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暴潮、海浪、海嘯和海冰災害應急響應標準

2021-01-11 中國網

1 總則

1.1 目的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強化海洋災害預警報工作,提升服務水平,提高海洋災害預防和應對能力,最大程度地減少海洋災害造成的損失,保障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維護國家和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和經濟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特制定本預案。

1.2 工作原則

1.2.1 統一領導,分級負責

在國務院的統一領導下,建立健全分類管理、分級負責、條塊結合、屬地為主的應急管理體制,建立行政領導負責制,提高各級海洋行政主管部門對海洋災害預警報和應急處置工作的指揮協調能力。

1.2.2 平戰結合、規範運轉

堅持日常與應急工作相結合,將海洋災害應急處置工作納入常態化管理。建立健全工作責任制,規範各項應急響應流程,切實將應急職責落實到崗,明確到人,確保應急工作反應靈敏、協調有序、運轉高效。

1.2.3 加強觀測,及時預警

運用高新技術,改進海洋災害觀測、預警報的技術手段,對海洋災害實施高密度的觀測,及時掌握海洋災害發生、發展動態,快速做出預測預警,為海洋防災減災決策提供有力支持。

1.3 適用範圍

本預案適用於影響我國管轄海域的風暴潮、海浪、海嘯和海冰災害的應急觀測、預警、預防工作。

2 風暴潮、海浪、海嘯和海冰災害應急組織體系和職責

國家海洋局風暴潮、海浪、海嘯和海冰應急管理領導機構的組成和職責依據國家海洋局應急管理相關制度確定。

國家海洋局和沿海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海洋部門承擔風暴潮、海浪、海嘯和海冰應急任務的相關部門和機構分工如下:

2.1 國家海洋局值班室

負責局24小時應急值守和海洋災害信息收發、承轉以及與國務院及其有關部門、軍方等相關單位的信息往來;匯總和編輯局《值班信息》,上報國務院應急辦;對各種信息進行全面匯總和有效管理;與國務院應急平臺及時聯通,與各應急隊伍建立通訊網絡。

2.2 國家海洋局海洋預報減災司

負責風暴潮、海浪、海嘯和海冰災害應急預案的修訂和完善;建立海洋災害觀測預警報體系;監督、指導應急狀態下的海洋災害觀測、預警報業務;組織開展特別重大海洋災害調查評估。

2.3 國家海洋局國際合作司(港澳臺辦公室)

負責組織協調與周邊國家及香港、澳門和臺灣地區的海嘯應急響應聯絡和信息溝通。

2.4 中國海監總隊

負責組織協調中國海監力量參與對風暴潮、海浪、海嘯和海冰災害的應急觀測、調查工作,做好局委託的應急值班工作。

2.5 國家海洋局新聞信息辦公室

負責建立海洋災害預警信息通報與發布制度,協調電視、廣播、網際網路等媒體向社會公眾發布海洋災害預警等相關信息,統一組織媒體採訪事宜;負責輿情匯集、輿情引導和編發《海洋專報》;會同局海洋預報減災司開展海洋災害應急法律法規和防災減災知識的宣傳。

2.6 國家海洋局海區分局

負責建立相應風暴潮、海浪、海嘯和海冰災害應急管理領導機構和工作機構,落實相關責任;保證本海區海洋災害觀測系統正常運行;組織海區預報中心發布所在海區海洋災害預警報,並開展相關決策服務和業務諮詢;及時收集、報告海洋災害災情,組織或參與本海區海洋災害調查評估。

2.7 沿海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海洋部門

負責建立相應風暴潮、海浪、海嘯和海冰災害應急管理領導機構和工作機構,落實相關責任;保證本省(自治區、直轄市)海洋災害觀測系統正常運行;組織省海洋預報臺發布本省(自治區、直轄市)海洋災害預警報,並開展相關決策服務和業務諮詢;及時收集、報告海洋災害災情,組織或參與本省(自治區、直轄市)海洋災害調查評估。

2.8 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

負責向社會公眾發布全國海洋災害預警報,組織開展海洋災害應急預警報會商;向國務院有關部門、軍方有關單位、沿海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人民政府(總值班室、應急辦和海洋部門)、相關涉海中央直屬企業、海區和省級海洋預報機構發布全國海域的風暴潮、海浪、海嘯和海冰災害預警報並提供相關決策服務和業務諮詢。

