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CEO也下臺!巨頭Uber如何一步步淪為「真空」獨角獸?

2020-12-01 獵雲網

【獵雲網(微信號:ilieyun)】6月21日報導 (文/鮑伯君)

今日消息,在5名大股東的層層重壓之下,卡蘭尼克終於還是卸去了Uber CEO一職。

據悉,這5名股東包括Benchmark、First Round Capital、Lowercase Capital、Menlo Ventures以及Fidelity Investments,他們股份加起來佔到Uber總股份的1/4。在周二,他們聯名給卡蘭尼克寫了一封信,要求卡蘭尼克立即離開,公司也需要更換領導團隊。

在與董事會成員溝通數小時之後,卡蘭尼克最終同意辭職,不過仍會作為Uber董事會一員存在。

在這之前,Uber早已醜聞纏身。獵雲網也曾多次追蹤報導相關消息:《高管頻頻離職,CEO 宣布無限期休假!飽受打擊的Uber還能硬得起來嗎?》、《諷刺至極!除了燒錢,Uber的「攬客招牌」拼車服務Uberpool竟一文不值?》、《瘋子還是天才?Uber執行長億萬富豪Travis Kalanick的多重矛盾人生》...

公司走到今日這個管理層真空的局面,也並非一日之寒。

川普,這個鍋你也要背!

17年,卡蘭尼克仿佛是遇上了史上最強的「水逆」。

1月,川普上臺,並發布了極具爭議的 「穆斯林」禁令,激起千層波瀾。美國人民對川普的反對之聲達到了高潮。這一股反抗熱潮,除了波及政府部門,也影響到了美國各個科技公司的發展和運營。

然而,在這場聲勢浩大的反抗熱潮中,Uber率先中靶。

當時,為了抵制川普的政策,紐約計程車司機集體罷工。但是,在這個局勢下,Uber卻關閉了部分地區的「動態定價」功能。這也就意味著公然和「反川普活動」唱反調。

此外,鑑於CEO 卡蘭尼克又是川普商業顧問委員會成員之一,因此美國群眾理所當然地把對川普的不滿和怒火,轉移到了Uber上,發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刪除 Uber」的活動 。根據不完全統計,當時卸載Uber的用戶數高達20萬。

這也是Uber在17年始遭受的第一次打擊,同時也是卡蘭尼克的噩夢開始。

性騷擾案件,暴露了Uber公司文化陰暗一隅

成立8年,Uber幾乎不斷地遭受爭議。然而,真正引起軒然大波的,其實是Uber一名前員工的一篇博文。

2月,Uber前軟體開發人員Susan Fowler在網上發表了一篇博文,稱她在Uber工作時遭到了性騷擾,而公司的人力資源部門居然在避重就輕,試圖包庇禍首。

Fowler在博文中寫道:「很顯然,他試圖讓我和他發生關係,這一意圖是非常清楚的,我立即對這些聊天消息進行了截圖,並向公司人力資源部門舉報了他。」但是,公司高管告知她,對方是一位「業績出眾者」,他們不想懲罰他,因為他們認為這是一個「無知的錯誤」。

Fowler的這篇博文引起軒然大波。Uber的公司文化備受抨擊。過後不久的員工大會上,卡蘭尼克對公司在企業文化上所存在的缺陷道歉。

據知情人士透露,牽涉該事件的兩名高層管理人員,即董事會成員Ryan Graves和首席技術官Thuan Pham將會接受詳細審查。

然而,更讓Uber頭痛的在於這件事件發酵的結果。事件發生之後,Uber對至少215名員工展開了調查,並且開除了20餘名與性騷擾事件相關的人員。

在調查中,Uber被指控管理結構膨脹、稚嫩,導致了厭女文化和錯誤管理的出現。在它12000名員工中,3000名居於管理崗位,而很多人之前根本沒有管理經驗。

儘管公司力辯其中真偽,但仍有些百口莫辯。

「無人駕駛」項目醜聞頻發

2月,谷歌旗下的無人駕駛創企Waymo對Uber提起控告,稱其竊取商業機密、智慧財產權,以及與其雷射雷達系統相關的專利。自此,兩家公司之間的糾紛正式拉開帷幕。

Waymo稱,其工程師Anthony Levandowski 下載盜取1.4萬份機密文件,其中包括了價值極高的雷射雷達電路板的設計資料。Levandowski將這些資料轉移到自己的SD Card中,重裝了作業系統並格式化了自己的電腦。之後,把這些材料帶到了Uber。

