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雜談胡侃,不繞圈子,直接說答案,李元芳所擔任的檢校千牛衛一職,實際上就正三品內使(權利僅次於武則天)狄仁傑的保衛隊長,掛的只是個榮譽稱號,不具有實權,但對於民間卻有威懾意義,以此表明,他離當朝皇帝很近。有點率土之濱莫非王土的味道。
狄仁傑為何官居三品卻是當朝二把手?
為何狄仁傑只是三品權利僅僅次於武則天呢,這主要與唐朝的官階有關,在唐朝,官階一共分為九品,其中三公(司徒、司空、太尉)三師(太師、太傅、太保)和天策上將,在隋朝以前,權利非常之大,從隋朝伊始,三公、三師就成了榮譽象徵,不具有實權,到了唐朝時期,多數是在官員去世後追封的稱號。而天策上將,是李淵給李世民所封,自從李世民之後,就再也沒有被封此號。
尚書令是唐朝的正二品,相當於丞相的職位,屬於皇帝的左膀右臂。當李世民曾經擔任過辭職,後來兵變稱帝,所以對此職位有些忌諱,於是,權利就開始轉移到從二品左右尚書僕射身上,在武則天之前,唐朝除了皇帝以外最高的職位就是從二品。
在武則天時期,她對官職進行改革,自此,從二品的左右僕射成了高職低權的職位,而中書省變成核心部門,其名為鳳閣,鳳閣最後職位為內史,正三品,是除皇帝之外權利最大的職位。
李元芳的檢校千牛衛大將軍有何來頭?
李元芳的檢校名號,最早發軔於晉朝,相當於高級官員的私人幕僚,是一種高級官員給以私人幕僚的政治身份。檢校制度在唐朝發展到了高峰,檢校都是兼職,由皇帝直接派遣大臣審查核對某一職務執政情況的臨時職務同時也是一種罷黜官員的手段。
當時的李元芳擔任突厥和親使團衛隊長,後來突厥內訌,使團和衛隊被殺,嫁禍李元芳,李元芳為證清白,捨命面見剛官復原職、奉命查案的狄仁傑。在此背景之下,李元芳本身還未能洗脫嫌疑,但其形式風格和磊落人品得到狄仁傑的賞識,為了便宜行事,才有了這個檢校千牛衛大將軍的職務。
千牛衛從北魏時期就開始出現,千牛取自《莊子.養生主》(庖丁)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於硎。也就是說,庖丁雖然已經分解了上千頭牛,但他的刀卻像新的一樣,比喻一個人用刀技藝高超。後來帝王隨聲攜帶的防身刀具,便引申為千牛刀。在北魏時期,有一類專門負責皇帝安全的衛隊,就叫千牛備身。皇帝衛隊的名字一直在變化,到了唐中宗神龍元年,已經改名為左右千牛衛。此時的左右千牛衛大將軍總共有兩人,官居三品;每個千牛衛大將軍之下設有2個中郎將。下一級的是備身左右,總的12名,其下又是備身100人,主仗150人。
這些左右千牛備身多數是從高官子弟家庭挑選,容貌俊俏、武藝高強的才有可能入選。千牛衛的主要職責除了保衛皇帝完全以外,還要負責祭祀以及迎來送往的禮儀。
李元芳的相當於只是掛了個虛職,作為總理身邊的保鏢沒有一個名號也不妥當,領取朝廷俸祿並不具備實權,也沒有官邸。
武藝高強的李元芳弱點是什麼?
《神探狄仁傑》裡面,李元芳到底有多厲害呢?在此劇中,李元芳的戰鬥能力還是非常強的,基本算是頂尖高手,一出手就有種你們已經被我包圍了的強大氣場。我們可以用幾個厲害的角色來進行對比。蛇靈第一殺手閃靈虺文忠。閃靈與李元芳交手3次,第一次交手時,閃靈出招速度明顯比李元芳快一些,但李元芳除了勇猛無比以外,還膽大心細,他使出幽蘭劍引誘對手誤判,在對手擊飛幽蘭劍時以為勝券在握,突然攻其不備,用其核動力鏈子到控制住閃靈,但還是讓閃靈用忍術逃脫了,即便是使盡輕功也沒有追上,後來在陀羅地交手時,李元芳詐死,閃靈棋差一步,並未補刀。最終在閃靈陰謀敗露、蛇靈敗局已定的情況下,被李元芳擊殺,由此看來,兩人武功伯仲之間,但李元芳擅長用計謀,非常擅長心理戰,以自己身後有朝廷撐腰,對敵對分子進行心理擊潰,事實證明,還是取得了輝煌的戰果。
還有一個強敵,穎王元齊,李元芳與其一對一時,難以戰勝,在幾部劇中,能夠與李元芳打鬥是擊中他的並不多,可他在洪澤客棧中與李元芳交手時踢中李元芳,並且在角力過程中李元芳被一刀挑得倒退幾米。由此可見,李元芳在力量上可能稍微遜色,但速度卻佔了上風,穎王在客棧中想要與李元芳同歸於盡,卻趁其露出破綻而劃傷對方,後來在與雲姑的配合下才殺死元齊。總體而言,李元芳和他的武功伯仲之間,只不過是力量和速度之間有差距。
其他的強敵各有特色,如血靈、劍靈虎敬暉、突勒高手烏勒質、魔靈、虎雲之類,但出現了一個異類——無頭將軍,李元芳嚇得不敢拔劍,由此可見,李元芳天不怕地不怕,唯獨怕靈異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