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歷史」原來「將軍」的稱呼戰國之後才開始有?

2020-12-08 History思白生

「將軍」稱呼的起源

在現今的古裝戰爭片中,但凡涉及到領兵打仗題材的,軍隊首領都會被稱為將軍

其實思白生和小夥伴們一直以來都有個疑問,為什麼電視劇裡不乾脆稱之為首領,或者老大?!

這多乾脆!

僅僅以「將軍」一詞作稱謂,軍隊上下級之間的關係似乎就混淆了

圖1-1. 壽山將軍雕塑

人人都可稱之為將軍,將軍更大意義上成為了一個泛指。

但實際上,將軍是泛指嗎?

凡是帶兵的都可以稱為將軍嗎?

當然不是!

在古代,將軍不只不是泛指,還是專指!

雖然發展到明清時期,類似於遊擊將軍之類的職位,只是軍隊中的中下級將領。

但是在「將軍」稱號剛剛出現的秦漢時期,「將軍」的含義就是「元帥」!

圖1-2. 宋代將軍——嶽飛

是的,你沒有看錯!

「將軍」稱號的產生年代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

雖然早在戰國時期,就有所謂「上將軍」、「裨將軍」的說法。

可是一直到秦滅,成熟的、分等級的將軍制度也沒有完全形成。

雖然如此,這可不意味著將軍在先秦時代就不重要了。

隨便舉幾個例子,如蒙恬、白起之流,可都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名將!

圖1-3. 將軍雕塑

今人熟悉的「將軍制度」的形成

為今人所熟知的分等級將軍制度,最早在西漢時產生。

但是,整個漢代在內,將軍卻並不是常設官職

在當時,將軍大抵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徵伐將軍,一類是中朝將軍。

徵伐將軍司職徵辟四方,中朝將軍負責守衛京師安全。

但不管是徵伐將軍還是中朝將軍,都是皇帝對於親信或者外戚的加官,並不是朝廷常設官職!

圖2-1. 霍去病飲酒雕塑

簡單點理解,將軍不是朝廷中必須有的,但如果有人被封為了將軍,他要麼權傾朝野,要麼極受寵幸!

在歷史上,這兩點往往是集中於同一人身上,這個人就被稱為權臣

西漢歷史上這樣的權臣有很多,比如說霍光、梁冀、何進等等,甚至連東漢末年的李傕和郭汜也能勉強列入其中。

如果按照權勢高低分類,漢代的將軍可以分為重號將軍和雜號將軍兩類。

整個漢代,兩類將軍總共包含四十餘種將軍號

圖2-2. 霍光故裡——霍家澗

這四十餘種將軍號的命名原則有如下四種:

一是按照所統兵種命名,如車騎、強弩、輕車、步兵、材官、騎、樓船將軍之類。

車騎將軍所統即車兵和騎兵;強弩將軍所統為弩手(射士);步兵將軍所統為步兵輕車將軍所統當為車兵;材官將軍所統為工兵;騎將軍所統無疑為騎兵;樓船將軍所統是水軍。把將軍名號和兵種結合記憶,是不是既易於區分,又容易記憶?

圖2-3. 伏波將軍——馬援

二是以其承擔的任務命名。

這種將軍號,一般都為徵伐將軍所擁有,名稱中即包含著出徵的目的。

比如說復土將軍,其職責便是收復領土;護軍將軍,其職責便是保護地方效忠漢朝的屬國;破羌將軍,其職責便是平息羌族叛亂;拔胡將軍,其職責便是平定胡亂!

圖2-4. 朱仙鎮嶽飛廟——嶽飛塑像

三是以徵伐目的地命名。

如浮沮、匈河、因杅、貳師、浚稽、度遼、祁連、蒲類將軍之類等。

漢武帝時期,這類將軍號大量出現,其原因是朝廷向周邊的戰事增多。

因此,除了東漢末年李傕、郭汜掌權後濫封將軍之外,整個漢代歷史上應該是漢武帝時期此類將軍最多!

