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業首套超高溫超高壓發電機組併網發電

2020-12-03 中國鋼鐵新聞網

  本報訊 5月28日,敬業集團新建的60兆瓦超高溫超高壓發電機組成功併網發電。該項目的投運將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標誌著敬業在提高循環經濟效益、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道路上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該項目採用先進的超高溫、超高壓技術,總投資額達1.9億元,於2019年7月15日開始施工。機組投運後,年發電量將達到5.25億千瓦時,比用等量煤氣的高溫高壓發電機組可多發電1.16億千瓦時,多創效6960萬元。該項目還同步配套建設了脫硫脫硝設施,使各項排放指標均優於國家超低排放要求。

  在項目建設過程中,各參建方克服工期緊、任務重等不利因素,精心組織、規範管理。為減小疫情影響,敬業集團副總經理康雪元多次深入現場調度,每周召開專題會議部署安排施工進度,全力幫助解決問題;各部門負責人始終堅守建設一線。全體施工人員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想方設法克服施工中的重重困難,春節期間放棄與家人團聚機會,晝夜奮戰,趕工期、保節點。經過322天的緊張施工,該項目最終提前完工,並順利實現一次併網成功。 (王雪惠)    

  《中國冶金報》(2020年06月09日 01版一版)

版權說明

【1】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中國鋼鐵新聞網。媒體轉載、摘編本網所刊 作品時,需經書面授權。轉載時需註明來源於《中國冶金報—中國鋼鐵新聞網》及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 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中國鋼鐵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 贊同其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
【3】 如果您對新聞發表評論,請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並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 責任。
【4】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繫的。電話:010—010-64411649

