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雜系統研究稱,如不改變,數十年內人類社會崩潰概率恐超90%

2020-09-03 放牛班的秘密花園



兩位專門研究複雜系統的理論物理學家認為,除非我們迅速改變進程,否則人類活動導致的全球性森林砍伐和過度使用資源將在未來20到40年內引發人類文明的「不可逆崩潰」。


今年5月發表在《自然科學報告》(Nature Scientific Reports)上的一篇同行評議論文指出,如果我們繼續破壞和惡化世界森林資源,地球將無法再維持龐大的人口數量。


​這篇論文的作者是Gerardo Aquino博士和智利塔拉帕卡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Mauro Bologna,兩位科學家都是專業物理學家。


Aquino是倫敦阿蘭圖靈研究所的一名助理研究員,目前正在研究政治、經濟和文化複雜系統的衝突預測模型,之前曾在帝國理工學院的生物物理小組、馬克斯-普朗克複雜系統研究所和薩裡大學的數學生物小組進行過研究。


他們的研究以當前人口增長率和森林砍伐率作為資源消耗的模擬指標,來計算文明避免災難性崩潰的機率。


通過追蹤現有人口增長率和森林砍伐率,作者發現,「從統計學上講,免於災難性崩潰而倖存下來的可能性非常低。」最好的情況是,避免崩潰的機率不到10%。作者寫道:


「總之,我們的模型表明,資源消耗導致的災難性人口崩潰,是基於當前參數的動態演化最有可能出現的情況……。我們從統計學角度得出結論,在最樂觀的情況下,我們的文明自身倖存的可能性不到10%。計算表明,如果保持當前人口增長和資源消耗特別是森林消耗的速度,距離文明發生不可逆崩潰還有幾十年的時間。」


這一結論似乎表明,工業文明發生崩潰的概率超過90%,這是基於對森林砍伐對地球「承載能力」的影響的評估,承載能力是指地球維持人類生命的能力。


作者給出一個迷人的技術烏託邦式應對計劃,提出建造戴森球的想法。


戴森球是一種圍繞太陽的假想巨型結構,它吸收太陽的大部分太陽能並將其送回地球。「更準確地說,戴森球不必按字面意思去理解,而是作為一種能量值,」Aquinos博士說。同樣的能量輸出可以通過任何其他方式產生,例如「核聚變」。


簡而言之,作者認為,面對崩潰的前景,如果不改變不可持續的人口增長和消費水平,唯一的另一條生存途徑就是前所未有的技術發展。


在「卡爾達舍夫指數」(Kardashev scale)背景下考慮戴森球有助於我們的思考,它是蘇聯天文學家尼古拉·卡爾達舍夫(Nikolai Kardeshev)1964年提出的一種衡量標準,目的是根據一個文明能夠利用的能源數量來評估其技術進步的程度。


卡爾達舍夫指數表明,如果一個文明能夠達到充分利用來自自己星球的能源所必需的技術能力,這將使它能超越傳統的資源限制。


當然,作者也承認,我們的工程能力目前還不足以實現此強大的技術。


除了他們的人類-森林互動模型之外,他們還將其與技術增長模型進行了比較,以確定在生態危機引發文明崩潰之前,我們是否有機會發展這種能力。正是在這個特定的背景下,他們得出結論,我們只有不到10%的機會這樣做來避免崩潰。


這個模型不是用來評估「萬一」發生的可能性:相反,它展示了在一個非常字面意義上的「一切照舊」的情景下會發生什麼,這種情景採用當前的趨勢,並根據時間進行推斷。


因此,結論似乎十分明顯:如果我們繼續以目前的森林砍伐、人口增長和資源消耗的速度發展下去,未來20到40年將不可避免地發生崩潰。


好消息是,我們有理由相信,這種最糟糕的情況,儘管對我們當前軌跡的真正嚴重風險有深刻理解,但可能不會反映對這些趨勢的更近期的預期。

同樣,預計的人口增長率很可能低於以前的預期。《柳葉刀》發表的一組最新預測顯示,由於生育率下降,世界人口增長率可能在本世紀中葉後開始下降,這與之前的主要預測相反。


作者認為,避免崩潰的另一種方法是基本的文明轉型。


當前崩潰軌跡的根本驅動因素是,「對地球資源的消耗可能不會被視為對人類文明的致命威脅」,因為它是「由經濟驅動的」。這樣的文明「將其組成部分的利益置於特權地位,而很少或根本不關心其所在的整個生態系統。」