2017年4月,Uber表示,Levandowski將不再參與公司自動駕駛汽車項目中與雷射雷達相關的一切工作,並不再擔任Uber在匹茲堡的研發中心ATG的主管。5月31日,Uber正式宣布,解僱Levandowski。

Levandowski在Uber一直負責自動駕駛部門,這個部門也被卡蘭尼克稱為「Uber」的未來。Levandowski的離職,也意味著這個項目可能會遭到長期擱淺。

當然,這並不是Uber遇到的第一期自動駕駛醜聞。3月26日,Uber無人駕駛車在行駛過程中與另一輛車相撞發生側翻,Uber當即叫停無人駕駛汽車項目。

技術的惡評,也讓圈內人士開始質疑,一直揚言深耕無人駕駛的Uber是否有些過於浮誇?

高管離職潮爆發,管理層開始懸空

如果說,上文提到的大多數內容都在於外患,那麼真正給予Uber致命打擊的,當屬於頻頻發生的高管離職事件。

除了上文提到的因為涉嫌性侵事件被開除的20人,以及侵犯專利的Levandowski之外,離職的高管還包括以下人物:

2月底,受到性騷擾醜聞的波及,負責工程技術的高級副總裁Amit Singhal離職。此人原是谷歌公司的高管;

3月5日,產品副總裁Ed Baker也因性騷擾指控而選擇辭職。

3月20日,Uber總裁、二把手Jeff Jones辭職,原因或是因為卡蘭尼克計劃招募一名職位與其衝突的高管;

3月30日 , 先進技術部門副總裁Brian McClendon聲稱想從政,因此離職。

4月,通信與政策負責人Rachel Whetstone離職;

5月,Uber歐洲、中東和非洲業務的法律總顧問Jim Callaghan離職。

6月1日,財務主管Gautam Gupta離職。

6月7日 ,Uber元老級人物Eric Alexander因在印度女子被Uber司機強姦的醫療報告事件中處理不當而離職;第二個星期,卡拉尼克的親密盟友,高級業務副總裁Emil Michael離職;就在Michael離開的第二天,董事會成員David Bonderman因在全體員工大會上發表冒犯女性的不當言論向公司提出辭職。

Emil Michael

最終,CEO卡蘭尼克也迫於資方壓力,宣布離職。Uber正式成為了一個純粹的「自動駕駛」的公司。

Uber慘禍頻出,競爭對手卻不停融資、合作

Uber從17年開始,連連受挫。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僅是看客。至少它的競爭對手Lyft和Grab正在馬不停蹄地前進,該融資的融資,該合作的合作。

3月,Uber的東南亞市場競爭對手Grab籌得15億美元融資。5月,另外一家按需出行創企Go-Jek完成12億美元融資,估值達30億美元。

再把目光放回美國,這兒Uber誕生的地方,戰況則更為微妙。

4月份時,Uber的直線競爭對手Lyft就確認新一輪融資完成,最終融資額6億美元,至此該公司估值達75億美元。到了5月,Lyft又跑去和Waymo合作,開發自動駕駛車輛技術。兩家公司聲稱,將會在無人駕駛產品和試驗方面進行合作。這就不免有些諷刺了,因為Uber當時正和Waymo的無人駕駛專利官司打得難解難分。

轉眼到了6月,Lyft再次行動,宣布了全新的合作夥伴——來自波士頓的無人駕駛技術公司Nutonomy。Nutonomy是全世界第一家推出無人駕駛計程車服務的公司。

