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浪是被風吹拂形成的,海岸線上的海浪都一樣嗎?海嘯和海浪不同

2020-12-06 姬雲海說自然

對於絕大多數沿海居民來說,波浪是一種非常令人感到親切的自然現象。筆者至今仍然記得某一年夏天,抱著遊泳圈在海邊假裝自己在遊泳。實際上筆者並不會遊泳,只是抱著遊泳圈,隨著海浪漂流而已。筆者相信,只要體驗過那樣的感覺,每一個人在天黑之前都不會願意從海水中出來,並且迫不及待地想要在第二天再嘗試一下。

筆者認為,對於海員來說,每天陪伴著他們日常生活的景象就是或平靜或翻滾著的海浪。儘管在很多時候,大大小小的海浪看起來非常美、非常神奇,但是在有些時候,不可預測的海浪也會給人類的生活帶來巨大的災難。巨大的海浪不但可以輕而易舉地拍碎船隻,即便是眾多工程師精心設計的橋梁或房屋,在自然災害面前也像積木一樣。

即便是兒童都會非常直觀地知道,當風吹過海面的時候,海洋表面就會掀起波浪。不過很多人可能並不知道的是,海洋表面掀起波浪,並不意味著海水正在流動。風力摩擦著海洋表面的海水,讓海面掀起了或大或小的漣漪。實際上每一個小小的浪頭中水的流動形式,都和滾筒洗衣機運行時水的流動形式一致。

也就是說當海洋表面的海水被風吹起後,轉了一圈又回到了原位。這就是為什麼風力所推動的並不是海洋表面的海水,而是風力所不能及的海洋表面以下的海水。而海洋表面以下的海水,流動的方式是受到多個不同因素影響的。但對於海洋來說,風並不是就這樣一點面子都沒有的自然現象,它還是能夠決定一些東西。

海浪的高度是由風吹拂的距離決定的,風吹拂的距離越短,海浪的高度就越低,海面看起來就更加接近風平浪靜。反過來說,風吹拂的距離越長,海浪的高度就起得越高。受赤道空氣流動規律的影響,一般來說貿易風都有一個固定的吹拂方向。所以在某種程度上,我們可以認為,海洋的面積越大,風的吹拂距離就越長。

太平洋是地球最大的海洋,所以在太平洋的海面以上擁有世界上最長的海洋風區。這就是為什麼,太平洋的海面總是會掀起狂風巨浪。古代的水手們在途經太平洋時,最令他們感到恐懼的,就是在太平洋上遭遇惡劣天氣,和這種狀況相比,赤道無風帶根本不算什麼。歷史上太平洋上掀起的最高海浪,高達驚人的三十四米。

非海嘯的情況下,當海浪越接近大陸的岸邊時,它的「脾氣」就越會緩和下來。這是因為越接近海岸時,這些海浪都會互相疊加在一起。每一簇海浪之間都互相產生摩擦力,摩擦的結果是,距離天空較近的海浪以原速前進,而被壓在下面較低的海浪流動的速度會放慢,最終高度較高的海浪跌落在海岸線上。

不過海岸線的形狀,也會決定海浪靠近時跌落的形式。有些海岸與海底之間會有一個較為柔和的斜坡,這樣的海岸線會非常受到衝浪愛好者的歡迎。而如果海岸與海底銜接得較為陡峭,這樣的地帶就會吸引遊客帶上遊泳圈到海岸漂流。

筆者認為,海嘯這種自然災害之所以不可預測,是因為地震和火山噴發不可預測的。海嘯和海風並沒有直接的關係,只有當海底地震或火山噴發時,那巨大的能量才會推動著海浪一飛沖天,造成破壞性的恐怖後果。海嘯經常發生在太平洋沿岸,就是因為太平洋的邊緣仍然有很多較為活躍的海底火山。對於海浪這種自然現象,您還有什麼有趣的知識要告訴我們呢?在評論區留言吧