2.9 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

負責鮁魚圈岸基測冰雷達站運行管理,開展海冰觀測,並提供海冰災害發生期間的雷達觀測分析處理資料。

2.10 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

負責提供海洋災害發生期間的衛星遙感分析處理實時資料。

2.11 國家海洋局海口中心站

負責建立相應風暴潮、海浪、海嘯災害應急工作機構,落實相關責任;保證本中心站海洋災害觀測系統正常運行,獲取、傳輸災害觀測數據。

相關焦點

  • 風暴潮、海浪、海嘯和海冰災害應急預案(全文)
    中新網7月12日電 國家海洋局今日在其官方網站發布《風暴潮、海浪、海嘯和海冰災害應急預案》。該預案旨在強化海洋災害預警報工作,提升服務水平,提高海洋災害預防和應對能力,最大程度地減少海洋災害造成的損失,保障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維護國家和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和經濟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特制定本預案。
  • 《風暴潮、海浪、海嘯和海冰災害應急預案》
    辦公室主要職責:負責組織、協調風暴潮、海浪、海嘯和海冰災害應急預案的實施;負責組織、協調海洋災害(情)調查和災後評估;組織編寫風暴潮、海浪、海嘯和海冰災害(情)調查、評估報告;負責與國家有關部門的協調工作等。    2.3專家組及主要職責    成員:由海洋環境預報領域及其他相關領域專家組成。
  • 北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北海市風暴潮海浪海嘯應急預案的通知
    1.2 編制依據  依據國家海洋局《風暴潮、海浪、海嘯和海冰災害應急預案》、《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廣西壯族自治區風暴潮海浪海嘯災害應急預案》、《北海市人民政府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制定本預案。  1.3 適用範圍  本預案適用於發生在我市近海和沿海地區的風暴潮、海浪、海嘯災害的預警預報和災害防禦。
  • 青島:加強風暴潮海浪海嘯等預警應急服務
    中國氣象報記者林澤磊報導 日前,青島市政府印發風暴潮海浪海嘯和海冰災害應急預案,強化風暴潮、海浪、海嘯和海冰災害的預警預報工作,提高預防和應急處置能力。青島市氣象局為成員單位,主要職責是做好風暴潮、海浪、海嘯和海冰災害發生期間的海上氣象災害實時監測、預警和預報,做好應急處置期間的氣象保障工作。  預警響應啟動後,監測預報組按照各自職責加強應急監測和信息溝通,根據相關的海洋、氣象、河流水文等信息,預測分析災害發展趨勢,及時將風暴潮、海浪、海冰災害預警信息通過傳真、簡訊、電視、網絡平臺等多種方式,向相關單位和社會進行發布或轉發。
  • 國家海洋預報臺發布海浪和風暴潮III級警報 海南近岸海域將出現2到...
    今天(12日)8時,國家海洋預報臺根據《風暴潮、海浪、海冰和海嘯災害應急預案》發布海浪III級警報(黃色)。  受今年第23號颱風「百裡嘉」(熱帶風暴級)的影響,預計:9月12日中午至13日中午,南海北部將出現4到6米的巨浪到狂浪區,近海海浪預警級別為黃色;廣東西部近岸海域將出現3到4.4米的大浪到巨浪,該近岸海域海浪預警級別為黃色,廣東東部、海南東北部近岸海域將出現2到3米的中浪到大浪,該近岸海域海浪預警級別為藍色。
  • 深圳市海洋災害應急預案
    (7)《風暴潮、海浪、海嘯和海冰災害應急預案》,國家海洋局  (8)《廣東省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廣東省人民政府  (9)《深圳市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深圳市人民政府  (10)《廣東省防汛防旱防風防凍應急預案
  • 關於印發福州市風暴潮災害應急預案的通知
    總則1.1編制目的建立健全風暴潮災害應急響應機制,積極應對風暴潮災害,保證風暴潮災害防禦工作有序進行,最大程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3)確定漁業系統防禦風暴潮災害應急響應方案,及時向市委、市政府、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和省海洋與漁業局報告防禦風暴潮工作,向災區漁業行政主管部門通報相關情況。
  • 風暴潮警報升級!國家海洋預報臺同時發布風暴潮黃色警報和海浪藍色...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今天(7月22日)16時,國家海洋預報臺根據《風暴潮、海浪、海冰和海嘯災害應急預案》同時發布發布風暴潮III級警報(黃色)、海浪Ⅳ級警報(藍色)。 風暴潮III級警報(黃色)。