相關焦點

  • 水鋼公司超高溫超高壓發電機組項目場平及擋護工程開工
    3月1日,水鋼公司超高溫超高壓發電機組項目(場平及擋護工程)開工儀式在水鋼焦炭堆場舉行。水鋼公司超高溫超高壓發電機組項目是水鋼長期致力於提高煤氣資源利用率,增加自發電量,提高供電的可靠性,降低綜合能耗,減少能源消耗,降低用電成本,實現企業資源優化配置的戰略性重大項目。
  • 新興鑄管:蕪湖新興新建65MW高溫超高壓發電機組項目
    三、審議通過了《關於蕪湖新興新建65MW高溫超高壓發電機組項目的議案》本公司全資子公司蕪湖新興鑄管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蕪湖新興」)為了提高煤氣使用效率,減少放散量,計劃新建65MW高溫超高壓煤氣發電機組。
  • 首鋼水鋼2×55兆瓦超高溫超高壓發電機組項目開工
    本報訊 4月3日,2020年貴州省重大工程項目六盤水市分會場集中開工儀式舉行,儀式地址選在首鋼水鋼利用富餘煤氣新建2×55兆瓦超高溫超高壓發電機組項目現場,這標誌著該項目正式開工。  據悉,貴州省此次集中開工項目主要呈現3個特點,即聚焦基建強基礎、聚焦產業增動能、聚焦民生補短板。
  • 上年度節能量達3.3萬噸標煤|建龍阿鋼超高溫超高壓燃氣鍋爐、發電...
    建龍阿鋼的一臺130t/h超高溫超高壓燃氣鍋爐+35MW超高溫超高壓一次中間再熱凝汽式發電機組,經現場審核,去年度節能量達到3.3萬噸標煤。該項目位列此次獎勵項目中。建龍阿鋼此次獲獎項目為一臺130t/h超高溫超高壓燃氣鍋爐+35MW超高溫超高壓一次中間再熱凝汽式發電機組。
  • 瑞光熱電公司在山西率先實現超低排放
    經過百日奮戰,順利完成改造任務的山西瑞光熱電有限責任公司一號機組成為我省第一個實現超低排放的發電機組。該機組10月27日投入生產併網發電,開闢了低熱值、中高硫份煤炭發電企業超低排放的先河,對我省眾多燃煤發電企業具有極強的帶動示範作用。
  • 創新丨聯合動力研發潮流能發電機組併網發電
    創新丨聯合動力研發潮流能發電機組併網發電 來源: 中國電力新聞網      日期:18.04.03      ,並順利併網發電運行。  這是世界首臺應用270°變槳技術,實現了雙向海流能量高效捕獲的潮流能發電機組。聯合動力率先攻克了海流波動和變槳耦合作用對機組穩定控制的技術瓶頸,研發了國內首例應用電動變槳技術的潮流能發電機組。
  • 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首臺發電機組併網發電
    新華社南寧5月1日電(記者何豐倫)記者從南方電網廣西公司獲悉,4月30日,大藤峽水利樞紐工程首臺發電機組正式併入廣西主電網,預計工程全部投產後,年平均發電量可達7.6億千瓦時,相當於節約22.8萬噸標準煤。
  • 無錫市亞迪流體研發的超高溫高壓蒸汽放空閥通過省首臺套重大裝備...
    無錫市亞迪流體研發的超高溫高壓蒸汽放空閥通過省首臺套重大裝備認定 發布時間:2019-01-09 10:55    來源:江蘇閥協
  • 世界首例高位布置汽輪發電機組首次併網發電一次成功
    12月3日,國家能源集團國華電力錦界電廠三期擴建工程5號機組首次併網發電一次成功,標誌著世界首例高位布置汽輪發電機組正式進入帶負荷試運階段。經現場確認,該機組各項技術指標均符合設計要求,高位布置結構偏擺參數在正常範圍內,機組狀態良好,為後續機組投入商業化運營奠定了堅實基礎。
  • 格爾木光伏電站高倍聚光系統首套組串併網發電
    格爾木光伏電站高倍聚光系統首套組串併網發電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10月22日12時16分,中電投黃河公司格爾木光伏電站二期100兆瓦工程高倍聚光系統第一套組串順利併網發電,標誌著該系統由安裝和靜態調試轉入併網調試及試運行階段。
  • 高壓超快動力學:壓力誘導的聲子瓶頸效應
    超快光譜學和高壓物理學均為凝聚態物理的前沿領域之一。超快光譜方法因其特有的極高時間解析度、Fermi面以上電子激發態探測、全波長寬譜能量範圍的相互作用、相干態和集體激發態的產生和探測、表面界面對稱破缺的探測等優勢在凝聚態物理特別是關聯量子材料的研究中有重要的應用,人們利用該方法已在高溫超導機理、複雜相變、多自由度耦合、雷射相干調控、誘導新奇量子態等方面取得了很多重要研究成果;然而迄今超快光譜主要用於研究常壓下的凝聚態物性。
  • 中國能建安徽電建一公司總承包靈寶生物質熱電項目併網發電
    11月20日20時22分,中國能建安徽電建一公司公司以EPC模式總承包的法電(靈寶)生物質熱電聯產工程首次併網發電一次成功。機組各系統狀態、參數正常,運行平穩,正式進入帶負荷試運行階段。  自10月28日鍋爐點火衝管以來,安徽電建一公司超前策劃,科學組織,合理安排各項資源配置,從衝管結束到汽機衝轉僅用10天時間。
  • 首套超算合成孔徑雷達幹涉測量系統研製成功
    15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空天院)獲悉,來自空天院等單位的研究人員成功研製了我國首套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超算合成孔徑雷達幹涉測量系統,並首次實現全國尺度地表形變合成孔徑雷達幹涉測量製圖。作為受地質災害影響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我國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逐年增加。
  • 中鋼西重1.5兆瓦直驅型風力發電機組兩樣機併網發電
    由中鋼西重自主研發的1.5兆瓦直驅風力發電機組,繼首臺樣機2008年10月31日12時50分順利併網發電後,二號樣機也於日前順利實現併網。  目前,兩臺樣機運轉正常,各項性能滿足設計要求,風電事業部全體員工決心再接再厲,實現全機組滿功率安全運行。
  • 我首套超算合成孔徑雷達幹涉測量系統研製成功
    科技日報北京12月15日電 (記者陸成寬)15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獲悉,來自空天院等單位的研究人員成功研製了我國首套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超算合成孔徑雷達幹涉測量系統,並首次實現全國尺度地表形變合成孔徑雷達幹涉測量製圖。
  • 進展|高壓超快動力學:壓力誘導的聲子瓶頸效應
    超快光譜方法因其特有的極高時間解析度、Fermi面以上電子激發態探測、全波長寬譜能量範圍的相互作用、相干態和集體激發態的產生和探測、表面界面對稱破缺的探測等優勢在凝聚態物理特別是關聯量子材料的研究中有重要的應用,人們利用該方法已在高溫超導機理、複雜相變、多自由度耦合、雷射相干調控、誘導新奇量子態等方面取得了很多重要研究成果;然而迄今超快光譜主要用於研究常壓下的凝聚態物性。
  • 砥礪奮進 鄂鋼飽和蒸汽發電機組併網發電一次成功
    砥礪奮進 鄂鋼飽和蒸汽發電機組併網發電一次成功 2020-08-27 10:14:00 來源:幸福武鋼 編輯:網站實習
  • 地質地球所得出碳酸鈣的高溫高壓相圖
    通過研究來自地幔深部的超深金剛石包體,人們發現在超過700公裡的地方仍有碳酸鹽活動的證據。地幔條件下碳酸鹽的穩定性如何?高溫高壓條件下碳酸鹽如何發生脫碳反應?碳酸鹽與超深金剛石之間有什麼關係?這些都是長期備受關注而又富有爭議的科學問題。  近年來,人們發現碳酸鹽的高壓相非常複雜。
  • 科學網—超高壓下可形成離子冰
    因此,研究超高壓下冰的存在形式(即晶體結構)對於理解行星內部構造以及行星內部物質的物理和化學性質具有重要的意義。至今,在壓力-溫度維度區間,實驗上已經確定了的冰的存在形式總計有15種,但若以化學成鍵方式歸類,可以歸為三類:第一類是冰的最普遍存在方式,H2O分子間通過弱的氫鍵相結合;第二類是在壓力作用下H2O分子間的氫鍵發生對稱化,形成原子相的冰;第三類是處於高溫和高壓條件下的超離子態冰,此時氧原子固定在晶格格點上,但氫原子受高溫(>
  • 我國首套超算合成孔徑雷達幹涉測量系統研製成功
    近日,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王超研究員團隊與計算技術研究所尤海航研究員團隊,成功研製了我國首套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超算合成孔徑雷達幹涉測量(InSAR隨著寬幅SAR成像技術的成熟,國內外SAR衛星數據爆炸式增長,在計算機存儲與計算能力不斷增強的背景下,針對全國尺度的地質災害調查、監測的迫切需求,該研究團隊結合衛星大數據處理技術與超算硬體平臺,經過2年多的時間對早期獨立研發的相干目標時序InSAR處理軟體進行算法改進及並行優化,研發了我國首套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超算InSAR系統,實現了InSAR大數據自動化、批量並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