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顯示實現的關鍵技術之電泳技術

2021-01-08 電子產品世界

電泳顯示是利用帶荷電的膠體顆粒可在電場中移動的原理,通過電極間帶電物質在電場作用下的運動實現色彩交替顯示的一種顯示技術,以這樣一個電泳單元為一個像素,將電泳單元進行代維矩陣式排列構成顯示平而,根據要求像素可顯示不同的顏色,其組合就能得到平而圖像。電泳顯示器主要有扭轉球型電泳顯示(Twisting Ball Display, TBD)技術、微膠囊化電泳顯示(Microencapsulated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MED)技術、微杯型(Microcup)電泳顯示技術,逆乳膠電泳顯示(ReverseEmulsion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REED)技術等.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64717.htm

1.1技術原理

扭轉球型電泳顯示,是在透明塑料的密封腔體中,充滿油性液體,液體中分敞著黑白雙色球微粒,白色半球反射光,黑色半球則吸收入射光。通過氧化錮錫電極和驅動電路控制加載電場,在脈衝電壓的作用下,由於偶極子的扭矩力,小球就在液體中發生轉動實現顯示,並通過驅動電壓調整球體的旋轉角度和排列的有序度,控制圖像灰度。通過改進位造設備和工藝,可以改變球的構成,使得黑白兩色球微粒成為有色透明的多色球微粒。也可以製造全透明球微粒,並在半球體切面上植入一個半透明的濾色片。這樣,當濾色片處於與顯示屏平面垂直狀態時,球是看不到的,在濾色片與顯示屏平面平行時,就會出現濾色片顏色,就可能獲得彩色顯示。

微膠囊型電泳顯示是先將電泳粒子和絕緣懸浮液包封於微膠囊內,再將微膠囊置於電極間。一個微膠囊內分散有許多帶正電的白色粒子和帶負電的黑色粒子,正、負電微粒子都分布在微膠囊內透明的液體也就是分散介質當中.當從非顯示而加正電場時,微膠囊內帶正電的白色粒子移動並聚集在顯示面,這時顯示為灰色:反之,當從非顯示面加負電場時,帶負電的黑色粒子移動並聚集在顯示面,這時看起來就是黑色。如下圖3所示。這些粒子由電場定位控制,即該在什麼位置顯示顏色是由一個電場控制的,控制電場由帶有高分辨力顯示陣列的底板產生。通過加鋪彩色濾光膜、控制電泳速度和增加子像素等方法,來實現彩色電泳顯示。

1.2電泳技術作為柔性顯示的優點

電泳顯示器具有易讀性、柔軟性、雙穩態特性和低功耗等優點,成為人們廣泛關注的焦點.與平板顯示器相比,具有以下特點:(l)使用柔性導電高分子薄膜電晶體(Thin film transistnr)作為電極,物理機械性能類似傳統紙張,可以捲曲甚至摺疊,便於攜帶;(2)主要是反射型顯示,對光線的反射符合朗伯反射定律,擁有大視角;(3)對圖像的顯示呈雙穩態(Bi2stable display),即在施加電場的條件下實現顯示,當電場撤去以後,顯示仍然保持,因而,具備信息儲存功能,而且節能。

1.3技術難點

目前,幾乎所有的電泳顯示技術都不成熟響應速度比較慢,用作柔性顯示永子以下問題:無法表達足夠連貫的視頻畫面,因為電泳技術依賴於粒子的運動,用於顯示的開關時間非常長,長達幾百毫秒,這個速度對視頻應用是不夠的,應開發用於電泳顯示的使開關時間達到幾十毫秒甚至更快的電泳技術;全彩色顯示技術等還有待於進一步改進;製造工藝複雜,對材料要求高,成本較高。電泳顯示技術現在還處於研究階段,開發應用剛剛起步,還有許多科學與技術問題需要解決。應該抓住機遇,在該領域跟蹤國際最新的研發趨勢,抓住課題的核心科學問題,結合材料功能化問題選擇合適的材料或合成新的先進材料,為高性能電泳顯示材料的設計提供理論基礎。同時解決產業化中每一步的技術問題.


