泡,甘肅人叫它灰包,小孩子當玩具,卻不知是中藥
農村的野生資源一直很豐富,再加上這麼些年的封山育林,以前小時候進山的路估計都沒了吧。小的時候農村人家都會養牛,那時候機械種地還比較少,種地的時候都是用牛去耕地,人工撒種子跟化肥,最後收的時候都是人工去收,而且家家戶戶種近10畝十幾畝的耕地。哪像現在,都是機械耕種。那時候家裡養牛,免不了去放牛,不過去山裡放牛可能是當時最快樂的事情了,箇中樂趣,只有農村長大放過牛的才知道。
那時候去山裡的時候,總會吃到各種野果子,或者見到稀奇古怪的植物。現在記憶猶新的就是在老家農村被叫做「馬皮泡」的菌類。剛開始長一般都是白色球狀的,而後會慢慢長大,最後一隻到秋天會變成灰色偏黃的顏色,像是一個球形的皮裡面包裹的全是灰,輕輕一碰就會炸出來土灰。小時候去山裡放牛的時候,遇見它總喜歡摘下來玩,不過當時對它並不是很了解,只是聽大人說了它的名字僅此而已。
其實小小的白色球狀的菌,在農村很常見,只不過常見的都是那種小小的,這種在農村老家我們都叫它「灰包包」,它的學名叫做馬勃。還有稍大點的,差不多比排球小一些的,農村的老人都叫它「馬皮泡」,它的學名叫做大禿馬勃。其實還有一種特別少見的,在農村老家是沒有見過的,名字叫做巨型馬勃,它通常能長到直徑30-40釐米以上。不知道你有沒有在農村遇見過它呢?
其實這種菌類在農村的山林裡是比較多的,由於在國內農村分布比較廣,所以名字也就特別多。比如:馬屁包、灰包菌、灰包、馬糞包、牛屎包、牛屎菌、鬼饅頭等等。我知道的是,在甘肅農民朋友叫它做馬屁包,相鄰的陝西農民朋友叫它們馬皮泡。不知道你有沒有遇見過它呢?你們那裡叫做什麼?
這類菌有時會有剛長出來比較嫩的,農民朋友會帶回家,炒成酸辣味的,也是很好吃。其實它農民朋友都知道的藥用價值就是止血了,因為它成熟之後,裡面會變成黃褐色的粉,如果農民朋友在山裡受外傷了,弄點這個粉在傷口,一會就止血了。小編查了資料,它的藥用價值主要為,清肺利咽,祛溼排毒,去熱毒等。
去農村山裡邊玩過的朋友一定是知道的,農村的大山可是一個大寶貝,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好多植物甚至連農民朋友自己都叫不上來名字,但是很多植物卻有著不錯的價值。希望各位弄農民朋友能好好保護我們農村的生態環境,造福農村的子孫後代,將來能讓他們能看到更美更豐富的動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