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1月18日消息(記者 黨朝峰 石祖波 陳衛東)連日來,有海口市民反映,海口市西海岸部分沿海岸堤損壞,海浪不斷侵蝕海岸線,靠近海口長濱北五路末端部分道路的路面下被海浪掏空,道路已經出現塌方。無獨有偶,在海口東海岸東營環路的魯能藍海椰風小區附近,也有海岸線生態遭侵蝕破壞的情況。
今年海口東西兩岸海岸線為何多處嚴重遭破壞?有關部門將如何修復?對此,記者採訪了海口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海口市長濱路塌陷現場。記者 陳衛東攝
現象:岸線被衝刷嚴重,附近居民擔心小區安全
11月16日,記者來到事發地走訪發現,位於海口市長濱北五路末端,現場道路靠北側,一處斑馬線下的路面已經完全塌陷。目前,塌陷路面周圍已經被用防護欄圍了起來,防護欄上掛有「前方塌方 禁止通行」的藍色警示牌。
在塌方路面往北的海岸邊,一條地下管網的管道露出水面。轄區路段的一名環衛工介紹,她負責長濱北五路環境衛生工作,這條路末端部分路面經常出現塌方,近期塌方越來越嚴重。
同時,西海岸喜來登酒店北側、黃金海岸小區北側,也出現海岸線生態環境遭侵蝕破壞的情況。海口黃金海岸花園小區北側岸段堤壩被衝毀,岸邊部分樹木也被衝倒,有的根莖裸露在外,海岸衝刷比較嚴重。
海口市長濱路塌陷現場。記者 陳衛東攝
日前,居住在海口市江東新區東營環路的魯能藍海椰風小區居民們也多次反映,小區外靠近海邊,過去風景優美,但今年來隨著防潮堤坍塌,海岸線生態遭到破壞。
記者來到魯能藍海椰風小區外面的東營環路,通過一條羊腸小道來到海邊。現場可以看到,這裡的部分防潮堤坍塌,一些樹木倒在沙灘上,還有一些樹根裸露在外,搖搖欲墜。一處觀景臺的位置直接暴露在海水面前,隨著海水漲潮,慢慢向觀景臺繼續侵蝕,同時,岸邊的沙土隨著海水衝刷不斷流失。
「岸線破壞如果不及時修復,恐怕會越來越嚴重,威脅小區的安全。」一些小區業主在業主群裡擔心地說道。
海口市長濱路塌陷現場。記者 陳衛東攝
原因:颱風、風暴潮和洋流等因素影響
為何今年海口的海岸線受侵蝕情況較往年嚴重?
記者從海口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海域海島科獲悉,今年東西兩岸岸線自然環境受損嚴重,主要原因在於颱風、風暴潮和洋流等因素影響。
海口市長濱路塌陷現場。記者 陳衛東攝
海口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回復魯能藍海椰風小區居民稱:經了解,事發區域衝毀的道路為海岸線防潮堤,該路段目前由於颱風、風暴潮和洋流等因素的影響造成坍塌,路面被海水衝毀,海水已掏空了沙灘上的細沙,並持續侵入防護林,但因道路被衝毀,造成在景觀上與殘缺的道路不協調,也危及公共基礎設施和沿岸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經現場核查黃金海岸小區外岸線情況,資規局認為,岸堤被破壞的原因主要是岸灘衝刷侵蝕和颱風破壞。
海口市長濱路塌陷現場。記者 陳衛東攝
11月17日,秀英區長流鎮政府長彤社區居委會主任、黨支部書記譚傳聲告訴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記者,「尤其是今年10月份國慶假期以後,連續幾次大的颱風,導致海口西海岸長彤社區北側片區海岸線大面積受損,局部靠海邊的道路出現塌陷,發現這一情況後,我們社區已經在塌陷地點附近設置了防護欄,提醒市民遊客不要靠近。颱風期間,靠近海邊的陣風很強,掀起的海浪經常比人都高,站在海岸邊十分危險,因此,提醒廣大市民遊客,尤其是一些垂釣愛好者,颱風期間,儘量遠離海岸邊,避免發生危險。」
「目前,海口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已經介入,西海岸生態整治與修復項目將於下個月開工,對包括長彤社區北側遭海浪侵蝕的海岸線進行修復。」譚傳聲告訴記者。
海口市長濱路塌陷現場。記者 陳衛東攝
應對:東、西海岸均已提出修復計劃
記者從海口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海域海島科獲悉,海口西海岸生態整治與修復項目包括長濱北五路岸段、會展中心岸段、五源河口東側岸段和假日海灘岸段四個岸段生態整治與修復,預計12月底前開工建設,工期一年。
五源河口東段修復範圍起點位於五源河口以東,東至新國賓館東側海岸,修復岸線長約1000米,擬開展沙灘修復、爛尾碼頭平臺拆除及海堤生態化建設工程。修復後將形成寬約100米的優質沙灘,起到良好的消波減浪作用,同時能夠對包括黃金海岸花園和喜來登酒店等重要建築用地形成侵蝕防護作用。
海口市長濱路塌陷現場。記者 陳衛東攝
項目拆除工程包括現有爛尾碼頭平臺拆除和後方直立擋牆的拆除改造。因該段岸線西側端部的爛尾碼頭目前處於廢棄狀態,嚴重影響由河口向東側的沿岸輸沙,導致平臺以東波能匯聚的同時減少了泥沙輸運,從而加劇該岸段的侵蝕。同時在黃金海岸花園以東至喜來登段原海岸建設有兩道平行海岸的硬質堤壩,防潮壩目前基本位於水下區域,現狀破損海堤主要為漿砌直立擋牆結構,長約498m,平時海水可直達擋牆根部,極端天氣作用條件下,海水可直達後方陸域棧道,對酒店及周邊建築安全影響較大。拆除改造工程實施後將有助於五源河口輸沙向東輸運,增加泥沙供給,對五源河口以東沙灘具有一定的泥沙補給作用。
海口市長濱路塌陷現場。記者 陳衛東攝
項目海堤生態化建設主要是在破損的漿砌直立擋牆原址進行修復,按照50年一遇標準構築斜坡式海堤,略高於後方酒店陸域高程,並通過臺階等進行過渡,同時採用柵欄板護面結構,增加納泥沙的空間,便於植物生長,加上堤前帶寬約100m的沙灘,起到雙重減災功能,對後方陸域形成良好的防護作用。
此外,東海岸魯能藍海椰風小區前面海岸線防潮堤的整治修復工作已納入《海口市東海岸如意島圍填海項目生態保護修複方案》,通過人工補砂、岸灘修復等方式修復受損的自然岸線,以彌補被侵蝕的泥沙、塑造新的岸灘形態從而防止海岸侵蝕和海岸線後退。
版權聲明:
以上內容由
南海網原創生產,未經書面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對上述內容的任何部分進行使用、複製、修改、抄錄、傳播或與其它產品捆綁使用、銷售。如需轉載,請與南海網聯繫授權,凡侵犯本公司版權等智慧財產權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電子郵箱:nhwgl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