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洋災害|海岸侵蝕
海岸侵蝕(coastal erosion)是指由自然因素、人為因素或兩者因素疊加產生海洋動力作用下,海洋遭受侵蝕破壞而發生後退、岸灘下蝕的現象和過程。我國海岸帶地區海岸侵蝕分布廣泛,1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均有發生,北起遼東灣,南至海南島,無論大陸海岸還是島嶼海岸,均有海岸遭受侵蝕,呈現北重南輕,長江口以北較嚴重,長江口以南的海南省較嚴重。海岸侵蝕是一種比較嚴重的地質災害類型,幾乎所有開敞的淤泥質海岸和70%左右的砂質海岸均遭受不同程度的海岸侵蝕。給沿海地區的社會經濟帶來較大損失。
-
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我國海岸侵蝕現象嚴重,加力推進海岸...
908專項調查結果顯示,按侵蝕速率大於0.5米/年統計,我國大陸海岸總侵蝕岸線長度為3255.3千米,其中,砂質侵蝕岸線長2463.4千米,佔全國砂質海岸的49.5%;粉砂淤泥質侵蝕岸線長791.9千米,佔全國粉砂淤泥質海岸的7.3%。「從數據可以看出,我國沿海砂(礫)質岸線侵蝕程度遠超粉砂淤泥質岸線。東南沿海是我國人口密集、經濟發達地區。
-
樂東積極整治龍棲灣海灘 阻止海岸線侵蝕後退
樂東新聞網11月6日電(本網特約記者孫體雄)「龍棲灣海岸線逐漸後退,海水已經衝垮我們村第一排房屋,並嚴重威脅到第二排房屋。」樂東黎族自治縣九所鎮龍棲灣村民邢泰興焦慮地說。目前,龍棲灣海岸線侵蝕後退問題已引起樂東等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樂東正地著手開展龍棲灣岸灘整治項目,主要通過建設西北攔沙堤,南防波潛堤等項目,促進海浪和沙灘的平衡。海岸線侵蝕後退有望在2015年得到有效解決。
-
王穎院士:應重視人工建築對海岸的侵蝕
原標題:王穎院士:應重視人工建築對海岸的侵蝕 新華網三亞6月9日電(記者鄭瑋娜)中國科學院院士、海洋地質學家王穎日前在三亞舉行的「海洋生態文明建設」主題論壇上說,人工建築會促進海岸的侵蝕或淤積。在海峽、海島周邊海域規劃人工建築時,必須先期進行工程建設預後效應的先期研究。人為施工不當加重海岸侵蝕,應引起重視。
-
期刊精粹 【2016.4期優先看】關於海岸帶小城鎮的海岸線建築後退距離的探討
文章以福建省若干海岸帶小城鎮為例,就海岸線建築後退距離的確定方法初步進行了實例研究。海岸線【本文所涉及的類似概念包括「海岸帶」、「海岸線」和「海岸區域」。其中海岸帶是指兼有海陸的沿海地帶,具體可分為海岸帶陸域部分和海域部分。如未特別指出,本文的海岸線是指海岸帶陸域部分和海域部分的分隔線。
-
海岸侵蝕,危害遠不僅是「沙灘不再美麗」 ——訪中山大學教授龔文平
其中,深圳市土洋收費站岸段最大侵蝕距離 7.6米;惠州市東山海岸段最大侵蝕距離 12.8米;江門市北陡浪琴灣沙灘岸段最大侵蝕距離 3.6米。廣東沿海海岸侵蝕現象已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採訪中,龔教授詳細講述了海岸侵蝕的具體成因、危害以及防控辦法,並呼籲公眾一定要引起重視。人類活動是導致海岸侵蝕的直接原因何謂海岸侵蝕?
-
海岸侵蝕,危害遠不僅是「沙灘不再美麗」 ——訪中山大學教授龔文平
25年來一直從事海岸侵蝕災害研究的中山大學龔文平教授告訴《海洋與漁業》記者,海岸侵蝕帶來的危害遠不僅於此。最新《廣東省海洋災害公報》顯示, 2017年,根據重點岸段海岸侵蝕監測顯示,深圳、汕頭、江門、茂名、惠州、汕尾市存在海岸侵蝕現象,造成直接經濟損失 0.49億元。
-
遼東灣海岸建立海岸侵蝕監測技術方法體系
本報訊(記者 馬軍)日前,由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承擔的遼東灣海岸侵蝕災害監測評估試點項目順利通過專家驗收。該項目形成了海岸侵蝕業務監測和海岸侵蝕災害風險評估理論與技術方法體系,為建立我國全部重點侵蝕岸段的監測評估業務系統奠定了基礎。
-
海南三亞灣傷痕累累 海灘受汙染海岸遭侵蝕
本報三亞8月24日電 沙子變黑,海水變髒;沿岸出現坍塌,雨水衝刷出條條大沙溝,海岸遭到侵蝕……近來,三亞灣部分岸段面臨一系列環境問題,市民遊客反應紛紛,這引起了三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關注。 一年多來,當地政府撥出專項經費組織國內資深專家,對三亞灣進行科學「會診」,找出「病因」,並進行大力根治。
-
北戴河海岸50年後退112米致30萬平米沙灘消失
記者從國家海洋局獲悉,新中國成立以來調查規模最大、涉及學科最全、採用技術手段最先進的國家綜合性專項「我國近海海洋綜合調查與評價」近日通過總驗收,基本摸清了我國近海海洋環境資源家底。調查發現,北戴河海岸50年間至少侵蝕後退112米,造成約30萬平方米的沙灘消失。
-
2014年,我國風暴潮、海岸侵蝕等各類海洋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36...