相關焦點

  • 柔性OLED顯示技術全方位揭秘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08/384755.htm柔性OLED(FOLED)顯示屏就是利用OLED技術在柔性塑料或者金屬薄膜上製作顯示器件,其基本結構為「柔性襯底/ITO陽極/有機功能層/金屬陰極」,發光機理與普通玻璃襯底的OLED相似。
  • 基於OLED柔性顯示的關鍵工藝介紹
    轉自微信公眾號:柔性電子服務平臺 作者:Lee OLED作為一種新型顯示技術,具有視角範圍廣,響應速度快,色彩純度高等特點,並作為背光源廣泛應用於液晶LCD顯示。OLED的獨特之處在於其能夠實現柔性可彎曲。
  • 鋁型材電泳塗裝技術及發展
    鋁型材的外觀有欽金、金黃、香檳、仿不鏽鋼及各種色彩,還有顯示鏡面、沙石、亞光、珠光等特殊效果的,是花色品種繁多,色彩紛呈。在眾多的表面處理技術中,電泳塗裝是較有發展潛力的適用技術。因此近兩年來鋁型材電泳技術取得突飛猛進的發展。
  • 讓三星和華為都犯難的摺疊屏手機,需要什麼樣的柔性顯示技術?
    如果按照不同的顯示面板技術來劃分,眾所周知,大方向上LCD和OLED都有自己的柔性發展路線——不過LCD柔性顯示器相對特殊,也不是我們探討手機摺疊屏的主流技術。 從光電材料的角度來說,實際上不僅有LCD、OLED,電泳顯示技術(electrophoretic,即E-Ink)、Gyricon也都能做到柔性化,多見於電子書、電子紙。
  • 我國平板顯示技術現狀及發展趨勢
    電泳顯示由於其類紙顯示性能較好得到人們較好的認同,成為目前電子紙顯示商品化產品的主流技術。我國大陸的電泳顯示面板技術研究起步晚,但進步快,國內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生產企業也積極投入TFT有源電泳顯示電子紙面板技術研發。中國大陸採用電泳顯示電子紙顯示面板的電子書商品出現是在2006年,市場規模擴展迅速。此外,隨著新型液晶材料的發展,將有可能推動新一代的液晶電子紙的產生。
  • 柔性AMOLED顯示模組與PEDOT觸控面板的技術整合
    柔性AMOLED顯示模組與PEDOT觸控面板的技術整合 佚名 發表於 2017-01-06 11:41:51 在PI(聚醯亞胺)薄膜上製造的6寸柔性PEDOT觸控面板需要採用無蝕刻痕工藝與「多用途柔性電子基板技術
  • OLED柔性顯示的一些關鍵工藝如柔性襯底材料,薄膜封裝概要介紹
    OLED柔性顯示的一些關鍵工藝如柔性襯底材料,薄膜封裝概要介紹 作者:未知時間:2019-10-16 來源:柔性電子服務平臺
  • 快來了解一下"柔性顯示技術"
    不僅如此,可以摺疊的電子書、可以捲成手環的手機、像壁紙一樣貼在牆上的顯示板都將在不遠的將來出現在你我身邊,甚至地面、天花板、沙發、衣服和其他任何物體表面,都有可能成為屏幕,實現顯示和信息交互。而這一切美好的奇妙體驗,都離不開飛速發展的柔性顯示技術。
  • 北京市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柔性可彎折AMOLED顯示技術,讓屏幕自由「摺疊」
    「面向移動應用的高解析度柔性可彎折AMOLED顯示技術研發與產業化」,榮獲北京市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設想一下,如果手機、平板、電腦三合一,可以根據使用需要,自由變大或變小,是不是很方便?這並非天方夜譚,得益於柔性顯示技術的進步,這一夢想或將很快成為現實。
  • 柔性納米壓印技術實現光譜儀由大型科研儀器走向便攜應用
    近期,利用光譜原理,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集成所副研究員林慧成功研發了一系列面向食品、藥品、照明檢測的超微型光譜儀,實現了光譜儀由大型科研儀器走向便攜應用的轉化。  林慧團隊從古代活字印刷術中獲得靈感,發明了用於曲面的柔性納米壓印技術,改進了關鍵器件,創新性地將光譜儀與合成生物學大設施、爬壁機器人等新領域結合,碰撞出全新應用場景。
  • BOE(京東方)高解析度柔性顯示技術獲北京市科學技術特等獎
    9月10日,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召開,BOE(京東方)「面向移動應用的高解析度柔性可彎折AMOLED顯示技術研發與產業化」榮獲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這是北京市首次設立特等獎對企業創新成果進行表彰。