相關焦點

  • 《風暴潮、海浪、海嘯和海冰災害應急預案》
    3.2.4海浪Ⅳ級(藍色)    參照世界氣象組織規定,無論預報海區有無大浪出現,每天都要按時發布24、48、72小時海浪預報。    3.3海嘯預警啟動標準    海嘯預警級別分為Ⅰ、Ⅱ、Ⅲ、Ⅳ級警報,分別表示特別嚴重、嚴重、較重、一般,顏色依次為紅色、橙色、黃色和藍色。
  • 助力海浪發電,還能阻擋海嘯
    □記者 張茜茜晚報訊 海浪中蘊含著大量的能量,如果能被有效地利用,必將能造福人類。復旦大學昨天發布消息,該校研究人員建立了水波在共振器陣列中傳播的完整理論,該成果對設計我國未來海浪能發電廠將發揮重要作用。同時,該成果還具有一定的阻擋海嘯的效果。最新一期的《物理評論快報》上發表了這項研究成果。
  • 風暴潮、海浪、海嘯和海冰災害應急響應標準
    1.3 適用範圍本預案適用於影響我國管轄海域的風暴潮、海浪、海嘯和海冰災害的應急觀測、預警、預防工作。2 風暴潮、海浪、海嘯和海冰災害應急組織體系和職責國家海洋局風暴潮、海浪、海嘯和海冰應急管理領導機構的組成和職責依據國家海洋局應急管理相關制度確定。
  • 風暴潮、海浪、海嘯和海冰災害應急預案(全文)
    中新網7月12日電 國家海洋局今日在其官方網站發布《風暴潮、海浪、海嘯和海冰災害應急預案》。該預案旨在強化海洋災害預警報工作,提升服務水平,提高海洋災害預防和應對能力,最大程度地減少海洋災害造成的損失,保障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維護國家和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和經濟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特制定本預案。
  • 目前全國最大的人造海浪浴場,鄭州黃河谷馬拉灣海浪浴場
    ,特別是夏天的時候,約上幾個好朋友一起去水上樂園玩,應該是最舒服,不過的事情了,能夠度過,非常充實美滿的一天,而今天小編給大家說的黃河谷馬拉灣海浪浴場,就是中原新崛起的,亞洲一個一流的水上主題樂園。主要就是與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作為背景與豐樂農莊這個國家三A級旅遊景區,融為一體的一個旅遊景點,佔地面積也是非常的大,當然了黃河谷馬拉灣,海浪浴場也是豐樂園企業機構革,熱帶雨林溫泉水療館以後斥巨資建設的一個水上樂園,裡面的遊樂設備也是目前市場上最先進的,所以說在中原,這個地方也是非常受各大網友們,歡迎的一個水上遊樂場所,並且去玩水上樂園,還可以去豐樂農莊,都是非常方便的
  • 青島:加強風暴潮海浪海嘯等預警應急服務
    中國氣象報記者林澤磊報導 日前,青島市政府印發風暴潮海浪海嘯和海冰災害應急預案,強化風暴潮、海浪、海嘯和海冰災害的預警預報工作,提高預防和應急處置能力。青島市氣象局為成員單位,主要職責是做好風暴潮、海浪、海嘯和海冰災害發生期間的海上氣象災害實時監測、預警和預報,做好應急處置期間的氣象保障工作。  預警響應啟動後,監測預報組按照各自職責加強應急監測和信息溝通,根據相關的海洋、氣象、河流水文等信息,預測分析災害發展趨勢,及時將風暴潮、海浪、海冰災害預警信息通過傳真、簡訊、電視、網絡平臺等多種方式,向相關單位和社會進行發布或轉發。
  • 北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北海市風暴潮海浪海嘯應急預案的通知
    同時應密切關注後續形勢發展,如預計將形成風暴潮災害,則轉入相應級別的災害應急響應程序;如確認不會形成風暴潮災害,應及時發布風暴潮威脅解除消息。同時應密切關注後續形勢發展,如預計將形成海浪災害,則轉入相應級別的災害應急響應程序;如確認不會形成海浪災害,應及時發布海浪威脅解除消息。
  • [趣味物理]海浪發電
    在英國的蘇格蘭東北角,有一大片被稱作奧克尼群島的島嶼,它們附近的海域風急浪高,  波濤洶湧,是海員談虎色變的地方。然而,正是在那裡,2003 年 10 月,一個世界上獨一無  二的海浪發電試驗場問世了。  奧克尼海浪發電試驗場是世界上第一個專門為海浪發電研究和測試而建立的基地。
  • 科學家設計出「浮動森林」 希望保護海岸線免受風和海浪的影響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風暴可能對沿海地區造成嚴重破壞,造成海浪侵蝕海岸線並摧毀遊艇碼頭等設施。然而, 由昆士蘭大學Chien Ming Wang教授設計的「浮動森林」可能有助於防風和防禦波浪入侵。