在無法快速建造戴森球的情況下,兩位物理學家認為,想要逃脫我們的崩潰軌跡,「我們可能不得不重新定義一個不同的社會模型,將生態系統的利益置於其組成部分的個體利益之上,但最終要符合整體公共利益。」


因此,增加我們生存機會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將注意力從極端利己主義轉向對彼此、其他物種和我們所處的生態系統進行管理的意識上來。


來源:vice,作者:Nafeez Ahmed

譯者:Sail2008


聲明:著作權所有,轉載需授權,嚴禁抄襲,違者必究!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們。

Come on,給你的靈魂充充電!

相關焦點

  • 理論物理學家:人類文明崩潰的概率超過90%!到時人類該怎麼辦?
    作者 | 羽立兩位專門研究複雜系統的理論物理學家今年5月發表在《自然科學報告》上的一篇論文發出驚人預測:由於人類活動而導致的全球森林砍伐,將在未來20~40年內引發人類文明不可逆轉的崩潰。因為森林對人類生存所必需的行星生命維持系統(包括碳儲存、氧氣生產、土壤保持、水循環調節、對自然和人類食物系統的支持等等)的影響不斷升級,這一趨勢將使人類文明的崩潰加速發生。這兩位「聳人聽聞」的研究者,是倫敦艾倫圖靈研究所的研究助理傑拉爾多·阿基諾博士和智利塔拉帕卡大學電子工程系的毛羅·博洛尼亞教授。
  • 物理學家:幾十年來人類社會崩潰的可能性高達90%
    據兩位研究複雜系統的理論物理學家說,加上自然資源的破壞將很快對社會的未來產生毀滅性影響,並得出結論認為,貪婪使我們走上了下一波不可逆轉的崩潰之路。如報導的,兩到四十年。「人類活動造成的許多因素被認為可能是造成觀測到的變化的原因: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水和空氣汙染(主要是溫室效應)和森林砍伐。儘管人類對溫室效應和溫度變化的貢獻程度仍然很大討論中,森林砍伐是不可否認的事實,」作者寫道。作者指出,目前的森林砍伐速度將意味著所有將在100-200年內消失。
  • 兩位物理學家的研究顯示,地球文明將在數十年內崩潰
    兩位專門研究複雜系統的理論物理學家認為,人類活動導致的全球森林砍伐將在未來20到40年內引發人類文明的「不可逆轉的崩潰」。如果森林砍伐的速度按目前的趨勢繼續下去,那麼地球上所有的森林將在大約100-200年內消失。顯然,不是只有在最後一棵樹被砍倒的時候,人類社會才會開始受到森林砍伐的影響。由於森林砍伐對人類生存所必需的地球生命維持系統的影響不斷升級,人類文明的崩潰將會發生得更早。
  • 理論物理學家:人類文明的崩潰加速發生!這是真的嗎?
    為了避免崩潰,要麼去外星,要麼轉變文明範式。到底哪個更有可能?作者 | 羽立兩位專門研究複雜系統的理論物理學家今年5月發表在《自然科學報告》上的一篇論文發出驚人預測:由於人類活動而導致的全球森林砍伐,將在未來20~40年內引發人類文明不可逆轉的崩潰。
  • 數十年內恐「夏季無冰」……
    ,冰不能薄,否則一塊就碎了,也不能漂得太快,或者不滿足其它各種條件。2 「馬賽克」北極科考警告「北極垂危」數十年內恐「夏季無冰」這次「馬賽克」北極科考之行,研究人員共搜集了150萬億字節數據和1千多份冰樣本,這些成果將人類對北冰洋的認知提高到新的階段。
  • 一項新的研究聲稱,在人類文明不可逆轉的崩潰之前還有幾十年
    發表在美國《科學報告》雜誌上的新研究稱,人類避免文明崩潰的機率不到10%。根據這項研究,自然資源的猖獗消費正把人類推向一場災難。報告的作者建立了一個模型,估計以目前的森林砍伐率,大約100-200年內將沒有森林。阿基諾博士和博洛尼亞教授寫道:「在沒有森林的地球上,很難想像包括我們人類在內的許多物種的生存。