有此可能看出:Uber受挫,給了它的許多競爭對手趁勢而上的機會。不過,Uber當然也並非坐以待斃。

面對公司高官懸空,其的確也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不停招進新的高管。幾個月前,Liane Hornsey成為Uber的人力資源主管;最近,該公司聘請了前蘋果執行官Bozoma st . John擔任首席品牌官;另外,哈佛商學院教授Frances Frei被任命為首席領導和戰略副總裁。據了解,Uber仍然在尋找一位擁有「上市公司經驗」的新的法律總顧問,以及營運長和財務長。

另外,面對競爭激烈的市場根據,Uber在今日更是推翻了長期政策——首次允許司機收取小費!

儘管其Uber第一季度全球營收飆漲至34億美元,幾乎是2016年同期的3倍,但它的市場份額正逐漸被對手侵蝕。5月底,Uber在美國的年增長已經放緩至40%,去年同期則為55%。Uber的美國市場也在一步步萎縮,從今年1月初的84%縮小到了5月底的77%。

這一次,卡蘭尼克的離職也給市場留下了一個巨大的懸念:誰將來收拾Uber的一灘爛局,這個昔日被捧上塔尖的共享經濟巨頭,還能再次輝煌嗎?

1、獵雲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轉載必究,如需轉載請聯繫官方微信號進行授權。

2、轉載時須在文章頭部明確註明出處、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連結。如轉自獵雲網(微信號:

