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報】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解釋新冠病毒命名原因

2020-12-03 中國科學院

  3月2日,《自然—微生物學》發表了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冠狀病毒研究小組(ICVT-CSG)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的命名聲明。

  因新冠病毒與以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SARS-CoV)為原型的同種病毒具有遺傳相似性,2月11日,該病毒被ICVT-CSG命名為「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2」(SARS-CoV-2)。

  在新發表的文章中,ICVT-CSG成員描述了對該病毒的命名過程,分析了命名造成混淆的可能原因,並強調了為新病毒進行謹慎分類的重要性。

  在文中,俄羅斯莫斯科國立大學的Alexander Gorbalenya、德國吉森大學的John Ziebuhr 與ICVT-CSG其他成員表示,為新型病毒進行分類的慣例做法是評估其與已知病毒的遺傳相關性。目前39個已被鑑定的冠狀病毒種和10個被初步鑑定的冠狀病毒種中,許多都包含了幾十甚至幾百個不同病毒。

  ICVT-CSG評估了新型冠狀病毒與此前已知冠狀病毒的遺傳相似性。通過對比基因組數據,特別是分析參與病毒複製的保守蛋白的變異,他們發現,新型冠狀病毒與SARS相關冠狀病毒種的病毒屬於同一簇。

  「其他團隊也報告了這種關係。」他們在文中寫道,「這兩個病毒如此相似,完全可以將新型冠狀病毒歸類為這一已知種,無需另立新種。」

  ICVT-CSG稱,鑑於其與SARS相關冠狀病毒種的病毒的遺傳學關聯,因此新型冠狀病毒被命名為SARS-CoV-2。該小組稱,這個種的名字來源於2002年至2003年引發人呼吸道疾病暴發的原始病毒SARS-CoV,而SARS-CoV的名字又來自於其相關疾病SARS。

  ICVT-CSG稱,SARS相關冠狀病毒種含有幾百個已知病毒(主要分離自人體和蝙蝠),所有這些病毒的名字全部源自SARS-CoV。不過,其成員解釋說,這些病毒名字中的SARS是為了突出它們與這一原始病毒在演化上的關係,而不是臨床疾病層面的關係。

  當前的SARS-CoV-2表徵數據顯示,其疾病特點和傳播方式可能與SARS-CoV報告的不同。ICVT-CSG成員認為,研究人員應將SARS-CoV-2的暴發與SARS-

  CoV的流行區別對待。但他們也強調,這兩個病毒在遺傳學上非常相似,建議對同種病毒之間的聯繫展開研究,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這些人類病原體。

  世衛組織2月11日將SARS-CoV-2引起的疾病命名為COVID-19。

  ICVT-CSG稱,這種病毒的相關臨床特徵和預後結果似乎非常廣泛多樣,將疾病和病毒分開命名的方式,有助於在病毒和疾病之間劃一道分水嶺。作者建議在提及病毒暴發和臨床疾病時,不要混用名稱。

  相關論文信息:https://nature.com/articles/ s41564-020-0695-z

  (原載於《中國科學報》 2020-03-04 第1版 要聞)

