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加強風暴潮海浪海嘯等預警應急服務

2021-01-11 中國氣象局

  中國氣象報記者林澤磊報導 日前,青島市政府印發風暴潮海浪海嘯和海冰災害應急預案,強化風暴潮、海浪、海嘯和海冰災害的預警預報工作,提高預防和應急處置能力。青島市氣象局為成員單位,主要職責是做好風暴潮、海浪、海嘯和海冰災害發生期間的海上氣象災害實時監測、預警和預報,做好應急處置期間的氣象保障工作。

  預警響應啟動後,監測預報組按照各自職責加強應急監測和信息溝通,根據相關的海洋、氣象、河流水文等信息,預測分析災害發展趨勢,及時將風暴潮、海浪、海冰災害預警信息通過傳真、簡訊、電視、網絡平臺等多種方式,向相關單位和社會進行發布或轉發。

  據了解,該預案應急處置分級響應分為一般海洋災害,較大海洋災害,重大海洋災害,特別重大海洋災害,應急處置內容包括防潮防浪警示發布、海上作業安全管理、防海冰處置、沿岸防護、海上救助、醫療救治等。青島沿海通常可能造成嚴重影響的海洋災害是風暴潮及巨浪災害,幾乎每年都有風暴潮和巨浪災害發生,破壞力極強。青島每年冬季膠州灣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結冰現象,海冰會對港口及其他海上經濟活動造成一定影響。

(責任編輯:包寧)