ilieyun

)字樣。

3、獵雲網報導中所涉及的融資金額均由創業公司提供,僅供參考,獵雲網不對真實性背書。

相關焦點

  • 從Uber 和 拼多多說起:企業文化是如何扭曲的
    踩著共享經濟和無人駕駛兩大風口的Uber,公司估值500億美元,是當年估值最高的獨角獸。不僅估值高,實打實能賺錢。2017年第一季度,Uber收入較2016第四季度增長33.84%。加入這樣的獨角獸,拿到高薪+期權,誰能不心動?你可能想不到,誰都不心動。當時的Uber在全美可謂是人人喊打。
  • 是什麼讓大眾品牌CEO赫伯特·迪斯下臺?
    伯恩·奧斯特羅Bernd Osterro如何與赫伯特·迪斯發生衝突,其原因尚不清楚。但是,從去年開始的新的第8代高爾夫和第一輛電動汽車ID.3的軟體問題在工會和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s)總裁之間造成了衝突,在伯恩德·奧斯特(Bernd Oster)代表的支持下,受到了強烈抨擊,兩者之間的衝突浮出水面。它似乎已經開始。
  • CEO下臺 多國禁售 電子菸的「風」停了
    來源:Wind資訊都是必選消費的替代品,人造肉最近發展的風生水起,但是電子菸卻處處碰壁,全球最大電子菸品牌Juul連CEO都被迫下臺。9月25日Juul宣布,CEO凱文?Juul於2015年成立,並由私人持有,菸草巨頭奧馳亞(MO.US)後來以128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Juul 35%股份。此前全球最大菸草公司菲利普莫裡斯(Philip Morris)準備談判合併,現在由於監管機構對電子菸的監控日益嚴格,兩家菸草巨頭的談判破裂。
  • 全球CEO夢創盛典解碼獨角獸成功基因,產業賦能進化創新
    他談到:創新創業面臨的較大問題是創業高失敗率,如何提升創業的成功率,是每一位創業者應該探索的事情。如果要給2019年一個關鍵詞,那麼應該是「不確定性」。在不確定性中尋找確定性就必須要抓住大趨勢、抓住本質。面對未來,創業者需要手握戰略地圖,才能看清楚方向。
  • 這款約拍界的「Uber」,曾獲YC青睞,卻錯過成為10億獨角獸的機會
    不過國外一名開發者Miraan Tabrez還是努力嘗試了一把,和自己的小夥伴利用業餘時間搭建了一個「約拍」平臺Sunrise,並定位為攝影界的uber。 雖然Sunrise最終並沒有取得像uber、Airbnb這類產品的成就,但還是受到過Y Combinator創業孵化器的賞識。
  • 獨角獸企業是什麼意思名單有 獨角獸公司分布與特質揭秘
    ­  事件­  富士康成「獨角獸」企業上市樣本­  富士康股份IPO的一路綠燈,已成為外界觀察「獨角獸」企業上市的風向標。今年兩會期間,百度、京東和搜狗等網際網路科技巨頭掌門人紛紛表態願意回歸A股。­  進入大陸投資的第30個年頭,代工巨頭富士康的A股之路掃清了最後的障礙。
  • 建築風水學是如何一步步淪為「封建迷信」 的?
    建築風水這樣一個學科那又是怎麼樣一步一步的淪為封建迷信的呢?
  • 100家巨頭企業,52家獨角獸,5大頂會主席,頂級AI盛宴即將開幕 | CCF...
    近日,雷鋒網正式對外公布峰會議程,頂級專家、學者、企業技術VP,13個前沿技術專場,百家巨頭企業,52家獨角獸,5大頂會主席,2500觀眾,這將是一場AI全場景的頂級盛宴。、四維圖新、雲天勵飛、觸景無限等獨角獸企業首席科學家、技術VP。
  • 幫美國殺了賓拉登 卻在矽谷呆不下去:美國最神秘的科技獨角獸
    矽谷最神秘的獨角獸下周要上市了。他們曾經幫助美國獵殺了賓拉登,但卻在矽谷遭到排擠抵制,最終只能離開。最不矽谷的科技獨角獸在科技巨頭和創業新貴雲集的矽谷,卻有這麼一家處事極其低調的創業公司。儘管這家公司的估值早就超過百億美元,一度是全球排名第四的獨角獸;但他們卻極少進入大眾視線,從不主動尋求曝光。如果不是赫赫有名的聯合創始人兼董事長,媒體更是很少報導他們的新聞。這家創業公司不需要市場營銷,也沒有銷售團隊,多年來始終籠罩在神秘的面紗中。這家創業公司的企業文化更是與矽谷其他科技巨頭格格不入。多年來他們始終和矽谷保持著距離,不願融入矽谷。
  • 福建:獨角獸「「瞪羚「領跑數字經濟
    其中,「獨角獸」企業3家、「未來獨角獸」企業14家、「瞪羚」企業72家。「獨角獸」企業:一批領軍企業崛起「獨角獸」企業,是投資界對於10億美元以上估值,並且創辦時間相對較短(一般為十年內)、還未上市的公司的稱謂。它們被視為新經濟發展的重要風向標,在高科技領域、網際網路領域尤為活躍。
  • 獨角獸公司的不同命運:Spotify 的大航海和摩拜單車的黑暗森林