相關焦點

  • 世衛和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各為新冠肺炎及病毒命名,學界爭議
    中國疾控中心主任、中科院院士高福在接受《中國科學報》採訪時稱,「沒有證實這是(最終)結論命名,我也認為不妥。」他表示,建議中國病毒學會成立一個專家委員會來討論此事。中國微生物學會病毒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郭德銀還向《中國科學報》透露,命名沒有徵求中國專家或者學會的意見。也有來自學界的贊同意見。
  • 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小組發文:為何這樣命名新冠病毒
    3月2日,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冠狀病毒研究小組(CSG)在《自然-微生物學》發表新型冠狀病毒的命名聲明,描述了新型冠狀病毒的命名方法和過程,並介紹病毒分類中的常見問題。作者強調,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名稱中的SARS是為了突出它們與原始病毒在演化上的關係,而不是臨床疾病層面的關係。
  • 新冠病毒正式命名SARS-CoV-2,國際委員會稱新冠與SARS病毒是「姐妹...
    當日,世界衛生組織(WHO)總幹事譚德賽宣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將正式被命名為「COVID-19」。幾乎在WHO發布會同時,ICTV專家組在其官網及預印版平臺BioRxiv發布了有關病毒命名的詳細說明。由於分類名中帶有SARS字樣,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給出的這一結果頗為叫人迷惑。它與2003年爆發非典疫情的SARS病毒關係究竟是怎樣的?
  • 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研究組:已有49個冠狀病毒種,新冠非新
    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研究組:已有49個冠狀病毒種,新冠非新 澎湃新聞記者 呂新文 2020-03-03 17:04 來源
  • 新冠病毒名稱之爭:世衛組織反對「SARS二代」,病毒分類委員會這樣...
    11日,世界衛生組織(WHO)總幹事譚德塞宣布,該組織儀已正式將新型冠狀病毒產生的疾病命名為COVID-19,全稱是coronavirus disease-2019(2019冠狀病毒)。然而,就在譚德塞官宣前不久,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ICTV)的冠狀病毒研究組將新型冠狀病毒命名為SARS-CoV-2。
  • 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新冠病毒正式命名為SARS-Cov-2
    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的冠狀病毒研究小組(CSG)在生命科學論文預印本平臺上發布了關於新型冠狀病毒命名的最新論文,正式將新型冠狀病毒從「2019-nCov」更名為「SARS-CoV-2"。
  • 不顧WHO反對 這個機構堅持命名新冠病毒SARS-CoV-2
    3月2日,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ICTV)冠狀病毒研究小組在《自然·微生物》雜誌上發表論文,正式將新型冠狀病毒命名為「SARS-CoV-2」。
  • 《柳葉刀》:國內外 12 學者公開信支持新冠病毒命名 SARS...
    與此同時,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ICTV)聲明,將新型冠狀病毒命名為「SARS-CoV-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2)。
  • 12學者公開信支持新冠病毒命名 SARS-CoV-2
    與此同時,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ICTV)聲明,將新型冠狀病毒命名為「SARS-CoV-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2)。
  • 新冠病毒和SARS病毒是什麼關係?
    1975年國際病毒命名委員會將這一類病毒正式定名為套病毒目冠狀病毒科。2019新型冠狀病毒效果圖在自然界中,冠狀病毒廣泛存在於動物體內,但是,它有一個明顯的特點是「必須依賴宿主細胞才能繁衍」。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們發現冠狀病毒僅感染人、鼠、豬、貓、犬、禽類等脊椎動物,可引起人和動物呼吸道、消化道、肝臟和神經系統疾病。
  • 新冠病毒到底是不是SARS?一文讀懂冠狀病毒分類
    1975年,國際病毒命名委員會正式命名了冠狀病毒科。在國際病毒分類系統上,統一採用的是目、科、亞科、屬、種分類階元。因此,冠狀病毒科又分為兩個亞科:Letovirinae亞科和正冠狀病毒亞科,而正冠狀病毒亞科又下分為α、β、γ和δ四個屬。
  • 新冠病毒正式官方名字COVID-19,命名原理是什麼?
    原標題:WHO給新冠病毒起了正式官方名字COVID-19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已經擴散至25個國家,確診4萬多人後,它終於有了一個正式的官方名字——COVID-19。2019-nCoV:1月30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的新病毒臨時名稱,「2019」代表首次出現的年份,「n」意為新發,「CoV」代表冠狀病毒;WHO還建議將該病毒感染所致疾病命名「2019-nCoV急性呼吸疾病」。
  • 新冠病毒≠中國病毒,這才是命名疾病的正確方法
    川普把新冠病毒,稱為Chinese Virus,傷害了中國人的感情,造成了國際誤導,遭到國際社會的討伐。但是他自己也在最近解釋道,其實很多疾病都是以地名命名的,不會為自己的說法道歉。這個問題我不想評價,今天咱們就純從科普角度跟大家說說疾病命名的那些事。· 醫學書上五花八門的疾病到底是從何而來?
  • 稱新冠病毒是「中國病毒」?都2020了,憑什麼還用地方命名
    3月4日,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個別媒體稱新冠病毒是「中國病毒」極不負責任,我們對此堅決反對。目前病毒溯源工作仍在進行中,尚無定論。世界衛生組織多次表示,新冠病毒是全球現象,源頭尚不確定,此時應關注如何應對遏制病毒,應避免地域的汙名化語言。
  • ...突發事件委員會還敦促世衛組織開發命名變異病毒的-FX168財經網
    【世衛組織:新冠疫情仍構成國際關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當地時間1月14日,世衛組織召開第六次新冠肺炎突發事件委員會會議,評估全球疫情形勢並提供應對建議,並討論了變異新冠病毒、疫苗接種以及國際旅行檢測證書等事項。
  • ...重磅論文:新冠病毒或由穿山甲冠狀病毒與蝙蝠冠狀病毒重組產生
    當地時間 2020 年 5 月 7 日,來自華南農業大學獸醫學院、嶺南現代農業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包括其肇慶分中心)、廣州動物園、中國農業大學生物學院農業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及廣東省野生動物救護中心的研究團隊於國際著名期刊《自然》在線發表了題為 Isolation of SARS-CoV-2-related coronavirus from Malayan pangolins(馬來亞穿山甲中新冠病毒相關冠狀病毒的分離
  • 武漢病毒所石正麗:新冠病毒溯源背後,尋找自然界的病毒值得長久堅持
    在基因組序列確定以後,研究人員把它和SARS病毒進行比較,發現它們的基因組結構非常類似,基因組序列一致性僅為79%,特別是參與病毒複製的保守蛋白的變異的相似性達到90%以上,根據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的劃定,新型冠狀病毒與SARS相關冠狀病毒種的病毒屬於同一簇。發現這個病毒以後,這些冠狀病毒如何致病,就成了石正麗和團隊探究的重點。長期的積累再次顯現作用。
  • 深網觀察 第112期|「政治病毒」比新冠病毒危害更大
    防控疫情系列評論之三十九深網評論員濟愚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3月19日,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新聞發布會上的講稿被記者拍下,照片顯示,稿件中的「新冠病毒」一詞被劃掉,改為了手寫的「中國病毒」。這已不是川普第一次公開稱呼「新冠病毒」為「中國病毒」。
  • 給新冠病毒分類 機器學習僅需幾分鐘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28日報導,加拿大計算機科學家和生物學家在當日出版的《科學公共圖書館·綜合》(PLOS ONE)雜誌撰文指出,他們藉助機器學習方法,在短短幾分鐘內對29個不同新冠病毒DNA序列進行分類,鑑定出一個潛在的「基因籤名」。
  • COVID-19,世衛組織終於給新冠病毒命名,知道它是什麼意思嗎
    現在人們看到「新型冠狀病毒」這個名字就有點恐懼感,誰也沒有想到,這種小小的病毒竟然能掀起席捲全國的這麼大一場疫情,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很長時間都沒有一個正式名字,關於這種病毒、病毒造成的肺炎以及這次疫情的叫法都不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