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顯示:北極海岸侵蝕速度半世紀翻一番(圖)
似乎破紀錄般的海冰消失和永久凍結帶融化還嫌不夠,氣候變化如今正在對北極圈毗鄰的海岸造成影響。新的研究表明,在過去52年中,美國阿拉斯加州東北海岸線遭侵蝕的速度增加了一倍。這種北極海岸線的退化很可能對當地的生態系統、生活在北極圈的居民以及石油與天然氣的開採構成巨大影響。
-
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我國海岸侵蝕現象嚴重,加力推進海岸...
908專項調查結果顯示,按侵蝕速率大於0.5米/年統計,我國大陸海岸總侵蝕岸線長度為3255.3千米,其中,砂質侵蝕岸線長2463.4千米,佔全國砂質海岸的49.5%;粉砂淤泥質侵蝕岸線長791.9千米,佔全國粉砂淤泥質海岸的7.3%。「從數據可以看出,我國沿海砂(礫)質岸線侵蝕程度遠超粉砂淤泥質岸線。東南沿海是我國人口密集、經濟發達地區。
-
...海岸臨海路段塌方、樹倒、路毀 多處海岸線近期遭嚴重侵蝕原因...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1月18日消息(記者 黨朝峰 石祖波 陳衛東)連日來,有海口市民反映,海口市西海岸部分沿海岸堤損壞,海浪不斷侵蝕海岸線,靠近海口長濱北五路末端部分道路的路面下被海浪掏空,道路已經出現塌方。無獨有偶,在海口東海岸東營環路的魯能藍海椰風小區附近,也有海岸線生態遭侵蝕破壞的情況。
-
...西海岸臨海路段塌方、樹倒、路毀 多處海岸線近期遭嚴重侵蝕...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1月18日消息(記者 黨朝峰 石祖波 陳衛東)連日來,有海口市民反映,海口市西海岸部分沿海岸堤損壞,海浪不斷侵蝕海岸線,靠近海口長濱北五路末端部分道路的路面下被海浪掏空,道路已經出現塌方。無獨有偶,在海口東海岸東營環路的魯能藍海椰風小區附近,也有海岸線生態遭侵蝕破壞的情況。今年海口東西兩岸海岸線為何多處嚴重遭破壞?
-
我國部分海岸受到侵蝕「後退」
我國部分海岸受到侵蝕「後退」 2007-01-18 eNet&
-
海南三亞灣傷痕累累 海灘受汙染海岸遭侵蝕
然而,我們今天卻看到,昔日美麗的三亞灣變得如此令人痛心:沙灘變成了粘糊糊的泥地,海岸被嚴重侵蝕,岸邊的植被根系裸露,汙水衝刷出條條沙溝…… 在提倡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的今天,三亞灣的疤痕無疑是一個值得認真研究的標本——因為這個標本,形象而深刻地向我們闡述了開發與保護的關係
-
氣候變化致北極部分海岸線以每年30米速度消融
30米的速度消融隨著氣溫的升高,具有防護作用的冰層不斷消融,越來越多的北極海岸暴露於海水和大風的侵蝕之中 【搜狐科學消息】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受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北極圈毗鄰的部分海岸線正以每年30米的速度消融。
-
澳洲海岸遭巨浪侵蝕,濱海住宅岌岌可危,居民連夜用混凝土加固
據澳大利亞第九新聞頻道7月17日報導,澳洲新南威爾斯州沿海地區遭極端巨浪侵蝕,海岸線步步緊逼居民區,居民住宅岌岌可危。近日,居住在新南威爾斯海岸邊的居民憂心忡忡,連續幾天的極端海浪衝擊已經造成了嚴重的侵蝕,海岸線步步緊逼他們的房屋,他們的家園可能會毀於一旦。
-
2014年,我國風暴潮、海岸侵蝕等各類海洋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36...