  • 賦能柔性顯示時代!光峰科技柔性菲涅爾屏正式發布
    在顯示核心器件領域深耕多年的光峰科技,接連突破雷射顯示亮度、光效、色彩、對比度等關鍵技術難關,在推出1,000-60,000流明具有強悍性能的雷射顯示設備後,整裝進軍「柔性顯示」——屏幕技術的研究。
  • 【知識拓展】文獻綜述類:電泳-顆粒操控技術
    帶電顆粒在電場作用下,向著與其電性相反的電極移動,稱為電泳(electrophoresis, EP)。利用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移動速度不同而達到分離的技術稱為電泳技術。電泳分離被認為是生物化學中用於分離生物分子(例如蛋白質,肽,DNA和細胞)的常用技術。
  • 「毛細管電泳」和「離子色譜」技術編織的中國夢
    巧合的是,當時趙新穎副研究員的碩士課題正是毛細管電泳技術分析寡核苷酸藥物在比格犬體內代謝情況,趙新穎副研究員回憶起這段因緣:「當時我第一次知道『毛細管電泳技術』和『紅絲帶』的關係,沒想到多年後,『毛細管電泳技術』竟然成為我手中編織自己中國夢的『紅絲帶』。」  黃絲帶:「黃絲帶」是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救援重建期間生命的象徵。
  • 氧化物薄膜電晶體(TFT)技術的超清柔性屏(AMOLED)突破壟斷 讓
    在彭俊彪團隊核心科研成果的支撐下,華南理工大學聯合廣州新視界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研製出國內第一塊氧化物薄膜電晶體(TFT)技術的柔性新一代半導體(AMOLED)顯示屏,在超清柔性顯示領域打上廣東「智」造的烙印。  科研往往走在技術應用的前沿,產業化的窗口期短而緊迫。
  • 2018-2020新興顯示產業行動計劃即將發布 將重點支持超高清、柔性面板等量產技術
    工信部電子信息司副司長吳勝武於會上致辭表示,工信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儘快發布實施2018-2020新型顯示產業行動計劃。將重點引導支持企業進行超高清、柔性面板等量產技術研發,加快研究布局OLED微顯示等前瞻性顯示技術。
  • 柔性電子技術概述與應用
    隨著時代的發展,柔性技術應運而生。柔性電子英文名為Flexible Electronics,是一種技術的通稱。這種電子設備在一定範圍的形變(彎曲、摺疊、扭轉、壓縮或拉伸)條件下仍可工作。柔性電子技術有可能帶來一場電子技術革命,引起全世界的廣泛關注並得到了迅速發展。美國《科學》雜誌將有機電子技術進展列為2000年世界十大科技成果之一,與人類基因組草圖、生物克隆技術等重大發現並列。
  • 蛋白質二維電泳技術原理簡介
    二維聚丙烯醯胺凝膠電泳技術結合了等電聚焦技術(根據蛋白質等電點進行分離)以及SDS-聚丙烯醯胺凝膠電泳技術(根據蛋白質的大小進行分離)。這兩項技術結合形成的二維電泳是分離分析蛋白質最有效的一種電泳手段。
  • 技術生物所舉行雙向電泳技術基本原理與操作專項培訓
    現場示範為提高科研人員實驗操作技能,保障儀器操作規範,中科院技術生物所於6月20日邀請通用電氣工程師圍繞雙向電泳技術展開原理與技能培訓,以幫助相關研究人員從蛋白質組學層面在原理講解中,培訓工程師從樣品製備、分離、染色、圖譜分析等方面闡述了雙向電泳技術的工作流程。同時分析了傳統雙向電泳面臨的新要求,並以此為切入點講解如何利用GE雙向電泳技術有效解決傳統問題、消除實驗誤差、找到真實的蛋白表達差異,進而達到實驗目的。培訓老師結合實驗中會出現的諸如蛋白點太少、蛋白點彌散、縱向蛋白點拖尾等問題進行原因分析,並基於雙向電泳技術提出解決方案。
  • 柔性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技術解析
    薄膜太陽電池在降低成本方面比晶體矽(單晶或多晶)太陽電池具有更大的優勢,一是實現薄膜化後,可極大地節省昂貴的半導體材料;二是薄膜電池的材料製備和電池同時形成,因此節省了許多工序;三是薄膜太陽電池採用低溫工藝技術,不僅有利於節能降耗,而且便於採用廉價襯底(玻璃、不鏽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