新莽時期,雖然也有大量新的將軍號出現,但大都是為了提升朝內家族勢力而增添的。

雖然也有邊境的許多衝突,但新的徵伐將軍號出現得較少。

圖2-5. 漢代將軍柏

四是以褒揚稱讚之詞命名。

古代為了表示對某位將領的表彰,也將許多褒揚之詞作為將軍號。

比如說驃騎將軍及揚武、奮威將軍之類,破羌、拔胡將軍同時也有這種用意。

需要指出的是,後世新設將軍名號,多以最後一種方式生成。

圖2-6. 西晉——驃騎將軍韓壽墓志銘

漢代的重號將軍

雖然有四十餘種將軍號,看似繁多冗雜,但其實這些將軍大部分都只是雜號將軍

在漢代,真正的重號將軍一開始有四類。按等級排列來看,一是大將軍,二是驃騎將軍,三是車騎將軍,四是衛將軍。

在這四類重號將軍的基礎上,後期因為作戰需要,才又增設前、後、左、右四位雜號將軍,意為統領軍隊中前、後、左、右四個方位的四名將軍。

但是由於歷史演變,漢代與匈奴之間的戰事綿延不絕,這四類雜號將軍迅速就變為了重號將軍!

圖3-1. 劉備——曾任左將軍

根據漢代典籍對這些重號將軍的記述,可以輕鬆地將其地位與文官的三公九卿對應起來

在八類重號將軍中,地位和三公比肩,俸祿直達萬石的,有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和衛將軍;地位和九卿比肩,俸祿在中二千石的,有左、右、前、後將軍。

圖3-2. 歷史上首位「翊軍將軍」——趙

東漢設立尚書臺,將權力重心由三公轉移向尚書之後,重號將軍們的地位也有了變化。

在當時,大將軍和驃騎將軍在武將中地位最高!

在重文輕武的東漢,他們僅比文官首領丞相地位稍低。

車騎將軍和衛將軍的地位相比西漢時降低,僅僅和前、後、左、右將軍一起,居於上卿之下,是武將的第二梯隊。

圖3-3. 將軍剪紙

武將系統和武官系統的互相融合

在漢代,武將從來不是一種常設的官職,但這並不意味著朝廷就沒有常設的武官職位。

比如說,漢代的大司馬,即是朝廷武官的最高首領!

在西漢時期,象徵著軍隊最高統帥的將軍大量出現,很自然地,就開始形成了武官最高級別首領大司馬冠將軍的制度。

這類似於今天的軍委總司令、軍委總書記,由一人身兼多職。

圖4-1. 西漢大司馬大將軍衛青墓

在整個漢代,如果要說官位最大,權力最盛的官員,那非「大司馬冠大將軍領尚書事」莫屬了!

擁有這個官位的人,不管在文官體系還是在武官體系中都是妥妥的最高首領!

大司馬,最高等級武官,全國軍隊總司令!

大將軍,戰時國家最高軍隊統帥!

領尚書事,事實上的國家總理!

圖4-2. 尚書第

一般來說,當官當到這個地步,要麼造反當了皇帝,要麼密謀造反失敗被皇帝所殺。

當然,整個漢代歷史上,還沒有任何一個持有這種官位的人造反成功過

因為尚書是在東漢出現的新鮮事,東漢一朝的滅亡,真正原因其實是漢靈帝的持續作妖,而不是權臣謀反。

圖4-3. 漢靈帝畫像

總結

將軍一詞,自出現開始,就是武力強大的代名詞!

直至今日,它仍舊夾雜著英雄的內在含義。

不管現代人再怎麼否認,這種歷史傳承是永遠抹不去的。

漢代,始終是對於中國影響最為深遠的封建朝代!

這些歷史記憶,就是最好的證明!

圖5-1. 上海城隍廟——內供奉霍光

參考文獻

[1] 張金龍. 西漢將軍制度述略[J]. 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4.

[2] 柴芃. 東漢光武、獻帝時期的將軍制度[J]. 湖北社會科學, 2018, 000(007):111-119.