近日,國家海洋局發布的《2014中國海平面公報》(以下簡稱《公報》)顯示,2014年,我國沿海海平面變化總體呈現波動上升趨勢,海平面較常年高111毫米,較2013年高16毫米,為1980年以來第二高位。 根據海平面監測和分析結果,1980年至2014年,我國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為3.0毫米/年,高於全球平均水平。特別是從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沿海海平面上升更是明顯。
-
海平面上升和海岸侵蝕令人擔憂 太平洋五島嶼「徹底消失」
澳大利亞一項研究顯示,受海平面上升和海岸侵蝕影響
-
北極海岸線後退速度50年增一倍
除了造成海冰以破紀錄的速度減少和凍土不斷消融外,氣候變化還導致北極許多地區被海水侵蝕。 《地球物理學研究快報》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指出,阿拉斯加東北部海岸線一帶的海水侵蝕速度在過去的52年裡已經增長了一倍。
-
海口東、西海岸臨海路段塌方、樹倒、路毀 多處海岸線近期遭嚴重...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1月18日消息(記者 黨朝峰 石祖波 陳衛東)連日來,有海口市民反映,海口市西海岸部分沿海岸堤損壞,海浪不斷侵蝕海岸線,靠近海口長濱北五路末端部分道路的路面下被海浪掏空,道路已經出現塌方。無獨有偶,在海口東海岸東營環路的魯能藍海椰風小區附近,也有海岸線生態遭侵蝕破壞的情況。
-
海南海岸侵蝕加劇 能否加強立法保護?
民盟海南省委員會向政府建議,要儘快出臺「海南省海岸保護與開發利用管理條例」。 海南海岸侵蝕還在進一步加劇 海南省海岸線全長約1618公裡,其中80%為沙質海岸,目前海南被侵蝕的海岸帶約740公裡左右,而且局部地段海岸線被侵蝕的程度較為嚴重,主要集中在文昌、三亞、洋浦、澄邁、海口等市縣岸段。
-
海洋災害|海岸侵蝕
我國海岸帶地區海岸侵蝕分布廣泛,1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均有發生,北起遼東灣,南至海南島,無論大陸海岸還是島嶼海岸,均有海岸遭受侵蝕,呈現北重南輕,長江口以北較嚴重,長江口以南的海南省較嚴重。海岸侵蝕是一種比較嚴重的地質災害類型,幾乎所有開敞的淤泥質海岸和70%左右的砂質海岸均遭受不同程度的海岸侵蝕。給沿海地區的社會經濟帶來較大損失。
-
英國港口小鎮海岸侵蝕嚴重 住戶被迫遷移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3月19日報導,近日,英國港口小鎮大雅茅斯的數位海岸住戶因房屋遭海岸侵蝕,岌岌可危,不得不搬離。這些住戶將房屋建於海岸沙地之上,到目前為止,13座住房內的至少15名住戶因海岸侵蝕被迫搬離家園。
-
海岸線遭侵蝕、路面出現塌方!海口下月將啟動海岸線修復計劃
>地下被海浪掏空,道路出現塌方海口東海岸東營環路的魯能藍海椰風小區附近海岸線也遭侵蝕破壞海口長濱北五路部分路面塌陷。轄區路段的一名環衛工人介紹,這部分路面經常出現塌方,近期塌方越來越嚴重。西海岸喜來登酒店北側、黃金海岸小區北側,也出現海岸線遭侵蝕破壞的情況。黃金海岸花園小區北側岸段堤壩被衝毀,岸邊部分樹木被衝倒,有的根莖裸露在外,海岸線遭侵蝕情況嚴重。
-
臺東成功海岸線被海水侵蝕 50年倒退100米
臺東成功海岸線被海水侵蝕 50年倒退100米 2009年07月04日 14:14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列印
-
五大因素致海岸線變遷 海岸保護仍要加大力度
海南日報記者李幸璜攝被侵蝕岸線林木枯死。省海洋開發規劃設計院供圖 此次海南省海岸線修測中,調查組對比1960年代、1990年代和2007年的岸線分析發現,我省海岸線變遷主要有5種類型:海岸侵蝕、河口變遷、潟湖萎縮、港口岸線增長、海岸淤積。其中,海岸侵蝕表現最為嚴重。
-
王穎院士:應重視人工建築對海岸的侵蝕
原標題:王穎院士:應重視人工建築對海岸的侵蝕 新華網三亞6月9日電(記者鄭瑋娜)中國科學院院士、海洋地質學家王穎日前在三亞舉行的「海洋生態文明建設」主題論壇上說,人工建築會促進海岸的侵蝕或淤積。在海峽、海島周邊海域規劃人工建築時,必須先期進行工程建設預後效應的先期研究。人為施工不當加重海岸侵蝕,應引起重視。
-
專家:百年後海平面上升1米 美國"歷史"將被淹
據報導,美國德克薩斯州北部地區17日深夜遭暴雨襲擊,並引發洪水,至18日已有至少4人死亡,另有多人失蹤。新華社/路透 美國亞利桑那州大學的科學家通過分析由《美國地質勘探局研究雜誌》提供的數據得出的結論稱,無論人類在未來採取什麼措施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全球變暖導致的全球冰川融化、冰蓋消失以及海水的受熱膨脹,都會使全球的海平面升高大約1米,屆時美國將不可避免發生巨大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