相關焦點

  • 《風暴潮、海浪、海嘯和海冰災害應急預案》
    2 應急組織體系和職責    國家海洋局設立風暴潮、海浪、海嘯和海冰災害應急工作領導小組(以下簡稱「領導小組」)。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以下簡稱「辦公室」)和應急專家組(以下簡稱「專家組」)。
  • 風暴潮、海浪、海嘯和海冰災害應急預案(全文)
    中新網7月12日電 國家海洋局今日在其官方網站發布《風暴潮、海浪、海嘯和海冰災害應急預案》。該預案旨在強化海洋災害預警報工作,提升服務水平,提高海洋災害預防和應對能力,最大程度地減少海洋災害造成的損失,保障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維護國家和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和經濟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特制定本預案。
  • 北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北海市風暴潮海浪海嘯應急預案的通知
    各部門實行工作責任制,規範各項應急響應流程,切實將應急職責落實到崗,明確到人,確保應急工作反應靈敏、協調有序、運轉高效。  1.4.3 加強監測,及時預警,減輕災害  對風暴潮、海浪、海嘯災害實行高頻率、高密度的監視監測,及時掌握風暴潮、海浪、海嘯災害發生、發展動態,快速做出預測預警,為防災減災提供決策支持。
  • 風暴潮、海浪、海嘯和海冰災害應急響應標準
    1.2.3 加強觀測,及時預警運用高新技術,改進海洋災害觀測、預警報的技術手段,對海洋災害實施高密度的觀測,及時掌握海洋災害發生、發展動態,快速做出預測預警,為海洋防災減災決策提供有力支持。1.3 適用範圍本預案適用於影響我國管轄海域的風暴潮、海浪、海嘯和海冰災害的應急觀測、預警、預防工作。
  • 颱風「劍魚」生成 國家海洋預報臺發布海浪和風暴潮藍色警報
    受今年第14號颱風「劍魚」(熱帶風暴級)的影響,9月2日14時至3日07時,海南島沿海出現了10到40釐米的風暴增水。上述岸段內潮位站沒有出現達到當地藍色警戒潮位的高潮位。今天(3日)8時,國家海洋預報臺根據《風暴潮、海浪、海冰和海嘯災害應急預案》繼續發布海浪和風暴潮藍色警報。
  • 「安比」將在東海掀巨浪 國家海洋預報臺發布風暴潮藍色預警海浪最...
    未來24小時「安比」將向西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加強為颱風。颱風引發的風暴潮災害:受今年第10號強熱帶風暴「安比」的影響,預計:7月21日白天,長江口到浙江台州沿海將出現30到80釐米的風暴增水。上述岸段內的潮位站將不會出現達到當地藍色警戒潮位的高潮位。風暴潮預警級別為藍色。
  • 珠海颱風預警升級!大風暴雨在路上!風暴潮消息……
    市氣象臺於10月12日11時40分將颱風預警信號升級為藍色今天上午08時熱帶低壓加強為今年第16號颱風(熱帶風暴級)從衛星雲圖上看,螺旋結構已經變得明顯根據目前預測路徑分析預計今天將繼續向西北方向移動預計今天(12日)白天維持晴朗乾燥的天氣,海面風力逐漸加大夜間起將轉陣雨,風力繼續加大13-14日有暴雨,局部大暴雨陸地陣風7-8級,海面陣風可達9-10級15日風雨減弱,但仍有驟雨海面陣風仍有7-8級【未來七天天氣預報】【溫馨提示】及時關注關於颱風的最新預報預警信息
  • 我國首部海嘯預警技術專著《現代地震海嘯預警技術》出版發行
    與伴隨著狂風驟雨的沿岸風浪和風暴潮不同,海嘯巨浪的發生常常伴隨著強烈地面震動、火山噴發和大範圍的海底滑坡。歷史上的海嘯事件中,大約82%發生在太平洋,10%發生在東北大西洋(含地中海),5%發生在加勒比海,3%發生在印度洋。20世紀後半葉,僅在太平洋範圍內發生的災害性越洋海嘯就有5次。
  • 颱風「美莎克」影響中國東部沿海 海浪風暴潮雙警報拉響
    國家海洋預報臺1日發布海浪橙色警報和風暴潮黃色警報。今年第9號颱風「美莎克」已於1日5時由強颱風級加強為超強颱風級,上午8時其中心位於距離韓國濟州島偏南方大約780公裡的東海東南部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6級,成為今年以來西北太平洋的最強颱風。預計,「美莎克」於9月1日夜間在東海北部轉向北偏東方向移動,移速逐漸加快,趨向朝鮮半島南部。
  • 颱風「浪卡」即將登陸海南東部沿海 繼續發布風暴潮藍色和海浪黃色...
    颱風「浪卡」即將登陸海南東部沿海 繼續發布風暴潮藍色和海浪黃色警報 2020-10-13 0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颱風「楊柳」靠近海南 國家海洋預報臺發布海浪黃色和風暴潮藍色警報
    颱風「楊柳」是否登陸海南還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但海上大風大浪影響不容忽視,海南、廣東、廣西沿海也將出現風暴潮和海浪過程。對此,國家海洋預報臺今天16時發布海浪黃色警報和風暴潮藍色警報。  海浪方面:預計8月28日夜間到29日白天,南海中部將出現4到6米的巨浪到狂浪,近海海浪預警級別為黃色;海南東部、南部近岸海域將出現2.5到3.5米的大浪,海浪預警級別為黃色;廣東西部近岸海域將出現
  • 颱風「米娜」逼近 國家海洋預報臺發風暴潮海浪雙紅預警
    海浪實況顯示,受 「米娜」的影響,今早7時臺灣以東洋面出現了5到8米的巨浪到狂浪區,東海南部、臺灣海峽、巴士海峽出現了3到4米的大浪到巨浪區。中央氣象臺預計「米娜」將以每小時25公裡左右的速度向北偏西方向移動,強度繼續加強,最強可達颱風級或強颱風級,將於今天夜間登陸或擦過臺灣島北部,爾後轉向偏北方向移動,並可能於10月1日下午到夜間登陸或擦過浙江中北部沿海。
  • 海嘯如何預警?--專家詳解現有海嘯預警系統
    海嘯是一種具有強大破壞力的海浪,它掀起的驚濤駭浪高度可達10多米甚至數十米,猶如一堵「水牆」。這種「水牆」內含有極大能量,海嘯波長很長,可以傳播幾千公裡而能量損失很小。海嘯通常由風暴潮、火山噴發、水下坍塌滑坡和海底地震等引發。其中,海底地震是海嘯發生的最主要原因,歷史上特大海嘯基本上都是海底地震引起的。因為能量大、波及範圍廣,海嘯的殺傷力巨大。近年來,全球由各種原因引發的重大海嘯造成了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2011年3月11日,日本宮城縣名取市內房屋燃起熊熊大火。
  • 風暴潮升為III級 海浪維持III級
    16日16時,國家海洋預報臺根據《風暴潮、海浪、海冰和海嘯災害應急預案》將颱風風暴潮警報由上午8時的Ⅳ級警報(藍色)提升至III級警報(黃色)。受今年第18號颱風「溫比亞」(熱帶風暴級)的影響,預計:8月16日下午到17日下午,江蘇連雲港到浙江溫州沿海將出現50到150釐米的風暴增水。上述岸段內的上海蘆潮港潮位站將於17日凌晨出現達到當地黃色警戒潮位的高潮位,上海黃浦公園、浙江乍浦、鎮海和舟山潮位站將於17日凌晨出現達到當地藍色警戒潮位的高潮位。
  • 國家海洋預報臺今天繼續發布溫帶風暴潮Ⅳ級警報
    19日8時,國家海洋預報臺根據《風暴潮、海浪
  • 國家海洋預報臺同時發布風暴潮黃色警報和海浪藍色...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今天(7月22日)16時,國家海洋預報臺根據《風暴潮、海浪、海冰和海嘯災害應急預案》同時發布發布風暴潮III級警報(黃色)、海浪Ⅳ級警報(藍色)。 風暴潮III級警報(黃色)。
  • 海嘯來了 廈門怎麼辦?
    廈門作為海濱城市,發生海嘯的可能性有多大?廈門歷史上最嚴重風暴潮造成了怎樣慘重的後果?本周是防災減災宣傳周,昨天上午,廈門市海洋與漁業局吳國梁副局長執掌市長專線,解答市民有關颱風、風暴潮以及赤潮等海洋災害的成因、趨勢和應對策略等問題。
  • 2019年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最重的海洋災害:風暴潮災害!
    自然資源部海洋預警監測司發布2019年《中國海洋災害公報》顯示:2019年,我國海洋災害以風暴潮、海浪和赤潮等災害為主,海冰、綠潮等災害也有不同程度發生。各類海洋災害共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17.03億元,死亡(含失蹤)22人。
  • 深圳市海洋災害應急預案
    2.4 應急專家組與職責  市海洋局根據海洋災害的應急工作需要,建立應急專家諮詢機制,組建應急專家組。專家組由風暴潮、海浪等預警、分析預測和處置防治等領域的專家組成,並適當補充其他有關領域的專家和技術人員。應急專家組諮詢方式可採取視頻會商、電話會商等多種形式進行。
  • 你知道嗎 昨天青島地震了?會有海嘯發生嗎!
    青島市應急部門隨即到嶗山區王哥莊街道江家土寨社區,進行現場調查。居民反映,地震發生時有明顯震感,持續時間8秒左右,但無人員和財產損失。目前,青島市應急管理局地震監測中心正密切關注震情發展。>小海臺此次青島的地震會不會引發海嘯?什麼樣的海底地震才會發生海嘯呢?