    這一行為在「上市」這件事上開創了一種全新的理念:Spotify 以及它的所有者們,可以完全或者高度掌握怎樣上市、如何定價和募資多少的決定權,不再需要承銷商的深度介入。公司急於快速發展,卻又不想淪為巨頭布局的工具因而步履蹣跚,早期和機構投資者都在盼著套現走人。此時創始人和公司實際運營者的意見變得無足輕重,相愛的投資人變成了相殺的利益衝突者。當競爭進入燒錢的階段時,像摩拜這樣的中國獨角獸公司們總是面臨著站隊的抉擇,陷入失去獨立身份和自主地位的窘境。放棄控制隨波逐流,最一開始乾脆不要創業。
  • 東南亞的獨角獸企業 到底有多少?
    衡量一個企業是否為獨角獸企業的標準一般有兩條: • 成立時間一般不超過10年(10年左右),在發展過程中,接受過私募投資的初創型企業。 • 企業估值必須得超過10億美元,其中估值超過100億美元的,在業界又被稱為超級獨角獸企業。
  • 寒武紀IPO:AI獨角獸的求生時代
    疫情下,影視、旅遊、餐飲等行業,出現大批的倒閉潮,連被視為一片繁榮的AI產業也難逃過這一劫,曾被譽為全球最有前途的AI公司Wave Computing將員工遣散,申請了破產保護。在國內,「AI四小龍」中的商湯科技、曠視科技IPO消息頻頻傳出,卻沒有擦出火花。而作為AI晶片獨角獸的寒武紀接受上交所問詢27天後,在5月7號發布了首輪的審核問詢函以及相關問題的回覆。
  • 下一個矽谷明星獨角獸在哪裡?-虎嗅網
    近日,PitchBook更新了2019年至今的獨角獸名單,從融資規模、企業估值等維度對獨角獸企業進行了梳理排名。在這份70強名單裡,有48家企業來自美國,中國有5家企業上榜,分別為地平線、360企業安全、蛋殼公寓、壹米滴答和零跑汽車。
  • 重慶英才大會 | 如何成為獨角獸?這場峰會告訴你
    主題演講環節,獨角獸企業家圍繞獨角獸企業培育、發展、壯大的歷程,介紹了企業未來的發展思路,對並重慶如何引進培育獨角獸企業從提出了建議。>獨角獸企業如何實現自身發展?如何主動融入西部(重慶)科學城及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助推重慶科技創新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西部(重慶)科學城又該如何引育獨角獸企業?
  • 美國巨頭3月虧損160億,被迫裁員16000人
    所以從實際的角度來分析,當前美國針對華為的措施也使得華為發展舉步維艱,就連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也公開表示,麒麟9000或將是華為自主研發設計的最後一款晶片。然而事物總是利弊同存,美國打壓華為是為了給美國企業騰出更多發展空間,但是讓川普政府萬萬沒想到的是舉步維艱的豈止華為,美國巨頭也亦是如此。
  • 走進西安「獨角獸」企業
    最近,西安市認定易點天下等11家企業為2019年第一批獨角獸企業、獨角獸成長企業及獨角獸種子企業,這也是西安市認定的首批獨角獸企業。 那麼,什麼是獨角獸企業?這些企業有什麼樣的特點,是怎麼運行的?獨角獸企業的出現會給區域經濟的發展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呢?今天的節目,我們就來關注這方面的話題。
  • 獨角獸紋身
    十年紋身之路有過挫折有過坎坷卻從不曾想過放棄 不斷向前只為刺予那最永恆的美麗獨角獸,古代神話傳說中一種頭頂正中長有一支單角的動物中國神話傳說和西方神話傳說中皆有記載和描述,是高貴和吉祥的象徵,就連lady gaga也非常鍾情榆獨角獸紋身,在她大腿上就有一個獨角獸的紋身圖案。獨角獸既然是美好事物的象徵,所以它的相貌也非常好看,儀態美麗而又靈動有生氣,仿若集中了自然界各種動物的美麗面貌。據說獨角獸只有在履行重要使命的時候才會出現,它的出現被人們視為是美好時代的到來,當世界和平美好的時候獨角獸將會重現。
  • 全息超級獨角獸橫空出世
    人,才是真正超級獨角獸的載體  從流量到數據到數字,沒有數字觀的已經死在上個時代  導師團隊是靠深入、100%交叉交互來運行  凡是不能在手機上創建人生就會在手機上毀滅  從四個角度看超級獨角獸如何組裝  1  從戰略角度看超級獨角獸
  • 消費升級領域未來獨角獸齊聚,百舸爭流決戰上海灘!
    ……這些耳熟能詳的名字,早已成為滬上百姓身邊不可少的生活元素,網紅店排隊打卡發朋友圈「素質三連」,也是不少年輕人的興趣愛好。獵雲網以發現產業獨角獸為初衷,開啟產業系列獨角獸峰會。本次峰會將於5月30日展開,圍繞「消費升級+產業」的主題,為消費領域企業和投資者搭建交流平臺,促進產業融合。屆時,將引超過1000名線下觀眾和1000萬人次線上觀眾共同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