  • 福州市海洋與漁業局關於印發《福州市風暴潮災害應急預案》的通知
    1.總則1.1編制目的建立健全風暴潮災害應急響應機制,積極應對風暴潮災害,保證風暴潮災害防禦工作有序進行,最大程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3.預警級別標準風暴潮災害預警級別分為Ⅰ、Ⅱ、Ⅲ、Ⅳ級,分別對應特別重大風暴潮災害、重大風暴潮災害、較大風暴潮災害、一般風暴潮災害,顏色依次為紅色、橙色、黃色和藍色。
  • 風暴潮與海嘯的區別有哪些
    有人稱風暴潮為「風暴海嘯」或「氣象海嘯」,在我國歷史文獻中又多稱為「海溢」、「海侵」、「海嘯」及「大海潮」等,把風暴潮災害稱為「潮災」。
  • 我國主要海洋災害之一——風暴潮
    風暴潮是我國最主要的海洋災害之一,從北向南所有海域都有發生風暴潮的條件,而且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生。風暴潮發生的空間範圍從幾十千米到上千千米之間,持續時間從幾小時到幾天不等,破壞力較大,是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最大的海洋災害。在我國歷史上,風暴潮曾被稱為海溢」、「海侵」。
  • 2019年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最重的海洋災害:風暴潮災害!
    自然資源部海洋預警監測司發布2019年《中國海洋災害公報》顯示:2019年,我國海洋災害以風暴潮、海浪和赤潮等災害為主,海冰、綠潮等災害也有不同程度發生。各類海洋災害共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17.03億元,死亡(含失蹤)22人。
  • 國家海洋預報臺發布海冰警報:做好防冰減災工作
    海冰警報2010年2月8日16時發布  國家海洋預報臺根據《風暴潮、海浪、海嘯和海冰災害應急預案》發布海冰警報。  實況:2010年2月8日整個渤海和黃海北部被雲覆蓋。結合海洋站和鮁魚圈雷達海冰觀測資料分析,與昨日相比,渤海和黃海北部海冰範圍減小,冰情有所緩解。遼東灣浮冰範圍超過警報標準,發布海冰警報。
  • 風暴潮升為III級 海浪維持III級
    16日16時,國家海洋預報臺根據《風暴潮、海浪、海冰和海嘯災害應急預案》將颱風風暴潮警報由上午8時的Ⅳ級警報(藍色)提升至III級警報(黃色)。上述岸段內的上海蘆潮港潮位站將於17日凌晨出現達到當地黃色警戒潮位的高潮位,上海黃浦公園、浙江乍浦、鎮海和舟山潮位站將於17日凌晨出現達到當地藍色警戒潮位的高潮位。上海市的風暴潮預警級別為黃色,浙江省嘉興市、紹興市、寧波市和舟山市的風暴潮預警級別為藍色。
  • 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發布海浪2級橙色警報(圖)
    編號:海浪0903-08  國家海洋預報臺根據《風暴潮、海浪、海嘯和海冰災害應急預案》發布海浪II級警報(橙色)。請沿海各有關單位提前採取防浪避浪措施,並關注我臺後續海浪預警報。
  • 福建省海洋預報臺發布海浪Ⅲ級警報
    福建省海洋預報臺根據《風暴潮、海浪、海嘯和海冰災害應急預案》發布海浪Ⅲ級警報 (黃色)。↓↓↓受今年第8號颱風「巴威」影響,預計24日上午閩東北外漁場將出現4.0-6.0米的巨浪到狂浪,閩東漁場東部和釣魚島海域出現3.0-4.5米的大浪到巨浪,海洋預警級別為黃色,請海上船隻注意防範,做好防風避浪!
  • 海嘯來了 廈門怎麼辦?
    海嘯對廈門的威脅不容忽視去年日本大地震引發的海嘯,造成了一場可怕的災難,今日提起來仍讓人心有餘悸。昨天,有市民來電提問,影響廈門的海洋災害主要有什麼,是不是也有發生海嘯的可能?對此,吳國梁解答說,風暴潮、颱風海浪災害居廈門海洋災害之首,同時海嘯對廈門的潛在威脅也不容忽視。
  • 國家海洋預報臺發布海浪橙色警報 上海沿海將現大浪到巨浪
    國家海洋預報臺根據《風暴潮、海浪、海冰和海嘯災害應急預案》發布海浪II級警報(橙色)。受今年第10號強熱帶風暴「安比」的影響,預計:7月22日中午到23日中午,東海將出現4到7米的巨浪到狂浪區,黃海南部將出現3到5米的大浪到巨浪區,近海海浪預警級別為黃色;上海、江蘇南部沿岸海域將出現3.5到5米的大浪到巨浪,該沿岸海域海浪預警級別為橙色;浙江北部、江蘇北部、山東半島南部沿岸海域將出現3到4米的大浪到巨浪,該沿岸海域海浪預警級別為黃色。
  • 海浪和風暴潮警報解除,自然資源部要求持續做好地質...
    海浪和風暴潮警報解除,自然資源部要求持續做好地質...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本文原標題:《海浪和風暴潮警報解除
  • 中國2018海洋災害公報:海岸侵蝕直接經濟損失2.85億
    近日,自然資源部海洋預警監測司發布2018年《中國海洋災害公報》。《中國海洋災害公報》顯示:2018年,我國海洋災害以風暴潮、海浪、海冰和海岸侵蝕等災害為主,各類海洋災害共造成直接經濟損失47.77億元,死亡(含失蹤)7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