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高速發展的現代社會,生活在鋼鐵森林中的我們很難看到野生動物,人們對於老虎的印象,大多也都是動物園裡那瘦弱不堪的身影,很多小朋友甚至對於老虎「百獸之王」這個稱號產生了懷疑。
但在生產力發展水平有限的時期,老虎曾給人類生活造成過很嚴重的影響。上世紀50年代,甚至還發生過一場十分激烈的「人虎之戰」,這場戰爭活生生的讓華南虎成為了瀕危動物。
「人虎爭地」
在整個歷史的發展過程中,人類的生活地域越來越廣泛,這不可避免地侵犯了其他動物的生活區域。因此古人在拓展生活區域時,首先要做的便是將原本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猛獸趕出去。
在中國歷史上,曾有很長一段時間將老虎列為嚴重危害人們生存的動物,古代曾把老虎稱作「大蟲」。封建王朝政府會鼓勵百姓們去獵殺老虎,不過這些老虎獵殺活動規模都較小。
在建國初期,百廢待興,雖然經過十幾年戰火的洗禮,中華大地早已殘破不堪,但是我國野生華南虎的數量依然高達4000多頭,這比全世界其它種類的老虎加起來還要多。
在現在看來,這是一筆非常豐富的生物資源,但在當時老虎給人們的生活造成了極其嚴重的影響。據不完全統計,1952年湖南耒陽縣一年時間內就有120多個人被老虎咬死,這些老虎不光傷害當地百姓,還常常會擄走百姓們飼養的家畜。
這種現象在之前也有過,但是並不多,這種現象的發生和土地改革有著極其密切的關聯,土地改革時,各地農民生產積極性極其高昂,為了獲得更多土地各地展開了大規模的開墾種植活動,這對生態造成了嚴重的破壞,很多野獸失去了棲息地,為了生存下去,他們只能靠近村莊捕食人類或者家畜。
與此同時,建國初期雖然侵略者被趕出了中國,但是國內也並不太平,很多地區都有土匪存在,這些土匪為了搶奪財物,常常會與當地政府展開鬥爭,連天的槍炮聲,使這些猛獸不得不離開原本的棲息地,尋找新的領地,在遷移過程中,他們難免會對人畜造成傷害。
「打虎運動"
一開始人們並沒有意識到是因為生態被破壞這些老虎才隨意進入村莊。當時的人們認為,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狀況,是因為老虎繁衍的數量變多了,膽子也變大了,為了減少老虎對於人們生產生活的破壞,各地都展開了轟轟烈烈的打虎活動。
當時華南地區的政府將華南虎與豺、狼、熊這三種野生動物並稱為「四害」,各地都開展了「除四害」的活動,至此「人虎之戰」正式打響,僅1952年一年全國就成立了1000多隻專門的打虎隊,為了鼓勵打虎,各地都湧現了打虎英雄,這些人被稱為「當代武松」。
受虎患影響最嚴重的耒陽是最響應號召的一個城市,當地政府在國家下達「打虎令」之後,迅速召集了各鄉鎮的負責人,成立了打虎隊,打虎隊中的每位隊員都配發槍枝,每個月還享有300斤糧的補助標準。為了激勵打虎隊員,每次打虎行動結束之後,縣城必定會召開大會進行慶祝。
與此同時,耒陽也產生了一位打虎英雄,他叫做陳耆芳,是當地一位小有名氣的獵戶,在「打虎運動」展開之前,他主要打獵的動物是狐狸或者是狼。後來他曾多次目睹了幾場猛虎傷人的慘案,他的孫子在田間挖紅薯時就遭到了老虎的殺害,他發誓一定要追殺到那隻殺死自己孫子的老虎。
據不完全統計,在這7年之間他共獵到老虎138隻,也因為這一成績,他被邀請到了北京,在北京他得到了周總理的親自接見,成為了全國有名的」打虎王「。
「百虎圍村」
在打虎運動的進行下,華南虎的數量越來越少,湖南一帶的華南虎更是難見蹤跡,這些華南虎為了躲避人類的追殺,只能向更偏僻的深山裡轉移,或許是冥冥當中的註定,1957年華南虎群轉移到了雪峰山一帶,在這裡爆發了一場駭人聽聞的「百虎圍村」事件。
1957年9月的一個午後,在雪峰山南麓的一個小村莊裡,來了一個山東的進貨郎,他進村莊之後發生了一件怪事,他進去之前村民們趕著耕牛正在田裡耕作,他一進村所有的耕牛都衝了回來,村子裡的狗都不叫了,村頭有人拼命敲鑼,還有人在尖叫。
不久,這個不足80人的小村莊就被一大批老虎給圍住了,這些老虎看到人之後並沒有逃跑,甚至還越來越多。村民們看到這種狀況之後,迅速躲在了房屋當中,這些老虎將村莊洗劫一空,有些不小心出門的村民也被老虎叼走了。
三天之後老虎才逐漸散去,事後人們在盤點這件事時發現,之所以發生這件事,是因為賣貨郎進來時帶了一隻老虎幼崽,在他放了老虎幼崽之後,老虎們才離開的。
損失慘重
2001年6月,湖南省所公布的《野生動物資源調查報告》當中指出,時至今日華南虎已經到了絕跡的地步,數量也難以確定了,到今天幾乎沒有人再見過華南虎。
湖南省政府曾下達了保護生態環境和野生動物的文件,近10年來,研究人員曾在保護區內發現過掛爪、老虎腳印等華南虎生活的痕跡,但是在上萬次的紅外線照相機監測下,考察組依然沒有拍攝到野生華南虎的照片。
這件事究其根本是人類對於生態環境的大肆破壞,可是在人口迅速增長的狀況下,拓展耕地也是不得已的選擇,時至今日科學技術已經有了很大程度的發展,我們也不用通過破壞環境來提高糧食產量了,保護生態環境,珍惜野生動物才是首要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