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更像是一次掙扎。
自上線以來,FCoin便一直處於風口浪尖。憑「交易挖礦」的概念橫空出世,一度超越前三大交易所,FCoin曾被人詬病「透支未來」。
如今看來,一語成讖。
短短3個月裡,FCoin完成了保險、基金、孵化等布局,並捆綁了一眾機構——種種跡象表明,FCoin正向一個金融體系快速演化。然而,與此同時,FCoin走下神壇,成了中小投資者眼中的過街老鼠。
「FT(Fcoin的平臺幣)要歸零了。」一個投資者悽涼地說,他甩出一張FT價值約等於0的行情截圖,緊接著,其他投資者提醒他,FT相關交易對是停牌了。
根據FCoin在8月13號發出的停牌公告,因啟動FCoin發行或收入分配機制調整公投,涉及重大機制調整,FT相關交易對(含權證)及FCandy即日起停牌,FT臨時停牌時間最長不超過24小時。
這一幕是否似曾相識?在股市,重大的交易機會往往在停牌後到來,公募一哥王亞偉的業績主要就來自賭重組(重組期間會停牌),因此,停牌約等於利好,這個公式在歷史上成立過。
果不其然,僅隔幾個小時,FCoin公示三大改革方案,部分條款甚至要將FCoin原有機制推倒重來。公投將於2018年8月13日20點開始,8月14日20點結束,持續24小時。
那麼,這到底是一次絕地反擊,還只是又一次的朝令夕改?
截至發稿,FT停牌前價格較最高點已跌去94.28%。
分析師 | 孟江東 洪福川
編輯 | 方沁雨
發行改革,FT重生?「交易挖礦」名存實亡!
FCoin關於《FCoin社區關於FT發行等重大機制調整公投方案公示》共有兩種方案,目前,支持人群最多的是方案一,即銷毀所有未解鎖的Token,來保障FT平臺幣的通縮預期,穩定不斷暴跌的幣價。
根據FCoin官網數據,當前FT總流通量約為48.1億枚,但仍有超過50%的Token處於鎖定狀態。因此,按照方案一,剩下約51億未發行部分就是待銷毀部分(未發行的社區激勵+預發行的未解凍部分),並且FCoin Fund鎖倉的FT將會隨著生態變化而解鎖,每日的分紅將用來回購市面上的FT並進行銷毀,進一步減少FT在二級市場的流通量。
投票已經開始,每100個FT可以投一票,按照目前的投票情況,方案一目前已經獲得超過1460萬票,也就是近14億FT持有者表示支持,以92.15%的投票佔比遙遙領先,不過要注意的是,截至發稿,二級市場FT二級市場流通量為27億,方案一僅僅佔流通總量的30.32%,未超過50%。
那讓我們來暢想一下,如果方案一通過,會對礦工、二級市場散戶、早期投資者造成怎樣的影響?
1)對於礦工來說,早期進入交易挖礦,早已經回本並且還有不小的回報,而現階段的挖礦也不會導致有特別大的損失,最多損失一部分交易手續費的價值。如果通過方案一,將會直接宣告交易挖礦的時代徹底結束,從1.0時代過渡到2.0的社區自治生態,不會再有新的FT產出,礦工們將面臨著失業和轉行的抉擇。
2)對於二級市場曾加購買FT的人來說,這可能是一次機會。大部分人都沒能成功逃離FT的頂部,自從最高點,FT已經跌去近94%,追漲的人被套住,抄底的人躺在山腰,而方案一傾向於通縮模型,這極有可能帶動FT的上升。
3)對於早期投資者來說,早期的紅利已經吃到。銷毀剩餘的Token,看似是白白扔掉了早期投資的部分籌碼,但是本身預先發行的Token處於鎖倉狀態,不能迅速套現,短期內的價格波動對於他們來說並不重要。長期來看,FCoin如果沒有找到有效措施止跌,這部分籌碼會越來越沒有價值。所以如果方案一通過,能帶來FT的上漲,對這部分投資人來說,反而是利好。
所以方案一,除了對礦工不太友好之外,對其他兩類人群都有不小的利好,支持率高也就不難理解了。
如果方案一獲得通過,當初吸引人入場的「交易挖礦」也就名存實亡。
假設FT發行機制調整方案按照方案一執行,FT將變成全流通幣種,並且大部分分散在二級市場,那就實際上也就不存在什麼「交易挖礦」了。FT後續的發展,可能演變成OKB之類平臺幣,享受手續費分紅,只不過分紅周期更快。
