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然資源部海洋預警監測司發布2018年《中國海洋災害公報》。
《中國海洋災害公報》顯示:2018年,我國海洋災害以風暴潮、海浪、海冰和海岸侵蝕等災害為主,各類海洋災害共造成直接經濟損失47.77億元,死亡(含失蹤)73人。與近10年(2009—2018年)平均狀況相比,2018年海洋災害直接經濟損失低於平均值(98億元),死亡(含失蹤)人數略高於平均值(71人)。
2018年,我國沿海共發生風暴潮過程16次(統計範圍為達到藍色及以上預警級別的風暴潮過程),造成直接經濟損失44.56億元,佔2018年海洋災害總直接經濟損失的93%;造成死亡(含失蹤)人數最多的是海浪災害,佔總死亡(含失蹤)人數的96%。
2017/18年冬季,海冰災害影響我國渤海和黃海北部海域,造成直接經濟損失0.01億元。2018年我國未發生海嘯災害。
根據在沿海11個省(區、市)重點岸段開展的海岸侵蝕災害損失評估工作,全年海岸侵蝕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85億元。
2018年,我國海域共發現赤潮36次,累計面積1406平方千米。綠潮覆蓋面積最大值為193平方千米,分布面積最大值為38046平方千米。海水入侵、土壤鹽漬化、鹹潮入侵等緩發性海洋災害依然比較嚴重,海水入侵與土壤鹽漬化範圍、鹹潮入侵次數有所加大。
(原標題《2018年度《中國海洋災害公報》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