  • 系統秩序崩潰——人類社會面臨的最後嚴峻挑戰
    插圖:人類社會系統秩序崩潰在資訊如此發達的當今社會,我們已經看到足夠多的此類新聞同時,砍伐森林、汙染海洋等將破壞地球生態系統平衡。,但是不確定森林砍伐,海洋汙染,自然破壞-這違反了地球生態系統的平衡。此外,人類活動也影響到人類本身,隨著排放物的顯著增加,特別是在大城市地球,人們呼吸越來越困難。這不僅影響正常的呼吸道狀態,而且還影響整個身體健康,甚至損害人類遺傳學,這可能會對子孫後代產生負面影響,例如慢性疾病等。
  • 專家稱生態系統萬一崩潰人類將無法生存
    終於有一天,全球生態系統大崩潰,動植物相繼死亡,環境再也無法給予人類食物、資源……  啟示  人類對於自然的索取,不應是無止境的,而且要給予自然足夠的休養生息的時間和空間。當下,物種滅絕、生態赤字,或局部生態系統的崩潰,都是自然向人類鳴響的一次次警鐘。令人欣慰的是,保護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已經成為全球共識,並正在被越來越廣泛地付諸實施。因為愛環境,就是愛人類自己。
  • 不確定的時間:從複雜系統視角看新冠大流行帶來的「美好未來」
    在歷史上,這是人類第一次能在全球範圍內利用精細的個人行為數據,來設計穩健性高、適應性強的社會系統。2020年的新冠大流行讓人們意識到了這一方面的潛在能力。面對迅猛的新冠疫情,我們已經給出成體系有經驗的應對措施,在此之前,這從未發生過。當然,我們的應對措施中充滿了矛盾、不均甚至是混亂——我們確實是在昏暗的光線中摸索,但這道光是黎明前的曙光。
  • 理論物理學家說在過去的幾十年中有90%的機會發生社會崩潰
    兩位專門研究複雜系統的理論物理學家得出的結論是,人類活動造成的全球森林砍伐有望在未來兩到四十年內引發人類文明的「不可逆轉的崩潰」。根據今年五月在《自然科學報告》上發表的同行評審論文,如果我們繼續破壞和退化世界的森林,地球將不再能夠維持大量的人口。他們說,如果森林砍伐的速度繼續下去,「所有的森林大約會在100-200年內消失」。
  • 老鼠烏託邦,將是人類社會終將崩潰的未來嗎?
    1947年,美國動物學家卡爾洪在他的房子周圍,建造了一個佔地1.5畝的老鼠之城,他原先預計這個城可以容納5000隻老鼠,但是兩年的實驗時間內,老鼠數量從來沒有超過150隻,每當要超過150隻的時候,就會有一個無形的壓力,改變老鼠的行為,讓它們不願繁殖,開始爭鬥,等到種群數量急速下降才恢復正常。
  • 人類文明正在走向不可逆轉的崩潰
    根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贊助的一項新研究表明,如果人類不立即採取行動糾正社會中的不平等現象以及人類給自然界帶來的沉重負擔,那麼,人類文明將註定要失敗。科學家們在幾種不同的情況下運行模型後,發現自然資源的枯竭可能是導致不可逆轉的崩潰。而不論其他任何因素,如在財富在工人和非工人之間平均分配的社會中,或者在只有工人的平等社會中也是如此。在這些社會中,也是可以通過減少消耗的資源量並確保合理分配資源來避免文明崩潰。
  • 「老鼠烏託邦」實驗,種群崩潰行為,能否預示人類社會的未來?
    1780天後,1973年5月23日,最後一隻老鼠死亡,完美的烏託邦迎來了終結。這樣的結局讓人細思極恐,地球會是下一個25號宇宙嗎?03啟示錄卡爾霍恩認為他的實驗為人類敲響了一次警鐘,他相信人口過剩必然會導致社會崩潰,從而導致整個人類的滅絕。
  • 人類怎樣才能阻止自然崩潰