相關焦點

  • 重磅:在黑河打響「抗戰第一槍」!馬佔山將軍紀念館邀您穿越歷史...
    重磅:在黑河打響「抗戰第一槍」!在黑河市愛輝區王肅街219號,有這樣一幢由青磚砌築、古色古香的建築靜靜佇立於黑龍江畔,它就是馬佔山將軍紀念館。作為黑河重要的觀光地點,它肩負著向八方來賓展示黑河的歷史與文化的職責。
  • 日本的「大河劇」究竟是什麼劇?
    大河劇是NHK從1963年(昭和38年)開始放送的電視劇系列,簡稱「大河」。放送的時間為周日的晚上,每次為45分鐘,比較厲害的是,從開始放送以來一次都沒中斷過。大河劇的內容大多是描述日本歷史上的人物生涯或者時代興衰,但是也有架空的人物作為主人公或者登場人物的情況。
  • 歷史上,外國都怎麼稱呼中國?終於弄明白了
    最早記載我國稱呼的是我國的鄰國印度,在古印度著名的兩部史詩——《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中,首次出現了對我國的稱呼:Cīna(梵文)。至於這個詞的由來,有很多種說法,但目前佔據上風的說法是:來源於「秦」的音譯。
  • 中國何時進入封建社會的?為什麼歷史教科書說是戰國,領先一千年
    有人想了想,去翻了歷史教科書,教科書上寫著,戰國時期,因為土地私有制的發展,中國進入了封建社會,因此,戰國時代,即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就是中國進入封建社會的時期,換言之,中國是公元前5世紀進入的封建社會。
  • 冥王星與「言過其實」
    隨著「可怕的」土冥合相將在2020年一月發生,現在就可以看到這個狀況。以下是一些在我臉書上看到的,這個「百年難遇」事件的相關話題下的回覆。看到這樣的用詞,彷佛我們面臨的是一件自2014年開創星座大十字以來,最為重要的、驚天動地的星象事件。別忘了,大部分科學家已不再認為冥王星是一顆行星。
  • 李銀河:只有「變態」的才是美的
  • 特斯拉又「革命」了,馬斯克開始重新定義電池
    「加速世界向可持續能源的轉變」作為特斯拉的使命,這句話也成為了特斯拉解釋一切的「原理」。從用戶到企業高管,似乎一切的戰略、策略、決策都能用這句話解釋。小到最近在中國區推動的針對燃油車牌潛在車主的貸款補貼政策,大到特斯拉的專利開放,甚至是今天公布的電池技術研發路徑,都可以看做是在擴大電動汽車競爭力,加速取代燃油車。
  • 為何中國歷史上最崇尚「黑色」?
    而在民間,鞭炮、紅燈籠、對聯、福字等最能體現中國民俗的元素也絕大多數都是紅色的。在體育領域,中國代表團的主色也一直以紅色為主,總之,紅色好像就代表了中國。然而如果回溯歷史,「黑色」聽我們這樣說可能會不高興的。 從原始社會開始,黑色崇拜可以說承包了中華文明的源頭部分。黑色在遠古人眼中是夜晚的象徵,代表著神秘、未知、恐懼和死亡。
  • 在歷史中洗滌心靈,日本京都著名能量秘境「大原」
    「Power Spot」指的是一些人們相信帶有特殊能量或氣場的地點,大都是歷史悠久、莊嚴神聖的神社或佛寺,又或尚未被破壞的大自然地區,例如大家熟悉的高野山、鞍馬山、伊勢神宮和出雲大社等。不少人相信前往這些地方遊覽能吸收來自大自然或宗教的力量,並能洗滌心靈。
  • 戰國時代,本多忠勝被稱為東部最強的武將
    戰國時代,作為家臣被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所期望,被稱為東部最強武將的本多忠勝(西部是立花宗茂),在那一旁,總是有堅強的夥伴。當飛來的蜻蜓碰到槍尖時,就會切成兩半。忠勝因為出眾的鋒利而被命名為傳說中的長槍,一生戰鬥57次都沒有負過一次傷。關於確實最強武將能招呼的那個一生和小故事前幾天公開完了。在這種場合下調節長度的花樣,所謂天下三名槍。
  • 戰國四公子之一,禮賢下士威震天下,魏無忌終難救國
    戰國四公子之一,禮賢下士威震天下,魏無忌終難救國。在古時候, 人們往往很喜歡給各種各樣的歷史人物或者是其他事物安排一個排名。比如說什麼天下十大書法,天下十大書。還有什麼花中四君子之類。對於各種人物,也是喜歡有許多的排名。