  • 奧爾巴尼是在西南角,裂縫和天然橋是由海浪侵蝕形成的,海灘漂亮
    裂縫和天然橋位於託蒂拉普國家公園(Torndirrup National Park)的南側沿海,公園覆蓋了環繞喬治王灣(King George Sound)南部的大部分半島。裂縫和天然橋是由海浪侵蝕形成的,裂縫在巖石的一側,撞擊在花崗巖峭壁上的激浪從夾縫中穿行而過,天然橋在巖石的另一側,模樣像一座拱橋。鯨魚世界博物館建於1978年11月被勒令關閉的捕鯨站原址上,從這裡望向大海,幸運的話能夠看見鯨魚。博物館內播放和海洋生物和捕鯨相關的電影,展覽著巨大的鯨魚骨架、捕鯨叉、捕鯨船模型和雕刻。
  • 海浪高達「524」米?比印尼海嘯還要恐怖的大海嘯!
    世界上各個地區每年都會發現自然災害,像印度尼西亞的火山爆發,日本的地震,美國的颶風等,這些大規模的自然災害,給人們帶來了巨大的生命和財產損失;其中地質災害可以說是地球上的一大禍患,每年地球都會因為地質災害而損失慘重。
  • 神奇的方形海浪,只可遠觀不可靠近,它們是怎麼形成的?
    在海邊遊玩的時候,假如我們看到這種奇怪的方形海浪,為了我們的人身安全,請立即離開,否則有可能會失去生命。這種方形海浪其實是在向我們傳達著一個非常重要的信息:你附近的大海接下來可能會變得失控,請迅速撤離。在法國,有一個非常漂亮的小島叫做瑞爾島,憑藉著得天獨厚的美麗海岸成了世界上著名的旅遊景點。一望無際的沙灘,蔚藍色的海洋,隨處可見的燈塔正是這座島嶼的特色。
  • 大海美景:在你的認知裡,海浪會結冰嗎?你見過海浪結冰嗎?
    你見過河水結冰不稀奇,可是,你見過聽過海浪結冰嗎?是不是很神奇,跟小編一起看看這海浪結冰的美景吧!先來欣賞一下吧!海浪結冰海浪結冰海浪結冰海浪結冰海浪結冰海浪結冰大海的力量異常強大。但即使是最洶湧的海岸也無法抵抗來自寒風的吹襲。近日,攝影師Jonathan Nimerfroh在南加州海岸目睹了海浪結冰的奇景。
  • 大海波浪畫法-簡單的海浪簡筆畫教程
    海浪是發生在海洋中的一種波動現象,由風產生的波動,包括風浪、湧浪和近岸浪。無風的海面會出現湧浪和近岸浪,海水受到風力的作用而產生的波動一般會是風浪,風浪可同時出現許多高低長短不同的波,波面較陡,波長較短,波峰附近常有浪花或片片泡沫。 這個教程將向大家展示如何畫海浪簡筆畫。
  • 世界上最堅硬的「海浪」,被稱為世界八大奇觀
    你見過海浪,你見過這樣的海浪嗎?你相信世界上有一種,懸在半空不會下落的「海浪」嗎?起初我也是不相信的。這要追溯到1963年,一位攝影師,在澳大利亞海登城旁的沙漠中旅行,無意間發現了這片並不是很出名沙漠海浪。
  • 高考地理小專題——海浪地貌
    右圖「十二使徒巖」形成於海浪的侵蝕作用,「十二使徒巖」如今只剩下8個。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分析甲島兩側受森林大火影響較小的自然原因。(2)分析乙湖成為時令湖的自然原因。(3)推測「十二使徒糟」海岸地帶未來地貌將會發生的變化。
  • 你見過內陸海嘯嗎?還是冰做的
    當海嘯到達近岸淺水地帶時,海浪會急劇增高,可以達到數十米,形成巨大的「水牆」。全球來看,海嘯發生的區域和地震帶大致保持一致。」則完全不同。這種現象之所以和海嘯掛上鉤,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它在岸邊形成的冰浪和高大的海浪有神似之處。但在其它方面,兩者相差甚遠。首先從源頭上就不一樣,冰海嘯的出現要有冰。
  • 海大園裡的「海浪人」
    但出於對大海的偏愛,我不埋怨它,而是被它所折服:萬噸大船像玩具一樣被海浪在水面上拋擲,可見海浪裡蘊蓄著巨大的能量。這能量折磨了乘客,但能不能被駕御?這個問題在剩餘的航程上和到美國後的業餘時間裡,一直在我腦際縈繞。我開始査閱資料,了解到前人已作過種種利用海浪動力的嘗試,但這是個非常困難的問題。因此萌發了一個幼稚而冒險的念頭:我要對海浪能量利用問題進行探索。我畢生工作的大拐彎,也就從這裡開始了。
  • 美國冷到連海浪都凍結了,是真的嗎?
    這幾天網上流傳的美國麻薩諸塞海浪凍結的照片是真的嗎?圖中還有單獨的水珠濺起在空中,怎麼看都不像是真的。
  • 科學家發現土衛六烷烴海洋存在海浪
    這些所謂的海浪僅僅1.5釐米高,接近0.9英寸,速度也沒有地球上的海浪快,只有每秒0.7米的速度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