    北京時間7月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近日,科學家警告稱,地球100萬種生物可能會滅絕消失,其歸咎於我們人類行為過失,對自然生態系統造成的破壞。我們應當意識到,大自然支撐著人類生活的各方各面,所以自然環境遭受破壞,人類將很難獨善其身,勢必會影響人們生活的每個方面,尤其是經濟收入,從事的商業經營等。通過不再將自然作為人類事業不可避免的附帶損害,將自然環境作為影響經濟收入的重要因素,我們可以阻止自然環境的破壞崩潰。
  • 《自然》:地球進入緊急狀態,再不遏阻暖化,人類文明恐將難存續
    這組科學家指出,環境生態的崩潰能導致全球溫室效應加劇、海平面上升,部分區域將永遠沉沒,「我們認為,防止臨界點到來的時間已經縮減為零,而且人類最慢要在30年實現淨零排放的目標。」 研究人員說,結果表明氣候比我們想像的要敏感得多,全球臨界點有可能到來,「去年的研究分析了30種環境系統改變,涵蓋物理氣候和生態系統,從南極西部冰原的崩垮到雨林、熱帶草原的轉變,這表明一個系統超過臨界點會增加另一個系統達到臨界點的風險。」
  • 人類怎樣才能阻止正在上演的大自然崩潰?
    近日,科學家警告稱,地球100萬種生物可能會滅絕消失,其歸咎於我們人類行為過失,對自然生態系統造成的破壞。沒有哪個人能對地球環境遭受破壞負責任,或許一些石油公司高管可以免職,但是我們的集體行為已將自然界推向了崩潰邊緣。當然,這是一則壞消息,但是當前我們可以嘗試一些努力,阻止地球環境惡化,沒有什麼是註定的。
  • IBM預測未來5年改變人類生活的5大創新:人將有超人視覺
    北京時間1月5日晚間消息,IBM研究人員公布了有望在未來5年改變人類生活的5大創新。這份預測被稱作「IBM 5 in 5」,資料則源自6個大洲12個實驗室的3000名研究人員。該預測的重點是人工智慧和心理健康的未來、基於人工智慧的超人視覺、可以掌握地球複雜狀況的巨視顯微鏡、片上醫療實驗室、能夠探測環境汙染的智能傳感器。
  • 2076年被科技改變的人類世界,那場核戰爭有點令人沮喪
    人類滅絕的原因可能不是因為人口爆炸,而是失禁後的嗚咽。當然,也許可能現實並不會這樣糟糕。銀髮社會肯定會有所不同。但也許,像那些上了年紀的搖滾明星那樣,我們會發現,老了也並不是那麼壞,老人也可以重新變得年輕。而且老年社會不容易拿起武器。一個擁有更少人類的社會也會給地球的生態系統一個喘息的機會。或許,馬爾薩斯的觀點將不會再被提及。
  • 外媒:日本東北地區30年內發生7級地震概率達90%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3月4日報導稱,最新出臺的預測報告中引人關注的是,之前經歷9級大地震的東日本被列入地震高風險地帶,日本東北部分地區30年內發生7級以上地震的概率高達90%。2011年版的地震預測指出,宮城縣可能發生7.9級地震的概率是0%,這一次被調高為到20%;同樣是宮城縣,新版預測指出,發生7級至7.5級地震的概率則是90%。報導稱,有核電廠的福島的地震概率也提升,發生7級至7.5級地震的可能性從原本的10%調高到50%;與福島毗鄰的茨城縣,發生7級地震高達80%。
  • 外媒稱人類繁衍或將大革命:生育無需性關係
    參考消息網10月10日報導 外媒稱,一億年來,人類祖先繁衍的方式基本如出一轍。雄性生殖器官將精子輸送到雌性的生殖器官中;在那裡,卵子會受精。然而,過去的60年來,人們見證了,這一延續了無數年的繁衍大戲開始發生變化。最初是實驗室人工授精,而後則是試管嬰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