分紅改革,免除部分交易手續費,同時降低投資者分紅
FCoin第二個改革方向是交易手續費,在這個方向下有三種方案,方案一、方案二的大體方向是對部分投資者免除交易手續費,方案三則是做差異化收費,目前以方案二支持率最高。
方案一,對主板A區所有交易對免收手續費,看似是為了增加主流Token的交易活躍度以及深度,但是,沒有交易手續費,就意味著沒有相應的分紅,而礦工刷量的主力地正是主板A區。(截止至8月14日18點 ,該方案支持票數為2523467,使用了超過2.5億枚FT進行投票,佔總投票數的24.07%,佔流通量的5.23%)
方案二,對持倉量大且凍結的大戶免收手續費,目前該方案呼聲最高。如果以持倉300萬FT作為免手續費的門檻,那麼按照現存的流通量,最高只有1600名用戶可以免交主板A的手續費。這部分數量對於FCoin的生態來說也不過九牛一毛,但是對於FT,可能會是一個較大的利好。(截止至8月14日18點,票數為7181068,使用了7.18億枚FT進行投票,佔總投票數的68.49%,佔流通量的14.91%)
綜上,可以預見,方案一、方案二的方向是希望提高(或保障)主流Token的活躍度,並未增加FT持有者的分紅,但對於交易所來說,流動性非常重要,結果是,持有FT的用戶在幫助交易所的同時,享受的紅利卻變少了。
根據規則,三大公投方案之間的可投票量相互獨立。例如,帳戶擁有1000FT,就代表你有10票,可以同時在這三個公投項目上進行投票。但是當前在主板A區改革的投票數遠小於第一個公投方案,這說明比起交易手續費,大多數人或者小韭菜更關心FT的發行改革問題.
對捆綁機構的分配改革
最後一個改革是針對捆綁機構的分配改革。
該公投方案看似和小散戶沒什麼太大關係,主要是對擁有投行業務的機構以及早期的項目方有影響,按照最新的方案,機構通過抵押FT可以獲得不同比例的交易手續費返還,這就要求保薦機構所上的Token需要一定的交易量,並且該交易量是無水分的。
但該方案真的和小散戶沒有關係嗎?
有關係,這相當於把FT投資者應該享受到的部分分紅讓利給了保薦機構和社區推薦者。同時,FCoin也希望藉此改革,將保薦機構與自己進一步綁定,合力發展。如果想要有一個不錯的收益,就需要孵化出一些有價值的項目,並且努力發展的自己的保薦區,在增加自身交易量的同時,也幫助平臺發展。
保薦機構也好,社區推薦者也罷,想要細水長流的獲取收益,需要項目良好的運轉,以及健康的Token體系。而不是項目方聯合保薦機構一起推出空氣項目空氣幣,在上市當天就一根大陰線,毫無吃相地收割小韭菜們。
這步棋能否盤活FCoin?
經歷一輪暴漲,FCoin塑造了百倍幣傳奇,隨即跌跌不休。
FT連跌2個月,Fcoin從挖礦型交易所到公告型交易所,從驚悚的交易量到毫無流動性,從幣改的失敗到QOS的暴跌.....FCcoin無不暴露著各種各樣的問題。
FCoin用這種「革自己的命」的方式續命,可以預見,首次公投方案會讓FCoin接下來的局勢發生變動。
如果FCoin能夠通過這一步,提升FT的自身價值以及在生態內的各種應用場景,那麼還有東山再起的可能;如果又只是曇花一現的熱度,接下來只是時間問題,而且這種違背最初審定的公投項目也會引起很大的非議,只有個別項目曾經改變自身的Token分發體系,而這類違背了初心的項目大多結果都很慘澹。
但是比起那些跟隨交易挖礦潮流的卻深陷破產、跑路的交易所來說,FCoin在交易模式還是不斷在領跑,雖然效果可能並不如意,但是起碼在不斷革新。
總之FCoin目的卻已經達到,那些維權,抱怨,各種不滿的聲音統統消失,成功的轉移視線,現在情形反倒很和諧,到處充斥著討論如何選擇方案,一個個韭菜瞬間化身分析師,講得頭頭是道。
一部分的虧損的散戶把希望都賭在了這一次,希望在熊市之中可以拿回自己過冬的籌碼並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