我國也是如此。近日,國家海洋局發布的《2014中國海平面公報》(以下簡稱《公報》)顯示,2014年,我國沿海海平面變化總體呈現波動上升趨勢,海平面較常年高111毫米,較2013年高16毫米,為1980年以來第二高位。 根據海平面監測和分析結果,1980年至2014年,我國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為3.0毫米/年,高於全球平均水平。
-
名列災害最為嚴重國家 誰來擋住海浪的侵蝕?
我國70%左右的沙質海岸線以及幾乎所有開闊的淤泥質海岸線都存在海岸侵蝕現象,是侵蝕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 海岸侵蝕災害不容忽視 日前,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夏東興就我國海岸侵蝕現象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他認為,我國海岸侵蝕災害十分嚴重,不容忽視。
-
研究顯示:北極海岸侵蝕速度半世紀翻一番(圖)
似乎破紀錄般的海冰消失和永久凍結帶融化還嫌不夠,氣候變化如今正在對北極圈毗鄰的海岸造成影響。新的研究表明,在過去52年中,美國阿拉斯加州東北海岸線遭侵蝕的速度增加了一倍。這種北極海岸線的退化很可能對當地的生態系統、生活在北極圈的居民以及石油與天然氣的開採構成巨大影響。
-
...海岸臨海路段塌方、樹倒、路毀 多處海岸線近期遭嚴重侵蝕原因...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1月18日消息(記者 黨朝峰 石祖波 陳衛東)連日來,有海口市民反映,海口市西海岸部分沿海岸堤損壞,海浪不斷侵蝕海岸線,靠近海口長濱北五路末端部分道路的路面下被海浪掏空,道路已經出現塌方。無獨有偶,在海口東海岸東營環路的魯能藍海椰風小區附近,也有海岸線生態遭侵蝕破壞的情況。
-
海南海岸侵蝕加劇 能否加強立法保護?
然而,隨著海南島的開發,海南的海岸線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民盟海南省委員會向政府建議,要儘快出臺「海南省海岸保護與開發利用管理條例」。 海南海岸侵蝕還在進一步加劇 海南省海岸線全長約1618公裡,其中80%為沙質海岸,目前海南被侵蝕的海岸帶約740公裡左右,而且局部地段海岸線被侵蝕的程度較為嚴重,主要集中在文昌、三亞、洋浦、澄邁、海口等市縣岸段。
-
...西海岸臨海路段塌方、樹倒、路毀 多處海岸線近期遭嚴重侵蝕...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1月18日消息(記者 黨朝峰 石祖波 陳衛東)連日來,有海口市民反映,海口市西海岸部分沿海岸堤損壞,海浪不斷侵蝕海岸線,靠近海口長濱北五路末端部分道路的路面下被海浪掏空,道路已經出現塌方。無獨有偶,在海口東海岸東營環路的魯能藍海椰風小區附近,也有海岸線生態遭侵蝕破壞的情況。今年海口東西兩岸海岸線為何多處嚴重遭破壞?
-
海岸侵蝕,釋放環境惡化信號,澳大利亞海邊豪宅面臨滅頂之災
一、巨浪侵襲,逃離家園 位於雪梨以北90公裡(55英裡)的萬貝拉爾海灘沿岸有40多所房屋,由於海岸侵蝕,這些房屋受到嚴重威脅,居民們近日不得不撤離
-
北極海岸線後退速度50年增一倍
由於北極海岸線完全是由冰構成,因此非常容易被侵蝕。科學家們已經注意到這些脆弱的海岸地區的狀況,當海冰消失且風暴加強時,海岸更容易被海浪衝擊,而不斷變暖的海水和日益升高的海平面又使情況變得更糟。 位於美國阿拉斯加東北部的波弗特海的海岸線就是被侵蝕較嚴重的地區,主要原因是其沉積層中含有大量的冰,且該片海域沒有任何保護措施。
-
地理微講座:1.認識海岸地貌
因波浪底部無力支撐,終於破碎,形成碎浪向海岸上衝,至無力前進時,海水再向後退。此種前進後退的海水運動常挾帶砂礫磨蝕陸地,侵蝕下的巖屑會因海流或潮汐的 搬運而沉積在海岸附近,形成各種海岸地貌景觀。若巖壁的節理髮達,波浪會沿著裂縫侵蝕,形成海蝕洞;海蝕洞若被海水貫穿,形成海蝕拱橋;海岸受海浪侵蝕 、崩坍而形成的與岸分離的巖柱,孤立留在海中的礁石,
-
五大因素致海岸線變遷 海岸保護仍要加大力度
當地村民告訴海南日報記者,水泥柱所在的位置,是1950年代中期的海岸,由於侵蝕作用,海岸線大幅後退,最終導致了這種奇怪景象的出現。 曾專門研究過邦塘村海岸侵蝕現象的華南師範大學副教授丘世鈞稱,由於保護海岸的珊瑚礁遭破壞、海平面上升等原因,致當地海岸線在最高潮的1976-1982年,後退速率曾達15-20米/年。他的學生實地考察後發現,目前該岸段海岸後退仍在繼續,且相當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