  • 傳聞要被「降級」的這所211高校,讓這位網紅教授「救活了」
    但若是了解這一切背後的「網紅教授」鄭強,也就並不覺得那麼意外了。太原理工的大動作,真的有點硬能讓這所211高校成為熱議的焦點,可以說是從今年4月份開始。當時,「網紅教授」鄭強正式加入太原理工大學,擔任黨委書記一職。
  • 新鮮發布 | BANDAI殘命高達;Asmus Toys《魔戒》凱蘭崔爾;Star Ace Toys戰國小丑
    直到蓋裡歐準備與麥吉利斯決戰後,殘命高達才換裝為真正的姿態「殘命搜魔高達」,前去討伐主魔高達。「METAL ROBOT魂 殘命高達」由負責機械設計的形部一平老師監修、原型師坂埜龍擔任原型製作。胸口駕駛艙可展開,高達骨架部份幾乎採用合金零件製作,提升關節強度與把玩時的重量感,並且在外露骨架部份施以電解電鍍處理,表現更加厚重的機械質感,與消光塗裝的黑、白、藍色裝甲形成對比。
  • 為什麼中國觀眾愛「原聲加字幕」|大象公會
    那麼,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國配大片」才變得沒有存在感呢? 從小屏幕到大屏幕 今天的電影觀眾非常挑剔,不僅能指出字幕裡明顯的翻譯錯誤,對過於接地氣的「神翻譯」吐槽也屢見不鮮。 2005年左右陸續成立的各家字幕組,更是把零敲碎打的「同人漢化」提升到了集團化作業,其翻譯效率足以跟上國外電視臺每周更新劇集的進度,中國觀眾從此不必「落伍」。
  • 古希臘稱中國賽裡斯,俄羅斯稱契丹,阿拉伯人如何稱呼中國
    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其實,一千個國家眼中也有一千個中國!眾所周知,「China」是現代英語國家對中國的通稱,「賽裡斯」是古希臘對中國的稱呼,「契丹」是俄羅斯對中國的稱呼,那麼作為世界四大文明之一的阿拉伯文明,又是如何稱呼中國的呢?
  • 孔子是「無神論者」還是「有神論者」?
    從南北朝開始,就出現「儒教」的說法,與當時逐漸在民間流傳的佛教和道教,合稱為「三教」,有跟佛教和道教分庭抗禮的意味。「儒教」又被稱為「聖教」,而孔子也從「至聖先師」變成了「聖教主」。其實,這只是某些人想用另一種方式來將孔子神聖化,把他的言論和教誨奉為聖典的舉動,很難獲得真正儒家學者的認同。
  • 日本的「鬼怪文化」談
    每逢農曆7月,大家開始談論鬼怪、幽靈的都市傳說。日本有「千妖之國」之稱,種類多且詳細,甚至可以追溯到千年以上歷史,成為影視作品最愛翻拍的鄉野題材。究竟日本有哪些妖怪?為什麼妖怪大多是女性?「樂吃購!日本」在鬼月幫大家剖析日本流傳千年的妖怪傳說,讓你變成日本鬼怪通!
  • 歷史上誰擁有雙瞳?6人竟有4人是皇帝,網友:帝王聖賢天生異相
    「雙瞳」也稱重華、重瞳,分為雙目重瞳和一目重瞳,在中國傳統文化和相術中,「雙瞳」被認為是帝王聖賢異相,如《水鏡集》卷二提到「目有重瞳之明;皆王侯將相也」等等,雖然以現今的醫療技術,認為「雙瞳」不過是瞳孔發生了粘連畸變,像是一目具有兩個以上的瞳孔,即使患有所謂的「多瞳症」,有時為先天性,有時為後天疾病造成,像是白內障等等,亦可能是瞳孔中有痣,才被誤認為有兩個瞳孔。
  • 這些空姐的「小動作」背後有什麼特殊的原因和意義?
    普通旅客都能在機艙內穩穩地穿梭自如,而對客艙環境如此熟悉的她們,為什麼卻還要牢牢地「扶著」行李架呢? 其實空乘在過道裡來回走是在進行「巡艙」和細微服務,比如提醒系安全帶,看到看書看報的旅客幫忙打開閱讀燈,幫怕冷的旅客關閉風口等。 首先,邊走邊摸下行李架主要是為了隨時確認所有行李艙是否關好,以免遇到空中有氣流顛簸時行李從行李艙掉下來。
  • 「老婆」用日語怎麼說?
    喜歡刷日劇的同學,一定會注意到劇中常出現對他人稱呼自己妻子時使用的就是「妻(つま)」(羅馬音:tsuma )「家內(かない)」「うちの人(ひと)」「女房(にょうぼう)」。譯為「內人,妻子」。從日本的法律和常規上表示與自己有婚姻關係的女性就是「妻」(つま),因此丈夫對自己的配偶最常用的稱呼就是「妻」(つ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